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职场上必备的能力。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各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必不可少的部分。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个现状,我们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以真实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 计算机基础教学 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职场中每个人必备的技能。在这种形势下,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势在必行。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只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入门教育,更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当今计算机基础教育虽多以“理论 实践”交叉的形式开展,但理论教学内容的组织一般按照教材固有的顺序进行,实践过程只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学生按照老师的操作亦步亦趋。这种教学只重视教学结果,却忽略了教学过程,学生不知道将所学的知识用在何处,即使熟练掌握了某种操作,却因不能发挥其实际应用价值而很快被遗忘,从而使学生对该课程丧失了兴趣,一门本来具有很强应用性和趣味性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如何提高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通俗易懂性,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任课教师的一种挑战。
1.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构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即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把教学内容融合在一个或几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中,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不断循环中,驱动学生主动参与任务实施过程,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建构。所谓任务,蕴含了学习者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合于操作性与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合理的运用这一方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并使这种动力得以保持,从而实现教学目标[1]。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和实践性强,与其他学科相比,该学科知识内容更新快,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其目标是使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以娴熟的操作技能解决各种问题,培养并加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针对该课程特点,我们把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的束缚,以任务为依托,把零散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复杂的应用技能联系起来,通过任务的实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2]。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以任务为中心进行互动。本文以“图文混排”为例,体现任务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2.1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任务
在基于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中,任务设计是关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任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教学过程围绕着任务进行。因此,教师要全面把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然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选择涵盖所有教学内容的任务,任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延伸性和实现方法的多样性。
下面我进行所选内容的教学目标分析。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各种对象的方法;掌握对插入的对象的格式设置;能综合运用各种对象对文档进行美化。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表格的制作、编辑等,有比较强的自主探索意识。据此,我选择“电子板报”这一任务。电子板报的设计需要将图片、剪贴画、文本等元素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不仅把零散的知识点系统的组合在一起,而且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今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迁移。
2.2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展示材料、播放视频等方式,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情境,在情境中呈现任务。如:为了建设班级文化,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一个电子板报,展现班级积极向上的风貌。并精选一个制作精美的电子板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所要进行的任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明确了努力方向,从而学习热情高涨。
2.3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探索研究,边学边练
明确任务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任务,尽快明确自己的入手点,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每次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要把握时机,适时指导,把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思考、操作。需要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操作演示时,教师要注意表达的科学性和操作的规范性。在本例中,师生在该阶段开展以下活动:①分析电子贺卡中包含哪些元素?②如何将元素添加到同一个文档中?引出图片的插入方法,继而让学生思考其他对象的插入方法;③插入多个对象时,可能会重叠在一起,如何设置它们的前后顺序呢?引出对象的排序操作;④如何实现图片和文字的环绕呢?引出图片格式设置;⑤如何给图片添加说明并使其合为一体?回顾文本框的知识,引出组合的概念及其方法;⑥学生探索添加剪贴画、自选图形和艺术字的方法及其格式设置。
2.4自主探究,协作交流
在分析、探索、学习新的知识点后,让学生自主探究、系统地完成任务,在操作实践中进一步理解知识,提高技能。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学生自主完成任务阶段,教师要巡回指导,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点拨、指导,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转化。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协作,就彼此的疑惑进行交流;鼓励学生互相展示自己完成任务的方法与过程,启发学生对不同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寻找差异,以此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5深化任务,提高技能
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并与同学交流之后,会取得成就感,更有创作的动力。因此,教师应设计更多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任务和素材,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制作更多的作品。这样不仅可以使学进一步巩固所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
2.6归纳总结
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制作作品不是目的,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应用能力。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难免有疏漏,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并根据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强调操作中常见错误,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完成意义建构。
3.任务驱动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
3.1任务设置要合理
首先,任务要突出真实性。任务要与学生生活、学习,以及今后工作需要相结合。在这种情境中,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用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迁移。其次,任务要蕴涵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并有效结合旧知识,以基础为主,引起学生一系列的联想和类比,易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为其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供途径[3]。再次,任务是知识技能系统的组合,并不是具体的某个操作。通过真实的任务融合多个知识、操作,有助于知识的系统理解和迁移。最后,任务设置要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接受能力相结合,任务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灵活结合其他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不是独立的教学法,要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需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演示、讨论、启发交流等方法完善任务驱动教学过程。
3.3有效指导
任务驱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但并不是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应发挥好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作用,在学生信息加工及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对此,教师要把握指导的时机,每次提出问题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地探究,使学生真正把握知识的意义。
3.4多样化和激励性评价
对某一效果的实现方法和表现形式有多种。因此,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其不同操作方法予以肯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对今后的学习怀有更高的热情。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载体,把分散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任务引领—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任务提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究,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在实践操作中建构出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总结,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赵广健.任务驱动教学实践研究[J].高教探索,2010,(4):78-80.
[2]夏秦,冯博琴,陈文革,顾刚.浅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案例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09,(9):41-42.
[3]钱晓菁,马玉娟.试论“任务驱动”[J].中国电化教育,2002,(9):36-37.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 计算机基础教学 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职场中每个人必备的技能。在这种形势下,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势在必行。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只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入门教育,更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当今计算机基础教育虽多以“理论 实践”交叉的形式开展,但理论教学内容的组织一般按照教材固有的顺序进行,实践过程只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学生按照老师的操作亦步亦趋。这种教学只重视教学结果,却忽略了教学过程,学生不知道将所学的知识用在何处,即使熟练掌握了某种操作,却因不能发挥其实际应用价值而很快被遗忘,从而使学生对该课程丧失了兴趣,一门本来具有很强应用性和趣味性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如何提高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通俗易懂性,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任课教师的一种挑战。
1.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构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即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把教学内容融合在一个或几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中,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不断循环中,驱动学生主动参与任务实施过程,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建构。所谓任务,蕴含了学习者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合于操作性与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合理的运用这一方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并使这种动力得以保持,从而实现教学目标[1]。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和实践性强,与其他学科相比,该学科知识内容更新快,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其目标是使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以娴熟的操作技能解决各种问题,培养并加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针对该课程特点,我们把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的束缚,以任务为依托,把零散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复杂的应用技能联系起来,通过任务的实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2]。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以任务为中心进行互动。本文以“图文混排”为例,体现任务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2.1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任务
在基于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中,任务设计是关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任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教学过程围绕着任务进行。因此,教师要全面把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然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选择涵盖所有教学内容的任务,任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延伸性和实现方法的多样性。
下面我进行所选内容的教学目标分析。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各种对象的方法;掌握对插入的对象的格式设置;能综合运用各种对象对文档进行美化。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表格的制作、编辑等,有比较强的自主探索意识。据此,我选择“电子板报”这一任务。电子板报的设计需要将图片、剪贴画、文本等元素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不仅把零散的知识点系统的组合在一起,而且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今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迁移。
2.2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展示材料、播放视频等方式,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情境,在情境中呈现任务。如:为了建设班级文化,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一个电子板报,展现班级积极向上的风貌。并精选一个制作精美的电子板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所要进行的任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明确了努力方向,从而学习热情高涨。
2.3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探索研究,边学边练
明确任务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析任务,尽快明确自己的入手点,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每次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要把握时机,适时指导,把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思考、操作。需要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操作演示时,教师要注意表达的科学性和操作的规范性。在本例中,师生在该阶段开展以下活动:①分析电子贺卡中包含哪些元素?②如何将元素添加到同一个文档中?引出图片的插入方法,继而让学生思考其他对象的插入方法;③插入多个对象时,可能会重叠在一起,如何设置它们的前后顺序呢?引出对象的排序操作;④如何实现图片和文字的环绕呢?引出图片格式设置;⑤如何给图片添加说明并使其合为一体?回顾文本框的知识,引出组合的概念及其方法;⑥学生探索添加剪贴画、自选图形和艺术字的方法及其格式设置。
2.4自主探究,协作交流
在分析、探索、学习新的知识点后,让学生自主探究、系统地完成任务,在操作实践中进一步理解知识,提高技能。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学生自主完成任务阶段,教师要巡回指导,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点拨、指导,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转化。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协作,就彼此的疑惑进行交流;鼓励学生互相展示自己完成任务的方法与过程,启发学生对不同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寻找差异,以此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5深化任务,提高技能
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并与同学交流之后,会取得成就感,更有创作的动力。因此,教师应设计更多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任务和素材,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制作更多的作品。这样不仅可以使学进一步巩固所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
2.6归纳总结
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制作作品不是目的,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应用能力。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难免有疏漏,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并根据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强调操作中常见错误,帮助学生克服难点,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完成意义建构。
3.任务驱动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
3.1任务设置要合理
首先,任务要突出真实性。任务要与学生生活、学习,以及今后工作需要相结合。在这种情境中,可以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用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迁移。其次,任务要蕴涵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并有效结合旧知识,以基础为主,引起学生一系列的联想和类比,易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为其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供途径[3]。再次,任务是知识技能系统的组合,并不是具体的某个操作。通过真实的任务融合多个知识、操作,有助于知识的系统理解和迁移。最后,任务设置要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接受能力相结合,任务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灵活结合其他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不是独立的教学法,要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需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演示、讨论、启发交流等方法完善任务驱动教学过程。
3.3有效指导
任务驱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但并不是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应发挥好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作用,在学生信息加工及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对此,教师要把握指导的时机,每次提出问题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地探究,使学生真正把握知识的意义。
3.4多样化和激励性评价
对某一效果的实现方法和表现形式有多种。因此,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其不同操作方法予以肯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对今后的学习怀有更高的热情。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载体,把分散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任务引领—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任务提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探究,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在实践操作中建构出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总结,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赵广健.任务驱动教学实践研究[J].高教探索,2010,(4):78-80.
[2]夏秦,冯博琴,陈文革,顾刚.浅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案例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09,(9):41-42.
[3]钱晓菁,马玉娟.试论“任务驱动”[J].中国电化教育,2002,(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