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树屏的再发现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don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很残酷。在2007年的冬天,如果不是一本悄悄出现在市面上的《朱树屏传记》,一个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世界浮游植物实验生态学领域先驱的名字,在海洋与水产学界之外,已经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尽管,走在青岛弯曲起伏的街道上,人们会不经意地发现有个小院门口挂着朱树屏故居的牌子,有个公园里有朱树屏的雕像,但却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个长者,也没有多少人熟悉他的故事。这个伟大的科学家,似乎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正慢慢远去。而整整100年前,在一个离青岛200公里远的地方,正是因为朱树屏的出现,最终使得中国独立的海洋生态学、水产学及湖沼学研究,成为了现实。
  100年后,朱树屏被重新发现。在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朱树屏传记》中,围绕着这个海洋生态学先驱者的一封封书信、一本本日记、一件件档案、一篇篇报道,和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一些国内重要大学和科研机构、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学、英国皇家学会、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等机构的尘封历史文献,被披露出来,一个真实的朱树屏,被还原在真实的历史语境中间,并同时显现出中国现代海洋生命科学萌芽期筚路蓝缕的创立图景。在这段曾经被遗忘和节略了的历史中,作为缔造和推动者的朱树屏,姿态开始清晰起来,一些关于他和他所献身的事业获得了文献支持的生动细节,开始展现出来,让人可以近距离地观察、丈量、比较,并思考它被陌生化的种种原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朱树屏的被重新发现,实质上已经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和一段科学真相的艰难还原,同时也是科学良知、道德和尊严的回归,是科学精神和灵魂的重新确立和张扬。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获得肯定和尊敬的,恰恰是生生不熄的科学精神。
  昌邑、济南、南京、伦敦、昆明、上海、青岛,从1907年到1976年,朱树屏用一生时间走完了一个科学家的科学地理路线,在这个路途上,他披荆斩棘,显现了一个中国科学家的智慧,也显现了一个中国科学家的尊严。在一个非常时代,他的经历,他的学术成就,成为了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史上的一个典型样本。
  今天,在朱树屏被重新发现的过程中,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终于被澄清:他是世界海洋学领域唯一一位以其姓命名成果的中国海洋科学家,也是唯一一位执掌英国淡水生物学协会学部的中国科学家,同时,他还是唯一获得了雷兰克斯特研究奖位的中国科学家,是世界海洋学和藻类学领域中第一位中国博导。
  然而,这并不是朱树屏的7年英国故事的全部,甚至也不是最能显现他性格、情操和品德的一部分。在关于朱树屏的经历的叙述中,他为遭受战争苦难的祖国所付出的许多努力,他为传播中华文明所进行的种种工作,也许是重新认识朱树屏的最有意味的地方。
  无疑,《朱树屏传记》的出版,是有关这位杰出的海洋生态和水产学家科学和生活历史的一次真实回归,也使得普通人了解、熟悉、接近朱树屏,成为了可能。专家们相信,朱树屏的再发现,不仅仅是科学精神的回归,同时也是历史真实的回归,是科学良知和科学道德得到发扬广大的证明。在今天看来,朱树屏科学路线所代表的,是科学和理性的中国化过程,是科学技术的不间断的应用化过程,也是科学和良知的和谐结合的过程。在这中间,他的作为,他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创造精神、平民精神和献身精神,他的不悔的服务国家的情操和品德,堪称典范。
  尽管时间很残酷,但朱树屏的再发现这一事实说明,在今天,历史依然永恒,科学依然神圣。
  
  《朱树屏传记——真实历史的回归》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9月
  定价:40.00元
其他文献
在我的书信藏品中,有一幅精致的贺卡,印有《达摩东渡》写意画和《风骨堂》的钤记。还有表达美好祝愿的出色的书法,这是四川画家戴卫寄赠给我的。这件融高雅画作和精美设计于一体的信物,使我常想起这位巴蜀才子的不凡经历……  戴卫从小天性聪颖、酷爱画画,在学校和少年宫时,即得到老师的钟爱。十二岁起就陆续发表作品,有的还被选送出国展览并获奖。读四川美院附中时,赶上上山下乡热潮,报名来到凉山彝族地区落户。在这偏僻
期刊
管理类    当当网5月份的管理类排行榜,相比4月份,并无太多的变化,前十名中2进2出。《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知的未来》和《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税法》进入了前10名榜单。排行榜的变化或多或少反映出经管图书市场的全貌,今年上半年经管图书市场略显沉闷,除在年初订货会上推出的吴晓波的新作《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下册)》,并无其他可圈可点的亮点。这不仅是在诸如当当
期刊
对大多数人来说,智障儿童的世界是一个与我们平行共存却几乎永不相交的世界。即便有所同情、感叹、怜惜,也恍如轻风掠过,既偶尔又无心。 所以,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在得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老师准备以唐氏综合症患儿为主人公写一本小说时,我们心中就想,黄蓓佳是选择了一个高难度的题材。唐氏综合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21号染色体正常人应该是两条,而唐氏症患者是三条;患有这种疾病的儿童智力有障碍,生活不能自理
期刊
大凡做编辑的人多多少少要写些书评之类的文字,尤其自己策划和编辑加工过的书更是如此。常常是做编辑的时间有多久,写书评的历史就有多久。回忆起自己写过的书评常常是心存遗憾,记忆中很少有能打动自己的词语,几乎是写过之后就很少再想起它。最近一位文友寄给我一本刘海燕的《理智之年的叙事》(作家出版社,2007年),随便翻起竟再未放下而一口气读完。合上书本,我在想:同样在读书,同样写书评,原来书评竟可以写成这样的
期刊
提升公众媒介素养与建设新媒体同重    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新京报》刊登评论文章说,互联网正在以其特有的细腻与辽阔,悄悄改变着中国的未来与世界的疆土。关于互联网引领时代的重要性,一个显见的事实是,无论是手握鼠标的草根阶层,还是为国家权力掌舵的中央高层,都不约而同地对互联网文化表现出认同。  近几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博客、播客等2.0概念
期刊
《中华审美文化通史》是由周来祥先生主编的,这就很容易让人拿来与他在80年代主编的《中国美学主潮》加以比较。事实上,从《中国美学主潮》到《中华审美文化通史》,的确可以看出周先生对其美学思想的坚持和在学术研究中的不断创新。学术研究是一种累积式的推进,在《中华审美文化通史》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坚持与创新同在,如果要总结,大概有三点最为突出:一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二是进一步诠释了中
期刊
2008年2月15日法国《图书周刊》公布了2007年图书的统计数字,全国共出版新书和再版图书60376种。自1991年起法国《图书周刊》开始统计全国图书发行以来,2007年的图书种数比2006年57728种有所增加,创本世纪以来新高。2007年全国图书零售额比2006年增加了3%。2007年法国政治图书、连环画、口袋书和青少年读物业绩突出。  政治图书热销2007年法国进行的总统大选引起读者阅读政
期刊
台湾:重量翻译小说不缺席    台湾书市近三个月来最热的话题,应该就是《吴永志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一直盘踞畅销书排行榜。作者吴永志三十年前因肺癌三期,曾被医生宣判死期,却在自己领悟下提出一套自然养生法,不但让他的肿瘤消失无踪,至今身体还十分健朗。同是医疗保健书籍的《人体复原工程:人体使用手册2》作者是吴清忠,在网络上的知名度不亚于吴永志。在台湾读者重视个人自然保健的生活风潮下,这类书籍都具有极强
期刊
据法国海关统计,法国2007年图书出口总额达6.95亿欧元,比2006年的6.75亿欧元增加2.9%,较2006年同比下降1.4%有明显的增加。然而,如此好的消息仍未能阻止2005年已经出现的发展趋势,即法国图书主要销往法语国家,而非法语国家的市场越来越小。法国2007年图书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马格里布、非洲和黎巴嫩的市场红火  对法国图书出版商来说,2007年的好消息主要来自南方。法国
期刊
2007年的图书出版,比起往年,要好。但好中之忧也非常明显,就是马太效应持续发酵,小中型出版商被动或主动地渐次退出学术思想等基础性出版物竞争市场。另一堪忧局面,是生产能力与消费(阅读)之间的鸿沟愈益加大,生产过剩,消费不足。再者,比较引进版书籍的生产,国内作者原创作品态势,并不乐观。    热点    今年最热主题词,莫过于“大国”、“金融”和“创新”。  大国崛起,仿佛成了全民街谈巷议的话题,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