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做编辑的人多多少少要写些书评之类的文字,尤其自己策划和编辑加工过的书更是如此。常常是做编辑的时间有多久,写书评的历史就有多久。回忆起自己写过的书评常常是心存遗憾,记忆中很少有能打动自己的词语,几乎是写过之后就很少再想起它。最近一位文友寄给我一本刘海燕的《理智之年的叙事》(作家出版社,2007年),随便翻起竟再未放下而一口气读完。合上书本,我在想:同样在读书,同样写书评,原来书评竟可以写成这样的美文。
刘海燕是评论家,写书评是她日常的工作,但她从不仓促写就,从不轻易许评于作者,除非对作品已渗透于心又有了感觉,否则决不会动笔。她的文字常常使我联想到被时光浸染的美玉,被山林静护、滋养的清泉。当你真正了解了她的写作经历,才领悟出那灵性的文字原本得之于她心灵的长久滋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她那些带着理性思索印痕的、初谙世事的有些急切的叙说,延伸到此后渐入佳境的、充满意味的文字,都验证了她不断积聚的、由自身生命体验和沉思所酝酿的写作过程,这其中的勤奋和韧性就够我们长时的历练。我深感,要想成为好编辑编,出好书写出好看的书评,首先要能静下心做个心静如水的读书人。
编辑可以说是每一部作品的第一读者,面对他加工作品的熟悉程度,可与作者齐肩,但是我们对作品的那种感觉,能和刘海燕的心灵感应相通吗?她说,她总是在慢慢寻找那种感觉——心动的、温润的感觉。这种寻找是在对要评论对象的熟读和品味,像煮一壶普洱,静品其中的清幽雅趣。也如同编辑们在加工和熟读的文稿中慢慢地、一点点地积聚,把它们浑然天成、浑然一体地表现出来。刘海燕对自己的书评是唯美的,她担心文章出现理论的突兀和文气的中断。她说,要避免文章的硬块。她让自己的文章形成贯穿始终的气脉,让智性的感悟与发自生命深处的表达融成完美的一体,而见不出丝毫陈腐的学院之气。她评写一位作家的话也正是她本人的写照:“她拒绝那些平庸、倦怠、人气很重的东西进入她的眼与心。”
作为评论家她当然需要那种宁静和温润的感觉和氛围。然而灰蒙蒙的城市、嘈杂的人群令她压抑和纷乱,那些无法逃避的庸常的琐事及生活中的困扰纠缠着她纤敏的神经,她常常被很现实的那些东西刺疼、划伤,不由地临近了绝望与虚空……
于是,她选择一个安静的去处——海边或是山间,住下来,一如她笔下的黑塞,让“身体在天籁之声里展开它的感知功能,敞开生命的真实欲望或理想”。她向往简朴、健康、优美而高贵的生活,她要让寂静的时光从内心流过,生成天性、语言和欢乐。她说:“托尔斯泰、黑塞、波兰兑斯、杜拉斯……这些遥远的名字能唤起美感,让我的写作起点超拔、美丽,我不用去面对纷繁芜杂的尘事。”我推崇这样的创作态度和风格,并非希望编辑们为了写一篇书评都去了海南、丽江抑或大山深处,而仅仅是感到浮躁的心境决无益于写作。“以静养心,以动养身”是陈立夫先生暮年时的格言,编辑写作也要这样的心境与状态,这是刘海燕给我们的启发。
她读波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读海德格尔,读鲁迅……读许许多多中外大家的作品,读得彻底、仔细,不带一丝的牵强附会和投机取巧。她已把自己和作家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融为一体,站在他们那个时代打量着世界,用她自己心里的作家与文本,再次激活我们的心性。我不止一次的被她的文字和其中流淌的精神所打动。
——我的眼睛掠过“城市”,固执地看到李佩甫在那个大平原上远行的身影。这个土地的儿子,一步一步走成乡村的牧师及守夜人,他懂得悲悯与拯救比消解和毁灭更重要……
——艾云的写作让我看到了一种秩序,如鸟在天空,草在原上……她越过各种“主义”及“论”的泥沼,描述那些难以命名的事物,离析心智生活的光与影。
——李锐以刻骨的诚实来面对自己,用悲悯的情怀来面对历史情境中的人,他一直向下沉,沉入历史的人性的深渊,接着本土的地气……
她的《理智之年的叙事》,你说是评论也好,说是随笔也好,它呈现给我们的是一部端庄厚重、清新盎然、极富灵性的文字,一种美的、新的批评文体。它打动了每一个与它相遇的人,让每一个有灵犀的心生出飞翔的愿望,给我们以顿悟般的启迪。但愿她的灵性与风格之美为我们编辑在加工每一部作品,书写书评时开启一扇充满大自然气息的生态之窗,铺就一条为作家、读者、编辑的心灵相互交流的心灵之桥。
刘海燕是评论家,写书评是她日常的工作,但她从不仓促写就,从不轻易许评于作者,除非对作品已渗透于心又有了感觉,否则决不会动笔。她的文字常常使我联想到被时光浸染的美玉,被山林静护、滋养的清泉。当你真正了解了她的写作经历,才领悟出那灵性的文字原本得之于她心灵的长久滋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她那些带着理性思索印痕的、初谙世事的有些急切的叙说,延伸到此后渐入佳境的、充满意味的文字,都验证了她不断积聚的、由自身生命体验和沉思所酝酿的写作过程,这其中的勤奋和韧性就够我们长时的历练。我深感,要想成为好编辑编,出好书写出好看的书评,首先要能静下心做个心静如水的读书人。
编辑可以说是每一部作品的第一读者,面对他加工作品的熟悉程度,可与作者齐肩,但是我们对作品的那种感觉,能和刘海燕的心灵感应相通吗?她说,她总是在慢慢寻找那种感觉——心动的、温润的感觉。这种寻找是在对要评论对象的熟读和品味,像煮一壶普洱,静品其中的清幽雅趣。也如同编辑们在加工和熟读的文稿中慢慢地、一点点地积聚,把它们浑然天成、浑然一体地表现出来。刘海燕对自己的书评是唯美的,她担心文章出现理论的突兀和文气的中断。她说,要避免文章的硬块。她让自己的文章形成贯穿始终的气脉,让智性的感悟与发自生命深处的表达融成完美的一体,而见不出丝毫陈腐的学院之气。她评写一位作家的话也正是她本人的写照:“她拒绝那些平庸、倦怠、人气很重的东西进入她的眼与心。”
作为评论家她当然需要那种宁静和温润的感觉和氛围。然而灰蒙蒙的城市、嘈杂的人群令她压抑和纷乱,那些无法逃避的庸常的琐事及生活中的困扰纠缠着她纤敏的神经,她常常被很现实的那些东西刺疼、划伤,不由地临近了绝望与虚空……
于是,她选择一个安静的去处——海边或是山间,住下来,一如她笔下的黑塞,让“身体在天籁之声里展开它的感知功能,敞开生命的真实欲望或理想”。她向往简朴、健康、优美而高贵的生活,她要让寂静的时光从内心流过,生成天性、语言和欢乐。她说:“托尔斯泰、黑塞、波兰兑斯、杜拉斯……这些遥远的名字能唤起美感,让我的写作起点超拔、美丽,我不用去面对纷繁芜杂的尘事。”我推崇这样的创作态度和风格,并非希望编辑们为了写一篇书评都去了海南、丽江抑或大山深处,而仅仅是感到浮躁的心境决无益于写作。“以静养心,以动养身”是陈立夫先生暮年时的格言,编辑写作也要这样的心境与状态,这是刘海燕给我们的启发。
她读波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读海德格尔,读鲁迅……读许许多多中外大家的作品,读得彻底、仔细,不带一丝的牵强附会和投机取巧。她已把自己和作家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融为一体,站在他们那个时代打量着世界,用她自己心里的作家与文本,再次激活我们的心性。我不止一次的被她的文字和其中流淌的精神所打动。
——我的眼睛掠过“城市”,固执地看到李佩甫在那个大平原上远行的身影。这个土地的儿子,一步一步走成乡村的牧师及守夜人,他懂得悲悯与拯救比消解和毁灭更重要……
——艾云的写作让我看到了一种秩序,如鸟在天空,草在原上……她越过各种“主义”及“论”的泥沼,描述那些难以命名的事物,离析心智生活的光与影。
——李锐以刻骨的诚实来面对自己,用悲悯的情怀来面对历史情境中的人,他一直向下沉,沉入历史的人性的深渊,接着本土的地气……
她的《理智之年的叙事》,你说是评论也好,说是随笔也好,它呈现给我们的是一部端庄厚重、清新盎然、极富灵性的文字,一种美的、新的批评文体。它打动了每一个与它相遇的人,让每一个有灵犀的心生出飞翔的愿望,给我们以顿悟般的启迪。但愿她的灵性与风格之美为我们编辑在加工每一部作品,书写书评时开启一扇充满大自然气息的生态之窗,铺就一条为作家、读者、编辑的心灵相互交流的心灵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