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神五” 各显其能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_wangha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题报道 制胜五招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各媒体纷纷特派记者赶赴酒泉发射基地,并在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和人物访谈上做足了准备。对于"神五"这条大鱼,各媒体都拿出了看家的策划本领,欲在竞争中略胜一筹。所以,"神五"虽是同题报道但仍异彩纷呈。笔者选取了《中国青年报》(下简称《中青》)、《武汉晚报》(下简称《武晚》)、《楚天都市报》(下简称《楚都》)和《南方周末》(下简称《南周》)四份报纸作为样本,分析了它们在同题报道中是如何"存同求异"的。
  
  一、模块延伸,抓到独家
  同题情况下,抓到独家,难上加难。同题新闻事件结构相对固定,其中每个层次可以称为一个模块。如"神五"报道中涉及的有人员模块、"神五"模块和场域模块。在人物模块中又以"杨利伟"为核心分为家属模块,航天任务指挥、服务人员模块以及相关专家模块,对这些模块报道侧重点的不同以及延伸程度的不同,决定着报道的平凡与独特。
  《楚都》的《航天家属:大漠深处的红玫瑰》是独家的。它在关注英雄父母、妻子的前提下,进一步描摹了航天家属作为一个整体艰辛而执著的生活状态,使这个鲜为人知的群体矗立了起来。它不像其他媒体一样仅仅把目光集中在英雄的父母兄弟和妻子儿女身上,而是对"家属模块"进行了延伸和重新整合,发掘出了新的视点。《南周》的"专访中国预备航天第一人(注:吴国俊),解密三十二年前飞天梦想"是独特的,因为它用矛盾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在成功的喜悦中,感受到一代老航天人的遗憾和默默奉献。《南周》的报道提到吴国俊给这次执行任务的宇航员写了一封信,但对信的内容只是进行了概述,并没有刊载原文。《中青》让人惊喜地刊出了原文,让我们看到一位抱憾的67岁老少将的勉励和自豪。《中青》的《飞天国旗不寻常》更是可圈可点,它用独特的眼光瞄准了宇航员所带的国旗,敏锐的目光伸到了模块延伸的更细微处。
  
  二、新闻本地化,击中认同感
  作为地方性晚报和都市报,《武晚》和《楚都》都在全国(国际)新闻本地化上下足了工夫,以寻求地域认同和文化认同。《武晚》推出了《湖北出了个准飞人:聂海胜》(候补宇航员之一,湖北籍)的整版;以《飞船'武汉造'厂家:我们感到骄傲》为题介绍了为飞船提供电子元件和搜救系统的武汉公司,《驻汉某部搜救'神五'纪实》也成了报道热门。三个报道中"湖北"、"武汉"频频出现,靠地缘拉老乡的热情可见一斑。
  《楚都》则专门策划了"飞天梦圆·湖北"版块,除了对聂海胜和参与飞船制造的武汉企业做了充分报道外,还对参与"神五"发射研制的湖北专家做了报道,所用标题《屈原后人,问天再无浩叹》及《巡天遥看荆楚如此多娇》更是搬出了历史名人和厚重的荆楚文化坐镇,相信湖北、武汉读者(该报的主要销售市场)读起来一定会兴趣盎然。于是,发生在遥远西安的事件就这样在"荆楚"、"武汉"等自己地盘上和"屈原"等自己的老祖先中进入了市民的内心。
  
  三、新闻挂靠,巧借余热
  16日、17日是"神五"报道的"爆炸期",随后开始零零星星,继而销声匿迹。《楚都》就懂得如何"巧借东风"。18日,该报对《杨利伟细说飞天21小时》做了强势报道,而紧接正下方则配图做了《民航学院首招女飞行大学生》的报道。25日,《楚都》在头版做了《襄樊产出全球顶尖级的火箭弹射座椅》的新闻,并配有喷出浓重烟雾的运行中的火箭图片。在"飞行"、"火箭"、"烟雾"这些敏感字眼和视图中,两则新闻轻松地搭了一趟"神五"的便车。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神五"人气提高回头率的并不只是具有关联性的新闻,一些专版和广告也趁机"揩油"。17日的《武晚》"女人周刊"中用《遨游太空的女人们》为题,介绍了占据世界第一的几位太空女性。更有意思的是,海尔用《南周》竖1/2版做了"海尔愿与祖国一同越飞越高"的形象广告,蔚蓝色的太空,闪耀的星座旁分别注释着我国航天事业的标志性事件。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在其他报纸的正文中都有论及,而《南周》仅在广告中刊出,显然它被作为了新闻信息的一部分。海尔"真诚到永远"的一贯作风,加上《南周》厚重的诗化语言,真是水乳交融。
  
  四、逆向思维,叩问"冰点"
  "神五"飞天,举世瞩目,全国人民在狂欢中陶醉。做过如此大规模的战役性报道,舟车劳顿的各路媒体兵马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中青》却再接再厉,从热点中扒到了"冰点",来了个乘胜追击。21日,该报以《最机密的保险合同泄密》为引题,《杨利伟高额'飞天险'买单者另有其人?》为主题披露了中国人寿为杨利伟下了500万元人民币的高额保单,并披露了航天事业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各自的人身保险费数额。这无疑是在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让读者得到了意外的收获。该报同日在《科普书籍销售翻番,航天员食品比比皆是,各色商标抢注不已--沾上'神五'、'杨利伟'就来钱》的报道,分析了航天商品热销和商家抢注商标的现象。
  催人警醒的是《中青》刊发的《在月球上能看到长城吗?》的稿件,这篇评论文章从记者和杨利伟的问答开始。记者问:"在月球上能看到长城吗?"杨毫不迟疑地答:"看不到。"杨的回答已经让习惯了以此为骄傲的中国人感到尴尬了,但作者继续从科学上论证了它的不可能性,然后提出了"尊重科学事实"和"民族自豪感"的关系问题。无疑,发出不同声音是需要勇气的,《中青》在人们酒酣之际泼冷水的做法,也反映了它非凡的否定精神,从而在"神五"报道末期独树一帜。
  
  五、媒体联动,共享资源
  "神五"报道中地方报纸媒体普遍采用了与电视台联动的做法。这让报纸媒体有效地扬了长避了短。《楚都》在17日刊发了与央视《东方之子》同步的文字报道,用报纸擅长的语言方式将《杨利伟细说飞天21小时》永久地记录了下来。另外,《武晚》17日也与央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现场直播》节目联动,用富有现场感的文字记下了载人飞船从诞生到成熟的艰辛历程。"神五"报道中,媒体联动的方式多出现在地方性报纸媒体中,这有效地扩充了地方报纸的信息来源和信息容量,将原来处于竞争地位和其他媒体放置在合作的关系上,实现了资源共享。
  "神五"这一同题报道的实践给了我们可资借鉴的经验,但也暴露了它们共同的缺陷。就场域模块来说,它应该包括以航天基地为中心,辐射到宇航员的家乡、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全国人民及商业机构等五个模块。前三个场域都被媒体之浓墨重彩,"全国人民"模块中大学生和市民这两个延伸模块也出尽风头,但遗憾的是没有一家报纸出现少数民族、农民、打工者等相对边缘的群体,只有《武晚》刊登了一个街头百姓围在小卖部里看电视直播的小图片。另外"商业机构"这一场域也被冷落了。实际上在"神五"发射现场就卖有"首日封、纪念服装、神舟五号模型、甚至还有'神舟'牌香烟"(据《武晚》),但只是一笔代过,至于更深层的商业方面的报道只在《中青》后来的"飞天险"和"商标抢注"中有所反映。"边缘群体"和"商业报道"的缺失无疑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
  
  重大事件报道中的“人情味”
  
  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是我国航空航天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全中华民族值得欢欣鼓舞的一桩喜事。从中央到地方,无论是报纸、电视、网络,各种媒体都对此盛事进行了及时、全方位的报道。当然,媒体报道单有"量"的轰炸是不行的,内容的安排也需要下工夫。分析一下此次媒体报道的内容,我们能够从中发现一些特点。
  
  一、提前报道+后续跟踪,整个事件的报道流程完整,节奏分明。
  以往一般的重大事件报道,往往是从事件发生之后才开始。而此次,我们看到,在飞船发射时间表定下之后,各媒体就开始围绕"飞船"这一中心话题开展了相关的报道,如《北京青年报》早在10月11日就登载了《我国下周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报道,将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了"神五"这一事件上来。《环球时报》也登载了《我在飞船发射基地》等相关报道,以第一人称较为平实地记录了发射现场的情况,让读者开始慢慢了解和走近"神五"这一重大的科技事件,从而不至于在发射成功读到相关报道的时候有突然和惊异的感觉。而这一时期最热门的话题,即"中国太空第一人"的"人选之谜"更是调动了广大受众的热情,如在网络上就掀起了对人选,进而对整个载人计划的讨论热潮。至于后续报道,更是配合发射后各项事宜的安排,一直持续了下来,截止到11月初,还有关于飞行员杨利伟访问香港的热点报道。整个长达半个多月的报道过程有张有弛,节奏明确,确保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从报道的内容上来说:不再仅仅强调政治意义,角度多样,尤其注重"平民"视角的发掘。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充分展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活力,它不仅仅是一件科技盛事,更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影响。因此,对这方面的强调是应该的,更是必须的。各大媒体的报道和评论都忠实地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如果仅仅强调政治意义,就会使得角度单一,内容单调,必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这次各媒体关于"神五"专题的报道,则涵盖了不同内容和不同深度,满足了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
  对于一般的读者和观众,有浅近的报道。"神五"发射,是科技界的一件大事,中间牵涉到的科技知识必然不少。但对于一般的受众,这些科技背景可能会比较枯燥和难懂。那么就需要记者扮演"科普"者的角色,用具体和较有趣味的语言描绘相关的科技成果。如《新华每日电讯》仅16日当天一个版面上就有《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飞船系统总设计师解读"神舟"》、《三种模式保证航天员逃生》、《太阳帆板:飞船发电站》、《"长征"二号f型火箭:首次采用55项新技术》,都是化科技常识为趣闻的报道,普通受众也不难接受。《青年参考》10月21日也有特别报道《神舟改变我们的生活》,将航天事业同老百姓的生活正式联系在了一起,让普通读者能够觉得温馨、可读。此外,所有的媒体都很注意生活化细节的挖掘,《环球时报》在神舟着陆当天就有《吃饭睡觉感觉良好,拍照通话样样顺畅--杨利伟太空21小时》的特别报道,其中充满了细节的描写,"太空人午餐内容","杨利伟姐姐回忆弟弟小时候的生活细节"等都能够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而对于希望得到较深层次讯息的受众,则有深度报道和评论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且可贵的是,这些评论不光是一味叫好,也有冷静的思考。在保证积极导向的基础上,设置比较客观冷静的分析、争议,才是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同时也深化了主题,而不至仅停留在了"描绘热闹"的层面上。如《青年参考》10月16日的《神舟,你有多少含金量》、《经济观察报》10月17日的分析文章《航天企业融资路径单一》、Tom网站10月17日的《神舟专家称我国现阶段的航天技术与美俄相差20年》等,都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三、打破以往事件报道中塑造"群像"的惯例,刻画了明星人物杨利伟。
  我们知道,在传统的事件报道中,"事"是中心,"事"中的"人"是辅助,为了不喧宾夺主,往往要求对"人"的刻画采取"群像"的方式。而此次报道显然不同,很明显,飞行员杨利伟成为报道中最大的热点,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明星人物。
  无论是飞船升空后杨利伟在船体中同地面和家人的通话、在飞船中的吃饭,还是飞船胜利返回后杨利伟出舱的第一句话及他的感想;甚至杨利伟访问香港同成龙合唱《男儿当自强》,这一切都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这种英雄式的刻画,凸显了事件中"人"的因素,使得客观的事件显得生动、深具人情味,不但不会冲淡"神五"的主题,反而能够用"人"的主题贴近读者。而杨利伟作为整个报道的中心人物,更是充当了线索的作用,引领和连接起众多重要事件。
  
  思接万里 运情入文
  
  "神舟"壮飞,举国同欢,世界沸腾。中国在人类航空史上攀升到了新的高度、新的起点。对此,各媒体密切关注,记录这一旷世飞天奇景。在新闻绚丽缤纷的天地里,其标题制作以奇异的风采展现了独特之美。本文试从五个方面进行一番初步的探析。
  
  一、聚焦飞天盛况挥洒豪迈激情
  ①冲出九天外
  (新华社酒泉10月15日电)
  ②惊天一啸千年梦圆
  (2003年10月16日大众日报)
  ①题,拔地而起的"神舟"五号飞船似裹挟雷霆万钧之力,冲破重重阻碍射入茫茫太空,其飒爽英姿和豪迈气势陡然逼向人们的眼帘。这里,九天既是指天的极高处,更喻指我航天人所追求的科技新高,喻指中华民族所要攀升的新高。②题,"神舟"五号飞天标志着中华民族探索太空千年梦想的实现,当然"惊天",而一个"啸"字,笔力如神龙游空,该掀起多少潮头和波澜,写尽飞船直刺苍穹之凛凛风姿,极是撼人心魄,让人油然感奋。
  
  二、党的光辉情暖祖国之爱意浓
  ①曹刚川与航天员进行天地对话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②这里是祖国温暖的怀抱
  (10月16日解放军报)
  ①题表现的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与正在太空飞行的杨利伟进行实时通话。天地之间相距可谓远矣,但党的关怀却情满千里万里,高远与亲近相谐和的"对话"一再表达着暖身贴心的牵挂和呵护。从发射到圆满返回,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倾注了极大的关切,新闻报道中多次在标题中加以强调。②题的着眼点是内蒙古中部地区那片草原,作为"神舟"五号的返回地点,有着特殊的意义--祖国母亲渴盼拥航天骄子入怀,含有多少深情多少温暖。
  
  三、情聚依依送行恣意欢欣相迎
  ①目击飞天勇士出征
  (新华社酒泉10月15日电)
  ②十三亿人看见你回家
  (10月16日南方周末)
  ①题中,"目击"一词包含着对我国首次载人飞天壮举的异样激动,激烈的心跳、时时屏住的呼吸、忘记了眨动的眼睛,无不缘于情感之至殷至诚,而这些,都是为了让难得的见证记录不遗漏纤毫。②题,数字入题,表明了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在翘首期待,敬仰、急切之情层层叠叠地形成排空之势,接航天勇士凯旋的人们该是多么欢欣雀跃,就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了。
  
  四、追踪航天英雄真切贴近体验
  ①中国人从太空问候世界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②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
  (10月16日北京青年报)
  ①题中,杨利伟从太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问候"既代表了杨利伟本人,也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友善和爱意。标题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人们好似听到了如在耳畔的亲切问语,好似看到了杨利伟那微笑的面容。②题,表现了杨利伟对美丽地球的热爱和赞叹,极易引发人们的共鸣。此类标题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是,让人们对航天英雄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宛如感同身受。
  
  五、记录团结协作倾听交响乐章
  ①天地一线牵"神舟"
  (10月16日解放军报)
  ②于志坚:为载人飞船编织测控网(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①题,"牵"字精警,"牵"字传情。担负测控通信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探测出的是一幅贯通"天上人间"的科学测控图景。"神舟"飞翔到哪里,接力深情、迢递扶摇而上的测控人的心就相伴相随到哪里。②题刻画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的形象。"编织"一词,极言严细、认真,百密而无一疏。两则报道选取的都是幕后英雄--为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的部分群体和个人。标题中并未出现直抒情感的词语,但透过客观描写,人们自然会对幕后英雄不可或缺的奉献产生崇高的敬意。
其他文献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晚报面临着日报的强劲挑战。如何应对日报的竞争,是晚报人必须努力探索的时代课题。出于研究当代中国报业的需要,笔者3月21日在广东省文化厅采访了曹淳亮厅长。这位当年的羊城晚报总编辑、社长(1994年3月至2000年2月在任),详细阐述了他对晚报存亡的战略思考以及报业经营管理、新闻业务实践等多方面的报业理念。现择要献给新闻界的同行。  问:自从1997年香港《新晚报》停刊以来,
期刊
成就报道怎样写才能吸引人?读一读获得2003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见《河北日报》2002年7月11日1版),能给人很大的启发。  作为对各行业在一段时间内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性报道的成就报道,宣传性强,内容也大都是受众比较熟悉的,再加上众多的数字,这些客观存在的不利条件,就使成就性报道很容易陷入新闻性不强、贴近性差、可读性少的误区。而《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却很好地避免了这
期刊
《厚重河南》是《大河报》的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专版,创刊于2002年12月2日,其前身是该年11月4日创刊的《郑州解读》。《厚重河南》是《郑州解读》在全省范围的扩展与延伸,在这里谈《厚重河南》亦包括了前期的《郑州解读》。《厚重河南》从创刊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认可和欢迎。2003年9月,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厚重河南》已结辑出版两卷,且销势不错。作为一个述史版,《厚重河南》如此受欢迎的一个不容忽视
期刊
学生们健康成长是家长最为关心的,也是社会历来关注的。为了切实解决好学生们的人身保障问题,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分公司从1985年开始在新乡市中小学、幼儿园、大中专院校中开办了学生意外伤害保险。19年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分公司为发生车祸、中毒、摔伤等意外事故及疾病的学生31.6万人,兑现了6658.9万元的保险赔款。  孩子们天性活泼好奇,而又缺乏防卫意识,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几乎每
期刊
一、"马拉犁"结构的意指    在美国,很多撰稿人在谈及他们的责任时,都会提到评论写作中四个最重要的目的,即为读者大众服务;为读者、社区和国家提供一个论坛,即一个自由交换观点的市场;做社会的守望者;为你的读者提供信息并引导他们去促成变革。而他们的评论结构,大都是"马拉犁"结构:  导语--表明主体、解释议题、界定问题  主体--报道细节,提供"增值"的调查研究,提供不同观点,援引平衡的以及相互对立
期刊
业内人士大都熟知李默先生,因为他和他的同仁们让《教育时报》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报纸,蝉联河南省十佳报纸,进入河南省新闻系统精神文明示范单位的行列。这些荣誉在全省数十家专业报中是惟一的。这种惟一性让我们对《教育时报》的这位掌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记者老默    李默先生五十出头,人称老默。搞新闻是老默36年工龄中的第四个职业,论年头,已经干了18年。此前,他当过知青,进过工厂,做  过教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视作品的知识性、思想性、娱乐性的感染力,对于正处在接受知识、身心发育中的青少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决定了各级各类影视制作、播出机构,只能部分而不能完全按市场需求来运作,影视机构首先必须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宣传任务,而且所有节目的制作,只能在不违背党和政府方针的前提下,考虑满足观众信息、娱乐方面的需要。这样的影视作
期刊
电视法制节目的问题性报道较之其他问题性报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除了要遵循一般性问题报道的规律外,还应在案件的准确性、法律的严密性、术语的严谨性、镜头的客观性、前后的关联性和编辑的逻辑性上下工夫,做到"吃透案情、拿准问题、切中要害、有的放矢"。    一、吃透案情拿准问题    问题性报道,在电视行业也有人称之为曝光类节目。电视法制节目的问题性报道就是利用电视传媒,对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在司法和
期刊
近年来,媒体竞争已经呈现白热化趋势,财政"断奶"而带来的生存危机让媒体反思,"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使媒体在进行准确定位和精心打造内容的同时,还要通过广告等现代营销手段塑造自身形象。很多媒体不仅在自己的版面、时段上刊登、播出自己的广告,而且也通过其他强势媒体宣传自身形象。  媒体自身形象广告是指大众传媒通过一定的媒介,向目标受众传播自身的品牌、理念、产品或服务等内容,从而培养、强化受众
期刊
对于什么是"用事实说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强调的是"事实",也就是说传播某个观点应该以"事实"为基础,不能为了自己的宣传意图来制造事实;一种观点看重的是"说话",认为报道事实就是为了宣传某种思想;还有一种观点将"说话"的含义泛化,认为它不只是指"观点的宣传","报道目的"也是其应有之义,比如报道生产和市场的信息,就是为了帮助生产者和经营者了解经济动向,等等。①那么,"用事实说话"到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