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观察高扬语文教学人文性大旗下的课堂教学之后,我们会发现,训练仍未能以正确的姿态呈现于师生面前,羞谈训练或训练低俗化成为语文教学中两个较为常见的现象。重视训练,注重训练的渐进性、多样性与实效性,让训练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法宝。
【关键词】训练 低俗化 双基 实效
记者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对行人进行随机的采访:“请问,未雨绸缪怎么写?”简单的四个字,直让被采访的行人抓耳挠腮,连续问了好多人,几乎没有能够完整的回答出来的。其实这是四个常用的字,为什么那么多人竟不会写呢?难道这随机的采访就那么巧,访到的都是识字不多、文化水平偏低的人?我想也不至于,被访者的年龄层次基本均衡,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略显多些,感觉上应该都是有一定学历的,绝不会有文盲。然而,就这四个简单的字,却没有人能够完全回答出来怎么写,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在这则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末尾,描绘了一群学生在教室高呼“我们会写”。可是反思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我们真敢肯定地说我们的学生会写“未雨绸缪”吗?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各个环节尤其是训练环节所呈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训练环节在实现教学效果中的重要作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过去的语文教学单纯强调工具性,在实践中的最大弊端是与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相结合,派生出大量枯燥、繁琐、重复、费时费力而又扼杀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械训练,不仅师生感到语文没有什么可教学的,学界也一直质疑语文课程的科学性,语文沦落为一些学者眼中的“人民公敌”的可怕境地。
穷极思变,语文教学也确实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各地接连出现的符合素质教育的“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被广为推广。但是,冷静的学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譬如史绍典先生所说的新课改出现了“自主变自流”“有讨论而无生活体验”,甚至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上羞谈“训练”等现象。矫枉过正,必定不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实施,难以真正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这就是有名的“尝试——错误说”。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够印证这个学说,它特别强调“做中学”,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技能和策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进行纠正以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才会是终生不忘的。同时,应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在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因此练习必须在任何的学习活动中得到重视与强化,否则,学习以获得能力就成为了空中楼阁。
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话要清清楚楚的说,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写字、说话、读书、作文,语文四大支柱的听说读写,贯穿其中。通过对听说读写的有机训练,才能为语文基本的读写能力“过关”奠定坚实的基础。事过境迁,如今说素质教育,说语文素养,将目光全部聚集于人文性,疏忽了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则中国基础教育几十年之重“双基训练”以提升基本应用能力成为空谈,这不能不令人痛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在一次谈话中说到:“现在我们讨论语文改革,比较多的声音是关于人文性的。讲素质教育,培养审美的能力,毫无疑问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不能忘了语文最基本的功能。如果学习语文多年,基本的读写能力没有过关,学生日后找工作都会有困难”“中学语文改革应该考虑大多数人,首先要培养他们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还有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能力。”而这些基本能力的获得,必然离不开平时课堂教学的持之以恒的积累和训练。“集腋成裘”“熟能生巧”应为我们谨记,而“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应该成为我们坚持进行训练应有的态度。毕竟只有经过系统而规范的训练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而有得,真正进步。
其次,注意在教学中警惕训练的低俗化。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经常听到一种观点,如今的高考改革仍不彻底,而作为语文考试中占据着半壁江上的表达应用必须让学生有较为具体的答题模式,并必须贯穿于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到了高三乃至在高二的学习资料或教师编排的学案中,大量的阅读教学的经典文本异化为高考阅读试题的“训练”,这是对阅读的肢解和戕害,学生在这样的阅读训练中得不到生活的体验和情感的濡染,必然对语文学习深恶痛绝。
而最让学生伤心和苦恼的是作文训练。在回答“为什么要学作文”这个问题时,叶圣陶先生说:“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学生对于作文训练是需要,但是一些教师的做法却没能关注学生对作文的需要,或者进行一些乏味的作文训练使学生丧失了对作文训练的乐趣。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学生作文通过自己讲解教授并不能有所提高,于是“果断”的放弃了大多数学校所规划的两周一篇作文教学,并常说将作文课用作考试更能对学生成绩有益。这是较不负责的语文教学态度。而一些教师则能看到作文训练的重要性,但是方向错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较少关注学生真性情、生活体验的表达,而是着重训练基本的作文模式,追求布局上的合理性,较少关注对学生艺术表达真实情感的训练。学生对这样的作文训练深恶痛绝。这样的作文训练导致的结果是千篇一律,不仅是形式方面,也包含内容方面。
总之,在进行平时的语文教学,教师在训练环节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的识记巩固等微观层面上,还必须上升高度,也提升到文本感悟、情感的培养和表达等宏观层面上,真正让语文教学中的训练环节为学生的“双基”能力的培养服务。
最后,在教学中注意训练的渐进性、多样性和实效性。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类似于“过关”的训练模式,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很有效的帮助教师及时得到训练效果的反馈,较为真实的为我们是否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提供依据。切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为追求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而拔苗助长,这样不仅不利于落实训练的效果,而且也会伤害学生对训练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语文的兴趣,无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训练是学习主体间的多元互动。现在的教学理念强调“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实践中就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因此,在训练中必须有对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灵活性、创新性的高要求,要强调在使用中训练、在生活中训练、在交往中训练。
新课标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可以说是训练样式的创新。自主的训练就要求学生能都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措施,能够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补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多进行“自主的训练”,从而是自己自我提高,终身发展。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精细,必然要求学习者具备合作的能力,因此合作的训练方式是落实这一要求的主要手段。这一训练方式就要求合作学习者懂得责任分工,懂得团结协作,懂得互相鼓励和沟通,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总结和反省,从而共同提高。这一过程不仅能较好的落实训练的效果,同时能强化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探究类的训练主题实际上是教师在训练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让学生对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探究,通过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将感悟形成书面材料,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发展。这一方面的训练已经成为自上而下的行动,譬如进行的学生小论文比赛等活动,就能推进探究式训练活动的开展。
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强化时,必须立足于训练的实效性。“无利不起早”,学生对语文训练的支持,必然要求能够看到训练的成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设法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训练的成功。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高标准严要求,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努力,要及时点评学生的不足并督促其现时改正,感知进步。譬如进行的诵读训练,可以通过录音的形式比较训练前和训练后的异同,使学生从学习诵读到学生会诵读,感受自己在诵读中抑扬顿挫、感情变化的进步与成功等。
可以说,在语文的学习中,训练必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之中。那种以为训练就是做作业、做习题的看法是狭隘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温馨必须能够通过我们对训练的重视与设计而温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训练,是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法宝,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语文与生活》史绍典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叶圣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纲要》
【关键词】训练 低俗化 双基 实效
记者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对行人进行随机的采访:“请问,未雨绸缪怎么写?”简单的四个字,直让被采访的行人抓耳挠腮,连续问了好多人,几乎没有能够完整的回答出来的。其实这是四个常用的字,为什么那么多人竟不会写呢?难道这随机的采访就那么巧,访到的都是识字不多、文化水平偏低的人?我想也不至于,被访者的年龄层次基本均衡,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略显多些,感觉上应该都是有一定学历的,绝不会有文盲。然而,就这四个简单的字,却没有人能够完全回答出来怎么写,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在这则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末尾,描绘了一群学生在教室高呼“我们会写”。可是反思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我们真敢肯定地说我们的学生会写“未雨绸缪”吗?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各个环节尤其是训练环节所呈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训练环节在实现教学效果中的重要作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过去的语文教学单纯强调工具性,在实践中的最大弊端是与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相结合,派生出大量枯燥、繁琐、重复、费时费力而又扼杀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械训练,不仅师生感到语文没有什么可教学的,学界也一直质疑语文课程的科学性,语文沦落为一些学者眼中的“人民公敌”的可怕境地。
穷极思变,语文教学也确实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各地接连出现的符合素质教育的“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被广为推广。但是,冷静的学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譬如史绍典先生所说的新课改出现了“自主变自流”“有讨论而无生活体验”,甚至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上羞谈“训练”等现象。矫枉过正,必定不利于语文教学的顺利实施,难以真正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这就是有名的“尝试——错误说”。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够印证这个学说,它特别强调“做中学”,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技能和策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进行纠正以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才会是终生不忘的。同时,应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在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因此练习必须在任何的学习活动中得到重视与强化,否则,学习以获得能力就成为了空中楼阁。
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中说:“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话要清清楚楚的说,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写字、说话、读书、作文,语文四大支柱的听说读写,贯穿其中。通过对听说读写的有机训练,才能为语文基本的读写能力“过关”奠定坚实的基础。事过境迁,如今说素质教育,说语文素养,将目光全部聚集于人文性,疏忽了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则中国基础教育几十年之重“双基训练”以提升基本应用能力成为空谈,这不能不令人痛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在一次谈话中说到:“现在我们讨论语文改革,比较多的声音是关于人文性的。讲素质教育,培养审美的能力,毫无疑问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不能忘了语文最基本的功能。如果学习语文多年,基本的读写能力没有过关,学生日后找工作都会有困难”“中学语文改革应该考虑大多数人,首先要培养他们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还有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能力。”而这些基本能力的获得,必然离不开平时课堂教学的持之以恒的积累和训练。“集腋成裘”“熟能生巧”应为我们谨记,而“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应该成为我们坚持进行训练应有的态度。毕竟只有经过系统而规范的训练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而有得,真正进步。
其次,注意在教学中警惕训练的低俗化。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经常听到一种观点,如今的高考改革仍不彻底,而作为语文考试中占据着半壁江上的表达应用必须让学生有较为具体的答题模式,并必须贯穿于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到了高三乃至在高二的学习资料或教师编排的学案中,大量的阅读教学的经典文本异化为高考阅读试题的“训练”,这是对阅读的肢解和戕害,学生在这样的阅读训练中得不到生活的体验和情感的濡染,必然对语文学习深恶痛绝。
而最让学生伤心和苦恼的是作文训练。在回答“为什么要学作文”这个问题时,叶圣陶先生说:“人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学生对于作文训练是需要,但是一些教师的做法却没能关注学生对作文的需要,或者进行一些乏味的作文训练使学生丧失了对作文训练的乐趣。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学生作文通过自己讲解教授并不能有所提高,于是“果断”的放弃了大多数学校所规划的两周一篇作文教学,并常说将作文课用作考试更能对学生成绩有益。这是较不负责的语文教学态度。而一些教师则能看到作文训练的重要性,但是方向错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较少关注学生真性情、生活体验的表达,而是着重训练基本的作文模式,追求布局上的合理性,较少关注对学生艺术表达真实情感的训练。学生对这样的作文训练深恶痛绝。这样的作文训练导致的结果是千篇一律,不仅是形式方面,也包含内容方面。
总之,在进行平时的语文教学,教师在训练环节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的识记巩固等微观层面上,还必须上升高度,也提升到文本感悟、情感的培养和表达等宏观层面上,真正让语文教学中的训练环节为学生的“双基”能力的培养服务。
最后,在教学中注意训练的渐进性、多样性和实效性。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类似于“过关”的训练模式,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很有效的帮助教师及时得到训练效果的反馈,较为真实的为我们是否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提供依据。切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为追求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而拔苗助长,这样不仅不利于落实训练的效果,而且也会伤害学生对训练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语文的兴趣,无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训练是学习主体间的多元互动。现在的教学理念强调“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实践中就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因此,在训练中必须有对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灵活性、创新性的高要求,要强调在使用中训练、在生活中训练、在交往中训练。
新课标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可以说是训练样式的创新。自主的训练就要求学生能都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措施,能够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补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多进行“自主的训练”,从而是自己自我提高,终身发展。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精细,必然要求学习者具备合作的能力,因此合作的训练方式是落实这一要求的主要手段。这一训练方式就要求合作学习者懂得责任分工,懂得团结协作,懂得互相鼓励和沟通,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总结和反省,从而共同提高。这一过程不仅能较好的落实训练的效果,同时能强化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探究类的训练主题实际上是教师在训练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让学生对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疑惑进行探究,通过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将感悟形成书面材料,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发展。这一方面的训练已经成为自上而下的行动,譬如进行的学生小论文比赛等活动,就能推进探究式训练活动的开展。
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强化时,必须立足于训练的实效性。“无利不起早”,学生对语文训练的支持,必然要求能够看到训练的成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设法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训练的成功。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高标准严要求,不轻易否定学生的努力,要及时点评学生的不足并督促其现时改正,感知进步。譬如进行的诵读训练,可以通过录音的形式比较训练前和训练后的异同,使学生从学习诵读到学生会诵读,感受自己在诵读中抑扬顿挫、感情变化的进步与成功等。
可以说,在语文的学习中,训练必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之中。那种以为训练就是做作业、做习题的看法是狭隘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温馨必须能够通过我们对训练的重视与设计而温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训练,是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法宝,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语文与生活》史绍典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
《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叶圣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