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能使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从而在人生生涯中有所作为。而在学生确立职业理想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各部门及教师对其进行适时而科学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社会,正确地评价自我,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使其较顺利地实现职业目标。
关键词:职业理想教育 切入点 排除误区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23-02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教育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引导人们认识、选择、设计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职业理想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奋斗目标,并为之而努力拼搏。那么,如何对中职生实施职业理想教育呢?
1.职业理想教育的切入点
在实施职业理想教育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职业理想:
1.1 职业理想的社会适应性。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将职业理想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职业理想的社会适应性。职业理想的社会适应性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要求。
从客观来说,学生的职业理想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又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要求来看,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构成等,这些方面影响着对劳动者质和量的需求。如重庆市拟打造为全国的制造业基地,这样必然为机加工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在机加工行业中,由于技术构成的调整,故又需要大量的高级技工和技师等人才。而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我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策必然促使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乃至劳动者容纳量的增加。从微观方面来看,涉及到社会分工和社会消费的需求。从生产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就为人们的职业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范围。从消费水平的发展来看,人们的消费日益呈现多样化。这样,学生在盯住主流的职业方向外,还可以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寻求发展的机会。如手模制作、手工香皂制作等之所以成功,就是看准了个性化消费这一市场。重庆师范大学外语系一学生则由于酷爱上网而从中发现了代人管理网络电子宠物这一商机。所以,只要学生的职业理想符合社会的客观需要,就有可能寻觅到施展才干的空间。
从主观来说,学生在设计职业理想时,应考虑自己的职业性格、职业能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职业,而各种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每一种职业均需要从业者具备相应的职业性格,如重复型性格较适合工厂流水线工作,严谨型性格较适合财会职业。
除职业性格外,各种社会职业还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有相应要求。如销售人员应具有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办公室工作人员应有交往、合作能力;教师、营业员需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把握如何更好地符合社会的需求。
1.2 职业理想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人的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具体表现在类型、发展速度等方面。就类型来看,个人所具有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具有良好的文学方面的才能,有的人具有较好的音乐方面的才能,有的人具有较好的数学方面的才能。中职学生亦是如此。有的学生记忆力、理解能力强,因而学习成绩较好;有的学生理论学习接受慢,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成绩平平,但交际能力强。因而,我们在引导学生确立职业理想时,要根据其能力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对第一种情况的学生,可引导其向更高学历奋斗,以奠定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对第二种情况的学生,则主要引导其向高级技工及技师方向发展。对第三种情况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向营销、公关方向发展。此外,就能力发展速度来看亦有快慢之别。同样的职业目标,有的人只要几年,有的人需要十几年,有的人则终身难以企及。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时,应从其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本人的能力确定适合的职业及达到职业目标的高度。例如,同样是技术人员,能力强者可以将目标定得远大一些,如确定为技师、高级技师;能力较差者,可以将目标确定为高级技工。如果仅从个人的自我价值出发,好高骛远,不切实际,那么职业理想将很难实现。
1.3 职业理想的规划性。职业理想的确定为人们以后的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但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理想将变为空想。而保证职业理想实现的一个有力措施就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实现职业理想的步骤及对策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3.1 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其目的是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弄清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同时,对该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以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1.3.2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一个合格的劳动者不仅应具有较广博的知识,还必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就不能发挥其创造的功能。合理的知识结构一方面是专业知识,这方面的要求可以从我们现今的专业课程的开设中了解,但同时还应根据社会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整或补充。另一方面是社会能力的培养,包括交往与合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等。
1.3.3 时间梯度的设立。由于人生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内容就必须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并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
1.3.4 实现目标的对策。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根据不同的职业目标的要求拟定具体的措施。如参加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获取相关的资格证书等。
1.4 构建职业理想教育的校内网络。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不是某一部门的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德育课、专业课及学生管理部门等,因此需要齐抓共管。其中,德育课教学是主战场。德育课教师主要从宏观上加以引导,通过系统的德育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树立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怎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及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等。专业课教师及学生管理部门则可以从微观上进行具体的指导。如通过入学初期的专业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专业和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群的基本环节,了解将来要从事的职业领域,专业知识的构成等。同时,专业课教师还可通过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具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素质。学生科、校团委等部门则可以通过举办职业理想演讲、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等活动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氛围。如果可能,还可以会同德育课、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进行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分类指导。就业办公室则可以通过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反馈信息让学生了解市场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以使学生的职业理想更好地符合社会需要。
2.职业理想教育中需排除的认识误区
2.1 误区一:社会变动大,不知道自己今后可能从事何种职业,故现在没有必要确定职业理想。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在不断进行的,故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也呈多变性。学生毕业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是经常存在的。但这种情况并不是无必要确立职业理想的理由,而是进一步说明确定职业理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确定职业理想的问题。这是因为:首先,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凡是专业功底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学生一般均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其次,社会职业多种多样,这为我们今后实现职业理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果在校期间确定了志向,并在知识结构方面作好相应的积累工作,毕业后也往往能较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反之,如果头脑空空,即使面临机会也无法把握。
2.2 误区二:职业理想一定要同专业学习相结合。一般来说,进入职业学校并选择专业后,学生的职业定向也就基本确立了。因而,职业理想最好同专业学习相结合也就顺理成章。正因为如此,有的学生甚至教育工作者就认为如果职业理想同专业相脱离就是不务正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知道,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并选择某一专业时,对这一专业不一定真正理解或感兴趣,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笔者的一项关于专业选择动因的调查中发现,学生进入某一专业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四:父母包办;就业容易;班主任指导填报;获取毕业证。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拓宽,对专业选择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这样就可能进行新的定位。而且,学生所学专业也不一定真是他们的优势能力所在。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时没必要强求同专业相一致,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引导。
2.3 误区三:职业理想一定是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兴趣是活动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活动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正因为如此,所以有的学者认为职业理想应该建立在个人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兴趣和职业激情的基础上,只有三个圆重叠的部分,才可确立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当然,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模式。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三者完美统一的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性。这是因为:
2.3.1 职业兴趣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一是职业认知的影响。从职业角度看,人的职业理想的形成有一个从朦胧到成熟的过程。在不同时期,人们对职业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因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职业理想形成的不同时期其职业兴趣也往往不同。小学时代,很多学生的理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或教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往往因主客观因素而有所调整。正因为学生现在感兴趣的职业不等于以后同样感兴趣,现在不感兴趣的职业不等于以后亦不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确立职业理想时不一定单纯考虑学生的职业兴趣。二是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对某一职业没有深入了解时,往往觉得索然无味。而通过对该职业的接触,一旦有了深刻的认识,就有可能激发起兴趣。如通过专业学习,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知识后能够解释某些现象,解决某些问题,这样就能认识到该职业的意义,从而产生兴趣。所以,在学生刚入校尚未接触专业时即要求其做到职业兴趣与职业理想的一致也是勉为其难。
2.3.2 人们选择职业时除兴趣外,还往往要考虑价值的实现。尽管现今社会职业多种多样,但完全符合人们兴趣的毕竟还是少部分,更多的人从事某一职业考虑的不是兴趣,而是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即使在欧美这些崇尚个性发展,择业时注重个人兴趣的西方国家,寻求价值的实现仍是众多职业人的人生目的。美国一媒体对世界知名企业职业经理的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六十五的职业经理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又能取得骄人的业绩时,他们的回答是: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对得起这份薪水”就是考虑自我价值的实现。重庆媒体对重庆师范大学学生的一项调查亦表明,尽管他们报考了师范院校,但百分之七十五的学生不愿意当教师。既然不愿意当教师,为什么又要报考师范院校呢?他们的回答是教师职业稳定,收入较高。
所以,我们在帮助学生选择职业时,固然要考虑学生的职业兴趣,但如果发现学生的职业兴趣与其社会需要有较大距离时,应引导他们面对现实,从中国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调整个人的职业目标。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育工作者应统一认识,加强对学生职业理想的引导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这样,就有希望培养他们具备合格的劳动者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关键词:职业理想教育 切入点 排除误区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23-02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教育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引导人们认识、选择、设计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职业理想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奋斗目标,并为之而努力拼搏。那么,如何对中职生实施职业理想教育呢?
1.职业理想教育的切入点
在实施职业理想教育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职业理想:
1.1 职业理想的社会适应性。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将职业理想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职业理想的社会适应性。职业理想的社会适应性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要求。
从客观来说,学生的职业理想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要求又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要求来看,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构成等,这些方面影响着对劳动者质和量的需求。如重庆市拟打造为全国的制造业基地,这样必然为机加工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在机加工行业中,由于技术构成的调整,故又需要大量的高级技工和技师等人才。而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我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策必然促使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乃至劳动者容纳量的增加。从微观方面来看,涉及到社会分工和社会消费的需求。从生产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就为人们的职业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范围。从消费水平的发展来看,人们的消费日益呈现多样化。这样,学生在盯住主流的职业方向外,还可以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寻求发展的机会。如手模制作、手工香皂制作等之所以成功,就是看准了个性化消费这一市场。重庆师范大学外语系一学生则由于酷爱上网而从中发现了代人管理网络电子宠物这一商机。所以,只要学生的职业理想符合社会的客观需要,就有可能寻觅到施展才干的空间。
从主观来说,学生在设计职业理想时,应考虑自己的职业性格、职业能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职业,而各种职业的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服务对象和服务手段不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每一种职业均需要从业者具备相应的职业性格,如重复型性格较适合工厂流水线工作,严谨型性格较适合财会职业。
除职业性格外,各种社会职业还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有相应要求。如销售人员应具有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办公室工作人员应有交往、合作能力;教师、营业员需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把握如何更好地符合社会的需求。
1.2 职业理想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人的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具体表现在类型、发展速度等方面。就类型来看,个人所具有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具有良好的文学方面的才能,有的人具有较好的音乐方面的才能,有的人具有较好的数学方面的才能。中职学生亦是如此。有的学生记忆力、理解能力强,因而学习成绩较好;有的学生理论学习接受慢,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成绩平平,但交际能力强。因而,我们在引导学生确立职业理想时,要根据其能力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对第一种情况的学生,可引导其向更高学历奋斗,以奠定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对第二种情况的学生,则主要引导其向高级技工及技师方向发展。对第三种情况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向营销、公关方向发展。此外,就能力发展速度来看亦有快慢之别。同样的职业目标,有的人只要几年,有的人需要十几年,有的人则终身难以企及。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时,应从其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本人的能力确定适合的职业及达到职业目标的高度。例如,同样是技术人员,能力强者可以将目标定得远大一些,如确定为技师、高级技师;能力较差者,可以将目标确定为高级技工。如果仅从个人的自我价值出发,好高骛远,不切实际,那么职业理想将很难实现。
1.3 职业理想的规划性。职业理想的确定为人们以后的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但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理想将变为空想。而保证职业理想实现的一个有力措施就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实现职业理想的步骤及对策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3.1 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其目的是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弄清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同时,对该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以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1.3.2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一个合格的劳动者不仅应具有较广博的知识,还必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就不能发挥其创造的功能。合理的知识结构一方面是专业知识,这方面的要求可以从我们现今的专业课程的开设中了解,但同时还应根据社会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整或补充。另一方面是社会能力的培养,包括交往与合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等。
1.3.3 时间梯度的设立。由于人生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内容就必须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并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
1.3.4 实现目标的对策。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根据不同的职业目标的要求拟定具体的措施。如参加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获取相关的资格证书等。
1.4 构建职业理想教育的校内网络。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不是某一部门的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德育课、专业课及学生管理部门等,因此需要齐抓共管。其中,德育课教学是主战场。德育课教师主要从宏观上加以引导,通过系统的德育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树立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怎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及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等。专业课教师及学生管理部门则可以从微观上进行具体的指导。如通过入学初期的专业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专业和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群的基本环节,了解将来要从事的职业领域,专业知识的构成等。同时,专业课教师还可通过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具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素质。学生科、校团委等部门则可以通过举办职业理想演讲、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等活动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园氛围。如果可能,还可以会同德育课、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进行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分类指导。就业办公室则可以通过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反馈信息让学生了解市场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以使学生的职业理想更好地符合社会需要。
2.职业理想教育中需排除的认识误区
2.1 误区一:社会变动大,不知道自己今后可能从事何种职业,故现在没有必要确定职业理想。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在不断进行的,故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也呈多变性。学生毕业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是经常存在的。但这种情况并不是无必要确立职业理想的理由,而是进一步说明确定职业理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确定职业理想的问题。这是因为:首先,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凡是专业功底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学生一般均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其次,社会职业多种多样,这为我们今后实现职业理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果在校期间确定了志向,并在知识结构方面作好相应的积累工作,毕业后也往往能较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反之,如果头脑空空,即使面临机会也无法把握。
2.2 误区二:职业理想一定要同专业学习相结合。一般来说,进入职业学校并选择专业后,学生的职业定向也就基本确立了。因而,职业理想最好同专业学习相结合也就顺理成章。正因为如此,有的学生甚至教育工作者就认为如果职业理想同专业相脱离就是不务正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知道,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并选择某一专业时,对这一专业不一定真正理解或感兴趣,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笔者的一项关于专业选择动因的调查中发现,学生进入某一专业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四:父母包办;就业容易;班主任指导填报;获取毕业证。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拓宽,对专业选择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这样就可能进行新的定位。而且,学生所学专业也不一定真是他们的优势能力所在。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时没必要强求同专业相一致,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引导。
2.3 误区三:职业理想一定是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兴趣是活动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活动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正因为如此,所以有的学者认为职业理想应该建立在个人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兴趣和职业激情的基础上,只有三个圆重叠的部分,才可确立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当然,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模式。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三者完美统一的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性。这是因为:
2.3.1 职业兴趣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一是职业认知的影响。从职业角度看,人的职业理想的形成有一个从朦胧到成熟的过程。在不同时期,人们对职业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因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职业理想形成的不同时期其职业兴趣也往往不同。小学时代,很多学生的理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或教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往往因主客观因素而有所调整。正因为学生现在感兴趣的职业不等于以后同样感兴趣,现在不感兴趣的职业不等于以后亦不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确立职业理想时不一定单纯考虑学生的职业兴趣。二是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对某一职业没有深入了解时,往往觉得索然无味。而通过对该职业的接触,一旦有了深刻的认识,就有可能激发起兴趣。如通过专业学习,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知识后能够解释某些现象,解决某些问题,这样就能认识到该职业的意义,从而产生兴趣。所以,在学生刚入校尚未接触专业时即要求其做到职业兴趣与职业理想的一致也是勉为其难。
2.3.2 人们选择职业时除兴趣外,还往往要考虑价值的实现。尽管现今社会职业多种多样,但完全符合人们兴趣的毕竟还是少部分,更多的人从事某一职业考虑的不是兴趣,而是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即使在欧美这些崇尚个性发展,择业时注重个人兴趣的西方国家,寻求价值的实现仍是众多职业人的人生目的。美国一媒体对世界知名企业职业经理的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六十五的职业经理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当记者问他们为什么又能取得骄人的业绩时,他们的回答是: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对得起这份薪水”就是考虑自我价值的实现。重庆媒体对重庆师范大学学生的一项调查亦表明,尽管他们报考了师范院校,但百分之七十五的学生不愿意当教师。既然不愿意当教师,为什么又要报考师范院校呢?他们的回答是教师职业稳定,收入较高。
所以,我们在帮助学生选择职业时,固然要考虑学生的职业兴趣,但如果发现学生的职业兴趣与其社会需要有较大距离时,应引导他们面对现实,从中国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调整个人的职业目标。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育工作者应统一认识,加强对学生职业理想的引导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这样,就有希望培养他们具备合格的劳动者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