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边小雅

来源 :当代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o_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情趣即艺术,未经雕琢,在让人怦然心动的同时体味到生命的乐趣。
  藤之艺术
  人各有其性,花各有其品。在中国,紫藤被赋予枯木逢生、紫气东来的含义,自古以来倍受文人喜爱。“朱藤年久结如绳,枫树园旁香色清,乱到十分休要解,画师留得悟天真。”白石老先生一语道破藤的妙趣,更揭示了绘画艺术的真谛。汪曾祺曾画紫藤一幅,满纸淋漓,水气很足,几乎不辨花形。画上题曰:“后园有紫藤一架,无人管理,任其恣意攀盘而极旺茂,花盛时仰卧架下使人熏然有醉意。”颇有古人的雅气。
  藤萝还具有坚韧积极向上的性格,即使是弯曲的,也要勇于向上。这种精神,很被文人雅士们所欣赏。在文人雅士的居所里,都喜欢种植一棵紫藤。上海有紫藤镇、紫藤园,苏州亦有古藤。纪晓岚在北京故居前院曾手植紫藤一株,名日“紫藤馆”。而那位有名的纪大才子,更是雅不可及,每日陶醉于紫藤架下,品香茗,赏藤花,嗅着沁人心脾的香气,然后写出了一本著名的《阅微草堂笔记》。他的文字也带了紫藤的闲雅与香气。
  “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花与人,有时候是这样相似相知。那罗叠着的花穗,浅浅深深的紫色,如烟如雾,让人融进紫藤的梦幻,怦然心动。美文亦如美人,舒缓而摇曳,洒脱而飘逸。那一派风情,更令人想起志摩的诗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淡紫色的倩影在一片翠绿之中,时隐时现,仿佛也知多情善感似的。
  文人以文字抒情,画家以画作写意,画中睛韵与文人心境却总会气息相通一处。念起秋雨先生的话:文章的极致如老街疏桐,桐下旧座,座间闲谈,精致散漫。深以为是。
  好的事情
  节日,莫有胜过五月五日者。菖蒲和艾草纷纷散发香气,扑鼻愉悦。蝉儿开始呜叫,半夏、木槿开花了,似乎是它们把夏邀来的。端午节前后,蜀葵也按时开放,让人又疑心是它把夏招来的,因此,人们又叫它端午锦。它的花也别致,喧闹的颜色,一节一节开上去,很有意思。早市上卖粽叶的忽然多起来,人们怀里抱了一捆捆青翠的艾叶回家。那感觉是好的,一个个原本孤寂平凡的日子忽地清香浓郁起来。
  《枕草子》里说:日本端午这天,常有少男少女将各种各样的花,菖蒲的叶,艾草的根,用彩色的纸包起,作为礼物,送给自己喜欢的人。又载一与花有关的小事:说的是日本平安时期的歌人清少纳言为避流言,离开服侍的定子皇后回到家中居住。一日,定子皇后差人送来一信,别无它物,里面只有一片山吹花瓣,上书清雅小字:“不言说,但相思。”真是美到极致。便想起另一相映成趣的句子: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唐棣花翩翩摇摆,我怎么可能不思念你呢?只怨住的地方太远了(《论语·子罕》)。
  古人真是浪漫,竟想得出这样的妙招,至于那些能收到这信的女子们,也必是有一颗不同一般风流多趣的心思。所以,纳言认为,有情趣的人和懂得欣赏情趣的人都是无与伦比的,更是优雅的。
  玉不能言最可人,情不必诉最暖心。好的语言总是能默默击中人心,难怪纳言感动,不觉流泪。自然也不必言多,只在信里回一句:心如地下河。便一切皆了然。
  歌德说:“艺术的真正生命是在于对个别事物的掌握和描述。”作为日本平安时代一生婚姻不幸、曾经两度出嫁的一个宫女,能用最平和的心态描绘生活的肌理,用最纯真的目光捕捉生命的色泽,是很难能可贵的。这些在纳言眼里“很有意思的”微小事物也存在于我们身边,可是,却常常有意无意被我们忽略,经她轻轻一说,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变得温柔感性起来。轻轻地说着话儿,静静地抱在一起,给你写一封长信,或者默默看着不言一语,情浓深处淡如菊……
  美人境界
  古人说:“美人有态,有神,有趣,有情,有心,神丽如艳花,神爽如秋日,神顿如软玉,神飘荡轻扬如茶香如烟缕,数者皆美人境界。”可谓见解独到。
  美人未必不俗,然欲免俗,必借读书以成,此理古今相同矣。有内涵的女子总会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朱淑真是,柳如是是,薛涛是,李清照也是……我们咂着文字中的味道,总是令人慨叹唏嘘,扼腕不止,仿佛一个个人物又从那些文字的背后走出来,与你对视一般,徐徐生辉。花的色香味犹有衰时,人寿亦有尽时,但文字中的才I青趣味却是流风余韵,永存世间。正是她们高山仰止的文学素养,成就了一代代才媛淑女的风神艳雅。
  秋日里,读《秋灯琐忆》,记住了里面一个有趣味、懂雅致的女子——秋芙。她看桃花为风雨所摧,零落池上,遂捡拾花瓣将其砌成诗句,这样温婉的情致哪里还有呢?秋芙以金盆捣戎葵叶汁,杂于云母之粉,用纸拖染,自制绿色的笺纸,真是细腻又香艳。其色蔚绿,虽澄心之制,无以过之。
  说到兰心蕙质,自然想到桃花笺的鼻祖薛涛。薛涛用胭脂木来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的水,制成色若桃花的粉红纸张。从此这种笺被称作薛涛笺,最适宜用来书写相思。更有人奇思妙想,将诗词书于红叶上,以红笺小字诉尽相思,放逐流水,愿有缘人读之。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如诗如画,天然有风致的。
  喜欢《沈复六记》里的蕓娘,和秋芙一样,是个在平淡生活里亦能发掘出无限睛趣之人!她用黄芽菜与炭作盆景,颇有意思;荷花开时,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次日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芸娘还试着用扁豆和竹篱笆做了一扇活的屏风,使绿荫满窗,即使深秋,也春意盎然。若将屏风摆于院中,则仿佛身处碧绿的原野,真是妙不可言。以此类推,悠趣无穷,难以枚举……正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那种自然的闲情流露,那种淡泊之中对美的追求与发现,每每读来,心向往之。
  闲逸之美
  古人书话往往入禅,散淡、脱俗、娴静、自然。除一份行云流水的闲适与随意外,更有海阔天空的豪放。
  读张潮的《幽梦影》,如听高山流水,又似闲庭漫步。处处融和着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淡泊,让人在闲逸中领略到一种旷世绝尘的美妙。
  他谈情趣,闲云漫卷,清丽雅致;他论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他论读书,论花月,论山水,论人生,如清风拂面,使人耳目一新;即使于鸟、蝉、虫、雪、风、水等自然之声,也能听出一片诗意。自然之美,贵在天然。只要是来自大自然的妙音,无一不是警人清醒的天籁。若我们能时时逃出樊篱,融入自然,与大自然合其节奏,静赏其美,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情了。
  沉静、闲逸,是艺术创作必需的气质,但更是一种心境。凡雅致和有情趣的事,往往都来自一份闲情。为文者更需有一份闲情逸致,淡泊之心。
  张潮说:佳思忽来,书能下酒。侠情一往,云可赠人。多么洒脱,单是那云的飘逸就足以让人生出这样的诗意与豪情来。兴起处,采下一缕白云赠与友人,把美景当成一道丰盛的视觉大餐,实在是一种惬意的享受。大诗人苏东坡更曾以诗下酒,饮至酣处,急呼童子取诗来,遂将佳句读一遍,连酒一同饮下。而李白弄影,浊酒邀月又是何等的诗意洒脱。
  由于超脱,必然朴素。一切的真爱都超脱于缠绵之上,蕴藉于真情之中,而不必在乎外表的雕琢修饰。就如好的文章,都自真情出发,绝无一丝的造作之感。而生命里不时出现的悲哀、苍凉、失意,不过是更加增进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恬静的爱意罢了。
  (方爱华,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文章散见于《散文选刊》《散文百家》《山东文学》等刊物。)
  编辑:刘亚荣
其他文献
孔子与卢梭的教育思想产生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但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也不乏区别.本文从孔子与卢梭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以及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等多方面的教
超市里不卖棉花,打电话问了很多人,才在一个很旧的商店里称到六斤棉花。  棉花是给婆婆离世时做团圆被用的。团圆被就是故去的夫妻在阴间盖的被子。按我们两口子的意思,觉得到时候买一条贵一点的羽绒被就成,一来被子大,二来被子厚,三来价钱也不便宜,看着也好看。但婆婆坚决要用棉花絮一条被子,说机器做的被子不能算是被子,没有棉花,没有一针一线地“引”过,盖起来轻飘飘一点也不舒贴,像没盖被子一样。  按照风俗习惯
期刊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国际创业中心暨留学生创业园(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1998年8月,是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6年来,中心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
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因此教师专业发展被置于社会的核心地位,许多教育学研究者和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师范
那个白亮的夜,月亮停在河中央,一动不动。拂晓的时候,天光泛起鱼肚白。月亮成了浅浅的一轮,依然没能踱到对岸去。那个与我同名的女孩,仰卧在河畔的草丛里,手中抓着一把青草,脸色比天光还要白一些……是的,这不是梦,这是关于我家乡“月亮河”的一个真实事件的画面定格。很多年了,都没办法从脑海中抹去它。  自古河流都是谜一样的存在,我的“月亮河”也不例外。它养育着鱼虫鸟雀诸多生灵,亦是乡邻死后的掩埋之所,它还曾
期刊
中国人一直乐于引进国外的新词和新概念。什么“全球化”,“科技孵化”、“CEO和IT业”等等充满媒体纸上。最近又流行一个词,叫“核心竞争力”。 关于“核心竞争力”,经济学
时间的门槛  将近十年了,我第一次出现在故乡的  冬天枯萎的世界  住在蓝色透明的圆球里  山脉像父亲的脊背伏出好看的弧度  一个人活到三十几岁,才瞳得  村庄有另一种神情在故乡  我变成跳跃的兔子  一次次生起火  对付煤炭和土炉  对付光阴在父母身上留下的病痛  我看到旧砖旧瓦怀抱着  裂痕当时间从我身上跨过  我开始学会爱惜一块砖瓦的全部  我知道,爱一片草  要爱它们干枯的表情  爱一些人
期刊
是叶立群任主编的“中国近代教育论著丛书”之一,收录了黄炎培先生自1907至1949年间的重要论著104篇,内容涉及论文、演讲、书信、报告、序跋、诗歌以及部分篇幅较长著作的节
新课程改革所蕴含的“学校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理念,并不是回归日常生活或者个体生活,更不是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直接对立.从哲学视角正确理解“生活世界”与“教育世界
作为中国经济的一支生力军,中小企业已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也愈来愈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可以说,缓解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