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染过的彩虹色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ar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周末,公园里总会有大人小孩围坐在一起嬉戏玩乐,其中不乏有人在“吹泡泡”,泡泡本身是无色的,但我们知道,泡泡在光照下却是“五颜六色”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自然界中许多生物体会产生色彩斑斓的颜色,其颜色一般可分为化学色和物理色。化学色一般指通过生物体内所含的色素对光的吸收所引起的颜色;物理色指的是由于生物体的微结构引起光的干涉、衍射或散射而形成的颜色,与色素着色无关,也称为结构色。
  每個物体都有非常细微的结构,这种结构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比如,一分为二锯开来的没有区别的木板,一块不加工,一块用细砂磨光,如果在磨光的面上薄薄涂上一层透明的蜡,将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类色彩的产生和变化不需要使用任何化学染色剂就能实现,它是一种由光学尺度的微纳结构与光相互作用形成干涉、衍射或散射而产生颜色的物理生色效应,这就是结构色与微结构关系的最好说明。
  由于结构色与微结构的关系,生物体也可以产生“结构颜色”效应。由于昆虫体壁上有极薄的蜡层、刻点、沟缝或鳞片等细微结构,因而能使光发生折射、漫反射、衍射作用,通过干涉光波而产生各种颜色。比如,甲虫体壁表面的金属光泽就是典型的结构色。
  又比如,凤蝶的鳞翅由上下层两种鳞片组成,附着在上层鳞片上的脊型结构对结构颜色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鳞片上的凹坑形状会对颜色产生影响,随着凹坑深度逐渐减小,颜色亮度逐渐增大,当鳞片表面无凹坑时,亮度最大。
  由于结构色具有不褪色、环保和虹彩效应等优点,在染色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传统着色技术不同,结构色的产生无须使用染料或颜料等化学着色剂。由于没有色素或者染料的引入,因而不会因色素、染料的变质或降解导致褪色,同时也能够避免使用染料和色素带来的环境污染。
  除此之外,对自然界中生物的结构色形成机理及其应用进行研究,可以促进仿生结构色加工和微纳米光学技术的发展,在显示与传感,防伪与识别,装饰与涂料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有一个想法一直以来让微生物学家寝食难安:现在航空业那么发达,坐飞机到异国异地旅行的人那么多,万一下一次致命传染病爆发,可能很快会发展成为世界范围的疫情,造成大规模人口死亡。  “这个世界早就具备爆发一场毁灭性致命传染病的条件了”,这个观点长期以来也被许多人所接受,以至于这种想法成为科幻小说的经典情节。但这并不是杞人忧天。人口的大规模流动造成致命传染病的爆发,在历史上是不乏沉痛的先例的。中世纪由于蒙
期刊
从大爆炸到现在,宇宙已经经历了大约138亿年,其中大部分可见物质已经变成了许多不同大小、亮度和寿命的恒星。今天宇宙中的恒星有好多种类型,包括主序星、红巨星、蓝超巨星、白矮星等,但天文学家认为,还有一些恒星与现有的恒星类型都不同,但它们需要再经历几十亿年甚至数万亿年才有可能出现。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其中四种可能在遥远的未来才会出现的恒星。  蓝矮星  宇宙中最常见的恒星类型是红矮星,它是一种质量相
期刊
虽然于2017年10月19日发现的第一位“星际来客”奥陌陌有着出人意料的形状(长条形,而非圆形或块状),但我们基本可以肯定,它是自然的产物,而非外星人的作品。  在历史上,有很多东西一度被猜测是外星人的信号,后来被证实它们有着(或可能有着)自然的起源,外星人实属一个“多余的假设”。下面我们仅举7个例子。  1、火星运河  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利绘制出一份火星图,上面有许多狭窄的暗线连
期刊
很多人对安慰剂效应已经非常熟悉,但知道反安慰剂效应的恐怕就不多了。两者的区别在哪里?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小朋友过生日,爸爸给他买了一个精美的蛋糕。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的。这时,爸爸说:“你知道吗?这块蛋糕都值我一周的工资了。”爸爸其实是扯谎,这块蛋糕没那么贵。  如果小朋友听了,说:“爸爸,您对我太好了!”然后吃起来更津津有味了,这是安慰剂效应。  但如果这位小朋友更能体谅人,他听后说:“爸爸,
期刊
海上航线雷暴最频繁  一条轮船行驶在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一道霹雳击中了高高的桅杆……这一幕的确是很吓人的。行驶在海面上的船只,因其高高的金属桅杆,容易成为雷击的对象。现在,告诉你一件更恐怖的事情:船只本身的活动,就是雷暴发生的诱因!这是人类活动改变天气的一个怪诞例子。  最近,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位科学家从“世界闪电定位网”上查看从2005年到2016年间闪电袭击的记录时,他注意到东印度
期刊
今天,微波炉已经成为了十分普及的厨房装备,它可以快速高效地解冻、加热各类食物,网络上甚至还有专门的微波炉食谱,教你如何使用微波炉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  不過,在人们使用微波炉的几十年里,耸人听闻的传言就从来没断过。比如,微波炉会造成食物的营养流失,微波炉辐射伤害大脑等等。  那么家用的微波炉真的安全吗?  微波炉如何加热食物  在解答一些疑问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微波炉的工作原理。  让我们先从
期刊
你能想到的最冷的地方在哪里?  在冬季,南极洲的温度低至零下85℃;在月球的阴暗面,温度可达到零下173℃;自然界中已知最冷的物质是液氦,它的温度是零下269℃。  不过宇宙中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温度比液氮还要冷得多,只比绝对零度(理论预言的物质能够达到的温度极低限)高十亿分之一度,这个地方就是位于国际空间站的冷原子实验室。顾名思义,冷原子实验室就是制造“超冷”原子云的地方。  不过,科学家们为什
期刊
在非洲南部盛产一种叫菠萝百合的植物,它的花是绿色的,气味很奇怪,所以在花粉传授时无法吸引昆虫和鸟类的注意。那么菠萝百合是如何传授花粉的呢?在对菠萝百合进行拍摄时,研究人员在它的周围发现了小型哺乳动物岩鼠。原来菠萝百合开花时散发出的气味中含有甲硫基丙醛,这种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洋葱和肉香气味,能吸引岩鼠来舔食花蜜,这样岩鼠就成为了菠萝百合的传粉媒介。  传粉媒介  植物的繁殖依赖于花粉的成功传递。除少
期刊
引力波是一个世纪前由爱因斯坦预言的一种波。根据他的广义相对论,引力是时空本身的弯曲,因此引力波就是时空受引力影响而发生变化时产生的一种波动。当宇宙中两个致密的天体,如黑洞、中子星或白矮星发生碰撞、合并时,都会发射强烈的引力波,引起周围时空的剧烈波动。  引力波遇到一个物体,就会使这个物体发生变形。譬如一个正方体,若受到从某一方向传来的引力波,它在这一方向上的尺寸就要发生变化,于是它不再是严格的正方
期刊
人类从狩猎-采集社会步入农耕社会,当然是一大进步。但这种进步只是就食物资源更充足、热量更有保障方面而言的;就营养来说,反倒是退步了:因为原先在野外可以吃很多野菜、野果,而现在食谱变窄,吃来吃去就那么几样自家一亩三分地里出产的东西,营养能不变差吗?  所以,人类学界一直流行一种看法,即人类从狩猎-采集社会步入农耕社会,食谱发生了激烈的变化;就食谱而言,好像两种生活方式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但新的证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