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望果节”上的大鼓舞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y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藏语中"望果节"的"望"字,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的整个意思便是:围绕丰收的田野歌舞。
  从资料上我们早就知道:西藏农区逢青稞丰收,必举行"望果"活动以祭祀神灵,其中有酬神之舞蹈的记载。据我的调查,基本上可以认定,能保留到今天的一大部分民间舞蹈,几乎都延传于古老的祭祀活动。也正是由于人们对信仰和祭祀的虔诚,祭祀中的舞蹈代代相传才得以保留和发展。
  能有机会亲眼目睹藏族民间节日中纯原生态的"娱神"舞蹈,真使我们兴奋得夜不能寐。因为对"望果节"的历史和仪式中到底跳什么类型的酬神舞蹈所知甚少,所以在节日之前我们完全投入到资料查询和采访中,结果还真在《笨教历算法》中找到了"望果节"的来历。传说在公元五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向笨教教主请教保佑作物丰收的办法时,教主指出:让耕作的农民在即将收获的田地周围绕行并舞蹈娱神,上天将会赐予丰收。从此,每年收获之前,笨教僧侣充当祭祀队伍的先导,高举幡旗。手拿缠绕哈达的木棒"达达"与羊右腿,率领着各个村落手持青稞麦穗的农民和盛装妇女,她们肩背插各色小旗。盛满青稞的小木盆,排成长长的队伍,围绕农田地界进行"收敛地气。祈求丰收"的法式活动。在这浩荡的大游行过程中,人们不停地高呼赞美神灵和祈求丰收的口号,直到最后回到村中,把手中的麦穗和小旗插在谷仓或神龛上为止。
  西藏农区的"望果"活动在八世纪中期前,只有十分简单的祭祀仪式。至八世纪后半叶因黄教的创立,"望果"活动被加入了更多的宗教色彩,形成具有一整套宗教祭祀仪式的欢乐活动。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包括"绕田游行"和"庆典"两部分,进行预祝丰收的"望果节"被列入了藏族农区的节日。
  后藏农区"望果节"活动的日期,随青稞麦的成熟而定,节日一般为三至五天不等。庆祝活动的规模大小和举办时间长短,根据各乡的经济能力而定。可由几个乡联合举办,也可单独举办。经联系,我们将参加离日喀则市不远,由司马。望堆两乡联合举办的"望果节"活动。
  节日的当天,晴空万里。我们一早便遵照向导的嘱咐,带上给两乡主人的礼品:三十斤青稞酒。十五斤糖果和哈达等,早早来到望堆乡的打麦场上。
  麦场四处一片宁静,人们好似还在梦乡之中。田野蒸腾的浓雾,化作霓彩轻纱飘浮在金色的海洋上,刚才还是满目青绿的远山,瞬刻间披上了青莲紫的缀金绣袍。一望无垠齐腰高的青稞麦已由青泛黄,阳光下被微风摇曳的肥硕穗头,像层层金子般的海浪相互追逐地涌向远方。场院四围的小屋顶上,终于出现了袅袅青烟,乡民们苏醒了!妇女们点燃场院的炉灶,开始忙碌着煮茶。捣奶......;男人们忙着支撑帐篷。布置铺满兽皮的"观礼"座席,还有的在场院南边已垒起的高台上插着柳枝和青稞麦。大约近中午时分,"望果节"的庆典会场终于布置就绪。在主人热情的招呼下,我们恭敬不如从命地坐入了嘉宾席。在接过澄清的青稞酒后,按照蒙藏习俗我们用中指蘸酒向天地挥弹三次,来表示对藏族天地诸神的敬重。我们对藏族礼仪熟悉的举止,使两位乡长格外高兴。酒过三巡,随风飘来阵阵手扒肉和奶油糌粑的香味,使辘辘饥肠的我们馋涎欲滴地盼着美味佳肴的到来。
  "望果节"的庆典仪式,以我们向两乡代表敬献哈达。礼品和乡长特为我们到来而作的简短讲话作为开始。随后由各乡代表一一走到插有柳树枝和青稞麦的高台前,虔诚而认真地把各自带来的茶。酒。食品供奉在高台上的柳枝和青稞前,以此表达百姓对神灵赐予丰收的感激之情。
  蒙藏两族虽然不属同语系。语族,但由于自古以来共同的原始多神崇拜。信仰藏传佛教和其它多方面的因素,致使许多民间祭祀形式和风俗习惯相同。例如,他们都崇敬高大的树木,认为大树具有连接天地。沟通神与人的功能,因此许多崇拜仪式都在大树前的空地上进行,以达到祀神和娱神的目的。蒙古族的这种祭祀习俗我以前看到过,而对藏区这种习俗的了解还只见于资料。
  西藏的后藏地区自古就有"高原粮仓"的美称,农田一望无际,要想在这里找到一片林地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农区的"望果节"活动一般都在村边的场院举行。为了与神灵沟通,人们只好在场院边临时搭建个高台,台上用插放披挂彩色布条的柳枝来象征祥云围绕的参天大树。
  礼仪结束后是我们切盼的"娱神"活动。伴随着激烈的鼓声,一位头戴画有星辰蓝色藏戏面具。身着五彩藏袍的老者首先登场亮相(图1)。他肩上斜挎铜铃和宝剑。手持缠白色哈达被称为"达达"的神杖,踩踏着鼓乐节奏向场院中心舞来。这位崇高的神灵代言人站定位置后就开始挥动神杖,承担起指挥娱神舞蹈的职责。在老者的一个手势之下,四周早已待命即舞的八名鼓手,便大步流星地向着场地中心疾鼓而来。这些百里挑一的剽悍男子,枣红色脸堂配上盘在头顶夹杂着殷红丝线的油黑发辫,更透着神采奕奕的阳刚之气。他们身披五彩短披肩。脚登红黑间色高腰藏靴。腰旁横挎直径约六十厘米绘有五彩花纹的大鼓。双手各持马蹄槌,在边击鼓边双脚不停地跳跃下,进行着快速而灵巧的队形变化。他们忽而组成圆圈旋转飞舞,忽而排成两队穿梭驰骋,以队形的变化达到渲染气氛。表现舞蹈力度的目的。然后通过舞者所采用的各种姿态,即"舞蹈语言"来体现每个舞段的主题。
  日喀则大鼓舞的编排,首先以热烈的圆圈舞队形,呈现着人们和谐而稳定的生活情景。转而在快速击鼓的节奏下,鼓舞以大段相互穿梭和跑动的队形变化,来表现好男儿搏击沙场。英勇抗敌,直至凯旋归来的征战过程。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没有强弱起伏的变化,就没有对比和高潮。在刚才一段激奋人心的鼓舞之后,接下来的便是一段抒情的慢板。刚才还是剽悍。英武的勇士,顷刻间竟文静得好似闺房中的绣娘。随着神杖"达达"的摇动,鼓手们的舞步也因悠扬的鼓乐变得轻快,投入了技艺精湛。仪态万方的"四人小场子"表演,再次回复到人们对和平家园的赞美与向往之中。
  隆隆的鼓声中,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雅鲁藏布江南岸,桑耶寺金城公主殿壁上巨幅《桑耶寺落成庆典图》中大鼓舞的场面。
  这幅我在任何寺院都不曾见过能与之比拟的《桑耶寺落成庆典图》,其画面以桑耶寺为中心,将全部庆典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分别展现在若干幅小画面中。而分割这些不同内容小画面的,恰是前来参加盛典的形形色色。排列成行的人群。细看每个小画面,有前来贺喜的各国使节,正在一一注册交送礼品;有坐在观礼楼台上下,服饰华贵艳丽,情态各异的王公贵戚。文武百官和各路嘉宾;有正忙于后庭,进行烹调准备宴享的庖厨......更使我们兴奋不已的是,在围绕画面中心上部的几个小画面中,不但有头戴羊皮白面具的早期藏戏艺人正在舞刀弄枪进行武艺表演;有类似内地"耍狮子"。表现牦牛相斗的精彩舞蹈"西容仲孜",还有挥动鼓槌。旋转击鼓作舞的大鼓舞场面。这些精美的小图新颖别致。各具风采,而整体看去,小画面又拼合为整体庆贺场面,毫无烦琐与杂乱之感。《桑耶寺落成庆典图》内容之丰富。构图之奇巧,画技之精美,无以伦比,可以说是同时期寺庙中举世无双的绘画珍品。
  在这距今1500年前的大鼓舞画面中,鼓手们也是个个身着彩条服,手持马蹄形鼓槌,围成圆圈擂动着腰间圆鼓,舞之蹈之。除鼓面略小外,其姿态与今日司马望堆乡的日喀则大鼓舞简直是同出一辙(图2)。只是画面中立于鼓手旁侧,头戴羊皮套筒白色面具的领舞者,是持弓箭指挥鼓舞。唐代金城公主殿壁画所反映的情景至今已逾一千多载,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藏传佛教的兴起与演变。黄教教派势力的上升和人们希望在祭祀中达到娱神与娱人双重目的的推动,使民间舞蹈被赋予宗教色彩,融入祭祀礼仪而发生了在形式和功能上的变化。各民族的"鼓舞"多来自于古代军中鼓乐。驻防边寨的将士,战时以擂鼓助军威。增士气,平日以习奏鼓乐增补生活乐趣。屯兵人员的更替,使军中鼓乐进入民间,并逐步得到发展成为"鼓乐"和"鼓舞"被一代代流传下来。从壁画大鼓舞领舞者所持道具分析,可能得出两种推论:一。画面中的大鼓舞,是在表现藏戏中的军中乐舞;二。当时的大鼓舞,无论存在于军中还是流传于民间,其功能只停留在"娱人"的阶段,领舞者的职能也只是单纯负责指挥表演,再无其它。而今天在日喀则地区司马望堆乡流行并用于"望果节"庆典礼仪的日喀则大鼓舞,已不再是单纯的"娱人",它已成为具备既"娱神"又"娱人"两层功能的舞蹈。同时,领舞者的面具也由早期藏戏的白面换成了后来的蓝面;手中的弓箭改为具有沟通神人功能的通天神杖"达达"。此外,不能忽略的还有:至今领舞者腰间悬挂的宝剑并非是一般的饰物,而应是大鼓舞曾经为"征战鼓舞"属性的遗存。由此可见,"鼓舞"最初领舞者本身的人格属性和职能变化为"普通人"和祀神。娱神时的"巫师"两重人格;而神职人员"巫师"通过神杖"达达"的指挥,将日喀则大鼓舞,从民间鼓舞转变成为了祭祀性的鼓舞。
  经过了解和调查,西藏的大鼓舞一般鼓形都为中等,与西藏寺庙壁画中的描绘相同。只有日喀则地区的司马望堆乡独此一家的大鼓舞鼓形最大,舞蹈动态也最为豪放。粗犷,更能体现藏族男鼓手的气魄。能看到具有鲜明特色的日喀则大鼓舞,大家都深感这次来后藏的福分不浅。
  "日喀则大鼓舞"之后,"三弦琴说唱"和青年男子在六弦琴伴奏下的踢踏狂舞几乎同时登场。在狂欢气氛中,我们也情不自禁地唱啊,跳啊,直到炊烟再次升起,才告辞了金色麦海中的乡村,驱车赶往拉萨,去迎接绝不可错过的重要节日--"雪顿节"。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思想随笔在文学界、思想界出现了让人振奋的新局面,这种以新颖犀利的思想为内核,以优美活泼的文采为传播外衣的文体在以推演整体理念为特征的八十年代是非常少见的。随笔作家也都是九十年代出道的新人,他们承认自己作品的理念无非是在言说常识、言说八十年代的观念和精神,而他们对常识的独特言说方式、独特体验方式,是他们在最近几年崛起于文学、思想界的真正原因。  中文系出身,洋溢着才气豪情是他们为受众青睐的
期刊
己卯秋,忽接美国友人子南兄函,开箧视之,得文稿盈箱,书名《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泱泱不下三十万言。遂展读于斗室之中,忘情不觉日暮。  海通以还,译事勃兴,欧美典籍涛涌中土,译论译技之撰写汇编,遂附丽张皇。然学界人时有诘难,以为译事权可行之,译论则未必有据;至于译技之类,只可心领神会;若图条陈缕分以教人,良可哂也。然中华多奇士,竟有不惮讥嘲,穷年积力而乐为之者。数十年来,译论译技之编着,洋洋洒洒
期刊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它持续不断的隆起已经和正在改变着中国甚至亚洲的大气环流,进而改变整个区域的地表形态、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由此成为世界地学研究的一方热土。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科学家就将目光投向了这片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神秘的青藏高原,而其中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更是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中科院先后多次组织地质、地理、大气物理、植物、动物等众多学科的科学家对大峡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综
期刊
若干年前,笔者由希腊罗马哲学和早期基督教思想研究步入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领域,陆续发表了一些作品,并且提出了一个解释文化传播规律的名为"文化互动转型论"的理论框架①。近年来虽然出于学科建设需要,又将主要精力投向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哲学,但对中西文化交流史一类的作品总是恋恋不舍,只要有可能,总是找来细读。近来读到张西平先生的新著《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引发了一连串的
期刊
贵州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沉钟译丛》第一辑五种(广州日报大洋图书编译室策划)。西方学术名著的译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努力去做,做得更多更好。为此,我们约请译丛的部分编委及专家、读者做了如下笔谈。了解西方的学术和思想,当然不是以其是非为是非:言者鹦鹉学舌,行者全盘照搬,而是为了有助于中国文化的更新。为此,需要我们向外、向内作更广泛的了解,更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之上,应该借鉴的借鉴,应该批判的批
期刊
对一切有限生命,死亡是时间的终点。而时间本身又是什么。当我着手为《拒斥死亡》一书写点什么的时候,想到时间的问题,内心一时产生某种久违的悲情。  从"文革"到如今,已经三十四年了!要知道,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也不过三十年呀!从1911年推翻大清王朝到1949年,也不过三十八年!而当我年少时,甚至当我们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之后,说到清朝或"五四运动"等等,都会感觉那是那么那么久远的事
期刊
三年前,听说同乡好友戴维在撰著一部《诗经研究史》,先是一怔,感到有些吃惊。心想:这谈何容易呀"诗三百"自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以来,迄今已两千多年,历朝历代解释《诗经》。研究《诗经》的著作汗牛充栋,即使亡佚者不计,至清代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收录的就有146种,其中著录书62种,存目书84种。存目所未收以及《四库全书》以后问世的著作又不知几何。在时下购书不易。借书亦难的情况下,要浏览这样大量的著作并在
期刊
苏力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出版已有一年了,苏力本人对此书的自我评价颇高,但有些让人出乎意料的是除了网上一些零星的议论外,法学界对此几乎可以说是沉默不语,这与其另一著作《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出版后,大家争先谈论本土资源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并值得思索的现象。    (一)  苏力成为法学界的冲击波大致始于他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
期刊
我母亲有风湿病,又笃信中医,经常在家熬一种难闻的药。上初中的时候,某日放学回家,忽觉有异味从厨房传出,便跑进去问:"妈妈在煎什么药,好一股药香。"母亲诧异地回过头看着我:"你不是又感冒了吧。"她疑心我有病。我无比失望于她的不懂风雅,当然过不了多久也就知道她的回答其实是多么的恰到好处。有病,这就是当时《红楼梦》给我的影响。我与《红楼梦》的全接触始于电视剧,当时很多人批评它糟蹋原作,待后来把原作找来一
期刊
在法国哲学家吉雷斯·德鲁兹不愿再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从寓所的窗口飞身跃出,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前很久,米歇尔·福柯就曾指出:"也许有一天我们这个世纪将以德鲁兹世纪而为人所知。"而这一断言似乎在我们这个世纪还未结束之前就已经得到了某种验证。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鲁兹正在以其独特的思想。写作。生活。乃至死亡的方式对哲学。美学。文学。电影。心理分析等诸多学科施加着愈来愈深刻的影响。  1990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