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精神分析和现象学教育学视角探讨以下两个问题,即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教学中不注重历史意识养成的背景下论证历史意识具有何种意义,并阐明历史意识如何得以养成。文章从历史叙事的创伤疗愈功能出发,阐述了唤醒事件-觉照体验-分析整合-修通的历史意识运作模式,以期为历史课的体验式教学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历史意识;精神分析
当今中学和大学课堂的历史教学普遍重视历史知识的讲授而非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当代体验教学、具身学习理论和现象学教育学视角看,这是对学生的主体性与文化素养的极大侵蚀。[1]但当前对体验教学法运用于历史课的讨论,却由于过分关注具体实施细节而忽略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即从历史意识的本性出发来阐明历史意识如何通过体验式教学来得以养成;而讨论历史意识如何培养的教学论文献,又大多忽视了历史创伤与修复的维度。[2]为此本文从阐明历史意识的性质与意义着手,进而探讨如何唤醒具有疗愈作用的历史意识并对之进行分析与整合。
一、历史意识的意义
历史意识是指我们将过去的时间经验通过体验、回忆而转化为理解当下和筹划未来的一种生活实践叙事与文化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学习与成长经验。大量研究已表明,整合性的良好的学习模式,首先应该是一种具身与情绪的经验,然后才是认知与思维。因此,在历史學习中,一个人只有将其所学与自身的真实生命经验密切关联,这样才能不仅仅停留于历史知识的积累层面,而是也能促成人格的成长、生命的丰富与精神境界的提升。这种学习模式的核心是鼓励自我理解、改变与成长,并且支持一个人为自己思考,从而成为更真挚的自己。这样说来,历史意识是一种强大的整合能力,因而具有提升现实检验能力、增加对现实的理解与筹划未来的功能。下面我们展开讨论一下。
首先,当我们具有历史意识,我们就能在当下状态中意识到历史重负的影响。从解释学视角看,历史意识就是以叙事的方式告诉我们当下状况的来龙去脉,以此为我们打开历史视域。历史就是人类为了理解现在、预见未来而用以解释其过去的那些文化实践的方式、内容和功能的整体;它是时间经验的意义形成过程。[3]正是历史意识让我们唤醒过去的生命经历来解释当下的体验,没有这一历史视域,我们将无法理解当下,就像一个失忆患者无法理解他是谁一样。以此观照现实,我们就能理解我们当下生活中的一种总体情境的历史根源。即除经济上的压力和物质上的缺乏以外,我们的精神方面常常感受到的是“被”现代化的。这表明,我们是在被动地面对现实和走向未来的,我们被动地“生活着”,而这又是因为我们不能表达、不能体恤甚至不能觉知到我们当下的真实感受,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因此,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存在,陷入人生虚无感中。这种自恋状态就其根源而言,来自于历史遗留的重负,也就是我们的父辈和祖辈的那些对创伤经验集体失语状态的延续。
进而言之,未来不仅是现在的延展性筹划,也建立在过去的根基上。历史就潜藏在现实中,如吕森所言,“我们在对所有的知觉和对它的回忆进行诠释性研究之前,它已经进入到现在的生存状况之中”。[4]而因为历史作为成为现实状况的客观条件的一部分并作为价值导向的反思性条件存在于现在,这种因果性命运与价值导向的相互作用也就延展到了对未来的筹划,换言之,对未来的期许是以历史为路标的。试图理解现在、筹划未来,必须融合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视域。试图摆脱历史困扰,唯有整合历史、超越历史,即整合过去与未来而创造超越历史的现实。
既如此,就有第三点,对未来的责任。我们对未来有所需求也负有责任,因为我们需要在后代身上看到人生的跨代价值,我们也是未来者的历史责任者和评价对象。我们对后代负有责任,这也是一种历史意识。只顾眼前和自己此生的利益而罔顾未来,也是缺乏历史意识的表现。无疑,如果人类没有了跨越自身的时间延展,人类就失去了价值的参照和导向。换言之,自我主体性不只是包含个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还需要超越个体生命的界限,将共同体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事件、发展与损失包含在内。为此吕森说:“没有历史意识,就是没有能力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社会成员。通过历史所获得的社会和政治生活能力不仅包括参与和接管集体认同的能力,也包括能对集体认同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又能将个人认同置入集体认同的能力。历史对认同负责,即历史有责任使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期待在个人和群体对己和对他人的关系中保持一个平衡的关系。”[5]
基于此,我们就有必要让过去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这并非意味着我们要忘记过去,而是要让过去变得更美好。但难道我们能修改过去吗?不。不是要改变历史事实,而是让原本积压在历史意识中的重负卸下,不再成为现时的隐痛和未来期盼的阻碍,相反,成为探索、展现、释放和拓展我们的心灵、在文化传承中构建心灵的关联与和谐认同、创造幸福未来的积极因素。历史重负是那些创伤经验,创伤性事件是破坏性经验,必须被克服。在此意义上,历史研究本质上就是精神分析。
二、养成觉知创伤的历史意识
那如何卸下历史重负?根本途径是整合创伤经验和偶然性。一个共同体的认同依赖于某种持续的历史意义(常言谓之志同道合)作为参考与导向。但历史并不总是按照共同体的这个预定目标发展,即偶然性总是造成历史意义的断裂。那么如果共同体不持续努力地整合这些偶然性历史经验,而是听之任之甚至排斥它们,共同体的秩序就处在持续的解体中。认同本质上是将过去-现在-未来的事件、发展与损失经验秩序化为整合的自我主体性的过程。这种秩序化程度越高,系统的稳定性与创造力就越大。因此认同是文化的一种功能性实践。创伤经验是造成共同体历史意义断裂和认同根基崩溃的极端事件,共同体如果整合了它们及其中体现的人性缺陷而建立起新的历史意义框架,就使历史视野得到拓展,历史理解能力得以增长,历史经验也更加丰富,从而群体面向未来的意义导向也就获得了更多的参考值,创造力也就更大。其程序则是唤醒它、面对它、分析整合它、放下它,用精神分析的话说,就是唤醒事件、体知感受、分析与整合。 唤醒创伤经验首先需要仔细检视人们历史意识中的隐痛、历史意义的冲突与断裂。[6]我们要像精神分析师一样敏锐地抓住一些症候来探究潜意识中的历史重负。我们既能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仍保留在当代文化中而欢欣鼓舞,我们也就应看到历史中体现的权力控制欲与人性缺陷的交织打上的印记,也应看到这延续千年的封建统治观念沉淀在现实政治中。这些都决非一经革命就可以清除的。而新中国处理这段历史经验,也似乎总处于偏执心位。一方面,对外侮、封建社会的过度描绘与连根拔除,产生了一种历史的断裂;而现在则正倒向另一极端即对传统文化不加批判地颂扬。这产生了一种效应,即在盲目的民族主义意识与国际意识间摇摆。此外,新中国本身也造成了新的创伤经验。这些都对国民产生了精神冲击。不要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或当事人的去世,这些创伤经验就会被自动清除。表面上看,这些创伤经验经过一段时间后(一般是心理弹性期,如6个月后)似乎没有再出现在意识中成为巨大的悲痛和心理重负,但事实上它们并未被抹去,而是因为防御而进入了潜意识或刻意造成的集体无意识中,它们会作为一种间歇性的破坏力量,造成心智疾病并常以伪装的形式出现。如果不允许谈论它,它就会被迫以破坏性的行动来弥补语言和思考的匮乏。[7]
唤醒历史必须实事求是面对历史真相,承认事实。这需要诚实地承认自身缺陷的勇气。而谎言则意味着不敢承认自我中的缺陷而力图通过自欺欺人来遮盖,这会导致恶性循环并演变为邪恶。法国史家马罗指出,人不是通过遗忘来摆脱默默压在其身上的过去,而是通过重新找回过去,完全有意识地接受它,以便整合它……从这种意义上说,历史学像是教育学,是我们练习自由的场地,也是我们自由的手段。
承认这些历史重负,我们就要面对它们。面对创伤经验,就是要允许悲痛、体验和觉照感受;甚至是要在这些经验没有得到充分意识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唤起悲痛、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宣泄压抑的创伤经验。这恰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即发现现实中的隐痛并唤醒它们。悲痛是自我的损失体验。悲痛让人清醒意识到损失;悲痛的本质是爱,是觉察到所爱的客体和自我的某些部分的丧失。这种丧失感唤醒了爱即整合的驱力。因此唤起悲痛是把被压抑或自欺欺人式的遗忘了的创伤经验从潜意识中召回到自觉意识中以备整合的必要步骤。正如精神分析指出的,心灵获得独立、安全感和勇气的唯一办法就是自觉充分体验人生中的各种不安并加以整合。
三、分析与整合的历史意识
如何让这些历史意义的他者和对立面融合到共同体传承的历史意义中?反思并理解创伤经验并在合理的历史框架中加以诠释,就是对创伤经验与悲痛的超越。历史研究体现的是叙事所具有的解释与意义的功能,它帮助我们把个体或集体自我所防御而进入了无意识中的那部分关于创伤经历的事件细节以及痛苦经历中的积极要素重新唤回记忆中,并对整个历史事件、事件的意义、造成的影响等进行整合理解,从而让我们更为整合地认识自己的生命经验与生活历程。这样一个更完整、更有现实感且更有意义的故事,将为我们的选择性提供更为现实的基础,并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所带来的平和与理智,足以引导人们检视历史的教训和丰富性、批判性地审视现状并更明确地规划未来。在此,广泛多样的历史经验的意义在于为未来的行动目标提供可能实现的条件、参照,为现在提供包含更丰富可能性的批判性视域。而另一方面,人类的行动则从来都不只是受制于过去提供的条件和现实的基础,它还包含希望、设想、目标或乌托邦。因此我们也必会用未来的视角(盼望)来思考和引导历史,即在面向未来的期盼与努力的引导下,我们把过去的苦难拓展为醒目的经验教训,把过去的耻辱化为奋进的勇力,把过去的创伤经验带入自觉意识中而促进心智的成长与自我界限的拓展。一句话,苦难成为祝福。最终,在面向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把一切历史经历导向一个幸福的结局。这就是让过去变得更好,否则那些没有很好地叙述的元素,迟早会以症状的方式诉说自己;而通过故事的诠释,我们的有限生命得以和无限的生命相连接,有限的痛苦消失在无限的平和之中,这就是叙事、历史意识和历史理性的功效。
但逐渐向这些创伤经验敞开的过程中,仅把它们解释为前辈人的过错或归咎他们,这并不够。因为这仍然把历史创伤经验处理为他者,这无异于推卸我们作为历史主体的责任、否认我们与先辈共同人性中的缺陷。同样,仅仅把创伤经验解释为失误也还不够。所谓失误,乃是偶然或一时疏忽。如此就意味着把创伤经验及其原因神秘化,而非理解为自我的一部分。如此,它就总是对抗我们对历史意义的整体把握和未来预期。因此不能把创伤经验及其包含的人性邪恶仅仅归为一时糊涂或偶然的失误,而要看到这些乃是共同体自我之一部分。
最终,只有超越,才能放下;只有超越,才能原谅过去并宽容对待现在与未来。事实上我们只有创造出让自己满意的现实并对未来充满期盼,我们才能对过去的伤害实现真正的宽容。
四、结语
人文科学的核心意义在于文化传承而非一种知识,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应已明白其本质在于创造一种心灵的联结——一种与前人的心灵、与广泛多样的人性相联结的过程。这种联结是一种包容、一种认同、一种反思、一种爱(慈悲),在其中我们既学会去爱,也将得到爱与归属感。历史学和社会科学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审视人类社会历史事件的条件和多种可能性,尊重事件和历史发展的不确定性,而照看人类的自由并权衡情境的束缚。
参考文献:
[1]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96-101;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张静静.寓身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2] 马维林,黄敏.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教育的核心目标及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54-56.芮鸿岩.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教育[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3):28-33.
[3] 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
[4] 同上,第99页.
[5] 同上,第212頁.
[6] 李云吾.唤醒情感:历史与社会的体验教学尝试[J].教学研究,2009(5).
[7] 朱迪思·赫尔曼.创伤与复原[M].施宏达,陈文琪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基金项目:
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助(14BZX117),项目名称“SHOT的技术史理论、论题与社会建制的演变研究”。
作者简介:
陈玉林,男,1974年6月生,湖南浏阳人,汉族,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技术史学和文化研究。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历史意识;精神分析
当今中学和大学课堂的历史教学普遍重视历史知识的讲授而非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当代体验教学、具身学习理论和现象学教育学视角看,这是对学生的主体性与文化素养的极大侵蚀。[1]但当前对体验教学法运用于历史课的讨论,却由于过分关注具体实施细节而忽略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即从历史意识的本性出发来阐明历史意识如何通过体验式教学来得以养成;而讨论历史意识如何培养的教学论文献,又大多忽视了历史创伤与修复的维度。[2]为此本文从阐明历史意识的性质与意义着手,进而探讨如何唤醒具有疗愈作用的历史意识并对之进行分析与整合。
一、历史意识的意义
历史意识是指我们将过去的时间经验通过体验、回忆而转化为理解当下和筹划未来的一种生活实践叙事与文化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学习与成长经验。大量研究已表明,整合性的良好的学习模式,首先应该是一种具身与情绪的经验,然后才是认知与思维。因此,在历史學习中,一个人只有将其所学与自身的真实生命经验密切关联,这样才能不仅仅停留于历史知识的积累层面,而是也能促成人格的成长、生命的丰富与精神境界的提升。这种学习模式的核心是鼓励自我理解、改变与成长,并且支持一个人为自己思考,从而成为更真挚的自己。这样说来,历史意识是一种强大的整合能力,因而具有提升现实检验能力、增加对现实的理解与筹划未来的功能。下面我们展开讨论一下。
首先,当我们具有历史意识,我们就能在当下状态中意识到历史重负的影响。从解释学视角看,历史意识就是以叙事的方式告诉我们当下状况的来龙去脉,以此为我们打开历史视域。历史就是人类为了理解现在、预见未来而用以解释其过去的那些文化实践的方式、内容和功能的整体;它是时间经验的意义形成过程。[3]正是历史意识让我们唤醒过去的生命经历来解释当下的体验,没有这一历史视域,我们将无法理解当下,就像一个失忆患者无法理解他是谁一样。以此观照现实,我们就能理解我们当下生活中的一种总体情境的历史根源。即除经济上的压力和物质上的缺乏以外,我们的精神方面常常感受到的是“被”现代化的。这表明,我们是在被动地面对现实和走向未来的,我们被动地“生活着”,而这又是因为我们不能表达、不能体恤甚至不能觉知到我们当下的真实感受,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因此,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存在,陷入人生虚无感中。这种自恋状态就其根源而言,来自于历史遗留的重负,也就是我们的父辈和祖辈的那些对创伤经验集体失语状态的延续。
进而言之,未来不仅是现在的延展性筹划,也建立在过去的根基上。历史就潜藏在现实中,如吕森所言,“我们在对所有的知觉和对它的回忆进行诠释性研究之前,它已经进入到现在的生存状况之中”。[4]而因为历史作为成为现实状况的客观条件的一部分并作为价值导向的反思性条件存在于现在,这种因果性命运与价值导向的相互作用也就延展到了对未来的筹划,换言之,对未来的期许是以历史为路标的。试图理解现在、筹划未来,必须融合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视域。试图摆脱历史困扰,唯有整合历史、超越历史,即整合过去与未来而创造超越历史的现实。
既如此,就有第三点,对未来的责任。我们对未来有所需求也负有责任,因为我们需要在后代身上看到人生的跨代价值,我们也是未来者的历史责任者和评价对象。我们对后代负有责任,这也是一种历史意识。只顾眼前和自己此生的利益而罔顾未来,也是缺乏历史意识的表现。无疑,如果人类没有了跨越自身的时间延展,人类就失去了价值的参照和导向。换言之,自我主体性不只是包含个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还需要超越个体生命的界限,将共同体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事件、发展与损失包含在内。为此吕森说:“没有历史意识,就是没有能力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社会成员。通过历史所获得的社会和政治生活能力不仅包括参与和接管集体认同的能力,也包括能对集体认同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又能将个人认同置入集体认同的能力。历史对认同负责,即历史有责任使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期待在个人和群体对己和对他人的关系中保持一个平衡的关系。”[5]
基于此,我们就有必要让过去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这并非意味着我们要忘记过去,而是要让过去变得更美好。但难道我们能修改过去吗?不。不是要改变历史事实,而是让原本积压在历史意识中的重负卸下,不再成为现时的隐痛和未来期盼的阻碍,相反,成为探索、展现、释放和拓展我们的心灵、在文化传承中构建心灵的关联与和谐认同、创造幸福未来的积极因素。历史重负是那些创伤经验,创伤性事件是破坏性经验,必须被克服。在此意义上,历史研究本质上就是精神分析。
二、养成觉知创伤的历史意识
那如何卸下历史重负?根本途径是整合创伤经验和偶然性。一个共同体的认同依赖于某种持续的历史意义(常言谓之志同道合)作为参考与导向。但历史并不总是按照共同体的这个预定目标发展,即偶然性总是造成历史意义的断裂。那么如果共同体不持续努力地整合这些偶然性历史经验,而是听之任之甚至排斥它们,共同体的秩序就处在持续的解体中。认同本质上是将过去-现在-未来的事件、发展与损失经验秩序化为整合的自我主体性的过程。这种秩序化程度越高,系统的稳定性与创造力就越大。因此认同是文化的一种功能性实践。创伤经验是造成共同体历史意义断裂和认同根基崩溃的极端事件,共同体如果整合了它们及其中体现的人性缺陷而建立起新的历史意义框架,就使历史视野得到拓展,历史理解能力得以增长,历史经验也更加丰富,从而群体面向未来的意义导向也就获得了更多的参考值,创造力也就更大。其程序则是唤醒它、面对它、分析整合它、放下它,用精神分析的话说,就是唤醒事件、体知感受、分析与整合。 唤醒创伤经验首先需要仔细检视人们历史意识中的隐痛、历史意义的冲突与断裂。[6]我们要像精神分析师一样敏锐地抓住一些症候来探究潜意识中的历史重负。我们既能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仍保留在当代文化中而欢欣鼓舞,我们也就应看到历史中体现的权力控制欲与人性缺陷的交织打上的印记,也应看到这延续千年的封建统治观念沉淀在现实政治中。这些都决非一经革命就可以清除的。而新中国处理这段历史经验,也似乎总处于偏执心位。一方面,对外侮、封建社会的过度描绘与连根拔除,产生了一种历史的断裂;而现在则正倒向另一极端即对传统文化不加批判地颂扬。这产生了一种效应,即在盲目的民族主义意识与国际意识间摇摆。此外,新中国本身也造成了新的创伤经验。这些都对国民产生了精神冲击。不要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或当事人的去世,这些创伤经验就会被自动清除。表面上看,这些创伤经验经过一段时间后(一般是心理弹性期,如6个月后)似乎没有再出现在意识中成为巨大的悲痛和心理重负,但事实上它们并未被抹去,而是因为防御而进入了潜意识或刻意造成的集体无意识中,它们会作为一种间歇性的破坏力量,造成心智疾病并常以伪装的形式出现。如果不允许谈论它,它就会被迫以破坏性的行动来弥补语言和思考的匮乏。[7]
唤醒历史必须实事求是面对历史真相,承认事实。这需要诚实地承认自身缺陷的勇气。而谎言则意味着不敢承认自我中的缺陷而力图通过自欺欺人来遮盖,这会导致恶性循环并演变为邪恶。法国史家马罗指出,人不是通过遗忘来摆脱默默压在其身上的过去,而是通过重新找回过去,完全有意识地接受它,以便整合它……从这种意义上说,历史学像是教育学,是我们练习自由的场地,也是我们自由的手段。
承认这些历史重负,我们就要面对它们。面对创伤经验,就是要允许悲痛、体验和觉照感受;甚至是要在这些经验没有得到充分意识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唤起悲痛、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宣泄压抑的创伤经验。这恰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即发现现实中的隐痛并唤醒它们。悲痛是自我的损失体验。悲痛让人清醒意识到损失;悲痛的本质是爱,是觉察到所爱的客体和自我的某些部分的丧失。这种丧失感唤醒了爱即整合的驱力。因此唤起悲痛是把被压抑或自欺欺人式的遗忘了的创伤经验从潜意识中召回到自觉意识中以备整合的必要步骤。正如精神分析指出的,心灵获得独立、安全感和勇气的唯一办法就是自觉充分体验人生中的各种不安并加以整合。
三、分析与整合的历史意识
如何让这些历史意义的他者和对立面融合到共同体传承的历史意义中?反思并理解创伤经验并在合理的历史框架中加以诠释,就是对创伤经验与悲痛的超越。历史研究体现的是叙事所具有的解释与意义的功能,它帮助我们把个体或集体自我所防御而进入了无意识中的那部分关于创伤经历的事件细节以及痛苦经历中的积极要素重新唤回记忆中,并对整个历史事件、事件的意义、造成的影响等进行整合理解,从而让我们更为整合地认识自己的生命经验与生活历程。这样一个更完整、更有现实感且更有意义的故事,将为我们的选择性提供更为现实的基础,并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所带来的平和与理智,足以引导人们检视历史的教训和丰富性、批判性地审视现状并更明确地规划未来。在此,广泛多样的历史经验的意义在于为未来的行动目标提供可能实现的条件、参照,为现在提供包含更丰富可能性的批判性视域。而另一方面,人类的行动则从来都不只是受制于过去提供的条件和现实的基础,它还包含希望、设想、目标或乌托邦。因此我们也必会用未来的视角(盼望)来思考和引导历史,即在面向未来的期盼与努力的引导下,我们把过去的苦难拓展为醒目的经验教训,把过去的耻辱化为奋进的勇力,把过去的创伤经验带入自觉意识中而促进心智的成长与自我界限的拓展。一句话,苦难成为祝福。最终,在面向未来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把一切历史经历导向一个幸福的结局。这就是让过去变得更好,否则那些没有很好地叙述的元素,迟早会以症状的方式诉说自己;而通过故事的诠释,我们的有限生命得以和无限的生命相连接,有限的痛苦消失在无限的平和之中,这就是叙事、历史意识和历史理性的功效。
但逐渐向这些创伤经验敞开的过程中,仅把它们解释为前辈人的过错或归咎他们,这并不够。因为这仍然把历史创伤经验处理为他者,这无异于推卸我们作为历史主体的责任、否认我们与先辈共同人性中的缺陷。同样,仅仅把创伤经验解释为失误也还不够。所谓失误,乃是偶然或一时疏忽。如此就意味着把创伤经验及其原因神秘化,而非理解为自我的一部分。如此,它就总是对抗我们对历史意义的整体把握和未来预期。因此不能把创伤经验及其包含的人性邪恶仅仅归为一时糊涂或偶然的失误,而要看到这些乃是共同体自我之一部分。
最终,只有超越,才能放下;只有超越,才能原谅过去并宽容对待现在与未来。事实上我们只有创造出让自己满意的现实并对未来充满期盼,我们才能对过去的伤害实现真正的宽容。
四、结语
人文科学的核心意义在于文化传承而非一种知识,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应已明白其本质在于创造一种心灵的联结——一种与前人的心灵、与广泛多样的人性相联结的过程。这种联结是一种包容、一种认同、一种反思、一种爱(慈悲),在其中我们既学会去爱,也将得到爱与归属感。历史学和社会科学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审视人类社会历史事件的条件和多种可能性,尊重事件和历史发展的不确定性,而照看人类的自由并权衡情境的束缚。
参考文献:
[1]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96-101;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张静静.寓身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2] 马维林,黄敏.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教育的核心目标及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54-56.芮鸿岩.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教育[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3):28-33.
[3] 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
[4] 同上,第99页.
[5] 同上,第212頁.
[6] 李云吾.唤醒情感:历史与社会的体验教学尝试[J].教学研究,2009(5).
[7] 朱迪思·赫尔曼.创伤与复原[M].施宏达,陈文琪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基金项目:
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助(14BZX117),项目名称“SHOT的技术史理论、论题与社会建制的演变研究”。
作者简介:
陈玉林,男,1974年6月生,湖南浏阳人,汉族,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技术史学和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