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人口老龄化及慢性病患者数量呈日益增长状态,人们对康复保健逐渐开始重视起来,进而社会对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求,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灵活开放、自主发展。因此,开展校企合作是谋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以长春科技学院(以下称“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为例,对开启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双主体育人”;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各个领域的事业都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尤其医疗事业尤为突出。康复医学是服务于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在满足人们身体、心理、社会的整体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康复专业人才紧缺,进而社会需要大量的有一定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强的康复专业人才。我校紧跟时代步伐,在大健康背景下,结合社会需求,开设了康复治疗学专业,前景颇好。为了切实提高康复专业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就业后与岗位对接,学校对本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尝试着实行了“校企合作,实行‘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模式阐述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一种模式,是通过各自不同利益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来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能力紧密结合,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人才、设备、技术整合、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2.国内康复医学人才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缺乏康复医学教学体系,基本上是套用了临床医学的教学模式,实施的教育形式过分强化临床医学,形成了一套以传统的生物医学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而且教学手段传统、老化。而康复治疗学专业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其主要运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中医针灸等来促进功能的恢复和代偿,体现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则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目前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实际操作能力弱,从而不能很好地实现与康复治疗职业岗位的对接。
3.与国外“双主体育人”的差距
在当今的应用型高校教育模式中,校企合作是其中一个要点,一个亮点,也是学校得以发展壮大、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的一大途径。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教学堪称教育界的典范。我国的校企“双主体育人”则相对比较滞后,但就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多数专业、尤其是医药类专业更需要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4.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开启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
第一,创新教学理念,转变培养目标
为推动康复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医学教育“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技能,将学生培养目标由过去单纯的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导的模式转向以健康预防为主导和疾病治疗为主导并重的模式上来。为此,学校与吉林省中日联谊医院康复医学科正式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形成“2+1+1双主体育人”模式,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岗位胜任力的康复医学人才。.
第二,落实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
学校与医院共同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切入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2+1+1”模式。即第一年和第二年在学校学习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年和第四年在合作方学校和医院学习专业课程和临床实践训练。
课程设置上,全面培养学生知识、技能、职业多方面发展的能力,建立了以强化临床实践操作技能为主的“任务驱动、职业导向”的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原有的康复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课外实习的基础上,课程主要整合八大模块,社会养老与健康学型模块,康复医学课程模块,物理学课程模块,基础医学课程模块,心理学课程模块,临床医学课程模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课程模块以及课外学习模块,从而使学生掌握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与康复医疗服务三种类型的干预健康手段。
第三,优化教师结构,提升教学质量
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双师制的教学梯队。学校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聘请行业知名教授为带头人;引进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能有效运用到实践中去;鼓励青年教师到医院、企业学习、参加国内外会议及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与兄弟院校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实践教學方面,医院选拔的授课教师均是具有丰富的临床带教经验的教师,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能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带领学生更好的熟悉工作流程,纠正学生操作中不规范行为,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第四,规范教学环节,建立监控体系
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医院学习,都始终秉承教学无小事的观点,规范教学、扎实有效的运行。学生第三年和第四年期间,医院按照学校提供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任务书完成教学工作,安排由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康复医学科临床专家进行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授课和带教工作,临床实践课全部安排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各院区康复医学科及独立运营协作医院,理论与实践课的学时数比例为1:1。对学生在医院临床教学和实习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经学校与医院双方商议后,可按照国家或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罚。
考试环节与学期末由医院任课教师按学校提供的出题模版和出题要求做出考试题,由学校负责印刷、装订、封档;经双方协商选定考试时间,将试卷送至医院组织考试,监考人员由双方共同承担。考试结束后,由各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按学校提供的阅卷标准严格阅卷、评分,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给出每名学生的平时成绩及总评成绩,最后由校方老师统一上分。同时,学生在第三、第四学年,由院方评定优秀实习生,并予以奖励。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双方均能够充分利用有效条件,投入相应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提供相应的教育。学生不仅收获了理论知识,同时大大加强了临床实践能力,为就业后的市场适应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也为社会提供了应用技术性及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双主体育人”;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各个领域的事业都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尤其医疗事业尤为突出。康复医学是服务于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在满足人们身体、心理、社会的整体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康复专业人才紧缺,进而社会需要大量的有一定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强的康复专业人才。我校紧跟时代步伐,在大健康背景下,结合社会需求,开设了康复治疗学专业,前景颇好。为了切实提高康复专业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就业后与岗位对接,学校对本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尝试着实行了“校企合作,实行‘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模式阐述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一种模式,是通过各自不同利益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来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能力紧密结合,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人才、设备、技术整合、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2.国内康复医学人才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缺乏康复医学教学体系,基本上是套用了临床医学的教学模式,实施的教育形式过分强化临床医学,形成了一套以传统的生物医学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而且教学手段传统、老化。而康复治疗学专业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其主要运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中医针灸等来促进功能的恢复和代偿,体现在康复医学教学中则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目前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实际操作能力弱,从而不能很好地实现与康复治疗职业岗位的对接。
3.与国外“双主体育人”的差距
在当今的应用型高校教育模式中,校企合作是其中一个要点,一个亮点,也是学校得以发展壮大、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的一大途径。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教学堪称教育界的典范。我国的校企“双主体育人”则相对比较滞后,但就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多数专业、尤其是医药类专业更需要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4.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开启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
第一,创新教学理念,转变培养目标
为推动康复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医学教育“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技能,将学生培养目标由过去单纯的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导的模式转向以健康预防为主导和疾病治疗为主导并重的模式上来。为此,学校与吉林省中日联谊医院康复医学科正式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形成“2+1+1双主体育人”模式,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岗位胜任力的康复医学人才。.
第二,落实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
学校与医院共同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切入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2+1+1”模式。即第一年和第二年在学校学习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年和第四年在合作方学校和医院学习专业课程和临床实践训练。
课程设置上,全面培养学生知识、技能、职业多方面发展的能力,建立了以强化临床实践操作技能为主的“任务驱动、职业导向”的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原有的康复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课外实习的基础上,课程主要整合八大模块,社会养老与健康学型模块,康复医学课程模块,物理学课程模块,基础医学课程模块,心理学课程模块,临床医学课程模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课程模块以及课外学习模块,从而使学生掌握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与康复医疗服务三种类型的干预健康手段。
第三,优化教师结构,提升教学质量
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双师制的教学梯队。学校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聘请行业知名教授为带头人;引进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授课,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能有效运用到实践中去;鼓励青年教师到医院、企业学习、参加国内外会议及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与兄弟院校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实践教學方面,医院选拔的授课教师均是具有丰富的临床带教经验的教师,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能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带领学生更好的熟悉工作流程,纠正学生操作中不规范行为,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第四,规范教学环节,建立监控体系
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医院学习,都始终秉承教学无小事的观点,规范教学、扎实有效的运行。学生第三年和第四年期间,医院按照学校提供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任务书完成教学工作,安排由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康复医学科临床专家进行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授课和带教工作,临床实践课全部安排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各院区康复医学科及独立运营协作医院,理论与实践课的学时数比例为1:1。对学生在医院临床教学和实习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经学校与医院双方商议后,可按照国家或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罚。
考试环节与学期末由医院任课教师按学校提供的出题模版和出题要求做出考试题,由学校负责印刷、装订、封档;经双方协商选定考试时间,将试卷送至医院组织考试,监考人员由双方共同承担。考试结束后,由各门课程的授课教师按学校提供的阅卷标准严格阅卷、评分,根据学生平时表现给出每名学生的平时成绩及总评成绩,最后由校方老师统一上分。同时,学生在第三、第四学年,由院方评定优秀实习生,并予以奖励。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双方均能够充分利用有效条件,投入相应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提供相应的教育。学生不仅收获了理论知识,同时大大加强了临床实践能力,为就业后的市场适应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也为社会提供了应用技术性及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