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GDP增长数字高于全国的现象,过去一直存在,现在也没有明显改观
各地调低2005年的GDP增长目标或许是地方“两会”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北京市宣布,2005年将把GDP的增长率目标定在9%,这相比2004年北京取得的增长率降低了4.2个百分点。 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北京市GDP增幅创造了10年来的最高点。
上海则将GDP增长目标定为11%,相比2004年,调低了2.5个百分点;2004年GDP增长超过13%的山东也把2005年的目标定为10%;江苏也调低了3个百分点。
与地方的举措相反,2005年1月25日,在国务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终增长数据为 9.5%。而在2004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将当年的GDP增长目标确定为7%。
统计局局长李德水笑言,“9.5%的增长速度可能比你们想像中的高了一点。”李德水认为,2003年中国GDP增长达到9.3%,2004年增长9.5%,有它的必然性。
“这并不意味是向地方政府发出调高的信号,而是为了与实际的增幅相吻合。”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
GDP将更真实
“地方GDP增幅一般水分都比较大。”周天勇直言。作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对地方官员的心态了解甚多。
“调低经济增长速度是回归到经济增长的本质上来,同时,中央和地方的数据将会比较一致。”周天勇说。
地方GDP增长数字高于全国的现象,过去一直存在,而且直到现在,也没有明显改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省份表现得最突出。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是中国四大 GDP过万亿的省份, 2004年,四省初步核算GDP增长率都在14%-15%,上海、北京两大直辖市分别为13.2%和13.5%。上述省份、直辖市GDP之和占到中国经济总量的一半左右,远远高于全国9.5%的统计。
上溯到2003年,当年国家统计局最终核实的全国GDP增长数字是9.3%,但当时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GDP增长率低于9.3%的只有两个,高于9.3%的则达到了29个。
这种十分明显的“水分”让国家统计局备显尴尬。
王一鸣在与广东当地政府官员的接触中发现,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片面追求 GDP引起的矛盾。这些矛盾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尤其体现在环境和资源的严重破坏方面。
周天勇认为,调低GDP会使政府精力用在调整财政结构,建立公共财政、创造经济增长的环境上来。也就是所谓的政府归位。“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说,目前能尽快调整的GDP增幅主要来自政府推动的部分,结构调整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表示,2005年国家统计局将建立地区GDP核算的联审制度,各省GDP核算后,由国家统计局组织联审。“从今年开始,数字要由国家统计局认可之后,中国家统计局统一发布,以此作为法定数字,各省自己计算的无效。”
这一制度的出台,被舆论普遍认为是在“挤水分”。但是如果冀望GDP虚增从此作古,可能会一厢情愿。其中最主要的是,从数字目标的制定到相关行动的落实,需要有一个传导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左学金认为,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竹市调低2005年的GDP增长目标,既体现了各个省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各地考虑到去年宏观经济调控对今年经济增长的影响。
“要变成政策上的实际行动,还需要时间,不能着急,但是在今年将会有所体现。”王一鸣说。他分析,在东南沿海,土地资源已经非常紧张,过去那种依靠土地资源带动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失去了基础。
此外,2005年,外贸出口将很难达到 2004年的增长幅度。对于外贸依存度很高的沿海省市来说,这也是政府调低经济增长目标的参考背景。与国民总收入协调发展
伴随着对GDP的反思,关于利用外资的检讨成为国内经济界的一大热点。外资经济一直是中国GDP增长的重要推进因素。
1月26日,在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举办的研讨会卜,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表示,外资带来了经济繁荣,使得中国GDP迅速增加,但是,中国的GNI(国民总收入)并没有取得与GDP同样的快速发展。
他认为,外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很大,但足,如果利用不当,则会出现“繁荣而不富裕”的结果。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1992年前各年份,中国的GNI与GDP数量基本持平,有时略大于GDP。但是从1993年起到 2003年11年间,中国GNI数量年年少于 GDP,而且差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差额表明,中国国内创造的价值每年约有 1000亿人民币并没有成为中国国民收入,而是流向外国变成外国国民的财富。
王一鸣以沿海地区为例剖析,在过分依赖外资的过程中,地方实际收益并不高。原因在于,沿海地区经济主要是加工贸易,原利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都在海外,因此收益很低,但是表面上看GDP产值很高。因此,近年来,当地政府已经开始加工贸易本土化,强调“落地生根”的原则。
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指山,这些年主要靠以政府为主进行招商引资,八短期内打造几个亮点。这种政府主导扒经济下过多依赖外资的经济结构,不具有可持续性。张军教授认为,用廉价的土地和税收减免政策引进的国外资本会将原有的乡镇企业迅速替代,这样的发展结构反映到数据上就是GDP增长过快,而人均收入增长过慢。
专家还指出,经济高速发展造成的国内资源耗竭与环境恶化也可能使我们失去持续发展的基础。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指出,要尽量使GDP的增长与居民收入、居民消费的增长保持一致,区域间的增长、排期增长与可持续增长、内需的增长与出口的增长、资源的流入和流出以及它们的收益保持一致,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保持一致。
淡化GDP的官员考核作用
2005年的中国经济将会保持怎样的水平?尽管调低GDP增速已经蔚然成风,但是,专家们对于2005年经济增长仍然有很多担心。
国家信息中心担忧:目前中国的在建规模约20万亿元,相当于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财政分灶吃饭利以经济增长作为地方领导的政纵考核指标下,企业和政府的投资扩张冲动依然强烈。
强调真正的落实,需要对官员考核体系进行改改变。据悉,中组部正在拟订新的号核体系,其中将淡化GDP的作用。由过度体现GDP到全面指标,比如就、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教育等等方面。GDP增长指标将会淡化,其他指标会比较突出。
而在招商引资方面,“全民招商”的局面将会改观,政府拉动经济的影响将会减少,主要依赖社会力量。
中央党校教授王东京认为,对干部的考核就应该和GDP脱钩。他说:“用 GDP数字来对干部进行业绩考核,会迫使地方官员为发展当地经济去占用耕地、破坏资源。只要将GDP和干部业绩持钩,地方政府就会去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
早在2004年3月,中组部已经和国家环保总局联手,在部分省份进行试点,将环保方面的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环保业绩将直接影响到地方官员的政绩。
还在2004年7月时,就有消息称“新的干部考核坪价体系有望于一年内在中国内地全面推开”。随后,该新闻被《瞭望东方周刊》证实为不可能,但是,中组部官员只是是否定了时间表,并没有否定新考核体系本身。
各地调低2005年的GDP增长目标或许是地方“两会”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北京市宣布,2005年将把GDP的增长率目标定在9%,这相比2004年北京取得的增长率降低了4.2个百分点。 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北京市GDP增幅创造了10年来的最高点。
上海则将GDP增长目标定为11%,相比2004年,调低了2.5个百分点;2004年GDP增长超过13%的山东也把2005年的目标定为10%;江苏也调低了3个百分点。
与地方的举措相反,2005年1月25日,在国务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终增长数据为 9.5%。而在2004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将当年的GDP增长目标确定为7%。
统计局局长李德水笑言,“9.5%的增长速度可能比你们想像中的高了一点。”李德水认为,2003年中国GDP增长达到9.3%,2004年增长9.5%,有它的必然性。
“这并不意味是向地方政府发出调高的信号,而是为了与实际的增幅相吻合。”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
GDP将更真实
“地方GDP增幅一般水分都比较大。”周天勇直言。作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对地方官员的心态了解甚多。
“调低经济增长速度是回归到经济增长的本质上来,同时,中央和地方的数据将会比较一致。”周天勇说。
地方GDP增长数字高于全国的现象,过去一直存在,而且直到现在,也没有明显改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在经济发达省份表现得最突出。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是中国四大 GDP过万亿的省份, 2004年,四省初步核算GDP增长率都在14%-15%,上海、北京两大直辖市分别为13.2%和13.5%。上述省份、直辖市GDP之和占到中国经济总量的一半左右,远远高于全国9.5%的统计。
上溯到2003年,当年国家统计局最终核实的全国GDP增长数字是9.3%,但当时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GDP增长率低于9.3%的只有两个,高于9.3%的则达到了29个。
这种十分明显的“水分”让国家统计局备显尴尬。
王一鸣在与广东当地政府官员的接触中发现,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片面追求 GDP引起的矛盾。这些矛盾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尤其体现在环境和资源的严重破坏方面。
周天勇认为,调低GDP会使政府精力用在调整财政结构,建立公共财政、创造经济增长的环境上来。也就是所谓的政府归位。“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说,目前能尽快调整的GDP增幅主要来自政府推动的部分,结构调整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表示,2005年国家统计局将建立地区GDP核算的联审制度,各省GDP核算后,由国家统计局组织联审。“从今年开始,数字要由国家统计局认可之后,中国家统计局统一发布,以此作为法定数字,各省自己计算的无效。”
这一制度的出台,被舆论普遍认为是在“挤水分”。但是如果冀望GDP虚增从此作古,可能会一厢情愿。其中最主要的是,从数字目标的制定到相关行动的落实,需要有一个传导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左学金认为,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竹市调低2005年的GDP增长目标,既体现了各个省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各地考虑到去年宏观经济调控对今年经济增长的影响。
“要变成政策上的实际行动,还需要时间,不能着急,但是在今年将会有所体现。”王一鸣说。他分析,在东南沿海,土地资源已经非常紧张,过去那种依靠土地资源带动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失去了基础。
此外,2005年,外贸出口将很难达到 2004年的增长幅度。对于外贸依存度很高的沿海省市来说,这也是政府调低经济增长目标的参考背景。与国民总收入协调发展
伴随着对GDP的反思,关于利用外资的检讨成为国内经济界的一大热点。外资经济一直是中国GDP增长的重要推进因素。
1月26日,在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举办的研讨会卜,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表示,外资带来了经济繁荣,使得中国GDP迅速增加,但是,中国的GNI(国民总收入)并没有取得与GDP同样的快速发展。
他认为,外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很大,但足,如果利用不当,则会出现“繁荣而不富裕”的结果。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1992年前各年份,中国的GNI与GDP数量基本持平,有时略大于GDP。但是从1993年起到 2003年11年间,中国GNI数量年年少于 GDP,而且差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差额表明,中国国内创造的价值每年约有 1000亿人民币并没有成为中国国民收入,而是流向外国变成外国国民的财富。
王一鸣以沿海地区为例剖析,在过分依赖外资的过程中,地方实际收益并不高。原因在于,沿海地区经济主要是加工贸易,原利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都在海外,因此收益很低,但是表面上看GDP产值很高。因此,近年来,当地政府已经开始加工贸易本土化,强调“落地生根”的原则。
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指山,这些年主要靠以政府为主进行招商引资,八短期内打造几个亮点。这种政府主导扒经济下过多依赖外资的经济结构,不具有可持续性。张军教授认为,用廉价的土地和税收减免政策引进的国外资本会将原有的乡镇企业迅速替代,这样的发展结构反映到数据上就是GDP增长过快,而人均收入增长过慢。
专家还指出,经济高速发展造成的国内资源耗竭与环境恶化也可能使我们失去持续发展的基础。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指出,要尽量使GDP的增长与居民收入、居民消费的增长保持一致,区域间的增长、排期增长与可持续增长、内需的增长与出口的增长、资源的流入和流出以及它们的收益保持一致,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保持一致。
淡化GDP的官员考核作用
2005年的中国经济将会保持怎样的水平?尽管调低GDP增速已经蔚然成风,但是,专家们对于2005年经济增长仍然有很多担心。
国家信息中心担忧:目前中国的在建规模约20万亿元,相当于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财政分灶吃饭利以经济增长作为地方领导的政纵考核指标下,企业和政府的投资扩张冲动依然强烈。
强调真正的落实,需要对官员考核体系进行改改变。据悉,中组部正在拟订新的号核体系,其中将淡化GDP的作用。由过度体现GDP到全面指标,比如就、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教育等等方面。GDP增长指标将会淡化,其他指标会比较突出。
而在招商引资方面,“全民招商”的局面将会改观,政府拉动经济的影响将会减少,主要依赖社会力量。
中央党校教授王东京认为,对干部的考核就应该和GDP脱钩。他说:“用 GDP数字来对干部进行业绩考核,会迫使地方官员为发展当地经济去占用耕地、破坏资源。只要将GDP和干部业绩持钩,地方政府就会去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
早在2004年3月,中组部已经和国家环保总局联手,在部分省份进行试点,将环保方面的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环保业绩将直接影响到地方官员的政绩。
还在2004年7月时,就有消息称“新的干部考核坪价体系有望于一年内在中国内地全面推开”。随后,该新闻被《瞭望东方周刊》证实为不可能,但是,中组部官员只是是否定了时间表,并没有否定新考核体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