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动式教学是以培养小朋友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以“让小朋友爱学、会学、善学”为目标的教学结构模式。本文就互动式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从创设和谐环境、构建互动平台、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为切入口,结合“三结合”的评价等几种方法来阐述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新课程的理念。
关键词:语文课堂互动式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8(c)-0020-0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小朋友的学习过程是构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刺激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是他们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新课程标准强调小朋友的语文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语文活动的机会,并且重视语文交流,把合作与交流看成是他们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要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1 激发小朋友互动的首要前提是: 和谐的环境
“行为发生于一切行为环境之中,行为又受行为环境的调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要使小小朋友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建立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就要改变以往教室“一言堂”式的教学习惯,营造一个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把枯燥的语文认知活动由被动化为主动,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增强语文课的学习兴趣,进行愉快教学。教师要以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治学严谨认真等一系列行为在他们心中树立起较高威信,使之讲课具有感召力,以唤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教师要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小朋友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小朋友大胆地讲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他们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小朋友们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让小朋友处于一种“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环境和氛围中,才能使更多他们有发表见解的机会。这样他们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逐步提高了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2 引导小朋友互动的主要途径是:要有互动平台
记得有位语文教育家曾经讲过:“将语文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小朋友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平台,为他们提供思考、寻找、合作、发现的“再创造”机会,引导他们大胆猜想,充分想象,主动交流,从而形成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互动氛围。
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畅通交往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它不仅仅是小朋友主动性得到发挥,而且在相互帮助、检查和鼓励中达成共识而共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小朋友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自己独立的学习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最大限度的扩大参与面,充分发挥了教师和他们之间,以及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机会。
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参与学习,小组学习之前教师引发问题情景,启动交往活动;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一个小组或巡视于各个小组之间,仔细观察,指导小朋友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并且及时地鼓励和肯定;小组学习结束时,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教,及时反馈。如第六册《翠鸟》一文的第二段,第一句话总写“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第二三四句分别具体写翠鸟头上、背上和腹部的羽毛颜色怎样鲜艳。教学这类段落时,教师可先把小朋友分成几组,引导他们分别先找出哪一句话是总起句,主要讲什么,接着启发他们弄明白哪几句话是分述,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总起句作具体说明的。并指导学生用“总起分述”的形式进行写段训练。如写有关课外活动的一段话。出示总起句“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真好玩”和“体育活动的内容真丰富”,请小组的小朋友分别选其中一句作开头,然后围绕这个句子写一段话。写一件玩具。先用一句话总写这个游戏的特点(如有趣、可爱、好玩等),再从游戏的玩法、规则等方面把总起句写具体。然后,各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所写的句子,检查和对比。最后,由我们教师来分别点评。
以上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中进行的,而且几乎是全体小朋友都积极投入学习并承担相应的任务,因而扩大了学习参与的范围,提高了参与的效果。
3 促进小朋友自主互动的方法是:教学形式要多样
为有效实施“互动式”教学,教师还必须在师生和谐合作的气氛中,灵活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小组间竞赛、猜测等多种教学形式,努力使小朋友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小朋友主观能动性。如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預备了乌鸦和狐狸的头饰,我先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分工协作,走上讲台,进行表演,学生积极性大增,人人跃跃欲试。学生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中,由被动变主动,抓住狐狸和乌鸦的言行,配以神态和动作表演,把乌鸦爱听奉承话,狐狸的狡猾相,绘声绘色地表演了出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形式的多样怀,可激发小朋友学习的喜好,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小朋友的语文学习历程,激励他们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语文学习的评价不但要关注他们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关注他们语文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单向走向互动,教师、小朋友成为了平等的互动主体,在互动的环境开展教学探讨活动,对双方都是十分有利的。同时,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必定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继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黄翔.语文方法论选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2] 余文林.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 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小朋友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郑毓信,梁贯成.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语文教育——语文学习心理学的现代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 张天宝.新课程与新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语文课堂互动式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8(c)-0020-0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小朋友的学习过程是构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刺激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是他们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新课程标准强调小朋友的语文活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语文活动的机会,并且重视语文交流,把合作与交流看成是他们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要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1 激发小朋友互动的首要前提是: 和谐的环境
“行为发生于一切行为环境之中,行为又受行为环境的调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要使小小朋友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建立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就要改变以往教室“一言堂”式的教学习惯,营造一个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把枯燥的语文认知活动由被动化为主动,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增强语文课的学习兴趣,进行愉快教学。教师要以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治学严谨认真等一系列行为在他们心中树立起较高威信,使之讲课具有感召力,以唤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教师要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小朋友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小朋友大胆地讲出自己的见解,即使有时他们说得不准确、不完整,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小朋友们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让小朋友处于一种“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环境和氛围中,才能使更多他们有发表见解的机会。这样他们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逐步提高了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2 引导小朋友互动的主要途径是:要有互动平台
记得有位语文教育家曾经讲过:“将语文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小朋友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平台,为他们提供思考、寻找、合作、发现的“再创造”机会,引导他们大胆猜想,充分想象,主动交流,从而形成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互动氛围。
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畅通交往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它不仅仅是小朋友主动性得到发挥,而且在相互帮助、检查和鼓励中达成共识而共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小朋友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自己独立的学习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最大限度的扩大参与面,充分发挥了教师和他们之间,以及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机会。
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参与学习,小组学习之前教师引发问题情景,启动交往活动;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一个小组或巡视于各个小组之间,仔细观察,指导小朋友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并且及时地鼓励和肯定;小组学习结束时,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教,及时反馈。如第六册《翠鸟》一文的第二段,第一句话总写“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第二三四句分别具体写翠鸟头上、背上和腹部的羽毛颜色怎样鲜艳。教学这类段落时,教师可先把小朋友分成几组,引导他们分别先找出哪一句话是总起句,主要讲什么,接着启发他们弄明白哪几句话是分述,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总起句作具体说明的。并指导学生用“总起分述”的形式进行写段训练。如写有关课外活动的一段话。出示总起句“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真好玩”和“体育活动的内容真丰富”,请小组的小朋友分别选其中一句作开头,然后围绕这个句子写一段话。写一件玩具。先用一句话总写这个游戏的特点(如有趣、可爱、好玩等),再从游戏的玩法、规则等方面把总起句写具体。然后,各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所写的句子,检查和对比。最后,由我们教师来分别点评。
以上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中进行的,而且几乎是全体小朋友都积极投入学习并承担相应的任务,因而扩大了学习参与的范围,提高了参与的效果。
3 促进小朋友自主互动的方法是:教学形式要多样
为有效实施“互动式”教学,教师还必须在师生和谐合作的气氛中,灵活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小组间竞赛、猜测等多种教学形式,努力使小朋友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小朋友主观能动性。如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預备了乌鸦和狐狸的头饰,我先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分工协作,走上讲台,进行表演,学生积极性大增,人人跃跃欲试。学生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中,由被动变主动,抓住狐狸和乌鸦的言行,配以神态和动作表演,把乌鸦爱听奉承话,狐狸的狡猾相,绘声绘色地表演了出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形式的多样怀,可激发小朋友学习的喜好,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小朋友的语文学习历程,激励他们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语文学习的评价不但要关注他们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关注他们语文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单向走向互动,教师、小朋友成为了平等的互动主体,在互动的环境开展教学探讨活动,对双方都是十分有利的。同时,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必定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继续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黄翔.语文方法论选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2] 余文林.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 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小朋友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郑毓信,梁贯成.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语文教育——语文学习心理学的现代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 张天宝.新课程与新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