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重放异彩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h_h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切入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让语文课堂重放异彩。
  [摘要]语文教学 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
  
  一、真实的语文课堂
  
  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 ”、“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只能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的作业、测试训练中,学习成了无法解脱的苦役。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博闻强记,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或者因不堪重负而厌倦放弃。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中小學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满堂灌”为特征的讲析法的弊端也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具体表现在: 其一是教学中主体客体颠倒,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规律告诉我们,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学好语文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主观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情感和智慧主动投入,积极自觉地去阅读,去思考,去分析,去领悟。语文教师的任务则是启发、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但是,讲析法却让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人”,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的从属的地位。
  其二是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只会死记硬背教师传授的语文知识,缺乏阅读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能力是在无数的实践中,在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中培养起来的,脱离实践,决不能培养能力。
  其三是无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倘若今天语文书上的课文依靠老师讲解了学生才能读懂,那么明天学生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后,怎样去读懂书报文件资料呢?所以要在中学时代,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综上所述,充分说明:以“满堂灌”为特征的讲析法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应该代之以新型的、科学的自主探究学习法。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将不能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
  
  二、让语文课堂重放异彩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一)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
  在语文课里体现语文工具性特征的同时,强化语文的人文性特征,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语文课吸引力的一剂良方。
  语文学科富含人文因素。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想象、情感体验、评价判断等环节。学生应从各种活动中获得具体而又丰富的美的精神陶冶。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语文综合性、模糊性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美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不但能促进学生思想、阅历、知识、体验的积累,也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教材中审美的内容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点:
  1.意境美。自然美景是作家写作的一大内容。中学语文课本里有毛泽东笔下“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蓬勃,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如诗如画,李太白诗中神仙世界的异彩纷呈,苏东坡词里“大江东去”的雄浑壮阔……这些自然美景无不浸透了作家丰富的情感。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读想法”,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美丽的艺术画面印入学生脑海,进而体会到作家抒发的浓浓深情。
  2.形象美。美的形象指的是教材中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像。它主要指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美主要美在情操和人格上。美丽而忠于爱情的罗敷,英勇善战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诗经》中温柔美好的年轻女子,献身科学的玛丽.居里……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形象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认识生活中不可能或很少可能遇到的人物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极大地丰富学生的阅历,同时激发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有一类人物形象虽谈不上人格的伟大,但却凝聚了作家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认识,有很丰富的内涵,如阿Q、祥林嫂、别里可夫等,他们也同样能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
  3.事理美。领悟事理美是指在审美感知基础上,对审美对象的意味、内容及象征意义的整体把握和全面占有,是探求审美对象内部联系的理性认识活动。教材中的许多作品,文情并茂,渗透着极其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读一读、议一议的手段,让学生从中发现、感受、体会、领悟。如鲁迅作品中包含的他对人生、社会的独特体验和认识,苏轼、王安石等古人散文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二)树立创新意识,力求常教常新
  大到教法、内容,小到教材中的一个细节、布置的一道作业题,教师都要尝试着进行创造性发挥,使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比如春节过后开学伊始,照例要写篇有关寒假的作文,但此类文章已属老生常谈了,如何让学生有新鲜感?可以让学生从《啊!春节》、《唉!春节》两个题目中选一而作,避免了学生的厌倦感。
  新课标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以为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培养学习兴趣是一个简单的切入口。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设法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敢于问;采用激励手段让学生乐于问;循序渐进,指导方法,使学生善于问。再进一步,还要引导学生解决疑问,所谓“无疑教有疑,有疑教无疑”。这样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真正成为学习的场所。
  (三)精心设计教学高潮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始终不断地进行着。可以说,它是一个动态的流程。另外,从心理调节的角度看,高潮能激发兴趣,提高吸引力,更多地利用学生无意注意,消除疲劳感,有时甚至可以纯粹为了调节情绪与气氛也设计高潮。高潮常见的是课堂气氛炽烈昂奋、创造性思维火花撞击、迸发、跳跃。高质量的高潮设计,就是思维品质的提高。另外,有时学生心领神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场,也是教学高潮的一种境界。
  改革语文课堂的单调、沉闷已刻不容缓,但也不是朝夕之功。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古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锐意改革、勇于实践,并能善于积累、不断总结,才能有所进步有所建树,语文课堂定会重放异彩。
  
  (作者单位:甘肃凉州区东河乡学区)
其他文献
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是新一代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优于其他他汀类药物,并能抗动脉粥样
对EICU发生的21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调查分析。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易发生获得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措施。EICU患者的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最高的原因与患者原
目的探讨腓骨(皮)瓣移植修复股骨长段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腓骨(皮)瓣修复大腿皮肤软组织或骨缺损及重建患肢股骨骨支架的连续性23例。结果术后23例骨(皮)瓣全部成活,术后
英语学习策略是衡量学生是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学生英语成绩的优劣。本文旨在分析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
糖蛋白(glycoprotein)是一类由糖类和蛋白质或多肽以共价键连接而形成的结合蛋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它广泛存在于细胞膜、细胞问质、血浆以及黏液中,包括许多酶、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