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微格教学提升质量
2008年下半年,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中心小学在城区教研室的专业引领下,采取“四步骤”模式开展集体备课,并加入“微格教学”环节,对集体备课的成效进行即时反馈,取得了较好的研备效果。
一、 接受任务,教师独立研备
首先是年级学科组制订出集体备课方案,然后由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分别领受任务,各负其责独立研备。下表为五年级数学组的一次集体备课具体任务分配表。
教师接到任务以后,可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或看过的他人的示范课,理论联系实际完成各自的备课任务,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写出教学预案,并形成文字材料,而接到微格教学展示任务的教师,还要写出较为详细的微格教学教案。
二、 微格展示,集体交流撞击
微格展示不要求对整节课进行教学展示,而只是针对本组所领取的专题任务,可以是新课导入、难点突破、评价语言、学法指导等,基本都是围绕小专题进行。它是集体备课成员经过独立研备并通过“四步骤”集体备课、充分交流后,小组内教师分角色扮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微格教学的形式进行即时教学反馈的一种教学展示活动。
(一) 微格展示,共同评价
接受展示任务的教师要首先以 “教师”身份简述自己所讲的内容、设计思路等,使“学生”——听课教师们明确教者的意图。在这一环节,要以“教师”为主,让其充分发挥,“学生”暂时不必打断、干扰“教师”的教学思路。接下来就是上课,“教师”根据微格片段的设计进行授课,“学生”要根据自己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加以配合。在微格教学之后,所有小组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便可以作为评议者对微格教学片段进行评价了。先由“教师”自我评价反思,再由组员讨论评价。要求人人都要开口大胆评价,既评执教者,也评扮演学生的教师。
1. 微格展示
如下表中微格展示《数学广角》“数字编码”例2(通过了解身份证号码蕴含的信息,初步渗透简单编码方法和思想)的新课导入环节,其“微格教学环节”实录如下(“教师”简述自己所讲的内容、设计思路等略)。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出示卡片上的数字“1”)看到1,你想到了什么?
生1:1个老师,1间教室……
生2 (抢答):1头猪,1本书……考试得第1名。
师:1个老师,1间教室,这里的1表示什么?
生:数量。
师:考试得第1名,这里的“1”,以及第1个发言的“第1个”中的“1”,表示什么?
生:次序。
生:顺序。
师:(增加一个卡片“0”,成为“10”。)这是10,它可以表示数量吗?可以表示顺序吗?
师:(再增加一个卡片“1”,成为“110”。)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3:110个同学,数量;第110名,顺序。
生4:我想到了报警电话110。
师:110是一个数,换个角度看,1、1、0这三个数字的组合,我们想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号码。通常怎么读?
生:110。
师:它还表示数量吗?
生:不表示。
师:表示顺序吗?
生:不表示。
师:这是对三个数字进行编码。数字组成数,可以用来表示数量、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的内容——数字编码。
(师板书课题:数字编码)
2. 共同评价
教师自评:本人在新课的导入环节,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集体评议:教师采取由旧引新的导入方法,促进知识的迁移。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导入新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学生”能积极配合,课堂纪律很好。存在的问题有四点:一是导入设计不够新颖,问题没有挑战性,没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导入的设计和例2“身份证”的联系不是太大,没能为下面的新课学习作好铺垫,倒是适合作为例1的导入;三是教师采用卡片的形式出示数字,再组合成数后数字与数字之间的距离太远,不大像一个数;四是“学生”表现太出色,没有优生和潜力生的区别。
(二) 调整思路,修改预案
综合大家的意见,组内调整思路,共同修改微格教学设计。
(三) 微格展示,再次评价
根据修改后的教学设计,组内成员再次分工,“教师”还是由最初的执教者(也可以换别的组员担任执教者)担任,其他组员还是充当学生角色,再次微格展示、评价。
1. 微格教学(课前师生相互交流略)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进行过简短的交流,你们还记得我叫什么名字吗?
生:李××。
师:李××一定是我吗?
生1:一定!
生2:不一定!
(学生发生争执。)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1:我认为李××一定是您,除了您还有谁?
生2:我认为李××不一定是您,还有与您同名同姓的人呢。
生1:我说的是在我们班。
师:你们都对,在我们班李××一定代表我。可是老师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全国叫李××这个名字的竟然有100多人,那李××就不一定代表我了。那怎样才能确定这么多个李××中,哪个是我呢?也就是说,你们要怎样做才能确定我的身份呢?
生3:用身份证来确定。
师: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唯一的,终身不变的,用来表示自己身份的身份证号码。
师: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去收集自己和家里人的身份证号码,你们都收集了么?摆出来给老师看看,现在老师来猜猜看你到底都收集了哪些家里人的号码!
(师根据号码猜信息,猜出地址、性别、出生日期等信息。有些“学生”一脸迷惑:老师怎么知道的?)
师:老师是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
生4:身份证里面有出生日期的。
师:是的!身份证里面除了个人出生日期,还蕴含着许多个人的信息。这些信息又是按怎样的规律来编排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字编码。
(师板书课题:数字编码)
2. 再次共同评价
教师自评:通过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感觉亲切自然;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导入新课,水到渠成。
集体评议:教师采取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亲切自然;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李××一定是我吗?”的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设计“身份确认的问题 ”顺理成章地导出“身份证”,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编码产生的必要性、唯一性和适用范围等数学思想,为例2(通过了解身份证号码蕴含的信息,初步渗透简单编码方法和思想)的新课学习做好了铺垫。“学生”们积极配合,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回答问题有学生味,体现学生的个性。
再次演课,可以检验修改后的方案是否达到预设的目的,及时分析原因并作出诊断,通过集体的智慧灵活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预设环节,进而有效提高集体备课质量。
三、 编写教案,课堂教学实施
微格教学后,组员们通过交流及思维碰撞,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可以形成一个学区相对统一的教学预案,为教师个人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此后,各成员可根据教学预案,结合实际,通过自我分析,编写自己的个性化教案,对本班学生进行授课。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张扬了教师的个性。真实课堂教学完毕,教师个人还要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到下次集体备课时再与大家分享。
我们在集体备课中加入微格教学环节,不但使教师拓宽了集体备课的内容,而且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课堂。在微格教学展示中,教师集体智慧得到及时、真实、准确的反馈,教学思路得到及时的调整,教学预设得以优化,集体备课质量得到提高,进而为我们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下半年,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中心小学在城区教研室的专业引领下,采取“四步骤”模式开展集体备课,并加入“微格教学”环节,对集体备课的成效进行即时反馈,取得了较好的研备效果。
一、 接受任务,教师独立研备
首先是年级学科组制订出集体备课方案,然后由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分别领受任务,各负其责独立研备。下表为五年级数学组的一次集体备课具体任务分配表。
教师接到任务以后,可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或看过的他人的示范课,理论联系实际完成各自的备课任务,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写出教学预案,并形成文字材料,而接到微格教学展示任务的教师,还要写出较为详细的微格教学教案。
二、 微格展示,集体交流撞击
微格展示不要求对整节课进行教学展示,而只是针对本组所领取的专题任务,可以是新课导入、难点突破、评价语言、学法指导等,基本都是围绕小专题进行。它是集体备课成员经过独立研备并通过“四步骤”集体备课、充分交流后,小组内教师分角色扮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微格教学的形式进行即时教学反馈的一种教学展示活动。
(一) 微格展示,共同评价
接受展示任务的教师要首先以 “教师”身份简述自己所讲的内容、设计思路等,使“学生”——听课教师们明确教者的意图。在这一环节,要以“教师”为主,让其充分发挥,“学生”暂时不必打断、干扰“教师”的教学思路。接下来就是上课,“教师”根据微格片段的设计进行授课,“学生”要根据自己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加以配合。在微格教学之后,所有小组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便可以作为评议者对微格教学片段进行评价了。先由“教师”自我评价反思,再由组员讨论评价。要求人人都要开口大胆评价,既评执教者,也评扮演学生的教师。
1. 微格展示
如下表中微格展示《数学广角》“数字编码”例2(通过了解身份证号码蕴含的信息,初步渗透简单编码方法和思想)的新课导入环节,其“微格教学环节”实录如下(“教师”简述自己所讲的内容、设计思路等略)。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出示卡片上的数字“1”)看到1,你想到了什么?
生1:1个老师,1间教室……
生2 (抢答):1头猪,1本书……考试得第1名。
师:1个老师,1间教室,这里的1表示什么?
生:数量。
师:考试得第1名,这里的“1”,以及第1个发言的“第1个”中的“1”,表示什么?
生:次序。
生:顺序。
师:(增加一个卡片“0”,成为“10”。)这是10,它可以表示数量吗?可以表示顺序吗?
师:(再增加一个卡片“1”,成为“110”。)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3:110个同学,数量;第110名,顺序。
生4:我想到了报警电话110。
师:110是一个数,换个角度看,1、1、0这三个数字的组合,我们想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号码。通常怎么读?
生:110。
师:它还表示数量吗?
生:不表示。
师:表示顺序吗?
生:不表示。
师:这是对三个数字进行编码。数字组成数,可以用来表示数量、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的内容——数字编码。
(师板书课题:数字编码)
2. 共同评价
教师自评:本人在新课的导入环节,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集体评议:教师采取由旧引新的导入方法,促进知识的迁移。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注意导入新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学生”能积极配合,课堂纪律很好。存在的问题有四点:一是导入设计不够新颖,问题没有挑战性,没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导入的设计和例2“身份证”的联系不是太大,没能为下面的新课学习作好铺垫,倒是适合作为例1的导入;三是教师采用卡片的形式出示数字,再组合成数后数字与数字之间的距离太远,不大像一个数;四是“学生”表现太出色,没有优生和潜力生的区别。
(二) 调整思路,修改预案
综合大家的意见,组内调整思路,共同修改微格教学设计。
(三) 微格展示,再次评价
根据修改后的教学设计,组内成员再次分工,“教师”还是由最初的执教者(也可以换别的组员担任执教者)担任,其他组员还是充当学生角色,再次微格展示、评价。
1. 微格教学(课前师生相互交流略)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进行过简短的交流,你们还记得我叫什么名字吗?
生:李××。
师:李××一定是我吗?
生1:一定!
生2:不一定!
(学生发生争执。)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1:我认为李××一定是您,除了您还有谁?
生2:我认为李××不一定是您,还有与您同名同姓的人呢。
生1:我说的是在我们班。
师:你们都对,在我们班李××一定代表我。可是老师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全国叫李××这个名字的竟然有100多人,那李××就不一定代表我了。那怎样才能确定这么多个李××中,哪个是我呢?也就是说,你们要怎样做才能确定我的身份呢?
生3:用身份证来确定。
师: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唯一的,终身不变的,用来表示自己身份的身份证号码。
师: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回去收集自己和家里人的身份证号码,你们都收集了么?摆出来给老师看看,现在老师来猜猜看你到底都收集了哪些家里人的号码!
(师根据号码猜信息,猜出地址、性别、出生日期等信息。有些“学生”一脸迷惑:老师怎么知道的?)
师:老师是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
生4:身份证里面有出生日期的。
师:是的!身份证里面除了个人出生日期,还蕴含着许多个人的信息。这些信息又是按怎样的规律来编排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字编码。
(师板书课题:数字编码)
2. 再次共同评价
教师自评:通过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感觉亲切自然;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导入新课,水到渠成。
集体评议:教师采取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亲切自然;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李××一定是我吗?”的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设计“身份确认的问题 ”顺理成章地导出“身份证”,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编码产生的必要性、唯一性和适用范围等数学思想,为例2(通过了解身份证号码蕴含的信息,初步渗透简单编码方法和思想)的新课学习做好了铺垫。“学生”们积极配合,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回答问题有学生味,体现学生的个性。
再次演课,可以检验修改后的方案是否达到预设的目的,及时分析原因并作出诊断,通过集体的智慧灵活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预设环节,进而有效提高集体备课质量。
三、 编写教案,课堂教学实施
微格教学后,组员们通过交流及思维碰撞,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可以形成一个学区相对统一的教学预案,为教师个人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此后,各成员可根据教学预案,结合实际,通过自我分析,编写自己的个性化教案,对本班学生进行授课。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张扬了教师的个性。真实课堂教学完毕,教师个人还要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到下次集体备课时再与大家分享。
我们在集体备课中加入微格教学环节,不但使教师拓宽了集体备课的内容,而且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课堂。在微格教学展示中,教师集体智慧得到及时、真实、准确的反馈,教学思路得到及时的调整,教学预设得以优化,集体备课质量得到提高,进而为我们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