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语文是高职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之一,随着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的日趋明晰,高职教育也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应该遵循这些原则: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配合的原则;注重基础与服务专业相统一的原则;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相辅相成的原则;人文性与科学性相协调的原则;课内为主与课外为辅相结合的原则。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语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也取得了许多具有理性意义的宝贵经验。在高职教育阶段,对语文教学的研究从没有间断过。如何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我想就高职语文教学原则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语文教学一直是高职文化基础课程之一,作为母语基础学科一直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也决定了语文对学生个体的人文素质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职学校,更要从实践能力、服务就业等方面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为就业服务。由此,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配合的原则
传统语文教学,主要以完善学生的基础性知识为目的,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语言文学知识,高职语文同样也不应偏离这一轨道。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即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研究法、练习法、欣赏教学法、复习法等,如讲授法介绍相关作品背景、作家常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思想、作者情感;讨论法、提问法通过师生、生生间的活力互动共同探讨作品丰富内涵和美学意义;欣赏教学法通过介绍文学欣赏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等。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这些还远远不够,还更应从高职教学目标出发,纳入语文技能训练,包括听、说、读、写的训练,想象、联想、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的训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在学生的见、实习中布置相关的作业,来强化语文应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总之,高职校中的语文教学应将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充分发挥它的实用功效。
二、注重基础与服务专业相统一的原则
在高职教育中,语文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大学语文教学大纲(讨论稿)》中对大学语文课开设的目的和意义是这样阐述的:“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所以,高职语文课的开设对学生开阔眼界,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在注重自身基础性的同时,更加要适合专业需要、为专业服务,将语文教学纳入整个专业教学的体系中去,以符合高职“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相辅相成的原则
在现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下,学校教育不可能将学生一辈子所要学习的知识都教给学生,终身教育的理念早已被普遍认可。高职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阶段的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终身教育做好必要的准备。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继续学习、接受教育的能力,语文学科正是这样一门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上,首先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用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美学思想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健康的审美观点和价值取向,使他们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在这个过程中素质教育穿插于其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不论是对将来的工作还是为学生自身的不断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四、人文性与科学性相协调的原则
语文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是通过语文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人格完善的自觉性,并使学生建立道德责任感和人生价值观。高职语文也应注重发挥语文人文性的特点,高职学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他们接收的信息量大,视野开阔,心智发展超前,但同时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更应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对社会、人生思考,提高學生的审美能力,已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人格的教育。同时,高职语文教学还应兼顾科学性。尊重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理念,寻求课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加强语文教学实践性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探索和
突破。
五、课内为主与课外为辅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属于基础学科教学,它既不像专业课一样受学生重视,也不能和热门的英语学科相提并论,很难仅靠着几节课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语文教学其实是渗透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母语教学,语文有着特有的优势。学生从各种渠道接触的大量阅读和广泛的社会知识,生活的积累都是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在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动去占领学生的课余时间,引导学生潜移默化中强化语文学习能力与素质。比如和学生专业学习挂钩举办一些竞赛活动,在学生见、实习任务中布置一些与语文学习相关的作业等都值得我们探索,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语文。”
总之,高职语文教学应该本着“文化基础课为理论课服务,理论课为实践课服务,并协同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职教目标。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也是为学生走出校门后继续学习能力的铺垫。把握好语文学科教学原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接受再教育的能力,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语文教学研究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语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也取得了许多具有理性意义的宝贵经验。在高职教育阶段,对语文教学的研究从没有间断过。如何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我想就高职语文教学原则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语文教学一直是高职文化基础课程之一,作为母语基础学科一直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也决定了语文对学生个体的人文素质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职学校,更要从实践能力、服务就业等方面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为就业服务。由此,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配合的原则
传统语文教学,主要以完善学生的基础性知识为目的,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语言文学知识,高职语文同样也不应偏离这一轨道。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即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研究法、练习法、欣赏教学法、复习法等,如讲授法介绍相关作品背景、作家常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思想、作者情感;讨论法、提问法通过师生、生生间的活力互动共同探讨作品丰富内涵和美学意义;欣赏教学法通过介绍文学欣赏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等。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这些还远远不够,还更应从高职教学目标出发,纳入语文技能训练,包括听、说、读、写的训练,想象、联想、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的训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在学生的见、实习中布置相关的作业,来强化语文应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总之,高职校中的语文教学应将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充分发挥它的实用功效。
二、注重基础与服务专业相统一的原则
在高职教育中,语文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大学语文教学大纲(讨论稿)》中对大学语文课开设的目的和意义是这样阐述的:“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所以,高职语文课的开设对学生开阔眼界,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在注重自身基础性的同时,更加要适合专业需要、为专业服务,将语文教学纳入整个专业教学的体系中去,以符合高职“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相辅相成的原则
在现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下,学校教育不可能将学生一辈子所要学习的知识都教给学生,终身教育的理念早已被普遍认可。高职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阶段的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终身教育做好必要的准备。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继续学习、接受教育的能力,语文学科正是这样一门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上,首先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用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美学思想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健康的审美观点和价值取向,使他们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在这个过程中素质教育穿插于其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道德修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不论是对将来的工作还是为学生自身的不断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四、人文性与科学性相协调的原则
语文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是通过语文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人格完善的自觉性,并使学生建立道德责任感和人生价值观。高职语文也应注重发挥语文人文性的特点,高职学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他们接收的信息量大,视野开阔,心智发展超前,但同时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更应注重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对社会、人生思考,提高學生的审美能力,已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人格的教育。同时,高职语文教学还应兼顾科学性。尊重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理念,寻求课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加强语文教学实践性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探索和
突破。
五、课内为主与课外为辅相结合的原则
高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属于基础学科教学,它既不像专业课一样受学生重视,也不能和热门的英语学科相提并论,很难仅靠着几节课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语文教学其实是渗透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母语教学,语文有着特有的优势。学生从各种渠道接触的大量阅读和广泛的社会知识,生活的积累都是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在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动去占领学生的课余时间,引导学生潜移默化中强化语文学习能力与素质。比如和学生专业学习挂钩举办一些竞赛活动,在学生见、实习任务中布置一些与语文学习相关的作业等都值得我们探索,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语文。”
总之,高职语文教学应该本着“文化基础课为理论课服务,理论课为实践课服务,并协同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职教目标。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也是为学生走出校门后继续学习能力的铺垫。把握好语文学科教学原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接受再教育的能力,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