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通过巧妙的方法,让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古代汉语中的重要词汇。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巧解实词的五种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联想法、知识迁移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曹刿论战》中“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其中,“人”与“民”可否对调?为什么?
明确:“人”与“民”古汉语是不同的。人, 甲骨文像是侧立作揖的形象,是讲礼的贵族形象。而民, 金文像以锐物刺左目形,古代俘获敌人则刺瞎其左眼为奴。古代俘虏众多时,会将愿意服从的俘虏的眼睛保留完整,他们被称为“臣”,即 甲骨文像竖着的眼睛形,人低头屈服时,才有竖目而视的样子,所以臣后来引申为“臣服”,自谦时也会用,如《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所以,在这里,“人”与“民”不同,故而不可对调。
我们会发现,借用训诂学,我们在理解文言文词汇时,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理解,所以这节课我们就巧用借力,从字到词、从课内到课外,来学习文言文中的重要词汇。
一、借力训诂,推导词义。
如“徒”,词典常见义项有5个:①步行。②步兵。③党徒,同类或同一派别的人。④白白地,无益地。⑤只,仅仅。其中常用、但不易理解记忆的是第四、第五个,从训诂学角度讲清词义的来源,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徒, 从字形结构看,是由路口、一只脚、一堆土构成,意为用脚在路上走,本义为徒步行走。因为没有凭借,所以引申为空、白白地。如徒手、徒劳无功、徒有其名。《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为“白白地”意思。因为只靠脚行走,所以引申为“只,仅仅”。如家徒四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徒”解释为“只,仅仅”。
如“封”, 甲骨文是用手将树植于土堆之上之形,表示在这里推土植树为界。后引申为“疆界、田界”,如《烛之武退秦师》“(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第一个“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把……当做边界”,第二个“封”是名词,“疆界”的意思。
如“函”, 甲骨文像是袋中有箭形,表示盛矢器。本义为箭匣,引申为匣子,信封。《鸿门宴》中提到的军事重地“函谷关”,就是因为其形如函——函谷关有一个稠桑塬,战车难以翻越,但塬的中间有一个豁口,可容战车通过,于是设置关卡,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荆轲刺秦王》“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中“函”指“用匣子装”,《伶官传序》“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中“函”为同一意思。
如“北”, 甲骨文从二人相背,会背离之意。后假借为表方向的北方。《过秦论》“追亡逐北”的“北”即为背离敌人,指“逃跑的人”。
解释清楚这些不易记忆的义项来源,学生才能在理解中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力规律,推测词义。
发现文言规律,推测词义。
如“北”,《过秦论》中“追亡逐北”的“追”和“逐”是一个意思,“亡”和“北”是一个意思,“北”指逃跑的人;
如“因”,《过秦论》中“因利乘便”中“利”和“便”都是便利的意思,“因”和“乘”都是趁着的意思;
如“镞”,《过秦论》中“亡矢遗镞”中“亡”和“遗”意为丢失,“矢”和“镞”都是箭的意思。
文言文词语结构多是并列的,可观察结构,推测词义。
三、借力成语,知识迁移。
成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词义。
如“厌”,《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的“厌”可联系成语“贪得无厌”解释为“满足”;
如“申”,《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的“申”可联系“三令五申”解释为“反复陈述”;
如“假”,《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可联系成语“狐假虎威”解释为“借助”;
如“爽”,《诗经·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的“爽”可联系成语“屡试不爽”解释为“差错”;
如“为”,《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可联系成语“鲜为人知”,了解被动句的标志词“为”;
如“于”,《师说》中的“不拘于时”就是成语“不拘于时”的出处,同样为被动句的标志词。
四、借力方言,去陌生化。
方言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词汇,试举例一二。
如“避”,咸阳长武,大人嫌孩子烦,叫孩子走开,说“避!避!避!”读为“pì”,意为“走开、让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避”即为“走开、让开”之意。
如“让”,陕西话里“让人”一词(“让”读“ráng”),指取笑、讥笑别人的意思,引申为责备。《苏武传》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让”即解释为“责备”。
如“毕”,关中方言中,人们常说“毕咧”,就是完了的意思。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毕”即为“完了”的意思。
五、借力文化,深入了解。
如“冠”,是贵族男子所带的帽子。像一根弧形的带子,不像后世的帽子那样把头顶全部盖住。因为只有贵族才能佩戴,大家非常看重这一礼仪,所以《论语》中子路在作战中,因为正冠而死。《荆轲刺秦王》“皆白衣冠以送之”,可知送行者皆为贵族。
如“冕”,黑色,一种最尊贵的礼冠。最初天子诸侯大夫在祭祀时都带冕,所以有“冠冕堂皇”这个成语。
如“巾”,又称“帩头”。古诗《陌上桑》“脱帽着帩头”。“士,冠;庶人,巾。”庶人不许戴冠,只能戴巾。汉代农民起义军裹黄巾,所以叫做黄巾起义。
如“帻”,包发的巾。原为贫民所戴,平民的帻是黑色或青色的,故素称百姓为黔首,黔即黑色。汉代称仆隶为苍(青色)头。后因帻巾有压发定冠的作用,統治阶级也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羽扇纶巾”即为变化。
如“箕踞”,两腿张开,像簸箕一样,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古人穿的裤子名为“绔”,后世的套裤,穿在两腿上,分挂在腰带上。没有裤裆,也可看做开裆裤。所以“箕踞”姿势不雅含有傲慢之意,《荆轲刺秦王》“轲自知事不就,依柱而笑,箕踞以骂”。
古代文化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重要词汇的“前世今生”。
总结:
掌握文言文常用词汇,就掌握了一把能打开文言文大门的钥匙。将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重要词汇通过以上五种方式进行学习之后,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巧妙的方法,让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古代汉语中的重要词汇。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巧解实词的五种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联想法、知识迁移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曹刿论战》中“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其中,“人”与“民”可否对调?为什么?
明确:“人”与“民”古汉语是不同的。人, 甲骨文像是侧立作揖的形象,是讲礼的贵族形象。而民, 金文像以锐物刺左目形,古代俘获敌人则刺瞎其左眼为奴。古代俘虏众多时,会将愿意服从的俘虏的眼睛保留完整,他们被称为“臣”,即 甲骨文像竖着的眼睛形,人低头屈服时,才有竖目而视的样子,所以臣后来引申为“臣服”,自谦时也会用,如《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所以,在这里,“人”与“民”不同,故而不可对调。
我们会发现,借用训诂学,我们在理解文言文词汇时,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理解,所以这节课我们就巧用借力,从字到词、从课内到课外,来学习文言文中的重要词汇。
一、借力训诂,推导词义。
如“徒”,词典常见义项有5个:①步行。②步兵。③党徒,同类或同一派别的人。④白白地,无益地。⑤只,仅仅。其中常用、但不易理解记忆的是第四、第五个,从训诂学角度讲清词义的来源,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徒, 从字形结构看,是由路口、一只脚、一堆土构成,意为用脚在路上走,本义为徒步行走。因为没有凭借,所以引申为空、白白地。如徒手、徒劳无功、徒有其名。《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为“白白地”意思。因为只靠脚行走,所以引申为“只,仅仅”。如家徒四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徒”解释为“只,仅仅”。
如“封”, 甲骨文是用手将树植于土堆之上之形,表示在这里推土植树为界。后引申为“疆界、田界”,如《烛之武退秦师》“(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第一个“封”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把……当做边界”,第二个“封”是名词,“疆界”的意思。
如“函”, 甲骨文像是袋中有箭形,表示盛矢器。本义为箭匣,引申为匣子,信封。《鸿门宴》中提到的军事重地“函谷关”,就是因为其形如函——函谷关有一个稠桑塬,战车难以翻越,但塬的中间有一个豁口,可容战车通过,于是设置关卡,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荆轲刺秦王》“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中“函”指“用匣子装”,《伶官传序》“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中“函”为同一意思。
如“北”, 甲骨文从二人相背,会背离之意。后假借为表方向的北方。《过秦论》“追亡逐北”的“北”即为背离敌人,指“逃跑的人”。
解释清楚这些不易记忆的义项来源,学生才能在理解中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力规律,推测词义。
发现文言规律,推测词义。
如“北”,《过秦论》中“追亡逐北”的“追”和“逐”是一个意思,“亡”和“北”是一个意思,“北”指逃跑的人;
如“因”,《过秦论》中“因利乘便”中“利”和“便”都是便利的意思,“因”和“乘”都是趁着的意思;
如“镞”,《过秦论》中“亡矢遗镞”中“亡”和“遗”意为丢失,“矢”和“镞”都是箭的意思。
文言文词语结构多是并列的,可观察结构,推测词义。
三、借力成语,知识迁移。
成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词义。
如“厌”,《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的“厌”可联系成语“贪得无厌”解释为“满足”;
如“申”,《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的“申”可联系“三令五申”解释为“反复陈述”;
如“假”,《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可联系成语“狐假虎威”解释为“借助”;
如“爽”,《诗经·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的“爽”可联系成语“屡试不爽”解释为“差错”;
如“为”,《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可联系成语“鲜为人知”,了解被动句的标志词“为”;
如“于”,《师说》中的“不拘于时”就是成语“不拘于时”的出处,同样为被动句的标志词。
四、借力方言,去陌生化。
方言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词汇,试举例一二。
如“避”,咸阳长武,大人嫌孩子烦,叫孩子走开,说“避!避!避!”读为“pì”,意为“走开、让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避”即为“走开、让开”之意。
如“让”,陕西话里“让人”一词(“让”读“ráng”),指取笑、讥笑别人的意思,引申为责备。《苏武传》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让”即解释为“责备”。
如“毕”,关中方言中,人们常说“毕咧”,就是完了的意思。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毕”即为“完了”的意思。
五、借力文化,深入了解。
如“冠”,是贵族男子所带的帽子。像一根弧形的带子,不像后世的帽子那样把头顶全部盖住。因为只有贵族才能佩戴,大家非常看重这一礼仪,所以《论语》中子路在作战中,因为正冠而死。《荆轲刺秦王》“皆白衣冠以送之”,可知送行者皆为贵族。
如“冕”,黑色,一种最尊贵的礼冠。最初天子诸侯大夫在祭祀时都带冕,所以有“冠冕堂皇”这个成语。
如“巾”,又称“帩头”。古诗《陌上桑》“脱帽着帩头”。“士,冠;庶人,巾。”庶人不许戴冠,只能戴巾。汉代农民起义军裹黄巾,所以叫做黄巾起义。
如“帻”,包发的巾。原为贫民所戴,平民的帻是黑色或青色的,故素称百姓为黔首,黔即黑色。汉代称仆隶为苍(青色)头。后因帻巾有压发定冠的作用,統治阶级也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羽扇纶巾”即为变化。
如“箕踞”,两腿张开,像簸箕一样,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古人穿的裤子名为“绔”,后世的套裤,穿在两腿上,分挂在腰带上。没有裤裆,也可看做开裆裤。所以“箕踞”姿势不雅含有傲慢之意,《荆轲刺秦王》“轲自知事不就,依柱而笑,箕踞以骂”。
古代文化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重要词汇的“前世今生”。
总结:
掌握文言文常用词汇,就掌握了一把能打开文言文大门的钥匙。将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重要词汇通过以上五种方式进行学习之后,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