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沈士充山水册鉴赏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山水画较为发达,在其二百多年中出现各种画派,如“浙派”、“吴门派”、“松江派”等。其中“松江画派”是晚明松江府治(今属上海市)下三个画派的总称,画家为数不少,主要有董其昌、陈继儒、赵左、沈士充等。他们的画学观点、创作思想基本一致,绘画风格也有相同之处,全以笔墨气势取胜。董其昌在明末名望很大,沈士充得松江派正传,他常为董其昌代笔。
  沈士充,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万历、崇祯年间,字子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擅画山水,出于宋懋晋之门,兼师赵左,得两家之法,且画法稍有变化,自有面目,笔法劲秀,墨色华淳,清蔚苍古,格韵并胜。这些在其山水画册中体现得颇为鲜明。
  沈士充山水册共八页,纸本,设色,每页纵26厘米,横34厘米,分题为“草堂幽居”、“乘舟观瀑”、“水槛凌波”、“秋郊访友”、“寒林枫影”、“柴门逐江”、“寒江独钓”、“疏亭寂寥”。并有该册封面楷书签题一页。册页末幅落款“壬申冬日写小景八册,沈士充”,其余题“沈士充”或“士充”,每开均钤朱文篆书“子居”方印。“壬申”为崇祯五年,即公元1632年,可见此山水册是沈士充晚年之作。
  擅画山水的沈士充,注重皴染,笔墨精妙,意境雅逸。勾勒晕染出自元人,尤其用功于吴镇、倪瓒,师承董其昌、宋旭、赵左等名家。擅画山水的董其昌,讲究笔致墨韵,风格清润,宋旭所画山水,峰峦树木,苍劲古拙;而赵左(字文度)善用干笔焦墨,长于烘染,画山有似米(芾)非米之妙。沈士充师宋旭创“云间派”,与“华亭派”、“松江派”多派并立,互为影响。
  明代松江,是个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当时常有文人学士过往,文化艺术也因此比较兴盛。随之书画收藏、买卖字画成风。董其昌是晚明影响较大的著名画家,许多人求不到他的画,愿出钱托人买“代笔画”。有一则小故事,相传陈继儒受人之托,想买一幅董其昌的“代笔画”,于是写信给沈士充。信中说:“子居老兄,送去白纸一张,润笔银三星,烦画山水大堂,明日即要。不必落款,要董思老(其昌)出名也。”可见沈士充是董其昌山水画重要代笔人。
  此山水册封面楷书签题:“沈子居画册,疑禽(an)藏”。疑盒是清光绪末年翰林五品京官的许承尧,安徽歙县人,名士、大学者、收藏家,字际唐,号疑盦。祖辈是盐商,家资颇饶。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区,素有“东南邹鲁”之称。文风之盛已蜚声中外。许承尧酷爱文物,一生苦行收集,家藏书画、古籍等万件之多,晚年因生活拮据,将书画等卖出一些。1946年在他73岁病重时,留有遗嘱,要他后人集体保管他所藏文物,特别是名人字画,不得分散家藏。幸得如此,到新中国建立,许氏家中仍然保存万件文物,才得以归入安徽省各级博物馆收藏。收藏家许承尧对于后世有着极大的贡献。沈士充此套山水画册现藏歙县博物馆。
  
  (责编:唐陌楚)
其他文献
歙砚艺术家,又名建成,一九四八年八月生。歙县人。  见尘书画双绝,砚雕堪称巨匠,且于舞蹈、音律均有深研。所雕歙砚神妙绝伦,浑然天成,耐人玩味。其颠,狂寓世,刀挥笔舞;其狂,不为成法所囿,大有狂禅骂佛,解衣盘礴之风;其怪,才气纵横,灵感袭来之时,凡挥毫作画,心得意会,舞之蹈之吟之啸之,如痴如醉,若颠若狂,无怪乎有“怪人见尘”之称。  一九七三年,其砚雕作品《全神神贯注》《迎客松》《蕉牛》参加全国工艺
期刊
扇子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吴楚文士多执鹤羽为扇”。戏剧舞台上,诸葛亮羽扇纶巾的装饰为人们所熟知。我国扇子的种类很多,主要用于纳凉,唐代有“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水浒传》中白胜唱道花“赤日炎炎似火烧,田野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煮汤,王孙公子把扇摇”。随着时间的推移,扇子又出现扇画、扇书、扇雕等精美的艺术品,明清之际尤为兴盛,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扇子文化。安徽省博物馆举办“馆藏明清书画扇
期刊
粉彩是清代康熙晚期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创烧的釉上彩新品种。因其烧成温度较五彩低,而色彩较五彩多,所以色调比五彩柔和娇艳,故又有“软彩”之称。粉彩的烧制到雍正时已极为盛行,逐渐取代五彩的地位,成为釉上彩的主流。其造型、彩绘技法及纹饰等各方面均达到空前的高度,对后世粉彩发展影响甚大。  婴戏图这种以儿童为题材的绘画纹饰,早在唐代的长沙窑、宋代的磁州窑和景德镇青白瓷上都已经出现了,明代
期刊
菊,从古到今,一直盛开在中华古典文化中,被冠为“四君子”之一;菊,是历代文人墨客、英雄豪杰挥毫泼墨,寄情言志的绝佳对象。翻开中国艺术史,似乎能嗅出阵阵清雅、高洁的菊香。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秋风吹过,一切关于土地的思绪,随着菊花的盛开而变成了一个个芬芳的遐想,平凡的姿容,栉风沐雨,浸透着季节的更替与日月的沧桑,菊傲霜斗寒的不屈品格,已成千古佳话,菊更多的时候不是一种花卉,而是一种
期刊
民国会银币和清朝的金银币相比,版别繁杂得鸟,这反映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混乱状况。民国时期,由于军阀各有势力,各自为政,只要有势力就能在民国政府任职,就能铸造钱币,因此出现了多种有他们头像的纪念银币及纪念金币,以及某些重要或特殊事件的纪念银币。至今存世的,还有一些金质样币,但已如凤毛麟角,十分珍稀。  上述人物币除孙中山先生及篡位成为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的纪念币外,还分别有:临时副总统黎元洪开国纪念币
期刊
二十—世纪最具价值的中国画大家杨晓阳    编语:  “中国画通鉴”专栏由《收藏界》与中国画通鉴网(www.qiongyan.cn)合办,是本刊重点推出的精华栏目之一,由中国画通鉴网总编李恢弘先生任栏目学术主持。本栏目立足于学术性、鉴赏性和市场性高度统一的定位原则。以一刊一网同步传播的方式,来关注21世纪的中国画坛及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中国画家,并系统探讨传统中国画的精神实质与发展脉络。我们渴望为广
期刊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友人王毅多次向笔者述及加拿大人、时年76岁的杜维善先生收藏与研究中国古币的事迹。此公40多年来收集数万枚古钱,仅战国时期“半两”钱就达2万多枚。他先后4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丝绸之路古钱币近300枚,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也捐献了一些古钱。撰写出版了钱币研究专著6部,可谓著作等身、名副其实的古钱币收藏研究专家。    吃饭吃出古钱爱好    杜维善,1933年出生于上海。他是青帮大亨、海上
期刊
河南省南阳玉仙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绎理陈朋旭,出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省镇平县,从小就浸润着传统文化,他的血脉之中融通着中国古老玉文化的因子与精神。东方传统文化中的人生智慧,凝炼了他的思想以及精神灵魂,贯穿于他的玉雕文化的思想体系之中,并具有鲜明的民族意识风貌、地域精神情怀和浓郁审美旨趣。作为一个玉雕艺术的知行者,陈朋旭与玉结缘,以玉雕艺术传播东方文化为己任,长期恪守“人品如玉品,品玉如品人”的信念,并
期刊
“龙女作品展”于9月21日在北京海淀区大钟寺爱家国际收藏品交流市场拉开了帷幕,展览为期3周。主办方龙泉青瓷艺术馆馆长韩小英表示,作为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此次展览是龙泉青瓷大师系列展的第一波。  龙泉窑始于西晋,北宋时已初具规模,南宋中晚期进入鼎盛时期,制瓷技艺登峰造极,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传统龙泉窑中的哥窑与官、汝、定、钧等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
期刊
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于5月22日在湖南省博物馆新陈列大楼三楼展出,展览持续三个月,作为一个原创的大型楚文物特展,本展分“尚武修文”、“尊礼崇乐”、“蕴美求奇”、“好巫祈福”四大部分,展览面积约1800平方米,展品囊括了湘、鄂、豫、皖四省860余件(组)楚文物精品,这里选介了部分展品,以飨读者。    舞人动物纹锦 战国  长71.8厘米,宽52.1厘米  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1号楚墓出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