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古以知今——观念史意义上的管理思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y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历史研究的人,大都知道两句话。一句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另一句是“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前一句是克罗齐(Bendetto Croce)说的,强调我们不可能真正还原历史,我们所认识到的历史,是立足于当前的认识水平、采用当前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对过去历史的解释。后一句是柯林伍德(R. G. Collingwood)说的,强调历史的非客观性,我们能够把握的历史,是通过自己的思想对过去历史的观照。概括起来,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观念史是历史的灵魂。
  正因为我们能够认识到的历史是观念形态上的历史,所以,要了解历史,必须先对历史具有一种“了解之同情”(陈寅恪语)。因为历史上的活动有当时的情境,记录下来的历史,会脱离当时的场域和背景,今人必须设身处地站在前人的立场上,获得与前人大致接近的环境信息,才有可能对前人的所作所为做出比较恰当的判断。否则,就有可能牵强附会。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的夏商周三代王位继承,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情况。今天的人一看到父子关系,就会不假思索地按今天的血亲父子关系对待。实际上,三代的父子与今天的父子大不一样。那个“父”可能是亲父,也可能是伯父叔父舅父姑父,那个“子”可能是亲子,也可能是侄儿外甥。原因很简单,三代时的父子只能表现出辈分区别,无法确定直系血缘,因为伯仲叔季的区分是后来才有的。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在解释史料、臧否人物时不至于贻笑大方。
  然而,我们有些缺乏历史感觉的学者,尽管学问不错,但一碰到历史问题就有可能出错。例如,晋商一直是关于中国古代管理活动的一个研究热点,而晋商在当时特有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经营方法。对于当代人来说,如果简单地采用“拿来主义”,就会发生时代倒错。甚至有些看起来是可以跨越时空具有普遍价值的东西,也无法简单地照搬。反过来,对于晋商在历史上的某些举措,即便不合当前规矩,也不能以现在的逻辑想当然的推论批评。就拿晋商的经营责任来说,历史上的东家,不管投资多少,对商号的经营活动都要承担无限责任。于是,今天就有学者批评道,晋商的无限责任制,导致对资本的限制过大,压抑了投资冲动。表面一看,这种批评似乎有理,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因为有限责任制是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历史情境下发展起来的,同晋商面临的情境大不一样。在晋商所处的环境中,不可能形成有限责任制。至于是否有投资冲动,恐怕也不是无限责任制能够“压抑”的。因为在这种无限责任制的背后,是从掌柜选择到伙计培养再到商号运作的一系列办法相配套,而且有当时的社会文化做支撑的。晋商是一个整体,与现在的公司治理是一个整体道理相同。我们不能把现在的公司治理肢解开来,假如一个公司,采用欧洲的董事会模式,却授予美国式的总经理权力,再采用中共纪委的监控方法,哪怕这些模式方法分别来看都十分有效,凑在一起也只能是怪胎。批评晋商没有采用有限责任制,说轻点是对历史的无知,说重点就是对历史的强暴。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历史眼光,首先就要看他是不是不分情境而在历史中“穿越”。
  所以,研究管理思想史,不但要看具体史料的掌握是否真实,而且要看有没有体会到历史的场景。中国古代,在官员晋升上曾经实行过“停年格”(北魏)、“循资格”(唐朝)、“掣签法”(明清)等制度。后人谈到这种制度,往往一张口就是对论资排辈的批判,对“不分贤愚”的谴责,而根本不看当时的情境。这样的论断,几乎毫无史学价值。或者反过来,对于前人的某些做法,以现在的眼光一味赞扬,试图把它用到当前,而根本不管情境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的举措,肯定会劳而无功。只有如同陈寅恪所说的那样“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才能真正从历史中获得启迪。
  “读史使人明智”,强调的是通过历史的认知,可以使人形成一种思考的深邃而不再肤浅,掌握事物的大势而不再迷茫。要做到这一点,最基本的就是不再从历史中寻找“例证”,而是从历史中体会“道理”。在这方面,雷恩的《管理思想史》,可供我们为楷模。
  例如,在早期工厂的管理中,雷恩告诉我们,英国的毛纺织品制造商委员会曾经在1806年提出一份报告,认为大规模工厂不会给企业主带来优势,而家庭包工制既能节约大量投资,又能避免监督工人的不便。如果我们据此认定这些引导了工业革命的精英既短视又愚蠢,没有及时采用比家庭承包制更好的新管理方法,那就大错特错。如果我们再放宽一下眼界,多查找一点史料,就会发现,不论哪个国家,在工业化早期,几乎都普遍实行过家庭承包制。显然,并不是那时的人们普遍愚笨,而是当时的社会情境肯定与承包制耦合。再进一步,我们就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承包制在什么情况下才失去了优越性?继续推论就不难发现,当承包制消失的时候,究竟是承包制变坏了,还是情境发生了变化?如果有了这样的历史性思考,我们也许会想到,承包制的优点和缺点,在它诞生时和废除时都存在。大量资料表明,承包制肯定会造成短期行为和加剧劳资矛盾。延长承包期限,不过是缓解短期行为的破坏性而已。而承包制明明有不足,当时采用它的唯一理由,就是找不到比它更好的管理方法。所以,科学管理问世后,承包制就非淘汰不可。当科学管理没出现时,承包制的麻烦再多,也只能使用它。所以,英国实行承包制的时间就很长,美国的承包制相对很短。这样,我们就可能对承包经营到底多长时间合适有一个历史的判断,而不是靠行政力量武断决定是否承包以及承包多长时间。
  自从霍桑实验提出社会人假设后,很多人都认为它将替代经济人假设。包括霍桑实验的主要著作《管理与工人》也这样说。然而,雷恩对此后管理思想史的梳理,明确显示出这一预言并未实现。社会人假设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前提,与经济人假设并驾齐驱,共同影响着此后管理思想的发展。如果不具备历史眼光,就有可能站在非此即彼的立场上看待这两种人性假设,而无法认知到二者的互补和渗透。管理思想史的真正作用,不是提供当前的参照样板,更不是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促进我们反思,并通过反思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是科学管理时期库克提出的教育改革报告。1909年,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请泰罗进行教育经济研究,泰罗派库克实际操作。库克十分认真地按照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拿出了调研报告。这个报告指出,用经济学指标来衡量,大学的情况非常差,近亲繁殖严重,教育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工业管理水平,委员会式管理是造成问题的总根源,各系的自主权过大,学校难以实现统一管理。库克提出的改革建议包括:废除教授职务终身制;教授工资以个人贡献确定而不能按资历确定;不称职的教授可令其提前退休;以按学生人数计算的“学时”衡量教师绩效;用专业管理人员把教授从委员会解脱出来,让他们更多地从事教学和科研而不是参加委员会会议;应该广泛聘请助理从事低档次工作,高薪酬高能力者应该从事更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报酬以绩效为基础;教学和科研费用要有更严格的控制。这个报告提出后,受到大学人士的普遍抵制,推行效果并不好。现在看来,库克的报告似乎正是我们在大学改革中要做的。但仅仅从科学管理的效率追求角度评价这个报告,就会脱离大学的情境要求。如果我们能够对库克报告为什么会被大学抵制入手进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把大学看做“守旧的堡垒”,就有可能升华我们的认识。再进一步展开,从思想史角度看,从20世纪初期的库克报告、厄威克在40年代关于英国管理教育的报告、1959年由福特基金会资助的戈登(Robert A. Gordon)和豪威尔(James E. Howell)关于美国管理教育的报告、美国大学商学院协会在80年代组织的面向21世纪管理教育的波特(Lyman Porter)和麦基宾(Lawrence McKibbin)调查报告,直到明茨伯格在世纪之交对MBA的批判,把它们综合起来,进行纵向管理教育思想史研究,就有可能从中得到真正的史学启迪,对管理教育的改革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由经济学出身或者采用经济学方法研究管理思想史,往往会产生一种无意识偏差,即按照逻辑的理性思维作为判断准则,这是必要的,却是不够的。因为历史不一定按照逻辑发展。如果历史严格遵循逻辑,那就太简单了。恩格斯曾经指出:“在经济学的形式上是错误的东西,在世界历史上却可以是正确的……因此,在经济学的形式的谬误后面,可能隐藏着非常真实的经济内容。”以管理思想而言,假如我们把福莱特同泰罗放在一起,在历史学上是正确的,但是,他们二人的思想明显不是一个逻辑体系,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二者则是相悖的。雷恩把福莱特列入社会人时代,同巴纳德放在一起,在思想逻辑上靠近了,但在历史线条上却疏远了。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可以使我们在研究管理或者从事管理活动时,对于逻辑的假定更为谨慎,对于情境的限定更多考虑,对于利害的计算更多反思,就有可能更为靠近人类智慧,而避免“理性的自负”。
其他文献
雷恩以《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出名。他为人们勾勒出了一幅管理思想发展演变的宏观图景。他对管理思想史的研究,从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科技层面综合考虑,通过对这四个层面的分析和综合,确定管理思想发展的文化背景,并以此为标准,把管理思想史分为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当前时代四大部分。雷恩的研究有一大长处,就是遵循史学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尽可能展示历史原貌,复原历史真实
期刊
信仰的核心是超越你眼前所见的,去信一个你眼前所未见的。在《圣经》里面有一句话:“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我还没有见到这件事,但是我相信它已经有确据了,我盼望的这件事我认为它是实实在在的,一定会实现的,这是“信”。  “信”一定是信一个比自己更大的,相信自己一定不是信仰。在英文里,信念和信仰都是Faith,比如相信未来的目标会实现,可以说是一种信念。广义的来看信仰,就是相信一个目前还没
期刊
重塑企业家信仰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而对之展开探讨,更是不能拖延的事情。有人提出疑问:商学院老师谈论道德、信仰的问题,是不是有点“偏”?有点“不务正业”?我觉得不是,并且与信仰相比,管理理论、管理战略与管理方法,反而是细枝末节的问题。我对MBA学员提出“五好一幸福”的要求,具体是指:知识好、能力好、性格好、品德好、信仰好,做一个幸福的人。其中,信仰好是基础,没有好的信仰,很难做到品德好,性格好,有
期刊
说到未来学,就不能不提起托夫勒和奈斯比特。这两位职业作家从不同的角度,在上世纪给全世界勾勒出了未来的发展轮廓。他们的预言,对管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阿尔文 · 托夫勒(Alvin Toffler)的名气相当大,作为一名社会批评家,他在20世纪70~80年代以《未来的冲击》发动了对时代的冲击,以《第三次浪潮》掀起了社会性浪潮,迅速在全球走红,其后又以《权力的转移》揭示了管理的变革机制。美国的埃森哲
期刊
2011年4月5日,周二,晴,清明节。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兄弟仨祭拜完祖宗,思绪翻滚、感慨万千。如果说做企业二十多年来有所欣慰,我最大的欣慰就是双亲健在、兄弟情谊均好。我的母亲已93岁,父亲也是91岁。我们(哥)仨还都团结在一起,为大午集团共谋事业。  今年大年初三,照习俗,我们哥仨约好一起祭祖。我看到周围一些家庭失和的乡亲,连祭祖烧纸,都是一个在坟东头,一个在坟西头,不聚首。比较起这些乡亲
期刊
丹尼尔·雷恩(Daniel A. Wren,1932年1月8日—),是研究管理思想史的大师级人物,他的生平几乎不为人所知,我们只能通过他的著作来了解他。他对管理学的贡献在于管理思想的史学梳理,其学术成就以《管理思想的演变》(The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Thought,第5版改名为The History of Management Thought)一书而出名。  1932
期刊
当了多年“甩手掌柜”的好利来总裁罗红回来了。  此次回归就是要给好利来真正注入一个长远发展上的灵魂上的动力。  “我已经十多年没有认真管理好利来了,现在看来确实是一个失误,甚至是一个错误。我回来,是因为我想通了一件事,盲目地引进西方的管理文化和管理制度,是错误的。它使我们偏离了本来该有的航向。我回来,就是要重新确立好利来的文化和价值观,带回到它应该有的方向上去。”好利来总裁罗红说。     有文章
期刊
“每当我顺利的时候,上帝与我同在;每当我困难的时候,上帝,您在哪里?为什么沙滩上只留下一个人的脚印?噢……我明白了,每当我困难的时候,是上帝背着我走了过来,沙滩上留下的是上帝的脚印。”  这是百龙绿色科技企业总公司董事长孙寅贵先生十几年前在美国看到的一则碑文。如今,他用这则碑文勉励自己。确实,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如果去掉做礼拜、饭前祷告这些形式的话。他说:“你还是要读懂上帝的心才行。”  孙寅贵
期刊
“我自己做的馒头,我自己知道能吃不能吃,好吃不好吃,饿死了我都不会吃的。”  这是供货上海华联超市的馒头厂一名工人的“自白”。  “瘦肉精”的硝烟尚未散尽,人们对三聚氰胺的旧事记忆犹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不同场合呼吁:“企业家身上要流淌道德的血液。”窥一斑而见全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的丑闻也迅速增多,这些丑闻让人们感到国内企业为了经济利益置他人安危于不顾的现实。一些有识之士开
期刊
出生于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Columbia, Missouri)。  进入密苏里大学,学习工业管理与人事管理。  参军,在美国空军任上尉(served as a lieutenant personnel officer at the Squadron)。  完成学业,获得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科学学士学位。  获得密苏里大学劳工关系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ast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