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多年前,我家从古观象台对面的南牌坊18号院搬到了方庄小区芳古园。从平房搬到了楼房,冬天有暖气,做饭有厨房,厨房有煤气、上下水道,单元内有卫生间,真觉得一步上了天堂。没住过平房的人不会知道住平房的滋味,尤其是北京老院子的小平房,所以,不会体会我说的“上了天堂”的心情。但在这“天堂”里住了几个月之后,感觉这用水泥预制板搭建的天堂里听不到笑声,听不到谁家的男人高兴了吼的几嗓子京戏,也听不到邻居教训孩子不好好读书的训斥声。静静的楼房,似乎谁家跟谁家也不认识,好像就只有我一家住在这里。这让我又怀念起住平房大院的日子。
我原来住的地方全名是建国门内南牌坊18号大院。属于老北京人说的城墙根上的房子。旧社会,那里住的多是摆小摊的生意人、修东补西的工匠、肩挑背扛卖力气的苦力,总之,“三教九流”多是穷人。平房,前面说的楼房设施这里是“应有尽无”。室内个子高的伸起胳膊能触到棚顶,低矮。屋子里一年到头见不到多少阳光,潮湿。有一次我生病,一位同事去看我。用他的话说,大白天进门,不开灯,摸不着方向。
其实,那个大院的“本质”也并不是那么破旧。大家如果看过电影《锅碗瓢盆交响曲》,对故事主角孙淳扮演的牛宏、牛琢磨的家一定会有印象,红檐,灰瓦,中式的窗棂,房前房后半人高的红花绿草,院中绿荫如盖的老槐树,盛夏酷暑,蝉鸣不歇,一定会觉得这个环境古色古香,闲静幽雅! 那就是我们居住的院子。但那是电影导演在院里选中的一套有味道的房子,又把搭建在屋前屋后的小棚子彻底拆光,露出的本来面目。这个样子还是挺好看的,很有老北京的味道,但居家过日子就不行了,解决不了过日子的最基本要求啊!本来这些平房没有暖气,没有煤气,没有上下水道,取暖靠煤炉,用水到院子角落里的水房去端,不论冬天下雪,夏天大雨,用一点水都得跑到院里的水房去。后来,条件改善,上面给各家配了煤气罐,又给各家装了上下水管,大家已经很知足了。但这平房屋内睡着人哪,不能放煤气罐,太危险。自来水也不能通到屋里去,水滴到地上,太潮湿。只好在屋前搭起小棚子。为了不占别人家的地方,只好挡在自家的窗前,这样屋内光线就更少了。小棚子很简陋,垒半截墙,再用几块破木板,几块油毡,盖个顶,有两三平米大。垒墙的砖全是半截的,是外面工地上人家不要的碎砖头。把煤气灶、上下水管都放到小棚子里。院子的空地被这些奇形怪状的小棚子塞满了,那形象可想而知。谁不愿意整洁好看呢?但整洁好看解决不了做饭的煤气罐、饮用水的上下水道啊。那年头,就是这样的经济条件,有间房子住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拍电影的一走,小棚子又恢复了原貌。
就是这样的居住环境,却让我深深地怀恋。有人也许会说,进了“天堂”了,还抱怨,还说怀恋那破院子,有点矫情吧!
其实,我的怀恋主要是因为那里的人,那里的邻居,那里,整个大院不分彼此、互相关照的气氛,那些简陋的房子反倒不在视野里了。后来,我们虽然搬走了,但只要听说原来住在大院的老邻居谁生病了,还要赶回大院里去探望。
那些年,我们整个院子真是亲如一家。谁家里有什么难事,谁家里来了客人,都能知道。谁家做了好吃的了,都会给邻家的孩子送上一碗。见了面,张爷爷、崔奶奶、虎子妈、春儿爸,就像一家人。
住在大院里的那种安全感,今天想起来那真是朗朗乾坤,太平世界。院子里都是平房,门窗都很简陋。门就是几块木板,门上方是木条隔开的四块玻璃,不用说用脚踢,使大劲一推,门就会开的。但我们从来没有担心过安全。离开家,一把小锁,一走一天。有时到胡同远处的小杂货铺打个酱油、买个醋,不用锁门,跟邻居招呼一声,抬腿就走。想一想,那时还真没听说谁家装防盗门、防盗窗的,也没听说谁家丢了东西。后来,我家搬到方庄住时,墙是水泥的,门窗是铝合金的,比平房安全百倍。就这样,门,还要装防盗铁门;窗,还要装防盗钢窗。一楼装了,二楼也装,二楼装了,三楼也要装,四楼、五楼、六楼整座楼一装到顶,真是固若金汤。站在窗前,透过防盗窗的铁栏杆望出去,仿佛自己住在监牢里,还有什么兴致? 真是没法说啊!
想起南牌坊18号院的日子,一件件有意思的事就呈现在眼前。
我们刚搬到18号院的时候,冬天取暖,一年到头做饭,都用蜂窝煤炉。每天早上把黑黑的蜂窝煤搬进去,晚上,把烧透了的灰白色蜂窝煤搬出来,也是十分不让人高兴的事。但更为恼火的是下了班,压着的蜂窝煤火灭了。等再用炭煤把蜂窝煤引着了,着旺了,常常要一个小时。等吃上饭,不到8点,也得7点半,晚间新闻联播都已经结束了。这时,焦头烂额,人困马乏,还能干什么?还有什么心情读书、学习?连电视都不想看了。后来,大家熟了,下班回家,看炉子灭了,就夹着一块引火的炭煤,到邻居家煤炉上去烧,把烧红的炭煤放在自家的煤炉下,很快就可以把上面的煤烧红、烧旺,省去不少时间。可有时,自己把炭煤引着了,邻家的火却被弄灭了,反过来他们又到我们家的旺火上烧炭。一来一往,说说笑笑,也就让烦恼过去了。时间久了,就把家里的钥匙放在白天有人在家的邻家。他们总是估摸着我们下班快到家时,把煤炉上的盖火拿掉,让煤火着起来。我们一进家门,一股暖气扑来。那股暖气扑进心里,一种有人帮助、有人挂念的心情,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让你觉得这贫寒生活里的快乐,让你总想着怎样能帮助他们做点好事。这时,生活的拮据、住房的简陋, 都已经不是重要的了。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也得和大家说一说。那时候,上面防疫系统很重视环境和家庭卫生,街道隔三岔五到家家户户查卫生。我们18号院都是出版口出版社的家属,是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这些单位的,都是比较年轻的职工,都很忙。早晨上班时,急急忙忙吃一口外面买来的豆浆、油条,下班一进屋,就忙着做饭、检查孩子作业,没有时间收拾屋子。所以一说查卫生的来了,便忙个手忙脚乱,都怕检查不合格,影响全院的评比成绩。后来大家想出个“高招”,由平常家里有老人,又十分整洁的几户人家作代表,查卫生的来了,就查这几家。我们院的石家,两位老人都已退休,也只有五六十岁,身体好,爱整洁。孩子都大了,很知道帮家里干活,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还有陈家。陈阿姨早年在机关工作,为了照顾家,照顾孩子和丈夫,把工作辞了。家有四个女儿,个个秀气文雅,知书达理。先生是北京印刷业著名专家。陈阿姨把家收拾得窗明几净,虽住在大杂院,但屋里是另一番境界。你进去都不忍心坐下,生怕弄乱了人家的屋子。还有侯大爷家,侯阿姨生性好强,把家里收拾得舒舒服服。查卫生的来了,我们这些双职工就把家门一锁,街道负责人把上级检查卫生的人往这几家一引,我们年年被评为卫生标兵大院。当然,我们也都念他们的好,感谢他们,休息的时候打扫院子,清理公共环境,我们都尽量多用力。他们家里收拾得那么整洁,也带动了我们。星期天、节假日的时候,大家就拿出时间,彻底清理家里的卫生,拆洗被褥,不能辜负他们给我们得来的卫生标兵院红旗。
还有一件让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事是给孩子吃药。我儿子三四岁时,扁桃体爱发炎,一弄就是化脓性的,一烧就是39℃、40℃,脸烧得红红的,头耷拉着,好吓人啊!西药不见效 ,只好改用中药。那苦苦的汤药,哪个孩子爱吃?尽管加了不少的白糖、蜂蜜,想喂进去也难。三四岁的孩子本来是没有多大力气的,何况高烧几天了,但一闻到那药味,便紧紧闭着嘴,用力咬着牙,劲儿却老大,两个人根本喂不进去。特别是早晨,一边是高烧不退,药喂不进去,生怕烧坏了孩子的大脑;一边是急着上班,很怕迟到影响工作,急得火冒三丈,满屋乱转。每到这时,左邻右舍的“救兵”就到了。李阿姨抱着孩子的头,崔阿姨哄着孩子张嘴,我劲儿大抱住孩子不让他反抗乱动。姥姥却在旁边监督我们,嚷嚷着可别吓着孩子,可别弄破孩子的嘴……那情景真是一场“世界大战”。好歹把药灌进去了,我提着包,蹬上车,便往单位急驰。至今我都念着李阿姨、崔阿姨的好。只有我儿子,到现在还记着我怎么死抱着他,急了怎么打他,说我凶神恶煞。
当我回忆起我在18号大院居住时的这些零零碎碎的往事时,眼前便浮现着那些熟悉的面孔,想回到那个年月、那个环境,我多想再去住那大院、平房,过那邻里相近、相亲的日子啊!我多想把躺椅放在大槐树下,躺在上面,一边看书一边听蝉的欢快鸣叫啊!只要那平房有暖气、有煤气、有上下水道……我永远也不想搬走。但中国人这么多,房子不往高里建,都是四合院,铺的摊子越来越大,哪里有那么多土地呢?这个道理我也懂。可是,和煦温暖的邻里之风,相帮相助的邻里之情,如今何处可寻呢?
据老邻居告诉我,大牌坊18号院也拆得只剩几间房了。剩那几间房没拆的也空着,没人住了,等着拆呢。只是我耳朵里还回响着大院里的笑声、孩子的念书声、大人教训孩子的呵斥声,小两口的吵架声,还伴着飘过来的谁家红烧肉和炸带鱼的香味儿,总让我神往。陈阿姨、李阿姨、崔阿姨、侯大爷、张奶奶,邻居们都搬到哪里去住了呢?他们日子过得好吗?身体还健康吗?
南牌坊18号大院,它将永远珍藏在我心中。
责任编辑 师力斌
我原来住的地方全名是建国门内南牌坊18号大院。属于老北京人说的城墙根上的房子。旧社会,那里住的多是摆小摊的生意人、修东补西的工匠、肩挑背扛卖力气的苦力,总之,“三教九流”多是穷人。平房,前面说的楼房设施这里是“应有尽无”。室内个子高的伸起胳膊能触到棚顶,低矮。屋子里一年到头见不到多少阳光,潮湿。有一次我生病,一位同事去看我。用他的话说,大白天进门,不开灯,摸不着方向。
其实,那个大院的“本质”也并不是那么破旧。大家如果看过电影《锅碗瓢盆交响曲》,对故事主角孙淳扮演的牛宏、牛琢磨的家一定会有印象,红檐,灰瓦,中式的窗棂,房前房后半人高的红花绿草,院中绿荫如盖的老槐树,盛夏酷暑,蝉鸣不歇,一定会觉得这个环境古色古香,闲静幽雅! 那就是我们居住的院子。但那是电影导演在院里选中的一套有味道的房子,又把搭建在屋前屋后的小棚子彻底拆光,露出的本来面目。这个样子还是挺好看的,很有老北京的味道,但居家过日子就不行了,解决不了过日子的最基本要求啊!本来这些平房没有暖气,没有煤气,没有上下水道,取暖靠煤炉,用水到院子角落里的水房去端,不论冬天下雪,夏天大雨,用一点水都得跑到院里的水房去。后来,条件改善,上面给各家配了煤气罐,又给各家装了上下水管,大家已经很知足了。但这平房屋内睡着人哪,不能放煤气罐,太危险。自来水也不能通到屋里去,水滴到地上,太潮湿。只好在屋前搭起小棚子。为了不占别人家的地方,只好挡在自家的窗前,这样屋内光线就更少了。小棚子很简陋,垒半截墙,再用几块破木板,几块油毡,盖个顶,有两三平米大。垒墙的砖全是半截的,是外面工地上人家不要的碎砖头。把煤气灶、上下水管都放到小棚子里。院子的空地被这些奇形怪状的小棚子塞满了,那形象可想而知。谁不愿意整洁好看呢?但整洁好看解决不了做饭的煤气罐、饮用水的上下水道啊。那年头,就是这样的经济条件,有间房子住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拍电影的一走,小棚子又恢复了原貌。
就是这样的居住环境,却让我深深地怀恋。有人也许会说,进了“天堂”了,还抱怨,还说怀恋那破院子,有点矫情吧!
其实,我的怀恋主要是因为那里的人,那里的邻居,那里,整个大院不分彼此、互相关照的气氛,那些简陋的房子反倒不在视野里了。后来,我们虽然搬走了,但只要听说原来住在大院的老邻居谁生病了,还要赶回大院里去探望。
那些年,我们整个院子真是亲如一家。谁家里有什么难事,谁家里来了客人,都能知道。谁家做了好吃的了,都会给邻家的孩子送上一碗。见了面,张爷爷、崔奶奶、虎子妈、春儿爸,就像一家人。
住在大院里的那种安全感,今天想起来那真是朗朗乾坤,太平世界。院子里都是平房,门窗都很简陋。门就是几块木板,门上方是木条隔开的四块玻璃,不用说用脚踢,使大劲一推,门就会开的。但我们从来没有担心过安全。离开家,一把小锁,一走一天。有时到胡同远处的小杂货铺打个酱油、买个醋,不用锁门,跟邻居招呼一声,抬腿就走。想一想,那时还真没听说谁家装防盗门、防盗窗的,也没听说谁家丢了东西。后来,我家搬到方庄住时,墙是水泥的,门窗是铝合金的,比平房安全百倍。就这样,门,还要装防盗铁门;窗,还要装防盗钢窗。一楼装了,二楼也装,二楼装了,三楼也要装,四楼、五楼、六楼整座楼一装到顶,真是固若金汤。站在窗前,透过防盗窗的铁栏杆望出去,仿佛自己住在监牢里,还有什么兴致? 真是没法说啊!
想起南牌坊18号院的日子,一件件有意思的事就呈现在眼前。
我们刚搬到18号院的时候,冬天取暖,一年到头做饭,都用蜂窝煤炉。每天早上把黑黑的蜂窝煤搬进去,晚上,把烧透了的灰白色蜂窝煤搬出来,也是十分不让人高兴的事。但更为恼火的是下了班,压着的蜂窝煤火灭了。等再用炭煤把蜂窝煤引着了,着旺了,常常要一个小时。等吃上饭,不到8点,也得7点半,晚间新闻联播都已经结束了。这时,焦头烂额,人困马乏,还能干什么?还有什么心情读书、学习?连电视都不想看了。后来,大家熟了,下班回家,看炉子灭了,就夹着一块引火的炭煤,到邻居家煤炉上去烧,把烧红的炭煤放在自家的煤炉下,很快就可以把上面的煤烧红、烧旺,省去不少时间。可有时,自己把炭煤引着了,邻家的火却被弄灭了,反过来他们又到我们家的旺火上烧炭。一来一往,说说笑笑,也就让烦恼过去了。时间久了,就把家里的钥匙放在白天有人在家的邻家。他们总是估摸着我们下班快到家时,把煤炉上的盖火拿掉,让煤火着起来。我们一进家门,一股暖气扑来。那股暖气扑进心里,一种有人帮助、有人挂念的心情,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让你觉得这贫寒生活里的快乐,让你总想着怎样能帮助他们做点好事。这时,生活的拮据、住房的简陋, 都已经不是重要的了。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也得和大家说一说。那时候,上面防疫系统很重视环境和家庭卫生,街道隔三岔五到家家户户查卫生。我们18号院都是出版口出版社的家属,是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这些单位的,都是比较年轻的职工,都很忙。早晨上班时,急急忙忙吃一口外面买来的豆浆、油条,下班一进屋,就忙着做饭、检查孩子作业,没有时间收拾屋子。所以一说查卫生的来了,便忙个手忙脚乱,都怕检查不合格,影响全院的评比成绩。后来大家想出个“高招”,由平常家里有老人,又十分整洁的几户人家作代表,查卫生的来了,就查这几家。我们院的石家,两位老人都已退休,也只有五六十岁,身体好,爱整洁。孩子都大了,很知道帮家里干活,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还有陈家。陈阿姨早年在机关工作,为了照顾家,照顾孩子和丈夫,把工作辞了。家有四个女儿,个个秀气文雅,知书达理。先生是北京印刷业著名专家。陈阿姨把家收拾得窗明几净,虽住在大杂院,但屋里是另一番境界。你进去都不忍心坐下,生怕弄乱了人家的屋子。还有侯大爷家,侯阿姨生性好强,把家里收拾得舒舒服服。查卫生的来了,我们这些双职工就把家门一锁,街道负责人把上级检查卫生的人往这几家一引,我们年年被评为卫生标兵大院。当然,我们也都念他们的好,感谢他们,休息的时候打扫院子,清理公共环境,我们都尽量多用力。他们家里收拾得那么整洁,也带动了我们。星期天、节假日的时候,大家就拿出时间,彻底清理家里的卫生,拆洗被褥,不能辜负他们给我们得来的卫生标兵院红旗。
还有一件让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事是给孩子吃药。我儿子三四岁时,扁桃体爱发炎,一弄就是化脓性的,一烧就是39℃、40℃,脸烧得红红的,头耷拉着,好吓人啊!西药不见效 ,只好改用中药。那苦苦的汤药,哪个孩子爱吃?尽管加了不少的白糖、蜂蜜,想喂进去也难。三四岁的孩子本来是没有多大力气的,何况高烧几天了,但一闻到那药味,便紧紧闭着嘴,用力咬着牙,劲儿却老大,两个人根本喂不进去。特别是早晨,一边是高烧不退,药喂不进去,生怕烧坏了孩子的大脑;一边是急着上班,很怕迟到影响工作,急得火冒三丈,满屋乱转。每到这时,左邻右舍的“救兵”就到了。李阿姨抱着孩子的头,崔阿姨哄着孩子张嘴,我劲儿大抱住孩子不让他反抗乱动。姥姥却在旁边监督我们,嚷嚷着可别吓着孩子,可别弄破孩子的嘴……那情景真是一场“世界大战”。好歹把药灌进去了,我提着包,蹬上车,便往单位急驰。至今我都念着李阿姨、崔阿姨的好。只有我儿子,到现在还记着我怎么死抱着他,急了怎么打他,说我凶神恶煞。
当我回忆起我在18号大院居住时的这些零零碎碎的往事时,眼前便浮现着那些熟悉的面孔,想回到那个年月、那个环境,我多想再去住那大院、平房,过那邻里相近、相亲的日子啊!我多想把躺椅放在大槐树下,躺在上面,一边看书一边听蝉的欢快鸣叫啊!只要那平房有暖气、有煤气、有上下水道……我永远也不想搬走。但中国人这么多,房子不往高里建,都是四合院,铺的摊子越来越大,哪里有那么多土地呢?这个道理我也懂。可是,和煦温暖的邻里之风,相帮相助的邻里之情,如今何处可寻呢?
据老邻居告诉我,大牌坊18号院也拆得只剩几间房了。剩那几间房没拆的也空着,没人住了,等着拆呢。只是我耳朵里还回响着大院里的笑声、孩子的念书声、大人教训孩子的呵斥声,小两口的吵架声,还伴着飘过来的谁家红烧肉和炸带鱼的香味儿,总让我神往。陈阿姨、李阿姨、崔阿姨、侯大爷、张奶奶,邻居们都搬到哪里去住了呢?他们日子过得好吗?身体还健康吗?
南牌坊18号大院,它将永远珍藏在我心中。
责任编辑 师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