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晕厥患者病因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晕厥的临床资料。结果:血管迷走性晕厥居首位占21.4%,其次为直立性、脑血管性、心源性、精神心理障碍性晕厥等。结论:血管迷走性、直立性、脑血管性、心源性、精神心理障碍性是晕厥的常见类型,明确晕厥的病因对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
晕厥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突然一过性意识丧失伴有体位失控且能自行恢复的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组临床表现。轻者无需特殊处理,重者可威胁生命。为探讨晕厥的病因、类型、临床特点、指导诊治,现对我院140例晕厥病例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2002年10月~2006年10月,我院内科共收住140例晕厥患者,男63例,女77例,年龄在15~86岁,对反复住院的患者以最近1次住院资料为准。
诊断方法:140例晕厥患者根据病史,体征辅助检查以及各个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急性发作时主要是平卧休息、畅通呼吸道,监测生命体征,随后症状体征逐渐缓解并自动消失,病情重或不能缓解者,可采用药物对症治疗,预防发作,轻者心理治疗、体位调整,晕厥发作频繁和症状严重者,采用药物治疗及心脏起搏器治疗等。
各种晕厥的分布见表。
显然血管迷走性晕厥占首位达21.4%,其次是直立性、脑源性、心源性及精神心理障碍性较为多见,青少年者以血管迷走性、精神心理性晕厥为主,共33例,而50岁以后以中、老年患者以心源性、脑血管性晕厥为主,共39例。
治疗结果:140例中显效109例,有效131例,无效6例,死亡3例,有效率93.6%。
讨 论
晕厥的病因分类: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作时多伴有肌张力的降低,其发病机制是由于维护正常意识状态多种生物调控机制之间的功能障碍所致,导致短暂的大脑血液灌注减少,根据有关文献将晕厥分为多种类型[1]。本组以血管迷走性晕厥较为常见,占21.4%,其临床表现以血压突然下降为特点,伴或不伴有心动过缓和面色苍白、恶心出汗、瞳孔扩大、过渡换气、肢体无力。促发因素包括疲劳、久立、静脉穿刺、献血、不良视听、臭刺激等,也可以无促发因素,这类病人多为年青女性,直立倾斜试验阳性有助诊断[2]。直立性晕厥本次调查占18.5%。常于卧位或坐位突然起立时发生,伴头晕、眼花、无力,站立不稳,于几秒至几分钟之内,进展至意识丧失,取卧位后血压回升,意识恢复,可能是由于血容量减少,血管张力改变等因素所致。脑血管病性晕厥,本次调查占16.4%,脑血管病引起的晕厥者,多为椎基底动脉TIA伴有神经系统的其他一些症状,如眩晕、运动失调和感觉异常,原因包括脑动脉硬化、动脉炎、动脉夹层、心源性栓塞,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以及颈椎异常,晕厥后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者,可能为脑血管意外。心源性晕厥,本次调查占15%,主要由于心脏排出血流严重受阻或节律失常导致晕厥,如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肥厚性心肌病、先心、心房黏液瘤,严重的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长Q-T间期综合征,常通过病史查体以及心电监测及影像检查都可以确诊。精神心理障碍性晕厥,本次调查发现占15.7%,一般为年轻女性多见,多无器质性心脏病,诱发晕厥的主要原因为情绪激动或心理障碍(严重的焦虑、抑郁症等),年轻个体产生晕厥多数属于对环境应激反应的一种焦虑发作,部分患者晕厥是唯一的躯体症状,发作持续时间长,无苍白、出汗、血压和脉搏无变化,有人认为并不是真正的意识丧失,应称其为癔病。状态性晕厥,常与日常活动如排尿、排便、咳嗽、吞咽等有关,本次调查此类患者仅占5%且年轻者稍多。颈动脉窦性晕厥,此类晕厥常诱发于颈动脉窦部受压,如硬领、刮脸以及头颅的突然转动等,本次调查占7.1%,大多数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常伴发有病窦、冠心病、高血压等。恐高性晕厥,仅见一例年轻男性,上高楼顶后突然晕倒。
临床治疗:各类晕厥急性发作时,患者平卧、畅通呼吸道,监测生命体征,大多数病例不严重者,经卧床后一般症状体征缓解消失,病情严重者,则要送至监护室,心率<50次/分给阿托品治疗,血压<90/60mm者,升压药物治疗补液,生命体征平稳后积极检查确诊。预防发作治疗,首先要治原发病,如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有心理障碍者予以心理治疗,一般治疗适当增加盐的摄入,增加血容量,穿坚身裤,发作频繁者药物治疗,如血管迷走性晕厥,可用β受体阻滞剂或抗胆碱能药物,心动过缓者可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一旦有先兆,立即平卧,嘱患者不要持久站立、静脉穿刺、进食过饱、受热,要充分睡眠等。通过防治93.6%的患者有效,无效和死亡的病例,主要见于脑源性和心源性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心脑严重的病理改变,药物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维洲,许玉韵,吕俊升主编.心血管病治疗学.第1版.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76~378=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倾斜试验对策专题组.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325~327
关键词 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
晕厥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突然一过性意识丧失伴有体位失控且能自行恢复的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组临床表现。轻者无需特殊处理,重者可威胁生命。为探讨晕厥的病因、类型、临床特点、指导诊治,现对我院140例晕厥病例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2002年10月~2006年10月,我院内科共收住140例晕厥患者,男63例,女77例,年龄在15~86岁,对反复住院的患者以最近1次住院资料为准。
诊断方法:140例晕厥患者根据病史,体征辅助检查以及各个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急性发作时主要是平卧休息、畅通呼吸道,监测生命体征,随后症状体征逐渐缓解并自动消失,病情重或不能缓解者,可采用药物对症治疗,预防发作,轻者心理治疗、体位调整,晕厥发作频繁和症状严重者,采用药物治疗及心脏起搏器治疗等。
各种晕厥的分布见表。
显然血管迷走性晕厥占首位达21.4%,其次是直立性、脑源性、心源性及精神心理障碍性较为多见,青少年者以血管迷走性、精神心理性晕厥为主,共33例,而50岁以后以中、老年患者以心源性、脑血管性晕厥为主,共39例。
治疗结果:140例中显效109例,有效131例,无效6例,死亡3例,有效率93.6%。
讨 论
晕厥的病因分类: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作时多伴有肌张力的降低,其发病机制是由于维护正常意识状态多种生物调控机制之间的功能障碍所致,导致短暂的大脑血液灌注减少,根据有关文献将晕厥分为多种类型[1]。本组以血管迷走性晕厥较为常见,占21.4%,其临床表现以血压突然下降为特点,伴或不伴有心动过缓和面色苍白、恶心出汗、瞳孔扩大、过渡换气、肢体无力。促发因素包括疲劳、久立、静脉穿刺、献血、不良视听、臭刺激等,也可以无促发因素,这类病人多为年青女性,直立倾斜试验阳性有助诊断[2]。直立性晕厥本次调查占18.5%。常于卧位或坐位突然起立时发生,伴头晕、眼花、无力,站立不稳,于几秒至几分钟之内,进展至意识丧失,取卧位后血压回升,意识恢复,可能是由于血容量减少,血管张力改变等因素所致。脑血管病性晕厥,本次调查占16.4%,脑血管病引起的晕厥者,多为椎基底动脉TIA伴有神经系统的其他一些症状,如眩晕、运动失调和感觉异常,原因包括脑动脉硬化、动脉炎、动脉夹层、心源性栓塞,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以及颈椎异常,晕厥后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者,可能为脑血管意外。心源性晕厥,本次调查占15%,主要由于心脏排出血流严重受阻或节律失常导致晕厥,如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肥厚性心肌病、先心、心房黏液瘤,严重的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长Q-T间期综合征,常通过病史查体以及心电监测及影像检查都可以确诊。精神心理障碍性晕厥,本次调查发现占15.7%,一般为年轻女性多见,多无器质性心脏病,诱发晕厥的主要原因为情绪激动或心理障碍(严重的焦虑、抑郁症等),年轻个体产生晕厥多数属于对环境应激反应的一种焦虑发作,部分患者晕厥是唯一的躯体症状,发作持续时间长,无苍白、出汗、血压和脉搏无变化,有人认为并不是真正的意识丧失,应称其为癔病。状态性晕厥,常与日常活动如排尿、排便、咳嗽、吞咽等有关,本次调查此类患者仅占5%且年轻者稍多。颈动脉窦性晕厥,此类晕厥常诱发于颈动脉窦部受压,如硬领、刮脸以及头颅的突然转动等,本次调查占7.1%,大多数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常伴发有病窦、冠心病、高血压等。恐高性晕厥,仅见一例年轻男性,上高楼顶后突然晕倒。
临床治疗:各类晕厥急性发作时,患者平卧、畅通呼吸道,监测生命体征,大多数病例不严重者,经卧床后一般症状体征缓解消失,病情严重者,则要送至监护室,心率<50次/分给阿托品治疗,血压<90/60mm者,升压药物治疗补液,生命体征平稳后积极检查确诊。预防发作治疗,首先要治原发病,如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有心理障碍者予以心理治疗,一般治疗适当增加盐的摄入,增加血容量,穿坚身裤,发作频繁者药物治疗,如血管迷走性晕厥,可用β受体阻滞剂或抗胆碱能药物,心动过缓者可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一旦有先兆,立即平卧,嘱患者不要持久站立、静脉穿刺、进食过饱、受热,要充分睡眠等。通过防治93.6%的患者有效,无效和死亡的病例,主要见于脑源性和心源性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心脑严重的病理改变,药物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维洲,许玉韵,吕俊升主编.心血管病治疗学.第1版.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76~378=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倾斜试验对策专题组.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32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