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美温婉 极工尽巧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x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杌凳与绣墩,均属于坐具中小巧一类,因其玲珑、实用而深受大家喜爱。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杌凳和绣墩的发展脉络与形制的变化,与明清家具发展的方向一致。本文力求结合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品,以及对杌凳与绣墩的探究,来还原整个清式家具发展的情况,从中对清式家具的鉴定与欣赏略说一二。
  一、杌凳
  “杌”字见《玉篇》:“树无枝也。”从此意可以想到以“杌”作为坐具之名,是专指没有靠背的一类,以别于有靠背的“椅”。也叫“杌子”、“小杌子”,经常与凳连称“杌凳”,两者功能、造型略同。
  早在东汉时,就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的记载,而胡床即现在的交杌。交杌就是腿足相交的杌,俗称马扎,以腿足交叉作为支架,上面绷皮条、绳等。因其可折叠,携带、存放也很方便,千百年来被广泛使用。明代李思义在《三才图会》中说:“杌,皆胡床之别名,但杌之制,方凳之制,皆后人以意为之者。”书中所绘家具图样,亦把凳子称为杌子。小杌子高矮略有所差,座面有方有圆,有方杌、圆杌之分。传统家具,凡结体作方形或长方形的,一般可以用“无束腰”、“有束腰”作为主要区分,方杌亦如此。无束腰的杌凳,圆材直足直枨的是其基本形式,其结构吸取了大木梁架的造法,四足有“侧脚”。在北宋墓壁画和南宋人绘的《春游晚归图》中,有其早期的形象。明代实物一般装饰不多,用材粗硕,侧脚显著,予人朴拙稳定的感觉。清代实物装饰繁多,镂雕细致,图案多。无束腰直足杌凳的另一种常见形式是不用牙条而在直枨或罗锅枨上加“矮老”或“卡子花”。这类杌凳枨子有的裹腿,有的不裹腿,裹腿的属于比较考究的造法。另外,在足间施“管脚枨”也是无束腰杌凳的又一种形式。“管脚枨”又名“落地枨”,即安装在靠近腿足下端的枨子。有此构件,杌凳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立方结体。在结构上,使杌凳更为结实。在造型上,使装饰更加华美。
  有束腰的杌凳,绝大部分用方材,多用素混面,或简单的冰盘沿、素牙子,足端有马蹄。有束腰的杌凳与无束腰的杌凳一样,常用罗锅枨加矮老来制作。无束腰杌凳的矮老,上端交会在凳盘边末的底面,而且要靠里一些,故多用齐头碰。有束腰杌凳矮老上端须与牙子交圈,故多用格肩榫。另外,有束腰的家具足端也有无马蹄的时候,常常边抹、牙条、腿足均为打洼造,边缘起委角线,而且牙条下多安装用攒接法造成的牙头。这种造法不仅杌凳有,方桌、条桌也有。另外,有束腰杌凳的足下有“托泥”。管脚枨在临近地面处与足相交,而托泥则在足下形成方框,承托着四足,这是二者的不同之处。有束腰杌凳的另一种造型表现在腿足的弯曲上。它是先向内弯,再向外翻出。清代《工部则例》称之为“三弯腿”,供桌及文玩陈设的架座往往用此造法。明文震亨《长物志·杌》中提到:“圆杌须大,四足彭出。”有的束腰杌凳就是采用“鼓腿彭牙”的造法。“鼓腿”指腿向外鼓,“彭牙”指牙子向外彭出。《工部则例》中也明确规定造彭牙所用的料例。鼓腿彭牙杌凳,足下有的不带托泥,有的带托泥。
  除方杌凳外,在绘画中还有圆凳、椭圆凳、六方凳、海棠式凳等,但在传世实物中,除圆凳外,堪称明式的极为罕见。清中后期,六方凳、海棠式凳均有实物。清中后期的杌凳,装饰繁复,与清代家具的风格统一。
  二、绣墩
  绣墩又称坐墩、凉墩、绣凳、鼓凳等,是明清时期比较流行的日常生活用具,多置于厅堂院落,既实用又美观。因其上面常常铺锦披绣,所以称为绣墩;又因其形状似鼓,又称鼓凳。由于绣墩常用于室内或室外,故传世的实物,石制的或瓷制的比木制的还多。石制绣墩往往上雕方袱,四角还各坠铜钱一枚,装饰考究。
  绣墩,其形象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谈到:“腰鼓形坐墩,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由此看出,绣墩最初以低矮的腰鼓形出现。随着人们垂足而坐生活习惯的形成,坐具逐渐兴起,绣墩的形制也得到确定:大多状为圆形,腹部大、上下小,平顶微凸,弧腹中空。一般鼓墩的上下鼓牙上也做两道弦纹和鼓钉,保留着“蒙皮革,钉帽钉”的形式,整体造型显得俏皮、生动而富有灵气。据可考资料显示,最早的绣墩形象出现在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在画中可清晰地看到,此时的绣墩造型如鼓,外面覆盖着锦缎一类的织物。形体较大,属于相对成熟的坐具。宋元时期,家具艺术高度发展,绣墩成为一种重要坐具,南宋诗人周必大曾曰:“黼座衮龙明日月,绣墩珠履切星辰。”绣墩已出现在宋朝宫廷中。宋画《五学士图》中,可看到当时的绣墩已经很精美了。另外,从宋代的坐墩上,我们看到它往往保留着两种物体的痕迹,即来自藤墩的圆形开光,和来自鼓腔钉蒙皮革的鼓钉。
  明清时期,绣墩亦受追捧,并继续成为宫中的常用之物。明代绣墩依然保留着宋代圆形开光以及鼓钉的痕迹。体型上,相对于前朝开始变小,显得更加秀气,绣墩的材质也更加多样化,名贵的木材成为制作绣墩的主要材料之一。明代坐墩实物,传世极少。现在只能举出开光、直棂、瓜棱三种形式。
  明代的瓷绣墩,尤以正德、嘉靖、万历三朝烧制最盛,其外形结构基本相同,品种有青花、三彩、五彩、斗彩等,德化、醴陵、景德镇等地的瓷绣墩在当时很普遍。造型艺术上,更是千姿百态,座面除圆形外,还有海棠、梅花、瓜棱、椭圆形等。绣墩又有开光和不开光之区别,开光有五开光、六开光。墩面的装饰也很讲究,除板外,还有镶嵌彩石影木、藤等。
  清代,绣墩的使用更广泛,除室内使用外,在庭院、水轩、亭阁等室外的使用也较为多见。此时的绣墩除了用作坐具,还被当作一种陈设工艺品使用,对活跃室内装饰气氛有很好的效果。其较明代而言更小一些,显得更清纤秀雅。在造型上,尤其乾隆时期的宫廷制品装饰,处处翻新,有的还加上了束腰,成了非凳非墩的坐具。瓷绣墩的制作工艺达到了另一个高潮,康雍乾时期,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家具制作工艺亦有提高。此时的瓷绣墩通常以抽象镂空的钱纹为装饰,以釉彩、粉彩、青花、珐琅等多种工艺制作而成,并且引进了雕、嵌、绘、镂等技艺,装饰极尽奢华,使用普遍。   三、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杌凳、绣墩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家具类文物四百余件,其中杌凳、绣墩共计39件套,现从这些藏品中,挑选几对杌凳与绣墩,微而言之,以飨读者耳目。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杌凳11件,制作年代多为清朝中后期。如清黑漆描金彩绘委角方凳(图1),此器两具成对,凳面呈委角,上绘描金花纹,侧沿饰描金几何纹,上下变形仰叶纹托腮,描金部分脱落。面下打洼束腰,上有炮仗洞开光,牙条为蝙蝠纹和花卉纹,腿上饰螭纹、云纹,腿足为外翻马蹄形,下带委角脱泥。全凳描金彩绘,流光溢彩,繁复精致,是清代中期杌凳的典型代表,为清宫旧藏。
  在雕漆类杌凳中,还有一对非常有代表性。此杌凳名为清红雕漆云蝠方杌(图2-1),通高44厘米,面径34.5厘米。面四方形,且四角呈三朵波浪形变化(图2-2)。杌面因形绘制四朵如意纹相连勾边,如意纹框内饰回纹,面饰缠枝花,外沿雕云蝠纹。高束腰,上雕缠枝花卉,下有回纹托腮,牙条、四腿外侧饰蝠磬云纹,四腿内侧饰锦文,下有托泥。繁复的花纹,精湛的技艺,纹饰虽千篇一律,由于做工精致,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为清宫旧藏。
  谈及清代家具,繁复是必提之词,但偶有例外。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末一件硬木雕竹节小圆凳(图3)让人耳目一新。此凳为清宫原藏之物,通高50厘米,面径35.5厘米。圆面,中间镶白色木心,器身雕竹节,无束腰,边沿下有四个罗锅枨,一组矮佬,弓腿。此木凳结构简单,造型新颖,全器以雕竹节装饰,无繁琐之感。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绣墩28件,有木制、瓷制两类。其中,木制的绣墩依然沿袭清代家具的特色。清前期绣墩,造型简单,线条圆润,简洁明快。如清红木镶大理石鼓式凉墩(图4),通高52厘米,面径34.5厘米。该凉墩红木制,素面,造型仿腰鼓,面、底径相若。坐面攒框镶大理石心,上、下端各饰玄纹一道。凉墩的腹腔向外膨出,一周均匀地开出4个四方花形开光洞,墩的四腿以插肩榫连接座面及底托,四腿间饰仿竹藤制品的弧形圈,显得颇为别致,极具装饰效果。此墩造型矬硕,纹饰简洁,圆浑可爱。
  清中期绣墩,更为纤细,纹饰繁复。如清紫漆描金绣墩(图5-1),此绣墩通高45厘米,面径34.5厘米。座面为梅花形,以变形回纹为边沿,面中央为描金花卉纹,侧沿描金云蝠纹(图5-2)。面下有缠枝花卉高束腰,下托腮上描金花纹,鼓腿彭牙,牙条刻牡丹和变形回纹,腿上布满缠枝花卉,腿间安有双环绳纹枨,下承须弥式座底。此墩沈阳故宫藏2对,属清宫旧藏。另外,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红雕漆兽面纹方墩(图6)亦体现繁复的纹饰,此墩为清中期宫廷家具的典型。
  清代绣墩中,还有瓜棱式坐墩,整体外实中空。设计者从天然瓜果找到了造型素材,抛弃了开光加鼓钉的传统造法。沈阳故宫博物院藏2对清红木瓜棱绣墩(图7-1),该绣墩高47.8厘米,面径26.7厘米。形如鼓状,面为桦木镶心(图7-2),墩身上下各饰一道玄纹,墩壁呈瓜棱形,底部带四脚。造型古朴大方,瓜棱状墩装饰效果极强。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瓷制绣墩均为清代,如粉彩花鸟鼓式凉墩(图8-1),一对,通高46.5厘米,腹径37.4厘米。坐墩整体呈鼓形,空心无底,墩面平坦,中心留一抽象镂空的钱纹装饰(图8-2),上下通透。墩面以花纹为地,四处开光,边沿饰勾云纹,有四处云纹。墩腹部上下各有一周凸起的鼓钉纹,墩面以红色粉彩花卉纹为地,中部开光处饰花鸟纹,两开光处以双钱镂孔相隔,造型独特,图案层次分明,画笔精致,釉质莹润柔和,使绣墩端庄古朴的造型透出几分俏丽的情调。
  清光绪粉彩龙凤坐墩(图9-1)亦非常有特色。此绣墩高45.5厘米,腹径35.8厘米,上径19.5厘米。坐墩整体呈鼓形,空心无底,墩面以白色为地,饰粉彩花纹,中心为蓝色钱形镂孔(图9-2),边沿饰锦文与四朵红花。坐墩以浅蓝色粉彩为地,墩腹部上下各饰一周凸起的鼓钉纹,鼓钉纹上为锦文装饰,四处开光,内饰瓜果。墩面中部开光饰龙凤纹,刻划细腻真实,极富艺术感染力,两开光处以双钱镂孔相隔。此坐墩运用鼓钉,既加固了绣墩的厚重,又富有立体感,使器物简朴美观而充满灵气,结实耐用,是清代后期瓷制坐墩的典型代表。
  四、清式家具的鉴定与欣赏
  本文所指的清式家具,是指出现于康熙年间,盛于乾隆时期,具有典型清式工艺美术风格的家具。可分为清初、乾隆,嘉道、晚清四个阶段。
  沈阳故宫博物院作为清朝的陪都宫殿,家具入藏丰富,而对于如何界定清代家具,又是一大争议。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中指出:“明式家具在学术上,指明至清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这一时期中,尤其是明嘉靖、万历到清康熙、雍正(1522-1735年)这二百多年的制品,不论从数量上来看,还是从艺术价值看,称之为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是当之无愧的。”由此可看到,二百多年的明式家具黄金时代,清代占有近一百年,对于明式家具的辉煌艺术成就,清代有着相当大的贡献。而且,当今人们已意识到,不少以前被公认是明代制作的明式家具,包括一些为人瞩目的珍品,实际上制作于清代。
  清代家具,以设计巧妙、装饰华美、做工精细、富于变化为特点。从康熙早年至晚年,约四、五十年之间,清式家具开始萌芽到其初成体系。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共十二幅,此套绘画不仅是清初肖像画中的珍品,而且对研究清代早期的室内布置、装饰风格以及家具等各类艺术品都有重要价值。此图的第一幅(图10)、第六幅(图11)和第九幅(图12)、第十幅(图13)上均有坐墩,第三幅图(图14)上有杌凳,造型多样,装饰风格很强,且与明代坐墩相比,有了相当明显的变化。清代坐墩的高度与直径之比细长于明代。画中还可以看到,当时的清式家具骨架粗壮坚实,方直造型对于明代曲圆造型,题材生动且富于变化,装饰性强,整体光素坚实而局部装饰细致入微。与明式家具相比,在装饰风格上,两者的追求有本质的不同,明式家具尚意,而清式家具则注重形式。
  另外,这十二幅图从侧面反映了清式家具形成的一个外界因素。我们从中可看到,当时的室内布置风格、各种工艺品的装饰手法都能看出,此时已进入了一个注重富贵华丽、推崇装饰性的时期,繁复、精致取代了简洁、朴素,可见,家具与清代整个工艺品发展方向一致,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雍正朝虽然短暂,却是一个承上启下、创作活跃的重要历史时期,清式家具,至少是清式宫廷家具,出现了许多前朝未有的新奇式样、新品种。乾隆时期的家具,最富有“清式”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清式家具的代表。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种之多、式样变化之广、工艺水平之高,均已超过清朝其他历史时期,是清式家具的鼎盛时代。另外,此时的家具使用了金、银、玉石、珊瑚、象牙、百宝镶嵌等不同质地的装饰材料,追求富丽堂皇。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红雕漆兽面纹方墩就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器物。遗憾的是,乾隆年间的有些家具,过多的装饰显得繁琐累赘,破坏了整体效果。虽做工精细有余,却缺少内涵。可以说,乾隆时期亦为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嘉道时期,清式家具不仅用料做工日渐粗糙,形式更是拙劣。清末期,家具造型呆板,粗陋不堪,装饰题材庸俗。
  在家具鉴定上,依据其风格式样来判定年代的早晚,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法。在《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篇Ⅱ——竹木牙角器》一册中,对清式家具年代的判定准则是:“凡木质和做工接近明代的,列为清初;凡制作新颖,质美工精的都称为乾隆制品;凡制作近似乾隆,规矩虽存,但工料不够精良的,则认为嘉庆、道光制品;同治大婚时所制一批雕刻以肿鼻子龙装饰为特点的桌、案、几、凳等,和光绪二十年至三十年市上流行的大批进入颐和园的造型更为拙劣的家具,是晚清制品。”对于家具来说,断代更需要有实践经验。晚期制作早期的,清末制作明代家具的,另外,旧料改作,旧家具改样式的情况更比比皆是,家具鉴定没有单纯的法则可依,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鉴定时往往更胜一筹。盛世收藏,如今家具收藏愈来愈热,绣墩与杌凳也不例外。
  (责编:禹默)
其他文献
“雕必有寓意”。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用玉石雕刻的每款作品、各种图案都是有所寄托、有一定的深刻含意。笔者所收藏的这件和田玉把件,运用圆雕工艺将一块玉料雕刻成了依偎在一起的大小两只羊,并巧妙地保留和利用其洒金皮壳,在旁边雕了个如意的造型。如此雕刻的设计与构思是想反映一种什么美好的寓意呢?明眼人一看便会由“羊羊”与“如意”,而自然而然地想到“样样如意”。  羊为六畜之一,有温顺、文雅的品质,且能带给人类
期刊
国内银行将深度涉足艺术品市场  1月25日,全国首个由银行金融机构投资建设的艺术品仓储库在山东省潍坊银行正式启动使用。而日前,上海权威银行人士也提出银行参股或直接投资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提案。市场人士指出,此前银行只是作为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出现,随着艺术品金融化呈现多样化的形势,银行或将深度涉足艺术品市场。银行的参与从理论上来说有益于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忧艺术品市场的传统收藏性将“变味”
期刊
浅绛彩瓷初创时期是什么风采?从这对少轩于1874年(同治最后一年)画的帽筒可以管窥一斑,那就是浅绛彩初期如花盛开,慢慢走向衰落,这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发生发展规律相反。  我们按时间顺序鉴赏浅绛彩,你会发现,从光绪十年以后,浅绛彩瓷走向商业化,而艺术水平逐渐走低,逐渐走向程式化、匠人化。这与其由原创初期的大胆创新、馈赠亲朋和达官贵族,到商业化的大批量制作、大批工匠从业浅绛彩瓷制作有关。可以说商业化是艺
期刊
2016年,岁次丙申肖猴。十二生肖是先辈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一笔财富,它的意义蕴涵着祖先对后人的教诲、期望,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猴与人类的缘分很深,动物学家称其为人类的远亲,而中国自古就有“猴祖”之说。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定地位,从唐、宋朝开始,传统民俗便以猴作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  猴属于灵长类动物,在智慧的发展上凌驾于其他动物之上。猴,生性机灵,行动矫健迅敏,喜盘挂于树
期刊
与画有缘,缘在与艺术的交融;  与画家有缘,缘在心灵的沟通。  我与著名画家蒋为民先生的缘分,先始于画,后则是心灵的沟通,可谓心心相印,棒打不散!  认识他之前,许多书画界的朋友都向我举荐他,赞誉他是“画坛的奇才”,不仅笔墨功夫了得,而且学养深厚,文采出众,要我特别关注这个旷世奇才。可是,我没心动,作为一个书画收藏家,没有看到令我心仪的书画作品,一切都是扯淡!那时候,网络不发达,不时兴上网,网上查
期刊
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藏有一尊北魏时期的佛造像残碑。石碑上半部残断,仅存三分之二强;原碑四面刊刻,碑阳已不存图案,唯存三面。此石碑侧面尤为精美,且保存较好,碑阴及另一侧则漫漶不清,然碑侧残存之发愿文数行为此碑之命名及断代提供一些信息。  碑阴 上部残存释迦像之衣摆,有一跣足尚能清晰看到,左部造一思维菩萨,菩萨右侧龛内佛弟子尚清晰可见。菩萨下方造比丘像,题名:比丘法迁一心供养。佛龛右部菩萨及供养人皆已损
期刊
晚清的浅绛彩瓷器,是中国陶瓷绘画史上最具文人气的一个品种。中国文学史上一些脍炙人口的佳话,在浅绛彩瓷器上都有体现。本文给大家介绍两件以“觅得清香不计寒”为题的浅绛彩瓷:汪章的踏雪寻梅瓷板与黄南浦的林逋爱梅温酒器。  汪章瓷板高40厘米,宽27厘米,是典型的尺二标准板,绘唐代诗人孟浩然踏雪寻梅的故事。孟浩然(689-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
期刊
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从齐家文化开始历经了战国、两汉、唐代三个最辉煌的历史时期。铜镜在古代亦称“铜鉴”,是古代用青铜铸造的镜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面饰容的日常用具。可是到了清代,西方制造的玻璃产品的普及,以其照映面容的清晰度优于铜镜,制造简单,成本低廉,所以铜镜无可奈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时至今日,铜镜又因其优美的造型,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纹饰,成为古代青铜器中的艺术精品,在文化艺术宝库中熠熠发
期刊
五项媒介:  1、高姓文化国际论坛  搭建全球高姓族人的国际性文化交流平台,推动高姓宗亲联谊,开展较高层次的高姓历史文化研究、探讨,推动高姓文化建设。  论坛两年一届,邀请高姓或他姓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及热心高姓文化的宗亲、朋友参会,在国内各地或国外定期举办。  编辑出版论坛成果。  2、《高姓文化》杂志  杂志为国际大十六开本,第一年为半年刊,以后视情况增加期数。  刊登具有一定水平的高姓及百家
期刊
最初只看到一帧照片,瓷上画仕女:月,湘帘,桐荫,山石,花草,一位柔弱女子正在后揽镜自照,我见犹怜。有长题曰:“错把钦□当凤凰,纷纷恩怨漫相偿,一到孤女零仃托,不枉梧桐泪几行。右题平儿句。”红印“右文”(图1),画意诗文皆动人,让我极为喜欢。  题中说得很明白,这是画的红楼人物:平儿。红楼四十四回的回目正是“喜出望外平儿理妆”,这便是正在理妆的平儿。她因贾琏的戏谑而被大泼其醋的凤姐殴打,妆容散乱,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