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立传铸经典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_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画有缘,缘在与艺术的交融;
  与画家有缘,缘在心灵的沟通。
  我与著名画家蒋为民先生的缘分,先始于画,后则是心灵的沟通,可谓心心相印,棒打不散!
  认识他之前,许多书画界的朋友都向我举荐他,赞誉他是“画坛的奇才”,不仅笔墨功夫了得,而且学养深厚,文采出众,要我特别关注这个旷世奇才。可是,我没心动,作为一个书画收藏家,没有看到令我心仪的书画作品,一切都是扯淡!那时候,网络不发达,不时兴上网,网上查不到蒋为民的任何资料,于是,有人给我寄来《中国美术家蒋为民画集》、挂历《马到成功——蒋为民水墨画马》、《肝胆相照-民建风采画册》等画集。翻阅这些画集,我怦然心动,蒋为民画中的笔墨融“徐、蒋学派”之长,含浙派美学之韵,富南北通畅之气,已具大家风范。他最可贵之处在于自然,没有矫揉造作,没有画蛇添足,没有为技而技,一个青年画家,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要知道所谓“自然”是对画家所描绘的形象“形神皆备,物我交融”,如造化天成一般,这可是许多画家一辈子也达不到的。因此,“自然”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被认为是最高的画品,以下依次为神、妙、精、谨细。顷刻间,我有了要认识蒋为民先生的冲动。
  我曾说过:画,是名画家生前畅通的名片。
  我还认为:画,是名画家死后永恒的墓志铭。
  请别忌讳墓志铭这样的字眼,墓志铭是可以传世的,画家的画,谁不想传世呵!假如一个画家去世了,他的画还像精彩的墓志铭一样被人传诵、欣赏,这是多大的造化啊!
  蒋为民先生正是凭着“画”这张名片,打动了我,消除了陌生的壁垒,让我们心有灵犀。当时,正好我准备请几位画家到云南作画,于是,便邀请了他。
  初次见面,蒋为民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个子不高,但才气高;人不魁梧,但帅。丰富的学识,独到的见解,雄辩的口才,使他魅力四射,朋友们在一起聊天,他往往成为谈论的中心,成为主讲,成为真正的“角”,让你感到他的张扬,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才华,有人说他是画家中的学者,不如说他是学者中的画家更妥当。
  那一次,我有意在云南昆明、楚雄、大理连续安排了五场笔会,并变着法子出题目,一会人物、一会山水、一会动物,有意识地对蒋为民的画技进行考察。蒋为民先生手中似握有一支神笔,画人物出神入化,栩栩如生;画鸟儿灵动鲜活,展翅欲飞;画骏马昂首奋蹄,腾空疾奔。他把中国画笔墨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五彩纷呈。他熟谙了用笔的轻重、疾徐、顿挫、转折;他精通了用墨的枯湿、浓淡、聚散、虚实,并通过这些技法来营造画面的气韵,达到和谐性、玄秘性、超越性、独特性。中国画坛凡成大家者,无不以笔墨彪炳于世。别小视了画家手中这支笔,它是由一个人的胸襟、气度、人格来支撑的!鸡肠小肚的人,拿不动如椽大笔;大胸襟,才有大手笔,有大手笔之画家,才能绘出不朽的大作。其实,从看他作画不到一小时,我就认定:此君,当是不朽画作的缔造者;此君,也是我后半生应当倾其所有而“网住”的被收藏者。
  笔会结束就要分别的前一个晚上,我单独与蒋为民先生作了长谈。郑重告诉他,我决定收藏他的作品,润格由他定,而且我会逐年增加投入。蒋为民先生爽快地答应了,问我题材和内容有什么要求,我的回答很简单:“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只要你认为好就行。”不久,北漂在京城的蒋为民先生打来电话,让我到北京看画,我随即和夫人一起飞北京。他当时租住在北京海淀区玉海园,房屋破旧而又狭小,要欣赏他创作的大画,展开都很困难。我惊诧这些充满灵性、极具美感的经典之作,是怎么在这种环境中创作出来的?他首先让我欣赏的挂历《国色天香》原作,随着一张张八尺大画徐徐展开,中国历代绝色佳人款款走来,顿觉天地皆美色,满屋皆生香,西施的凄美,貂蝉的妩媚,杨贵妃的丰腴,赵飞燕的玲珑,文成公主的雍容大度,梁红玉的飒爽英姿,都被蒋为民先生刻画得惟妙惟肖,过眼难忘!紧接着又欣赏了荣获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的《八饮图》、首届中国文艺“金爵奖”的《丽人行》等几幅经典之作,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构图精巧,充分展示了蒋为民先生传统功力以及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妙韵。随后,蒋为民先生又兴致勃勃地逐一拿出马年《马到成功》、羊年《喜气洋洋》、猴年《鸿运齐天》、鸡年《金鸡报捷》等生肖挂历的原创画作。在这些画作中,马的矫健、羊的温顺、猴的灵动、鸡的雄姿得以充分展现。他的每一幅作品,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动物画,都有自己的创意,都是他思想和情感的呈现。他总是选取最能产生艺术张力的画面去定格、去渲染、去发挥,硬是达到画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令人惊叹叫绝!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主人津津乐道,看客津津有味,我们忘了时间,忘了饥饿,忘了世间万事万物,唯有绘画在滋润着我们的肌体,唯有艺术在牵引着我们的思想,唯有交流在激发着我们的灵感,直到凌晨三点多,才依依不舍告别,蒋为民夫妇亲自送我们回宾馆。走出那充满艺术气息的斗室,我心中感叹:狭小难掩艺术之博大,简陋难扼国粹之灿烂。在这种艰难环境走出的艺术家,有什么苦难不能承受?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当夜彻夜难眠,第二天一早,我激动难抑,打电话给一位非常知心的藏友,要他往我卡上打钱,与我一起收藏蒋为民先生的作品。藏友一直对我很敬重,迅速行动,加入收藏蒋为民先生作品的行列。随后几年,我不断加大投入,相继收藏了他的许多作品。所幸的是,蒋为民先生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他心无旁骛,一心一意作画,他心如水平静,人如菊淡然,画画就是他最大的爱好,最高的享受,就是他立志追求的缪斯女神。2008年,蒋为民先生以他的艺术执着和绘画才能,考入刘大为工作室人物画课题班,成为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先生的高徒。其实,早在头一年,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人物画创作研究生班,得到苗再新、赵建成、张道兴、杜滋龄等当代名家的亲自授受,使他在技艺和画道上有较大提高。在这之前他是著名人物画家姚有多先生的关门弟子,这为他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大为工作室人物画课题班,实行导师制,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张晓凌当任学术主持,著名人物画家任惠中任执行导师,以上几位都是美术界的精英。刘大为主席更是画坛的旗帜,中国美术这艘大船的掌舵人,能得到他们的亲授和培养,蒋为民先生如逢甘露,如鱼得水,他脱颖而出,迅速成为画坛公认的栋梁之才。两年学成毕业后,受刘大为主席重托,出任荣宝斋画院刘大为工作室人物画高研班执行导师。   作为收藏家,你要收藏一个画家的作品,就要真正与画家交上朋友,走进画家的艺术天地,深入画家的心灵世界,这样,你才能获得最具画家心血的精品力作。近些年,在我选定收藏的几位画家中,我与蒋为民先生交流得最多,交往得最勤,了解得最深,可谓情有独钟,一往情深。为此,常有朋友问我:你如此看重蒋为民,他的画艺术价值到底在哪里?看重蒋为民先生的理由有许多,但以下几点是最关键的元素。
  他是稀有的学者型画家,学养、学识、学问构成了他绘画的深度。中国水墨是东方哲学意蕴的展示,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精神取向,古今著名的书画大家,无一不是学富五车的文化大家。中国画的绚丽和灿烂,靠的是学养的滋润,文人画是“养”出来的,而不是“画”出来的。蒋为民先生博览群书,广汲知识,厚筑学养,这些都是绘画艺术中不可缺少的稀有元素,使他的画充满了至高、至刚、至善、至美的气韵,为画坛带来沁人心脾的清风。
  他是优秀的全才型画家,诗词、歌赋、音乐开拓了他绘画的广度。蒋为民先生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和较宽的艺术修养,他是文化部一级歌手,诗、词、曲曾获全国金奖,他还擅长主持,曾被誉为“金牌主持人”。艺术是一个整体,各类艺术融会贯通而又相互独立、相互映衬。艺术更是一个人的个性、品格、学识、才情、技巧和审美情趣的综合产物,一个只懂绘画,不懂其他艺术的人,只能是一个画家,而永远成不了大家。作为画坛才子的蒋为民先生,凭着诗人的灵气,词人的逸气,歌手的大气,音乐家的才气,为我们奉献出情景交融、诗画合璧的佳作。
  他是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时代性、现实性、广泛性筑起他绘画的厚度。蒋为民先生的绘画创作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共欢乐,与祖国共命运。他的画除早期创作了一批古典历史题材和人物之外,绝大多数创作都是立足当代,展示当代人生活风貌,反映当代人的喜怒哀乐。他不粉饰太平,不回避矛盾,这是需要勇气和胆略的。蒋为民先生把艺术家的使命放在当代历史进程中考量,写时代之魂,画人间百态,为国人立传。他呕心沥血创作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故事串联起来,就是当代的“清明上河图”,就是时代的晴雨表,这些现实主义作品是可以传世的!
  他是崇高的理想主义画家,高尚的人格,高端的学术,高远的追求,托起他绘画的高度。在美术领域,人品与画品永远成正比,人格的高下,决定着作品的高下。蒋为民先生做人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作画激情高扬,意境高远。仔细研究他的旧作新画,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咫尺小品,无不充盈着民族气节和时代精神,是那么高雅脱俗,不同凡响。他画中涌动着势不可挡、气不可收的大气、正气、豪气、清气、刚气,似乎要力透纸背,冲出画面,弥漫世界。
  纵观蒋为民先生的画作,现实主义是他的思想基础,为民立传是他的价值取向,崇高至正是他的美学底蕴,诗情画意是他的艺术特色,创作不朽是他的理想追求。为此,他的人品,受到普遍的敬重,他的画作,受到美术界的肯定,收藏家的喜爱,自然也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近年来,他先后受命在中南海为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办公室、会客厅分别创作了《江南童谣》、《九马跃天地-五洲共太平》、《但留一湖水-美丽大中华》、《满城桂香扑鼻来》等佳作,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赞誉。
  时代呼唤经典,经典引领潮流,潮流推动世界,世界因此而多彩。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时代的经典,每个时代的经典,都是那个时代的文化标志,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审美取向和最高水平。蒋为民先生正朝着创造经典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绘画艺术上已具有深度、广度、厚度、高度的蒋为民先生必将会为我们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之作。
其他文献
玉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就目前考古发现而言,早在8000多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就开始雕琢使用玉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玉部》中说:“玉,石之美。”伴随历史的演进和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玉器被赋予了新的诠释。它的发展既体现了古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演变,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色和时代风格。  滕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七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使得这一地区文物丰富。在这
期刊
明清瓷器上有一种爱好者习称为“月华”纹的图案,十分常见(参见本文附图)。这种纹样究竟有着怎样的含义?很少有人深入探究。其实,存世量大的瓷画表明其群众基础大,其内涵往往更是丰富,寓含的意义更是重大。本文尝试对此纹样作一解读。  中国古代“华”通“花”,因此“月华”也可以理解成“月花”,即形状象月亮的花。虽然对“月华”纹作这样的解释似乎也说得通,但说服力并不强,因为“月华”在明代并不是“月花”之意。 
期刊
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贾平凹——  目前,艺术品收藏市场起起伏伏,纷纷扰扰,从一些同行朋友的反应来看,有些藏家已经乱了阵脚,各种各样的焦虑心态都已经出现了。甚至有人为了使手中的藏品尽快出手,开始不择手段了。其实,任何一个市场都会风云无定,都会起起落落。想在一个行业里纵横驰骋,长时间的生存下去,那就必须要有一颗笑看风云、在惊涛骇浪
期刊
在刚刚闭幕的“艺术广东”上,和大多数国内画廊普遍迎合观众审美预期的艺术品有明显不同,几家具有“国际范儿”的外国画廊带来的艺术品,无论架上绘画还是雕塑和装置,都呈现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更加“当代”的艺术风貌,令人颇有耳目一新之感。偌大的展厅里,不时会有好奇的观众游走而至,品鉴一番。但几位外国画廊的负责人均对记者表示,广州的潜在藏家们最喜欢问:“这个艺术家有名吗?他的作品这几年升值幅度如何?”这个在国
期刊
随着晚清浅绛彩和民国新粉彩瓷逐步被人们关注和喜爱,浅绛彩和新粉彩之间的优劣评判成为人们议论的一个热点。就目前情况看,浅绛彩和新粉彩确实各有一批推崇者,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持两者兼收并蓄的态度。  究竟怎样科学合理地判断浅绛彩与新粉彩瓷的艺术品位和经济价值?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陶瓷界所说的“浅绛”,借国画术语,是指晚清流行的一种以淡淡相间的墨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上淡赭和
期刊
(接上期)  18.白釉花瓣口尊 →  口径12.6厘米,腹径11.2厘米,底径8.1厘米,高10.4厘米。出土时口部略残。口呈八瓣花卉状,尖圆唇,长颈微束,小溜肩,腹微鼓,腹部与口部相对应也呈八瓣瓜棱状,圈足外撇,足沿外翻,圈足上有三个两两一组的圆形镂孔。肩与腹交界处饰有两周凹弦纹,器表通体施白釉,晶莹剔透,光亮润洁。  ← 19.黑釉葵口盂  口径13厘米,腹径10厘米,底径5厘米,高8.1厘
期刊
“雕必有寓意”。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用玉石雕刻的每款作品、各种图案都是有所寄托、有一定的深刻含意。笔者所收藏的这件和田玉把件,运用圆雕工艺将一块玉料雕刻成了依偎在一起的大小两只羊,并巧妙地保留和利用其洒金皮壳,在旁边雕了个如意的造型。如此雕刻的设计与构思是想反映一种什么美好的寓意呢?明眼人一看便会由“羊羊”与“如意”,而自然而然地想到“样样如意”。  羊为六畜之一,有温顺、文雅的品质,且能带给人类
期刊
国内银行将深度涉足艺术品市场  1月25日,全国首个由银行金融机构投资建设的艺术品仓储库在山东省潍坊银行正式启动使用。而日前,上海权威银行人士也提出银行参股或直接投资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提案。市场人士指出,此前银行只是作为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出现,随着艺术品金融化呈现多样化的形势,银行或将深度涉足艺术品市场。银行的参与从理论上来说有益于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忧艺术品市场的传统收藏性将“变味”
期刊
浅绛彩瓷初创时期是什么风采?从这对少轩于1874年(同治最后一年)画的帽筒可以管窥一斑,那就是浅绛彩初期如花盛开,慢慢走向衰落,这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发生发展规律相反。  我们按时间顺序鉴赏浅绛彩,你会发现,从光绪十年以后,浅绛彩瓷走向商业化,而艺术水平逐渐走低,逐渐走向程式化、匠人化。这与其由原创初期的大胆创新、馈赠亲朋和达官贵族,到商业化的大批量制作、大批工匠从业浅绛彩瓷制作有关。可以说商业化是艺
期刊
2016年,岁次丙申肖猴。十二生肖是先辈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一笔财富,它的意义蕴涵着祖先对后人的教诲、期望,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猴与人类的缘分很深,动物学家称其为人类的远亲,而中国自古就有“猴祖”之说。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定地位,从唐、宋朝开始,传统民俗便以猴作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  猴属于灵长类动物,在智慧的发展上凌驾于其他动物之上。猴,生性机灵,行动矫健迅敏,喜盘挂于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