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耀邦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是中国人民的忠诚儿子和公仆。对于胡耀邦的功过评价,在胡耀邦去世后中央所作的悼词中做了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这些评价是实事求是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第一次与胡耀邦握手
我与胡耀邦同志相识是1981年春。当时我已被任命为国务院副秘书长,协助总理、副总理处理一些经济方面的事务,中央指定我列席中央书记处的会议。1981年3月,我第一次列席书记处会议时,国务院领导把我向胡耀邦同志介绍说,这就是从四川调来的田纪云同志。我走到胡耀邦的座位前与他握了手。这是我与胡耀邦的第一次握手。在其后的会议中,胡耀邦经常要我宣读文件,有时也问我一些经济方面的数字或情况,我总是尽力做准确回答。在我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之后,与胡耀邦同志的接触就更多了,经常参加由他主持的政治局会议和书记处会议。另外,我还是由胡耀邦同志主持的“人事安排小组”成员之一,也经常参与人事安排问题的研究。在多年的接触中,我对胡耀邦不仅有着较深刻的了解,而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民主作风
对于胡耀邦的民主作风,凡与胡耀邦同志接触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他让人说话,敢让人说话,动员人说话,“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装袋子”,这是胡耀邦同志身体力行的名言。凡是他主持的会议,与会的人都比较轻松,发言热烈,有时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胡耀邦同志全不在乎。记得1985年6月,劳动人事部副部长严忠勤在向书记处汇报工资改革方案时,因与胡耀邦理解不一致争论起来,但事后耀邦同志对我说:严忠勤这人不错,敢于直言。所以,在中央工作的人,包括一些老同志,都认为胡耀邦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是中国共产党最民主,政治生活最正常、最活跃的一个时期。
选拔年轻干部
胡耀邦同志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1984年7月30日的书记处会议上,胡耀邦同志说:“前天(即7月28日)我向小平同志汇报了三中全会的问题,我讲三中全会的一个议题是明年(即1985年)召开党的代表会议的问题。党代会的议题是:1.‘六五’计划与‘七五’计划问题;2.人事安排问题。中委要退一些人,进一些人。现在的中委60岁以下的不到100人。补充中委的条件是:一是对经济工作真正懂行的人,二是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人,三是优秀的5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
在胡耀邦同志的主持下,于1985年9月18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代表会议,在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一批老干部不再担任中央委员,增补一批年轻干部进入中委。在十二届五中全会上胡启立、乔石、李鹏和我同时进入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同年12月25日,胡耀邦同志主持召开了调整后的书记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胡耀邦同志说:“在培养干部方面,我们6年走了3步:选拔、锻炼、进领导核心。下一步如何培养?一要老同志支持,二要个人努力。要给他们压担子,老同志要少管一点事。”
他告诫新进领导核心的同志:第一,要努力学会驾驭全局的能力,要多拿点时间想点全局的问题,读点书,马列主义、中外历史、政治经济学、文学等都要读一点,要熟悉全局情况,学会支配时间。第二,要发扬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好风格:一是光明正大,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二是身体力行,模范带头。一位领导插话说:“小平同志说过,在位谋行,担子压上了,就干得了。”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今后书记处会议由胡启立主持,由我协助万里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80年代中国领导层的年轻化,一大批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正是在胡耀邦同志的大力推动下实现的。
(摘自现代出版社《我心中的耀邦》 编者:胡德华 )
第一次与胡耀邦握手
我与胡耀邦同志相识是1981年春。当时我已被任命为国务院副秘书长,协助总理、副总理处理一些经济方面的事务,中央指定我列席中央书记处的会议。1981年3月,我第一次列席书记处会议时,国务院领导把我向胡耀邦同志介绍说,这就是从四川调来的田纪云同志。我走到胡耀邦的座位前与他握了手。这是我与胡耀邦的第一次握手。在其后的会议中,胡耀邦经常要我宣读文件,有时也问我一些经济方面的数字或情况,我总是尽力做准确回答。在我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之后,与胡耀邦同志的接触就更多了,经常参加由他主持的政治局会议和书记处会议。另外,我还是由胡耀邦同志主持的“人事安排小组”成员之一,也经常参与人事安排问题的研究。在多年的接触中,我对胡耀邦不仅有着较深刻的了解,而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民主作风
对于胡耀邦的民主作风,凡与胡耀邦同志接触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他让人说话,敢让人说话,动员人说话,“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不装袋子”,这是胡耀邦同志身体力行的名言。凡是他主持的会议,与会的人都比较轻松,发言热烈,有时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胡耀邦同志全不在乎。记得1985年6月,劳动人事部副部长严忠勤在向书记处汇报工资改革方案时,因与胡耀邦理解不一致争论起来,但事后耀邦同志对我说:严忠勤这人不错,敢于直言。所以,在中央工作的人,包括一些老同志,都认为胡耀邦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是中国共产党最民主,政治生活最正常、最活跃的一个时期。
选拔年轻干部
胡耀邦同志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1984年7月30日的书记处会议上,胡耀邦同志说:“前天(即7月28日)我向小平同志汇报了三中全会的问题,我讲三中全会的一个议题是明年(即1985年)召开党的代表会议的问题。党代会的议题是:1.‘六五’计划与‘七五’计划问题;2.人事安排问题。中委要退一些人,进一些人。现在的中委60岁以下的不到100人。补充中委的条件是:一是对经济工作真正懂行的人,二是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人,三是优秀的5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
在胡耀邦同志的主持下,于1985年9月18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代表会议,在实现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一批老干部不再担任中央委员,增补一批年轻干部进入中委。在十二届五中全会上胡启立、乔石、李鹏和我同时进入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同年12月25日,胡耀邦同志主持召开了调整后的书记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胡耀邦同志说:“在培养干部方面,我们6年走了3步:选拔、锻炼、进领导核心。下一步如何培养?一要老同志支持,二要个人努力。要给他们压担子,老同志要少管一点事。”
他告诫新进领导核心的同志:第一,要努力学会驾驭全局的能力,要多拿点时间想点全局的问题,读点书,马列主义、中外历史、政治经济学、文学等都要读一点,要熟悉全局情况,学会支配时间。第二,要发扬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好风格:一是光明正大,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二是身体力行,模范带头。一位领导插话说:“小平同志说过,在位谋行,担子压上了,就干得了。”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今后书记处会议由胡启立主持,由我协助万里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80年代中国领导层的年轻化,一大批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正是在胡耀邦同志的大力推动下实现的。
(摘自现代出版社《我心中的耀邦》 编者:胡德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