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制菜:抓住偷懒的年轻人
学化学专业的小丁刚刚研究生毕业,在南京一家医药公司找到了工作,公司待遇不错,有各种福利,还提供租房补贴。小丁很高兴,在公司附近租好了房子,将小家安顿好后,就邀请朋友们来吃饭。一来庆贺他在南京立足,感谢朋友们给予过的帮助;二来就是为了大家聚一聚,联络联络感情。
小丁从小就喜欢做饭,学习劳累了,就去厨房做一顿好吃的。当然,他没空买菜,想要的配料,开好单子,请父母帮他买来就行。现在自己独立生活,没有父母帮着打下手,他要请客,去超市的半成品柜台选购那些荤素搭配好的半成品预制菜就可以。
清蒸鳜鱼、青椒牛柳、蒜苗瘦肉丝、桂花莲藕凉拌菜、冷鲜散养草鸡半只……小丁往购物车里装着那些被称为“快手菜”的半成品食物。对,因为在家打扫卫生耽搁了,小丁没有时间去超市了,就直接在一个买菜APP里下单,选择半小时内送货上门。当外卖员提着一大袋半成品食物外加鲜花、水果敲响他家的门时,小丁觉得自己的独立生活尽在掌握中,对完成今天招待朋友的这顿大餐充满信心。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菜。预制菜省去了食材采购的烦恼,简化了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包装,再通过加热或蒸炒等烹饪方式,就能直接作为餐桌上的便捷特色菜品。
这种不需要洗菜、不需要择菜的菜品,越来越受消费者喜欢,尤其受当代年轻人的青睐。盒马鲜生的数据显示,54%的95后消费者经常自己购买食材做饭,而半成品菜是他们最爱的商品之一,购买比例达到了65后的两倍。
小丁铺好餐桌,将鲜花插进花瓶,洗好水果放在果盘里,而后走进厨房,把那些半成品菜肴一字儿在台面上排开,然后打开抽油烟机,开锅、放油,按序去炒,炒好一盘端到餐桌上一盘。在此之前,他已经把草鸡安顿在铁锅里,放在另一只炉子上慢慢炖着了。当朋友们敲响他家的门时,鸡汤开始飘香,而菜已经全部炒好了。
朋友们赞小丁好手艺,而小丁觉得他只是将在公司实验室做实验的流程恰好地应用到了厨房里,而现代化的预制菜生产方式为他的手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如今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无暇关注工作以外的事情,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在家按照传统方式做一餐饭。当外卖平台使用料理包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点外卖存在着卫生和安全问题,整天在外就餐成本也高时,从超市或者生鲜平台上购买预制菜回家,简单烹制一下就可以美美吃上一顿,就成为当代年轻人一种高性价比的选择。
2021年春节期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年轻人响应号召,没有返乡而选择就地过年,天猫上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6倍;京东数据显示,1~2人小包装预制菜的成交额同比增长了3.5倍。
代餐:为了胖瘦可控的安全感
不用出差,也不会有应酬的周六早晨,苏拉起床后来到厨房,为自己选了一袋燕麦黑芝麻风味的营养代餐粉,用150ml左右不烫手的温水冲泡好后,在半小时内慢慢饮用完毕。这一天,苏拉完全按照营养控卡代餐的食谱来吃。
苏拉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华东地区的负责人,工作繁忙,在外应酬吃得多,一不小心就热量超标。身体超重的数字已经让她无法面对了,于是开始选择营养控卡代餐。
三年前,苏拉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工作不算太忙,下班后自己做饭吃,吃完休息好后就出门夜跑,还参加过马拉松。可随着更换工作,日益变得忙碌,她不得不放弃运动习惯,也没有时间自己做饭吃了,苏拉的身材眼见着壮实了起来。
正当她为此苦恼的时候,有一款她使用了近十年的运动APP推出营养控卡代餐食品。出于对这个平台的信任,苏拉购买了那些代餐食品。
所谓代餐,顾名思义就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见的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代餐零食以及代餐粥、代餐米饭等形式。
中国营养学会2019年11月发布实施的《代餐食品》(T/CNSS 002-2019)团体标准中对代餐食品作出了明确定义:全营养代餐食品,是为了满足成年人控制体重期间一餐或两餐的营养需要,代替一餐或两餐,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种控制能量的食品;非全营养代餐食品,是为了满足成年人控制体重期间一餐或两餐部分营养需要,代替一餐或两餐中部分膳食,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种控制能量的食品。
不过这也只是团体标准,仅供行业参考,目前代餐食品还是作为普通食品进行管理。
苏拉在网上看过很多代餐产品,眼花缭乱。她购买的产品是一日三餐全部配好了的,只要撕开来按照说明吃就行了。
中午的食谱是鱼香肉丝饭和鸡胸肉丸。鱼香肉丝饭中的米饭由糙米、魔芋、小麦仁等粗粮组成,再配以鱼香肉丝浇头。这样一份午餐,热量仅是275卡路里,苏拉吃得很安心,不会像平常那样在外吃喝之后产生罪恶感。
下午三四点时,如果感到饿了,还有一份牛奶味夹心卷和苏打饼干,不用担心热量,都在可控范围内。晚餐很简单,是一根蛋白棒和一份素肉。依照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或者苏拉出差应酬的需要,晚餐通常都是大吃大喝的时刻,吃完之后还不运动,多余的卡路里多是在这一餐积攒下来的。可是按照营养控卡食谱吃,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遗憾的是,代餐食品买回来之后,苏拉并不能够坚持吃几顿,因为她总是不断地需要出差,一出差就有应酬,她总不能在应酬的餐桌上捧出代餐吧。
说起来,苏拉吃代餐已有半年多时间,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形式,并没有让苏拉获得减肥的效果。苏拉也明白,她真想要减肥,只要减少在外吃饭的頻次,运动起来,根本不需要代餐,就可以实现瘦身目标。问题就在于,当前的她没法不在外吃饭,也没时间去运动,所以选择吃代餐,就像是一种心理慰藉,告诉自己,已经在行动了,但行动的效果有待于更好地执行。
2013年,由硅谷“码农”罗布·莱因哈特创立的代餐品牌Soylent开始流行;2019年开始,国内外各种品牌抢滩中国市场;2020年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对控制体重、健康生活的需求越发强烈,为代餐市场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代餐带给年轻人的是什么呢?市场研究者指出,代餐在以下几个层面的营销,满足了年轻人在现实和心理层面的需求,从而使得代餐市场日益火爆。
第一是健康感。消费升级使得年轻人更多开始关注健康问题,关心每天所摄入的食物是否为身体真正需要,代餐剔除了餐食当中不必要的脂肪和糖,只选择健康成分,能够使年轻人在饮食与自身之间建立起一种“自洽”的健康感。
第二是时尚感。以代餐替代传统食物,告别过去的吃饭方式,被营销成为“一种更时尚的生活方式”,从而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第三是方便感。代餐的出现恰好契合了当下“懒人社会”的需求,用最短的時间获得正餐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将年轻人从厨房劳动中解放出来,不必买菜做饭,也不必洗碗。同时,其食用的场景也正在变得多元化,上班族在早餐、加班、开车、开会和夜宵等不同的场景下,都能获取“能量弹药”,为身陷高强度工作的年轻人节省了更多时间。
第四是安全感。这是更为隐秘的一点,代餐给了年轻人一种“胖瘦自己说了算”的心理自由。有人会觉得,代餐就像是一种“安全感”,想放纵的时候完全可以大吃大喝几天,再吃几天代餐就可与之相互抵消。国内就有代餐品牌推出过“三日燃卡餐”,打出的宣传语为“三天瘦五斤”,精准数字的背后正是这种“胖瘦可控的安全感”。
“一人食”:单身青年的“盲盒游戏”
灿灿所在公司的办公楼下新开了一家便利超市,她去逛时发现,超市里热闹非凡,放置于里面的三排桌椅上坐满了人,人人都在吃东西。这明明是家便利店,却比有些餐厅的生意还要好,吸引人们的便是冰柜里那些花样繁多的微波速食。也是在这里,灿灿才知道,现在的微波速食已经如此丰富了。鸡肉卷、海苔卷、培根卷,还有各种披萨、拌饭、三明治,甚至还有鸡汤面、袋装意大利面等,不用开火,不用洗碗,微波炉“叮”一声,一个人营养又美味的一餐就解决了。
是的,95后灿灿一个人生活。据央视财经报道,眼下我国有超过两亿人单身,并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地增加。单身生活,最令灿灿无奈的不是孤独,而是简单的一日三餐。外婆经常给她打电话,让她学习做饭,但灿灿觉得一个人做饭太费神费力;吃完还要洗锅洗碗,更是麻烦。
国金证券消费研究中心发布的《单身经济专题分析报告》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单身人群只是偶尔做饭,超过五分之一的单身人群从来不做饭。单身人群在饮食上同时追求便利与贴近喜好,外卖、“一人食”餐厅与方便食品成为最受欢迎的就餐选择。
灿灿以前也经常叫外卖,后来得知很多平台的外卖都是用料理包加热制作的,就减少了点外卖的频次,但寻寻觅觅中也发现了一片速食的天地。那些螺蛳粉、酸辣粉、米粉、拌面、自热火锅、方便面、面包、蛋糕、八宝粥等不同品牌不同口味太多了,灿灿觉得每天吃都吃不过来。
作为传统正餐的一种替代方案,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总觉得方便速食食品是“不卫生”“不健康”和“低端”的代表。但如今,这些速食产品看上去正在撕去这一标签,它们不仅满足了“懒人社会”的需求,且具有便携、低价、标准化程度高、易存储等优势。同时,由不同地域、贴着乡愁标签的传统美食打造的方便速食也迅猛地发展了起来。客观而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无形中带动了速食产业的突飞猛进。
这正符合灿灿的感受,除了超市的微波速食,她在抖音上也看到各地的小吃美食都相继推出速食产品,最火的便数广西的螺蛳粉了。
自从发现速食天地之后,灿灿把一个人吃饭的事变成了一个“盲盒游戏”。她从抖音直播间主播那里购买各地的小吃美食,一顿饭拆封一地的美食。她不知道某个地方的美食好不好吃,是不是她喜欢的,吃之前,充满了期待和猜想,就像开盲盒一样。哪怕遇到不好吃、不喜欢的美食也不要紧,灿灿享受的是这个“开盲盒”的过程和乐趣。如果味道好,还正好是她喜欢的,那这顿饭就吃出了幸福的滋味。
除了这些方便速食,有时候灿灿去餐厅,发现餐厅里“一人食”的座位也多了起来。她所在小区旁边就有一家商场,负一层是美食街,以前她常在这里吃南京美食鸭血粉丝汤。有一天她如常进去,发现店里座椅的位置有了变化,简单说就是多了一排一人座。灿灿不得不感慨现在商家的敏感性。当然,这也让她的选择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方便舒适。
天猫发布的“2019—2020国民味道”数据显示,由于单身人群的不断增长,小瓶酒、1斤装大米等“一人食”商品在天猫同比增长高达30%。美团发布报告也显示,分布在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一人食”餐厅数量占比为67%。其中,一线及新一线的19个城市中,“一人食”餐厅数量占比达到45%。
零糖食品:既害怕糖又想要甜
“小佳,你这喝的到底是咖啡,还是桂花茶?既有咖啡香,又有桂花香?”
“我这是桂花咖啡,哈哈。”小佳得意地回答,拿出桂花干儿跟同事们分享。
这是小佳今年秋天跟着抖音“吃播”视频新学的一款饮品。金秋来临,小区里的一排桂花树齐齐绽放,小佳拿着小筐儿收集落下的桂花,清理掉里面的叶子和杂质,一个周末,就把花儿晒成了花干。然后在喝咖啡的时候,投进去一小撮,顿时一杯中西合璧的饮品就诞生了。
“创新饮品达人”是同事们给小佳的新标签,其实她最大的标签是“零食达人”。同事们没有说错,小佳熟知各种零食,蛋黄酥、牛肉卷、椰子卷、海鲜仙贝、芝士夹心饼干、黄桃罐头、杏子干……不仅自己吃,她还常常给同事带各种新奇特美味零食。
同事们也爱吃,但每吃一次,总会叹息一次:“哎呀,热量又超标了!”渐渐小佳也被影响到,吃起来的时候总会有些罪恶感。以前她还爱喝全糖奶茶,后来被同事影响,渐渐改喝半糖、三分之一糖,直至无糖。今年上半年,有一款主打零糖的新生代饮料的厂家突然公开声称,它的“0蔗糖”并非“0糖”,引发网友们热议,很多网友都有“上当受骗”之感。小佳也知道了,“0蔗糖”并不等于无糖。“0蔗糖”只是把蔗糖剔除了,不等于没有添加其他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或双糖(乳糖、麦芽糖)等。“0糖”或者“无糖”,在国家食品标准中的定义是每100克或者100毫升食物中的糖含量不超过0.5克。 小佳没想到喝个饮料,里面竟还藏着这样的文字游戏,一下子对那款饮料的好感全无,也对所有标榜“0蔗糖”的饮品产生抗拒心理。她开始生发自己创新饮品的主意。与其被别人哄,不如自己哄自己,开心得明明白白。
如今,如何减糖、减脂是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说,限制糖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食品生产界顺应消费者的需求,生产低糖、零糖食品,但是消费者对甜味依然有依恋,既害怕糖又想要甜,企业就生产出添加甜味剂的低糖、零糖食品,这样的产品就大行其道起来。有的研究表明,相对于糖,甜味剂的害处少了一些。但也有研究表明,甜味剂大量摄入,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造成代谢紊乱,带来食欲上升。所以,零糖食品并不意味着“吃了不怕胖”。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已有较多的证据表示,过多摄入含糖饮料、油脂可对健康造成影响。饮食中摄入过量糖油,不仅会导致超重肥胖,还将引发膳食相关慢性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
可以看出,“0糖、0脂、0卡”概念的普及,印证了食品大健康趋势的未来发展。在法规的管理下,企业依照要求进行宣传的同时,还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配方,对产品进行合理判断。在消费者的认可下,“0糖”系列产品将会发展得更为迅速。
美食视频:调动“吃饭氛围组”
大大的铁锅热气氤氲,热气下是炖得酥烂的红烧肉,一筷子夹起一块半肥半瘦的肉,一口咬下去,都能听见嗞嗞冒油声……主播一边吃,一边说:“天哪,太好吃了!”
崔文对着电脑显示器,看得食欲大增,就着自己的快餐,大口吞咽起来。“光捧着饭吃,什么也不看,多无聊!”崔文说。
有心理治疗师指出,现在的年轻人不缺衣、不少食,但缺乏一种忍受无聊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好玩很重要,快乐很重要,吃饭也是如此。
崔文吃饭的时候看“吃播”,是三年前读研期间养成的习惯。他关注的这名男主播,在B站有400多万粉丝,家住安徽某地乡下,平常帮人修空调,闲暇时做一些美食,拍一些视频。主播喜欢用大锅大灶很夸张的方式做一些土菜,比如烤上一整扇肋排,卤上一整只猪头等,每顿饭都像小时候在乡下过年时做菜一样,既好吃又好玩。崔文把他的视频当作“下饭视频”,也作为考研期间休息、放松的方式之一。崔文发现不止他一人这样,在这名主播的视频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弹幕:考研休息区。
现在的崔文研究生已经毕业,之所以还一直关注着那位主播,是因为喜欢看他做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中的崔文跟着他学做冬瓜蒸红烧肉。明明红烧肉已经炖好,又用冬瓜盅去蒸一下,过程有趣,实际做出来也好吃。
崔文喜欢的是粗犷、实用型的“吃播”,他女友喜歡的却是精致、氛围型的,比如李子柒。李子柒可以说是美食主播当中,从最初的大胃展示转向美食分享的正面典型。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常常需要好几个月才能制作完成。她分享制作传统手工酱油,要从种黄豆开始。然而,正是她视频中展示出来的慢生活、慢传统的美好画面,她制作美食时的匠人之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从而令她成为头部主播。
除了美食短视频,调动“吃饭氛围组”的还有美食综艺节目。
外卖送到,把饭放到一边,先打开电脑,把“下饭综艺”打开……这已成为当代年轻人吃饭的标准流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综艺节目相伴,这顿饭都吃不香了。
刘云就是这样。她在一家电视台的少儿频道做编导工作,中午在办公室,工作餐一到,都是先戴耳机,再拿筷子。
美食类综艺节目《风味人间》《人生一串》,刘云都看过。一边吃,一边看,很开心。《风味人间》是《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推出的一部“美食探索纪录片”,因为拍了不少西方美食,被观众称为“舌尖上的地球”。《人生一串》是B站出品的烧烤美食纪录片,摄制组从32个省近500家烧烤店中筛选了30多家进行拍摄,素材丰富,画面中烟火缭绕的肉串儿看得人食欲大开。
刘云最近在看的是央视的综艺节目《你好生活》,其理念是“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好好生活”。它通过音乐、美食和美景,联系亲情、友情和青春,在纷繁复杂的娱乐环境下,去倾听青年人在想什么,用青年人最能接纳的方式走入内心,给予引导,提供人生动力。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好好生活,才能让另外的三分之二时间充满前进的动力。
为什么吃饭时要看综艺节目?刘云说,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忙了一上午,都想趁中午吃饭时间舒缓一下心情,放松一下精神,所以就都在拿起筷子时戴上了耳机。还有就是,现在的年轻人都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工作之外并不想有过多社交,所以一边吃饭,一边看综艺或者追剧,享受到了想要的自由。
临期食品:“薅羊毛党”的新选择
90后女孩咪咪去年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在英国留学期间,她就很喜欢晚上去面包店,平时买一个可颂要花2英镑,到了晚上,5英镑能买到8个,根据当天的销量,蛋糕和巧克力也会有不同的优惠。这些打折信息,都能通过APP很方便地查到,很多商铺在晚上会推出“食物大礼包”,花很少的钱,就能收获超多惊喜。
这些临期食品,顾名思义就是接近包装上标注的最后保质日期的食品。这并非一个新兴概念。为了减少货品损耗,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等大型连锁超市长期设有专门的临期食品货架,或是以“买一赠一”的捆绑形式出售快要到期的牛奶、水果和面包,部分商超还会在每晚结束营业前2~3个小时打折售卖生鲜食物。
但在以往,临期商品主要面向的是对于价格敏感度更高的中老年顾客群。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追求品质生活的同时,也不忘注意性价比,临期商品便成了他们的消费新宠。
临毕业前,咪咪正在上海的一家环保企业实习。有一次,一位在便利店打工的朋友发给她一张照片,一个大垃圾桶里装了一大半食物,全是白花花的新鲜面包。朋友跟咪咪说:“每天要销毁这么多食物,感觉很罪恶。” 看着这些“美好的食物”被丢弃,咪咪感觉到实实在在的震惊和心疼。现在饭店和商超提供了各类食材,动动手指就能点到外卖,“我们这一代人,被琳琅满目的食物包围着,没有经历过物资短缺时代,但还是要居安思危。”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3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为每年13亿吨,价值一万亿美元。数字有些触目惊心,而其中,城市餐饮的浪费占了大头,除了餐桌上的浪费,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食物和食材没有及时出售。
咪咪在实习中看到人们在回收塑料等领域所做的努力,也希望参与环保,做一些能改变世界的事。对于临期食品的浪费,她就想:“可不可以开发一个小程序作为我的毕业设计,像在英国的时候一样,让人们很方便地找到临期食品的折扣信息呢?”小程序可以成为一个便捷的查找工具,将商家和顾客链接起来。这是一件三赢的事情:消费者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食物;商家能体现自己保证食材新鲜的态度,并收获额外的边际利益;而更少的食物浪费,也会缓解各类生态问题。
她将自己的想法向导师和朋友们沟通后,大家都很支持她。朋友们笑称这是一款“抠门干饭”的程序,“加班后或者晚上散步时,顺便采购点食物,还能获得一些省钱的成就感,这就是属于干饭人的快乐。”
每天下班,她就开始筹划设计自己的小程序。去年夏天,当这款名为“Precious SH Map”的小程序还只是作为概念在上海的Plastic Free July(七月无塑节)活动中亮相,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经过半年多的打磨,小程序终于在今年3月上线。为了丰富数据库,咪咪做了很多“扫街”的工作。“晚上九点,巧克力和扁桃仁羊角包打八折。”咪咪路过九六广场时,在Wagas(沃歌斯)买到了打折面包,她拍照配文,上传到了“Precious SH Map”小程序里。小程序里不僅标注了食品店的营业时间、地址等信息,还附上其临期食品的打折“情报”。这款小程序很快就火出了圈,很多商家和志愿者都加入到充实数据库的工作中。在咪咪的计划中,未来“Precious SH Map”将推广到全国,从而打造出“羊毛版舌尖上的中国”。
根据《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目前中国临期食品的消费主力为年轻人,年龄介于26~35岁的消费者占比47.8%。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这届抠门的年轻人,会把临期食品也列入自己的日常采买清单,兴奋地体验一把老年人抢购特价的快乐。
其实,得益于消费观念的转变,低碳消费已在年轻人中掌握了一定话语权。在理性消费观念指导下,克服了认识上误区的年轻人,并不以购买临期食品为耻,反而扛起抵制浪费的正义大旗!
学化学专业的小丁刚刚研究生毕业,在南京一家医药公司找到了工作,公司待遇不错,有各种福利,还提供租房补贴。小丁很高兴,在公司附近租好了房子,将小家安顿好后,就邀请朋友们来吃饭。一来庆贺他在南京立足,感谢朋友们给予过的帮助;二来就是为了大家聚一聚,联络联络感情。
小丁从小就喜欢做饭,学习劳累了,就去厨房做一顿好吃的。当然,他没空买菜,想要的配料,开好单子,请父母帮他买来就行。现在自己独立生活,没有父母帮着打下手,他要请客,去超市的半成品柜台选购那些荤素搭配好的半成品预制菜就可以。
清蒸鳜鱼、青椒牛柳、蒜苗瘦肉丝、桂花莲藕凉拌菜、冷鲜散养草鸡半只……小丁往购物车里装着那些被称为“快手菜”的半成品食物。对,因为在家打扫卫生耽搁了,小丁没有时间去超市了,就直接在一个买菜APP里下单,选择半小时内送货上门。当外卖员提着一大袋半成品食物外加鲜花、水果敲响他家的门时,小丁觉得自己的独立生活尽在掌握中,对完成今天招待朋友的这顿大餐充满信心。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菜。预制菜省去了食材采购的烦恼,简化了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包装,再通过加热或蒸炒等烹饪方式,就能直接作为餐桌上的便捷特色菜品。
这种不需要洗菜、不需要择菜的菜品,越来越受消费者喜欢,尤其受当代年轻人的青睐。盒马鲜生的数据显示,54%的95后消费者经常自己购买食材做饭,而半成品菜是他们最爱的商品之一,购买比例达到了65后的两倍。
小丁铺好餐桌,将鲜花插进花瓶,洗好水果放在果盘里,而后走进厨房,把那些半成品菜肴一字儿在台面上排开,然后打开抽油烟机,开锅、放油,按序去炒,炒好一盘端到餐桌上一盘。在此之前,他已经把草鸡安顿在铁锅里,放在另一只炉子上慢慢炖着了。当朋友们敲响他家的门时,鸡汤开始飘香,而菜已经全部炒好了。
朋友们赞小丁好手艺,而小丁觉得他只是将在公司实验室做实验的流程恰好地应用到了厨房里,而现代化的预制菜生产方式为他的手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如今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无暇关注工作以外的事情,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在家按照传统方式做一餐饭。当外卖平台使用料理包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点外卖存在着卫生和安全问题,整天在外就餐成本也高时,从超市或者生鲜平台上购买预制菜回家,简单烹制一下就可以美美吃上一顿,就成为当代年轻人一种高性价比的选择。
2021年春节期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年轻人响应号召,没有返乡而选择就地过年,天猫上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6倍;京东数据显示,1~2人小包装预制菜的成交额同比增长了3.5倍。
代餐:为了胖瘦可控的安全感
不用出差,也不会有应酬的周六早晨,苏拉起床后来到厨房,为自己选了一袋燕麦黑芝麻风味的营养代餐粉,用150ml左右不烫手的温水冲泡好后,在半小时内慢慢饮用完毕。这一天,苏拉完全按照营养控卡代餐的食谱来吃。
苏拉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华东地区的负责人,工作繁忙,在外应酬吃得多,一不小心就热量超标。身体超重的数字已经让她无法面对了,于是开始选择营养控卡代餐。
三年前,苏拉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工作不算太忙,下班后自己做饭吃,吃完休息好后就出门夜跑,还参加过马拉松。可随着更换工作,日益变得忙碌,她不得不放弃运动习惯,也没有时间自己做饭吃了,苏拉的身材眼见着壮实了起来。
正当她为此苦恼的时候,有一款她使用了近十年的运动APP推出营养控卡代餐食品。出于对这个平台的信任,苏拉购买了那些代餐食品。
所谓代餐,顾名思义就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见的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代餐零食以及代餐粥、代餐米饭等形式。
中国营养学会2019年11月发布实施的《代餐食品》(T/CNSS 002-2019)团体标准中对代餐食品作出了明确定义:全营养代餐食品,是为了满足成年人控制体重期间一餐或两餐的营养需要,代替一餐或两餐,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种控制能量的食品;非全营养代餐食品,是为了满足成年人控制体重期间一餐或两餐部分营养需要,代替一餐或两餐中部分膳食,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种控制能量的食品。
不过这也只是团体标准,仅供行业参考,目前代餐食品还是作为普通食品进行管理。
苏拉在网上看过很多代餐产品,眼花缭乱。她购买的产品是一日三餐全部配好了的,只要撕开来按照说明吃就行了。
中午的食谱是鱼香肉丝饭和鸡胸肉丸。鱼香肉丝饭中的米饭由糙米、魔芋、小麦仁等粗粮组成,再配以鱼香肉丝浇头。这样一份午餐,热量仅是275卡路里,苏拉吃得很安心,不会像平常那样在外吃喝之后产生罪恶感。
下午三四点时,如果感到饿了,还有一份牛奶味夹心卷和苏打饼干,不用担心热量,都在可控范围内。晚餐很简单,是一根蛋白棒和一份素肉。依照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或者苏拉出差应酬的需要,晚餐通常都是大吃大喝的时刻,吃完之后还不运动,多余的卡路里多是在这一餐积攒下来的。可是按照营养控卡食谱吃,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遗憾的是,代餐食品买回来之后,苏拉并不能够坚持吃几顿,因为她总是不断地需要出差,一出差就有应酬,她总不能在应酬的餐桌上捧出代餐吧。
说起来,苏拉吃代餐已有半年多时间,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形式,并没有让苏拉获得减肥的效果。苏拉也明白,她真想要减肥,只要减少在外吃饭的頻次,运动起来,根本不需要代餐,就可以实现瘦身目标。问题就在于,当前的她没法不在外吃饭,也没时间去运动,所以选择吃代餐,就像是一种心理慰藉,告诉自己,已经在行动了,但行动的效果有待于更好地执行。
2013年,由硅谷“码农”罗布·莱因哈特创立的代餐品牌Soylent开始流行;2019年开始,国内外各种品牌抢滩中国市场;2020年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对控制体重、健康生活的需求越发强烈,为代餐市场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代餐带给年轻人的是什么呢?市场研究者指出,代餐在以下几个层面的营销,满足了年轻人在现实和心理层面的需求,从而使得代餐市场日益火爆。
第一是健康感。消费升级使得年轻人更多开始关注健康问题,关心每天所摄入的食物是否为身体真正需要,代餐剔除了餐食当中不必要的脂肪和糖,只选择健康成分,能够使年轻人在饮食与自身之间建立起一种“自洽”的健康感。
第二是时尚感。以代餐替代传统食物,告别过去的吃饭方式,被营销成为“一种更时尚的生活方式”,从而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第三是方便感。代餐的出现恰好契合了当下“懒人社会”的需求,用最短的時间获得正餐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将年轻人从厨房劳动中解放出来,不必买菜做饭,也不必洗碗。同时,其食用的场景也正在变得多元化,上班族在早餐、加班、开车、开会和夜宵等不同的场景下,都能获取“能量弹药”,为身陷高强度工作的年轻人节省了更多时间。
第四是安全感。这是更为隐秘的一点,代餐给了年轻人一种“胖瘦自己说了算”的心理自由。有人会觉得,代餐就像是一种“安全感”,想放纵的时候完全可以大吃大喝几天,再吃几天代餐就可与之相互抵消。国内就有代餐品牌推出过“三日燃卡餐”,打出的宣传语为“三天瘦五斤”,精准数字的背后正是这种“胖瘦可控的安全感”。
“一人食”:单身青年的“盲盒游戏”
灿灿所在公司的办公楼下新开了一家便利超市,她去逛时发现,超市里热闹非凡,放置于里面的三排桌椅上坐满了人,人人都在吃东西。这明明是家便利店,却比有些餐厅的生意还要好,吸引人们的便是冰柜里那些花样繁多的微波速食。也是在这里,灿灿才知道,现在的微波速食已经如此丰富了。鸡肉卷、海苔卷、培根卷,还有各种披萨、拌饭、三明治,甚至还有鸡汤面、袋装意大利面等,不用开火,不用洗碗,微波炉“叮”一声,一个人营养又美味的一餐就解决了。
是的,95后灿灿一个人生活。据央视财经报道,眼下我国有超过两亿人单身,并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地增加。单身生活,最令灿灿无奈的不是孤独,而是简单的一日三餐。外婆经常给她打电话,让她学习做饭,但灿灿觉得一个人做饭太费神费力;吃完还要洗锅洗碗,更是麻烦。
国金证券消费研究中心发布的《单身经济专题分析报告》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单身人群只是偶尔做饭,超过五分之一的单身人群从来不做饭。单身人群在饮食上同时追求便利与贴近喜好,外卖、“一人食”餐厅与方便食品成为最受欢迎的就餐选择。
灿灿以前也经常叫外卖,后来得知很多平台的外卖都是用料理包加热制作的,就减少了点外卖的频次,但寻寻觅觅中也发现了一片速食的天地。那些螺蛳粉、酸辣粉、米粉、拌面、自热火锅、方便面、面包、蛋糕、八宝粥等不同品牌不同口味太多了,灿灿觉得每天吃都吃不过来。
作为传统正餐的一种替代方案,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总觉得方便速食食品是“不卫生”“不健康”和“低端”的代表。但如今,这些速食产品看上去正在撕去这一标签,它们不仅满足了“懒人社会”的需求,且具有便携、低价、标准化程度高、易存储等优势。同时,由不同地域、贴着乡愁标签的传统美食打造的方便速食也迅猛地发展了起来。客观而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无形中带动了速食产业的突飞猛进。
这正符合灿灿的感受,除了超市的微波速食,她在抖音上也看到各地的小吃美食都相继推出速食产品,最火的便数广西的螺蛳粉了。
自从发现速食天地之后,灿灿把一个人吃饭的事变成了一个“盲盒游戏”。她从抖音直播间主播那里购买各地的小吃美食,一顿饭拆封一地的美食。她不知道某个地方的美食好不好吃,是不是她喜欢的,吃之前,充满了期待和猜想,就像开盲盒一样。哪怕遇到不好吃、不喜欢的美食也不要紧,灿灿享受的是这个“开盲盒”的过程和乐趣。如果味道好,还正好是她喜欢的,那这顿饭就吃出了幸福的滋味。
除了这些方便速食,有时候灿灿去餐厅,发现餐厅里“一人食”的座位也多了起来。她所在小区旁边就有一家商场,负一层是美食街,以前她常在这里吃南京美食鸭血粉丝汤。有一天她如常进去,发现店里座椅的位置有了变化,简单说就是多了一排一人座。灿灿不得不感慨现在商家的敏感性。当然,这也让她的选择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方便舒适。
天猫发布的“2019—2020国民味道”数据显示,由于单身人群的不断增长,小瓶酒、1斤装大米等“一人食”商品在天猫同比增长高达30%。美团发布报告也显示,分布在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一人食”餐厅数量占比为67%。其中,一线及新一线的19个城市中,“一人食”餐厅数量占比达到45%。
零糖食品:既害怕糖又想要甜
“小佳,你这喝的到底是咖啡,还是桂花茶?既有咖啡香,又有桂花香?”
“我这是桂花咖啡,哈哈。”小佳得意地回答,拿出桂花干儿跟同事们分享。
这是小佳今年秋天跟着抖音“吃播”视频新学的一款饮品。金秋来临,小区里的一排桂花树齐齐绽放,小佳拿着小筐儿收集落下的桂花,清理掉里面的叶子和杂质,一个周末,就把花儿晒成了花干。然后在喝咖啡的时候,投进去一小撮,顿时一杯中西合璧的饮品就诞生了。
“创新饮品达人”是同事们给小佳的新标签,其实她最大的标签是“零食达人”。同事们没有说错,小佳熟知各种零食,蛋黄酥、牛肉卷、椰子卷、海鲜仙贝、芝士夹心饼干、黄桃罐头、杏子干……不仅自己吃,她还常常给同事带各种新奇特美味零食。
同事们也爱吃,但每吃一次,总会叹息一次:“哎呀,热量又超标了!”渐渐小佳也被影响到,吃起来的时候总会有些罪恶感。以前她还爱喝全糖奶茶,后来被同事影响,渐渐改喝半糖、三分之一糖,直至无糖。今年上半年,有一款主打零糖的新生代饮料的厂家突然公开声称,它的“0蔗糖”并非“0糖”,引发网友们热议,很多网友都有“上当受骗”之感。小佳也知道了,“0蔗糖”并不等于无糖。“0蔗糖”只是把蔗糖剔除了,不等于没有添加其他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或双糖(乳糖、麦芽糖)等。“0糖”或者“无糖”,在国家食品标准中的定义是每100克或者100毫升食物中的糖含量不超过0.5克。 小佳没想到喝个饮料,里面竟还藏着这样的文字游戏,一下子对那款饮料的好感全无,也对所有标榜“0蔗糖”的饮品产生抗拒心理。她开始生发自己创新饮品的主意。与其被别人哄,不如自己哄自己,开心得明明白白。
如今,如何减糖、减脂是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说,限制糖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食品生产界顺应消费者的需求,生产低糖、零糖食品,但是消费者对甜味依然有依恋,既害怕糖又想要甜,企业就生产出添加甜味剂的低糖、零糖食品,这样的产品就大行其道起来。有的研究表明,相对于糖,甜味剂的害处少了一些。但也有研究表明,甜味剂大量摄入,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造成代谢紊乱,带来食欲上升。所以,零糖食品并不意味着“吃了不怕胖”。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已有较多的证据表示,过多摄入含糖饮料、油脂可对健康造成影响。饮食中摄入过量糖油,不仅会导致超重肥胖,还将引发膳食相关慢性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
可以看出,“0糖、0脂、0卡”概念的普及,印证了食品大健康趋势的未来发展。在法规的管理下,企业依照要求进行宣传的同时,还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配方,对产品进行合理判断。在消费者的认可下,“0糖”系列产品将会发展得更为迅速。
美食视频:调动“吃饭氛围组”
大大的铁锅热气氤氲,热气下是炖得酥烂的红烧肉,一筷子夹起一块半肥半瘦的肉,一口咬下去,都能听见嗞嗞冒油声……主播一边吃,一边说:“天哪,太好吃了!”
崔文对着电脑显示器,看得食欲大增,就着自己的快餐,大口吞咽起来。“光捧着饭吃,什么也不看,多无聊!”崔文说。
有心理治疗师指出,现在的年轻人不缺衣、不少食,但缺乏一种忍受无聊的能力。对于他们来说,好玩很重要,快乐很重要,吃饭也是如此。
崔文吃饭的时候看“吃播”,是三年前读研期间养成的习惯。他关注的这名男主播,在B站有400多万粉丝,家住安徽某地乡下,平常帮人修空调,闲暇时做一些美食,拍一些视频。主播喜欢用大锅大灶很夸张的方式做一些土菜,比如烤上一整扇肋排,卤上一整只猪头等,每顿饭都像小时候在乡下过年时做菜一样,既好吃又好玩。崔文把他的视频当作“下饭视频”,也作为考研期间休息、放松的方式之一。崔文发现不止他一人这样,在这名主播的视频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弹幕:考研休息区。
现在的崔文研究生已经毕业,之所以还一直关注着那位主播,是因为喜欢看他做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中的崔文跟着他学做冬瓜蒸红烧肉。明明红烧肉已经炖好,又用冬瓜盅去蒸一下,过程有趣,实际做出来也好吃。
崔文喜欢的是粗犷、实用型的“吃播”,他女友喜歡的却是精致、氛围型的,比如李子柒。李子柒可以说是美食主播当中,从最初的大胃展示转向美食分享的正面典型。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常常需要好几个月才能制作完成。她分享制作传统手工酱油,要从种黄豆开始。然而,正是她视频中展示出来的慢生活、慢传统的美好画面,她制作美食时的匠人之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从而令她成为头部主播。
除了美食短视频,调动“吃饭氛围组”的还有美食综艺节目。
外卖送到,把饭放到一边,先打开电脑,把“下饭综艺”打开……这已成为当代年轻人吃饭的标准流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综艺节目相伴,这顿饭都吃不香了。
刘云就是这样。她在一家电视台的少儿频道做编导工作,中午在办公室,工作餐一到,都是先戴耳机,再拿筷子。
美食类综艺节目《风味人间》《人生一串》,刘云都看过。一边吃,一边看,很开心。《风味人间》是《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推出的一部“美食探索纪录片”,因为拍了不少西方美食,被观众称为“舌尖上的地球”。《人生一串》是B站出品的烧烤美食纪录片,摄制组从32个省近500家烧烤店中筛选了30多家进行拍摄,素材丰富,画面中烟火缭绕的肉串儿看得人食欲大开。
刘云最近在看的是央视的综艺节目《你好生活》,其理念是“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好好生活”。它通过音乐、美食和美景,联系亲情、友情和青春,在纷繁复杂的娱乐环境下,去倾听青年人在想什么,用青年人最能接纳的方式走入内心,给予引导,提供人生动力。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好好生活,才能让另外的三分之二时间充满前进的动力。
为什么吃饭时要看综艺节目?刘云说,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忙了一上午,都想趁中午吃饭时间舒缓一下心情,放松一下精神,所以就都在拿起筷子时戴上了耳机。还有就是,现在的年轻人都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工作之外并不想有过多社交,所以一边吃饭,一边看综艺或者追剧,享受到了想要的自由。
临期食品:“薅羊毛党”的新选择
90后女孩咪咪去年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在英国留学期间,她就很喜欢晚上去面包店,平时买一个可颂要花2英镑,到了晚上,5英镑能买到8个,根据当天的销量,蛋糕和巧克力也会有不同的优惠。这些打折信息,都能通过APP很方便地查到,很多商铺在晚上会推出“食物大礼包”,花很少的钱,就能收获超多惊喜。
这些临期食品,顾名思义就是接近包装上标注的最后保质日期的食品。这并非一个新兴概念。为了减少货品损耗,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等大型连锁超市长期设有专门的临期食品货架,或是以“买一赠一”的捆绑形式出售快要到期的牛奶、水果和面包,部分商超还会在每晚结束营业前2~3个小时打折售卖生鲜食物。
但在以往,临期商品主要面向的是对于价格敏感度更高的中老年顾客群。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追求品质生活的同时,也不忘注意性价比,临期商品便成了他们的消费新宠。
临毕业前,咪咪正在上海的一家环保企业实习。有一次,一位在便利店打工的朋友发给她一张照片,一个大垃圾桶里装了一大半食物,全是白花花的新鲜面包。朋友跟咪咪说:“每天要销毁这么多食物,感觉很罪恶。” 看着这些“美好的食物”被丢弃,咪咪感觉到实实在在的震惊和心疼。现在饭店和商超提供了各类食材,动动手指就能点到外卖,“我们这一代人,被琳琅满目的食物包围着,没有经历过物资短缺时代,但还是要居安思危。”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3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为每年13亿吨,价值一万亿美元。数字有些触目惊心,而其中,城市餐饮的浪费占了大头,除了餐桌上的浪费,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食物和食材没有及时出售。
咪咪在实习中看到人们在回收塑料等领域所做的努力,也希望参与环保,做一些能改变世界的事。对于临期食品的浪费,她就想:“可不可以开发一个小程序作为我的毕业设计,像在英国的时候一样,让人们很方便地找到临期食品的折扣信息呢?”小程序可以成为一个便捷的查找工具,将商家和顾客链接起来。这是一件三赢的事情:消费者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食物;商家能体现自己保证食材新鲜的态度,并收获额外的边际利益;而更少的食物浪费,也会缓解各类生态问题。
她将自己的想法向导师和朋友们沟通后,大家都很支持她。朋友们笑称这是一款“抠门干饭”的程序,“加班后或者晚上散步时,顺便采购点食物,还能获得一些省钱的成就感,这就是属于干饭人的快乐。”
每天下班,她就开始筹划设计自己的小程序。去年夏天,当这款名为“Precious SH Map”的小程序还只是作为概念在上海的Plastic Free July(七月无塑节)活动中亮相,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经过半年多的打磨,小程序终于在今年3月上线。为了丰富数据库,咪咪做了很多“扫街”的工作。“晚上九点,巧克力和扁桃仁羊角包打八折。”咪咪路过九六广场时,在Wagas(沃歌斯)买到了打折面包,她拍照配文,上传到了“Precious SH Map”小程序里。小程序里不僅标注了食品店的营业时间、地址等信息,还附上其临期食品的打折“情报”。这款小程序很快就火出了圈,很多商家和志愿者都加入到充实数据库的工作中。在咪咪的计划中,未来“Precious SH Map”将推广到全国,从而打造出“羊毛版舌尖上的中国”。
根据《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目前中国临期食品的消费主力为年轻人,年龄介于26~35岁的消费者占比47.8%。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这届抠门的年轻人,会把临期食品也列入自己的日常采买清单,兴奋地体验一把老年人抢购特价的快乐。
其实,得益于消费观念的转变,低碳消费已在年轻人中掌握了一定话语权。在理性消费观念指导下,克服了认识上误区的年轻人,并不以购买临期食品为耻,反而扛起抵制浪费的正义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