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本教育”旨在转变教师的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主要工作必须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因此,学生的“学”成为了重中之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定教、因问拓思、以导带学,让学生学得投入,学得开心,学得高效。
关键词 生本教育 导学 合作 高效
身为一线教师,常常不自觉地以从教者的认知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而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产生来源而仅是被灌输的认知规律是难以接受的,而一味强记的结果也必然导致最终的遗忘。只有把握了事物本源的人才能彻底理解事物,才能有最多的幅度去开拓深奥的知识。“生本教育”恰是在转变教师的固有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主要工作必须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我们把可以交付学生知识的认识任务交给学生,他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要求知道“为什么”。这样,学生的“学”成为了重中之重,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以学定教、以导促学。
显然,从教者懂得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教”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学”,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创造新知识的能力。那么“会问”则是“学”的大前提,引领学生学“问”、会“问”,正是从教者的天职所在。从教者必先改变固有观念,把课堂的时间充分留给学生发“问”,至于其为什么发此“问”,当可请“问”者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请同学们进行讨论、思考,对所提的问题进行比较、归类,在让其自述或进行讨论的摸索中,说不定恰能得出源于学生的独到见解……北京大学康健教授说:“一个好老师,讲授的时间只能有15分钟。”郭思乐教授“教育走向生本”的理念亦能印证这一点,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是持续提升学生的真学问,严格摒弃教师“一问到底”“一讲到底”的陋习,让学生在想“问”、敢“问”中拥有“问”的权利和机会,体验到“问”的情趣和快乐,进而有可能品悟到如何“问”才算会“问”,才能通过“妙问”来启迪大脑思考,真正达到有价值地“学”的目的。
《珍珠鸟》一文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精心撰写的优美散文。这篇文章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情文并茂,寓理于事,值得我们鉴赏。全文以真挚的感情为红线贯穿全篇,有力地叩击着读者的心弦,对学生来说是能读懂且能感悟中心的,在教学中应重情境,重朗读,紧扣“信赖”逐步展开,让学生能真正读出文章的意味。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精心预设教学过程,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探讨,在交流中提升,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在交流中感悟人与动物的真情,引领学生用心品悟,情由心生,既引导学生体会“言中情”,更注重品味“言外意”,既丰富了文本,也领悟了“信赖”的美好,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无论是在知识技能还是在情感体验上均得到有效提高。
一、以学定教,高效学习
高效课堂让教师放手,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并千方百计解决自己的学习困惑。通过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现主体地位,高效学习。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在课前布置学生找到自己感触最深、有疑惑的地方圈圈画画的学习活动,通过课前对每个画面的充分感知,深入思考。课堂上组内交流时相互取舍,学生学习全面,相互解疑,感受更深刻。这样注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既抓住了学习重点,又实现了“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理念。
然而,确立好教学的重难点,这似乎是语文教学中反复谈及的问题,但在日益注重课堂效率的今天,这个问题更具探讨的价值。在这篇优美的文章里,值得我们关注和揣摩的问题很多,如果面面俱到,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显然就不够了,这时教者恰如其分地“导”,则成了点睛之笔。因此,以极短的时间引领学生对透过文字即能体会到的珍珠鸟的可爱之处一带而过,直奔人鸟之间日益亲密的重点段落,这样的做法极大地节约了教学时间,为接下来给足学生时间进行有效阅读创造了条件。
二、因问拓思,以导带学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哈尔莫斯说过:“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最好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教学过程中应不仅重视学习的内容,更强调学习的方法。保证学生充分提“问”、解“问”后,从教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如“这原本怕人的鸟,是怎么会逐步胆大起来,‘信赖’我的呢?请你找一找课文第四自然段中哪几个词直接表现了这种变化的过程?”又如“仔细读课文,在这每一个过程中你看到的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找到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圈圈画画,写下自己的感想,现在就请同学们4人为一组,讨论各自的感想。”此外还有“你能把珍珠鸟的这种对我越来越信任的感情变化读出来吗?可以适当加上动作表演。(指名读、齐读)”等等。这里涉及了找关键词理清课文条理的方法指导,读书做标记的引导,学会做批注的引导,用体态语言帮助理解并表情达意的指导。这些方法的指导,极大地激发了起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变教者的讲解为学生主动并有个性的学习探究,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三、合作体验,以生为本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强调在对文本挖掘时,主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即是否有自己的认识、观点,是否能够独立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教师布置大家找到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圈圈画画,写下自己的感想,并以4人一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尽情说出各自的感想,就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教学理念。启发学生设想“假若一开始当这小家伙在屋子里飞来飞去玩的时候,‘我’就学着鸟叫去吓唬它。它还会再从笼中飞出来吗?”又给了学生换位思考的机会,激发了学生表达感受的欲望,从而对作者的爱鸟之心体会得淋漓尽致,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从教者的“导”和学生的“学”都得到了有效平衡。
“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是高效课堂的又一个重要体现。教学中也应关注这个要素。课堂中为学生呈现的配乐欣赏,一组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的画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此外布置的阅读作家冯骥才的文学作品,围绕“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个主题续写故事等作业兼顾学生能力,分为选做和必做,适时地拓展并丰富了文本。
凭着教师应有的思辨逻辑、研判标准、操作策略和个性特质,设法让学生学得投入,学得开心,学得高效,并借此学得主动灵活,学得明白透彻,学得印象深刻并可终身受用,这理当成为每位语文教师追求课堂“有效教学”的验证指标及终极目的之一,而“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因问拓思”的教育理念定将成为高效课堂的有效杠杆。
关键词 生本教育 导学 合作 高效
身为一线教师,常常不自觉地以从教者的认知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而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产生来源而仅是被灌输的认知规律是难以接受的,而一味强记的结果也必然导致最终的遗忘。只有把握了事物本源的人才能彻底理解事物,才能有最多的幅度去开拓深奥的知识。“生本教育”恰是在转变教师的固有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主要工作必须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我们把可以交付学生知识的认识任务交给学生,他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要求知道“为什么”。这样,学生的“学”成为了重中之重,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以学定教、以导促学。
显然,从教者懂得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教”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学”,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创造新知识的能力。那么“会问”则是“学”的大前提,引领学生学“问”、会“问”,正是从教者的天职所在。从教者必先改变固有观念,把课堂的时间充分留给学生发“问”,至于其为什么发此“问”,当可请“问”者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请同学们进行讨论、思考,对所提的问题进行比较、归类,在让其自述或进行讨论的摸索中,说不定恰能得出源于学生的独到见解……北京大学康健教授说:“一个好老师,讲授的时间只能有15分钟。”郭思乐教授“教育走向生本”的理念亦能印证这一点,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是持续提升学生的真学问,严格摒弃教师“一问到底”“一讲到底”的陋习,让学生在想“问”、敢“问”中拥有“问”的权利和机会,体验到“问”的情趣和快乐,进而有可能品悟到如何“问”才算会“问”,才能通过“妙问”来启迪大脑思考,真正达到有价值地“学”的目的。
《珍珠鸟》一文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精心撰写的优美散文。这篇文章描写了人鸟相亲的动人历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情文并茂,寓理于事,值得我们鉴赏。全文以真挚的感情为红线贯穿全篇,有力地叩击着读者的心弦,对学生来说是能读懂且能感悟中心的,在教学中应重情境,重朗读,紧扣“信赖”逐步展开,让学生能真正读出文章的意味。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精心预设教学过程,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探讨,在交流中提升,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在交流中感悟人与动物的真情,引领学生用心品悟,情由心生,既引导学生体会“言中情”,更注重品味“言外意”,既丰富了文本,也领悟了“信赖”的美好,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无论是在知识技能还是在情感体验上均得到有效提高。
一、以学定教,高效学习
高效课堂让教师放手,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并千方百计解决自己的学习困惑。通过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现主体地位,高效学习。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在课前布置学生找到自己感触最深、有疑惑的地方圈圈画画的学习活动,通过课前对每个画面的充分感知,深入思考。课堂上组内交流时相互取舍,学生学习全面,相互解疑,感受更深刻。这样注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既抓住了学习重点,又实现了“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理念。
然而,确立好教学的重难点,这似乎是语文教学中反复谈及的问题,但在日益注重课堂效率的今天,这个问题更具探讨的价值。在这篇优美的文章里,值得我们关注和揣摩的问题很多,如果面面俱到,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显然就不够了,这时教者恰如其分地“导”,则成了点睛之笔。因此,以极短的时间引领学生对透过文字即能体会到的珍珠鸟的可爱之处一带而过,直奔人鸟之间日益亲密的重点段落,这样的做法极大地节约了教学时间,为接下来给足学生时间进行有效阅读创造了条件。
二、因问拓思,以导带学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哈尔莫斯说过:“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最好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教学过程中应不仅重视学习的内容,更强调学习的方法。保证学生充分提“问”、解“问”后,从教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如“这原本怕人的鸟,是怎么会逐步胆大起来,‘信赖’我的呢?请你找一找课文第四自然段中哪几个词直接表现了这种变化的过程?”又如“仔细读课文,在这每一个过程中你看到的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找到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圈圈画画,写下自己的感想,现在就请同学们4人为一组,讨论各自的感想。”此外还有“你能把珍珠鸟的这种对我越来越信任的感情变化读出来吗?可以适当加上动作表演。(指名读、齐读)”等等。这里涉及了找关键词理清课文条理的方法指导,读书做标记的引导,学会做批注的引导,用体态语言帮助理解并表情达意的指导。这些方法的指导,极大地激发了起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变教者的讲解为学生主动并有个性的学习探究,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三、合作体验,以生为本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强调在对文本挖掘时,主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即是否有自己的认识、观点,是否能够独立分析,结合事例表述。教师布置大家找到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圈圈画画,写下自己的感想,并以4人一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尽情说出各自的感想,就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教学理念。启发学生设想“假若一开始当这小家伙在屋子里飞来飞去玩的时候,‘我’就学着鸟叫去吓唬它。它还会再从笼中飞出来吗?”又给了学生换位思考的机会,激发了学生表达感受的欲望,从而对作者的爱鸟之心体会得淋漓尽致,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从教者的“导”和学生的“学”都得到了有效平衡。
“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流露”是高效课堂的又一个重要体现。教学中也应关注这个要素。课堂中为学生呈现的配乐欣赏,一组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的画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此外布置的阅读作家冯骥才的文学作品,围绕“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个主题续写故事等作业兼顾学生能力,分为选做和必做,适时地拓展并丰富了文本。
凭着教师应有的思辨逻辑、研判标准、操作策略和个性特质,设法让学生学得投入,学得开心,学得高效,并借此学得主动灵活,学得明白透彻,学得印象深刻并可终身受用,这理当成为每位语文教师追求课堂“有效教学”的验证指标及终极目的之一,而“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因问拓思”的教育理念定将成为高效课堂的有效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