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总结了结构力学教学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关键词】结构力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43-01
一、结构力学的重要性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后续专业课程如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结构、基础工程、桥梁工程、结构抗震原理与设计等课程的理论基础。结构力学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这些后续专业课的掌握,在专业培养中起着核心作用。学好结构力学,对将来参加工作,不管是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还是项目管理类型的工作都大有裨益,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考取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建造师或者进一步深造都涉及到结构力学。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二、结构力学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及材料力学等课程是结构力学的前序课程。这些前序课程理论性都很强,可以说是大一大二期间最难啃的几门课,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结构力学的学习。结构力学课程本身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概念抽象,有大量的方程、公式,这些方程公式在实际题目里的应用非常灵活。课程前后知识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单跨梁的内力计算是多跨梁乃至于刚架结构的基础,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以静定结构内力分析作基础,力法解决超静定结构问题依赖于静定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位移法中单杆转角位移方程需要用力法得到,动力计算涉及到静定和超静定结构内立及位移计算。结构力学的这些特征造成了教与学的困难。
在现在的培养模式下,结构力学教学集中于课堂讲解,导致很多学生感觉结构力学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常觉得“理论易懂,题目不会”,也易导致重理论,轻实践的通病。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学生反映该课程难学,考试的成绩也显示,不及格率在20%~25%,重修多次不能通过的大有人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甚至影响学生整体的专业培养,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实践
(一)将生活实例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例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将身边现象和结构力学晦涩的概念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力学概念,提高学习兴趣。譬如在介绍结构几何构造的自由度概念时,可以引用足球比赛场景,把足球比作一个点,用它在球场的运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一个质点在平面内有两个自由度”的概念。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力学概念的理解。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結构力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各类实际结构的内力特征,并能准确确定其内力及变形。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分析对象通常是各类实际结构的计算简图,这就使得学生对课上学习的知识难于和实际结构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身边常见的建筑结构,与课堂上学习的结构简图相对照。譬如在学习桁架结构时,带学生到学校体育馆观察屋架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桁架结构计算简图的由来,理解此类结构的构造特征和受力特点。
我们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结构设计大赛,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大赛要求分组设计并制作一个结构模型,综合承载力、变形和自重三方面因素确定各组成绩。在参赛过程中,学生们灵活应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同时通过动手制作结构模型,更能加深对结构构造特点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了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对课程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结构力学概念多,知识点多且各知识点之间前后连贯,很多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需要前序内容作支撑。由于结构力学这个特点,使得不少学生中间某一阶段没掌握好影响了后续内容的学习,致使学习困难甚至放弃学习。笔者基于长期的教学经验,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提升教学效果很有帮助。
1.向学生灌输全局观。
结构力学每部分之间融会贯通是一个整体,如多跨静定梁、静定刚架的内力分析是建立在单跨梁内力分析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结构的位移计算又是基于结构内力分析的准确和熟练;超静定结构的学习又离不开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等,这个概念一开始就要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时刻意识到每部分都很重要,都不可忽视。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常言说,授之于鱼,莫如授之于渔。只有掌握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能融会贯通解决各类结构分析问题才算学好了结构力学。为此在课堂上要着重把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讲解透彻,通过简单的例题让学生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并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利用由易到难的例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学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3.加强互动教学。
不少学生反映在结构力学的学习中,经常会感觉理论概念都懂,但不会做题。这实际上是没有真正理解基本概念,没有真正掌握基本方法。为此可以采用课堂分组讨论,典型题目让学生上台讲解等形式,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多思考,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4.及时反馈,调整教学。
适时安排阶段考核,督促学生学好每阶段的课业内容,避免中途“掉链子”。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答疑辅导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了解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教学的内容,适时得以补充,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结构力学是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门难度很大的课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力学教师的共同努力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为培养合格的科学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国华,罗健,董军,等. 结构力学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1):81-83.
[2]赵延林,高红梅,李长风,等. 面向工程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山西建筑,2014(5):244-246.
【关键词】结构力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43-01
一、结构力学的重要性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后续专业课程如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结构、基础工程、桥梁工程、结构抗震原理与设计等课程的理论基础。结构力学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这些后续专业课的掌握,在专业培养中起着核心作用。学好结构力学,对将来参加工作,不管是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还是项目管理类型的工作都大有裨益,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考取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建造师或者进一步深造都涉及到结构力学。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二、结构力学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及材料力学等课程是结构力学的前序课程。这些前序课程理论性都很强,可以说是大一大二期间最难啃的几门课,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结构力学的学习。结构力学课程本身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概念抽象,有大量的方程、公式,这些方程公式在实际题目里的应用非常灵活。课程前后知识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单跨梁的内力计算是多跨梁乃至于刚架结构的基础,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以静定结构内力分析作基础,力法解决超静定结构问题依赖于静定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位移法中单杆转角位移方程需要用力法得到,动力计算涉及到静定和超静定结构内立及位移计算。结构力学的这些特征造成了教与学的困难。
在现在的培养模式下,结构力学教学集中于课堂讲解,导致很多学生感觉结构力学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常觉得“理论易懂,题目不会”,也易导致重理论,轻实践的通病。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学生反映该课程难学,考试的成绩也显示,不及格率在20%~25%,重修多次不能通过的大有人在。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后续课程的学习,甚至影响学生整体的专业培养,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实践
(一)将生活实例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例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将身边现象和结构力学晦涩的概念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力学概念,提高学习兴趣。譬如在介绍结构几何构造的自由度概念时,可以引用足球比赛场景,把足球比作一个点,用它在球场的运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一个质点在平面内有两个自由度”的概念。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力学概念的理解。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結构力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各类实际结构的内力特征,并能准确确定其内力及变形。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分析对象通常是各类实际结构的计算简图,这就使得学生对课上学习的知识难于和实际结构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身边常见的建筑结构,与课堂上学习的结构简图相对照。譬如在学习桁架结构时,带学生到学校体育馆观察屋架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桁架结构计算简图的由来,理解此类结构的构造特征和受力特点。
我们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结构设计大赛,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大赛要求分组设计并制作一个结构模型,综合承载力、变形和自重三方面因素确定各组成绩。在参赛过程中,学生们灵活应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同时通过动手制作结构模型,更能加深对结构构造特点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了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对课程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结构力学概念多,知识点多且各知识点之间前后连贯,很多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需要前序内容作支撑。由于结构力学这个特点,使得不少学生中间某一阶段没掌握好影响了后续内容的学习,致使学习困难甚至放弃学习。笔者基于长期的教学经验,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提升教学效果很有帮助。
1.向学生灌输全局观。
结构力学每部分之间融会贯通是一个整体,如多跨静定梁、静定刚架的内力分析是建立在单跨梁内力分析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结构的位移计算又是基于结构内力分析的准确和熟练;超静定结构的学习又离不开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等,这个概念一开始就要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时刻意识到每部分都很重要,都不可忽视。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常言说,授之于鱼,莫如授之于渔。只有掌握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能融会贯通解决各类结构分析问题才算学好了结构力学。为此在课堂上要着重把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讲解透彻,通过简单的例题让学生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并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利用由易到难的例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学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3.加强互动教学。
不少学生反映在结构力学的学习中,经常会感觉理论概念都懂,但不会做题。这实际上是没有真正理解基本概念,没有真正掌握基本方法。为此可以采用课堂分组讨论,典型题目让学生上台讲解等形式,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多思考,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4.及时反馈,调整教学。
适时安排阶段考核,督促学生学好每阶段的课业内容,避免中途“掉链子”。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答疑辅导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了解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教学的内容,适时得以补充,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结构力学是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门难度很大的课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力学教师的共同努力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为培养合格的科学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国华,罗健,董军,等. 结构力学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1):81-83.
[2]赵延林,高红梅,李长风,等. 面向工程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山西建筑,2014(5):2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