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根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芭蕾舞作为舞蹈艺术领域的重要分支,其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芭蕾舞教学创新是素质教育理念的有力彰显,它对于高校芭蕾舞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由此可知,《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芭蕾舞教学创新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此,笔者从高校芭蕾舞教学现状入手,全方位、深层次地探究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芭蕾舞教学创新研究策略。
【关键词】学生 高校 芭蕾舞 教学现状 教学创新 策略
【中图分类号】J7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00-02
一、高校芭蕾舞教学现状
芭蕾舞是很多学生钟情的舞蹈之一,其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独特气质,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在与人相处时更有自信。不仅很多艺术类高校把芭蕾舞当成基础课程,而且还有很多非艺术类普通高校芭蕾舞设立为公共选修课,这对于喜欢芭蕾舞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福音。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芭蕾舞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学生基础薄弱。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拿这句经典的话来形容芭蕾舞一点也不为过,这就说明了学习芭蕾舞的难度有多么的大。虽然很多学生由于观看了有关芭蕾舞的表演而爱上了这种舞蹈、这种艺术,但是她们自身却并没有太好的基础,有的甚至是“零基础”,这就给学生自己以及芭蕾舞授课教师都带来很大的麻烦。而实际上,有很多学习芭蕾舞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所以实际上这部分学生能够学到芭蕾舞精髓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那么这部分学生就很难跟得上教师的进度。学习芭蕾舞要掌握很多的技巧,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把芭蕾舞的美体现出来,同时还不会出现像肌肉拉伤这种情况。与这部分学生相反的是,有些学生她们从小就学习芭蕾舞,所以功底非常好,甚至对于一些较难的动作也可以很轻松的“摆”出来,所以高校芭蕾舞教学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如鱼得水”。但是,如果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过于基础、简单,那么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只会浪费她们的时间和精力而已。所以,如果将这两个不同芭蕾舞基础层次的学生放在同一个教室学习时,就必然会对教师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的选择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没有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高校开展芭蕾舞教学与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两者追求的最终目的有些差异,对于高校来说,他们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授芭蕾舞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而不是全部,在开展芭蕾舞教学的过程中必然还会教授学生其他的知识;而芭蕾舞机构则不同,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芭蕾舞能力,所以这就决定了他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非常单一,一切工作都将围绕芭蕾舞而展开。与这些专业的芭蕾舞培训机构相比,虽然高校芭蕾舞教师的综合素质较高,但是在有些方面却不如培训机构的老师。比如,教学经验、教学技巧等,甚至有部分高校就是让一些教音乐的教师临时“客串”一下,教授学生几个简单的动作,就算是完成了芭蕾舞教学。高校对芭蕾舞教学持有的这种态度就限制了芭蕾舞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没有构建专业化的芭蕾舞师资队伍是很多非艺术类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作为公共选修课,芭蕾舞得不到重视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长期坚持的准则,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芭蕾舞作为舞蹈艺术领域的重要分支,其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这就迫使高校能够重视芭蕾舞教学,及时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给那些有志在芭蕾舞领域有所建树的学生提供一个机会。
(三)教学过程未融入人文主义理念。
芭蕾舞主要是通过姿态动作来表现出表演者婀娜多姿的形象,并向观众显示出生活中原有的审美属性以及跳舞者想通过这些舞蹈动作传达出的信息以及对审美评价的需求,所以,舞蹈所蕴含东西并不单单是观众用肉眼所观察到的,其更重要的是对人类意识和内心环境所做出的反映。而这些因素就促使高校开展的芭蕾舞教学能够将学生的身心、智慧、理念和精神以及情感表达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从而使得整个舞蹈教学过程得以升华。借助于高校芭蕾舞教学中的形体动作可以尽情地抒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并使得他们可以进一步地品味芭蕾舞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美感。然而,有些舞蹈老师却只对学生的动作规范性做出了要求,但是却忽视了人文理念的渗透,这就必然会制约学生在学习舞蹈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芭蕾舞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挖掘美、鉴赏美以及最大程度上体现出美的能力,不能因为芭蕾舞教育在塑造人类心灵美方面所需要时间较长而忽视了芭蕾舞与人文主义理念的关系。“育人”也是芭蕾舞的潜在作用和价值之一,尤其是在强调专业知识学习而忽视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借助于芭蕾舞教育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位置。
有些教师在开展芭蕾舞教学的过程忽视了学生课堂主体的位置,采用机械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作用的发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是一些学生刚开始对芭蕾舞教学感兴趣,但是如果长时间处于教师所创造的“高压”环境中,她们的兴趣也会逐渐的被磨灭,消失殆尽。这种感觉就像是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忽略孩子的感受而做主,给他们报一些所谓的兴趣班,其实有可能父母的这种做法不仅不会让孩子对这些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让他们产生抵触、厌烦的心理。而高校在开展芭蕾舞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不仅会扼杀她们的创造能力,而且也会让她们产生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从而影响芭蕾舞教学作用的发挥。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与学生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局面,以平等的身份對话,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芭蕾舞教学的乐趣。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芭蕾舞教学创新研究策略
要从根本上保证芭蕾舞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从学生方面入手,同时要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新的要求,关注学生主体的身份,有意识地完成课堂角色转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听课兴趣。
(一)重视学生课堂主体位置。
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时,要体现出民主性,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不能表现的过于强硬,多采用一些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比如,采用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为了激发学生对芭蕾舞教学的兴趣,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将一些流行元素添加其中,开创全新的芭蕾舞蹈。对于一些芭蕾舞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她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教师教授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发挥出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授课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才艺,让芭蕾舞教学课堂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新技术。
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地位,盲目地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而且所选用的教学方式也很老套,对于一些全新的技术都应用的不够深入,比如,新媒体技术、VR技术等,教师更多的还是利用“老掉牙”的多媒体技术,而且乐此不疲。导致高校开展的芭蕾舞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善于利用新媒体、VR等新的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教学平台,从中找到一些比较新颖的芭蕾舞题材,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芭蕾舞蹈的发展动态。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芭蕾舞教学平台,降低学生对课堂的依赖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利用VR技术,教师可以使用3D立体映像给学生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大舞台感受,让他们全身的各个器官都能作用到学习芭蕾舞的过程中。将这些全新的技术应用到芭蕾舞教学,不仅可以促进教学,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芭蕾舞的热情。
(三)构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保障芭蕾舞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专业化的教师能够更了解学生所需,从而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得到保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如果教师过于强调自己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作用的,那么必然会使两者产生矛盾,从而对整个教学造成威胁。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仅能够“按需教学”,保证教学的针对性,而且还能与学生更好的进行交流。为此,高校一方面可以从外界引进人才,通过引进来壮大教师队伍,提高芭蕾舞师资队伍的质量;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为教师安排培训,让她们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这两个重要举措对于高校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都非常有用。
(四)在教学过程融入人文主义理念。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否体现出主体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很重要的影响。而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主义理念,体现人文主义关怀,那么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芭蕾舞是个灵活性很强的教学,虽然有一些比较规范的动作,但是教师真正的做法应该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体现自我的价值,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学生课堂主体的要求。
三、结束语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才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所有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应该围绕学生来开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地发挥出教育的作用,实现教育的意义。因此,高校一定要基于学生为主体对芭蕾舞教学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洋.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实用型人才——构建芭蕾舞专业中专与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S2).
[2]沙薇.中国芭蕾舞教学创新策略探析[J].艺术研究,2016(03).
[3]阿衣加玛丽·吾不力哈斯木.探析芭蕾舞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及理论体系[J].大众文艺, 2016(14).
作者简介:
王晓丹(1982.5-),女,汉族,河南鹤壁人,博士研究生,講师,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学。
【关键词】学生 高校 芭蕾舞 教学现状 教学创新 策略
【中图分类号】J7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200-02
一、高校芭蕾舞教学现状
芭蕾舞是很多学生钟情的舞蹈之一,其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独特气质,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在与人相处时更有自信。不仅很多艺术类高校把芭蕾舞当成基础课程,而且还有很多非艺术类普通高校芭蕾舞设立为公共选修课,这对于喜欢芭蕾舞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福音。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芭蕾舞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学生基础薄弱。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拿这句经典的话来形容芭蕾舞一点也不为过,这就说明了学习芭蕾舞的难度有多么的大。虽然很多学生由于观看了有关芭蕾舞的表演而爱上了这种舞蹈、这种艺术,但是她们自身却并没有太好的基础,有的甚至是“零基础”,这就给学生自己以及芭蕾舞授课教师都带来很大的麻烦。而实际上,有很多学习芭蕾舞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所以实际上这部分学生能够学到芭蕾舞精髓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那么这部分学生就很难跟得上教师的进度。学习芭蕾舞要掌握很多的技巧,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把芭蕾舞的美体现出来,同时还不会出现像肌肉拉伤这种情况。与这部分学生相反的是,有些学生她们从小就学习芭蕾舞,所以功底非常好,甚至对于一些较难的动作也可以很轻松的“摆”出来,所以高校芭蕾舞教学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如鱼得水”。但是,如果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过于基础、简单,那么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只会浪费她们的时间和精力而已。所以,如果将这两个不同芭蕾舞基础层次的学生放在同一个教室学习时,就必然会对教师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的选择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没有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高校开展芭蕾舞教学与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两者追求的最终目的有些差异,对于高校来说,他们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授芭蕾舞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而不是全部,在开展芭蕾舞教学的过程中必然还会教授学生其他的知识;而芭蕾舞机构则不同,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芭蕾舞能力,所以这就决定了他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非常单一,一切工作都将围绕芭蕾舞而展开。与这些专业的芭蕾舞培训机构相比,虽然高校芭蕾舞教师的综合素质较高,但是在有些方面却不如培训机构的老师。比如,教学经验、教学技巧等,甚至有部分高校就是让一些教音乐的教师临时“客串”一下,教授学生几个简单的动作,就算是完成了芭蕾舞教学。高校对芭蕾舞教学持有的这种态度就限制了芭蕾舞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没有构建专业化的芭蕾舞师资队伍是很多非艺术类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作为公共选修课,芭蕾舞得不到重视似乎是很正常的事情。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长期坚持的准则,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芭蕾舞作为舞蹈艺术领域的重要分支,其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这就迫使高校能够重视芭蕾舞教学,及时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给那些有志在芭蕾舞领域有所建树的学生提供一个机会。
(三)教学过程未融入人文主义理念。
芭蕾舞主要是通过姿态动作来表现出表演者婀娜多姿的形象,并向观众显示出生活中原有的审美属性以及跳舞者想通过这些舞蹈动作传达出的信息以及对审美评价的需求,所以,舞蹈所蕴含东西并不单单是观众用肉眼所观察到的,其更重要的是对人类意识和内心环境所做出的反映。而这些因素就促使高校开展的芭蕾舞教学能够将学生的身心、智慧、理念和精神以及情感表达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从而使得整个舞蹈教学过程得以升华。借助于高校芭蕾舞教学中的形体动作可以尽情地抒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并使得他们可以进一步地品味芭蕾舞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美感。然而,有些舞蹈老师却只对学生的动作规范性做出了要求,但是却忽视了人文理念的渗透,这就必然会制约学生在学习舞蹈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芭蕾舞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挖掘美、鉴赏美以及最大程度上体现出美的能力,不能因为芭蕾舞教育在塑造人类心灵美方面所需要时间较长而忽视了芭蕾舞与人文主义理念的关系。“育人”也是芭蕾舞的潜在作用和价值之一,尤其是在强调专业知识学习而忽视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借助于芭蕾舞教育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位置。
有些教师在开展芭蕾舞教学的过程忽视了学生课堂主体的位置,采用机械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作用的发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是一些学生刚开始对芭蕾舞教学感兴趣,但是如果长时间处于教师所创造的“高压”环境中,她们的兴趣也会逐渐的被磨灭,消失殆尽。这种感觉就像是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忽略孩子的感受而做主,给他们报一些所谓的兴趣班,其实有可能父母的这种做法不仅不会让孩子对这些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让他们产生抵触、厌烦的心理。而高校在开展芭蕾舞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不仅会扼杀她们的创造能力,而且也会让她们产生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从而影响芭蕾舞教学作用的发挥。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与学生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局面,以平等的身份對话,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芭蕾舞教学的乐趣。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芭蕾舞教学创新研究策略
要从根本上保证芭蕾舞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从学生方面入手,同时要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新的要求,关注学生主体的身份,有意识地完成课堂角色转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听课兴趣。
(一)重视学生课堂主体位置。
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时,要体现出民主性,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不能表现的过于强硬,多采用一些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比如,采用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为了激发学生对芭蕾舞教学的兴趣,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将一些流行元素添加其中,开创全新的芭蕾舞蹈。对于一些芭蕾舞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她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教师教授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发挥出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授课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才艺,让芭蕾舞教学课堂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新技术。
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地位,盲目地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而且所选用的教学方式也很老套,对于一些全新的技术都应用的不够深入,比如,新媒体技术、VR技术等,教师更多的还是利用“老掉牙”的多媒体技术,而且乐此不疲。导致高校开展的芭蕾舞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善于利用新媒体、VR等新的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教学平台,从中找到一些比较新颖的芭蕾舞题材,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芭蕾舞蹈的发展动态。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芭蕾舞教学平台,降低学生对课堂的依赖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利用VR技术,教师可以使用3D立体映像给学生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大舞台感受,让他们全身的各个器官都能作用到学习芭蕾舞的过程中。将这些全新的技术应用到芭蕾舞教学,不仅可以促进教学,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芭蕾舞的热情。
(三)构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保障芭蕾舞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专业化的教师能够更了解学生所需,从而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得到保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是如果教师过于强调自己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作用的,那么必然会使两者产生矛盾,从而对整个教学造成威胁。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仅能够“按需教学”,保证教学的针对性,而且还能与学生更好的进行交流。为此,高校一方面可以从外界引进人才,通过引进来壮大教师队伍,提高芭蕾舞师资队伍的质量;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为教师安排培训,让她们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这两个重要举措对于高校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都非常有用。
(四)在教学过程融入人文主义理念。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否体现出主体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很重要的影响。而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主义理念,体现人文主义关怀,那么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芭蕾舞是个灵活性很强的教学,虽然有一些比较规范的动作,但是教师真正的做法应该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尽可能地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体现自我的价值,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学生课堂主体的要求。
三、结束语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才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所有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应该围绕学生来开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地发挥出教育的作用,实现教育的意义。因此,高校一定要基于学生为主体对芭蕾舞教学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洋.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实用型人才——构建芭蕾舞专业中专与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S2).
[2]沙薇.中国芭蕾舞教学创新策略探析[J].艺术研究,2016(03).
[3]阿衣加玛丽·吾不力哈斯木.探析芭蕾舞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及理论体系[J].大众文艺, 2016(14).
作者简介:
王晓丹(1982.5-),女,汉族,河南鹤壁人,博士研究生,講师,研究方向:舞蹈表演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