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因及其提高途径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企业而言,无论是进行具有全局性还是局部性的管理创新,其目的都在于变革和改良企业各类资源的配置方式,提高企业利用各类资源的效率,提升企业的效益水平,更好地适应当前及未来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实现企业未来的发展愿景。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途径
  一、管理创新的动因
  (1)外部动因。一是新思想、新技术的出现。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往往可能推动整个行业管理方式的转变,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忽视新思想、新技術的运用,就很有可能使企业的管理方式趋于落后。二是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改变。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都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需要企业不断对管理方式进行调整,更好地适应这种改变。三是资源环境的约束增强。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人们越来越普遍认识到很多资源不可再生,生存环境一旦破坏难以修复,从而使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这也对很多企业的管理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2)内部动因。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不只是管理者,也包括被管理者。企业管理者总是在追逐成本的最小化、利润的最大化,这促使管理者不断寻找企业运营管理中不合理、效率不高的环节,谋求改良或改革途径。同时,受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企业管理者有一种自然的危机感,主动寻求创新、超越竞争对手的方式和方法。而对于被管理者而言,他们是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受众,按照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这些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是否合理,也直接关系到被管理者的工作满意度,关系到被管理者自身价值的实现,对他们而言,也有一种改良管理方式的愿望,这种愿望也同样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内部动因之一。
  二、企业提高管理创新能力的途径
  (1)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是全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他们都有可能成为管理创新的发起者和执行者,缺一不可。因此,必须在企业建立一种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帮助员工培育和建立创新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始终依靠创新。一旦企业全体员工建立起了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价值观,企业的发展也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2)建立有利于管理创新的组织结构。从西方企业的创新实践来看,为了应对日益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增强管理创新和适应能力,其组织结构逐渐朝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小型化。即对企业进行“化大为小”,把大公司分解为小公司或模拟小公司,鼓励小公司担负职责,激发创新活力。二是扁平化。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层次不断增加,企业的管理呈现官僚式的低效率,因此目前很多企业开始在组织结构设计上采用管理层次很少的扁平结构。例如日本的丰田公司,从总裁到第一线基层管理员工之间只有五个层次。三是有机化。也可称为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有机的组织结构类似一个生命有机体,这种组织结构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可以及时地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灵活而有效地反应。(3)建立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分享机制。21世纪是属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不断更新,企业必须努力将自身打造成学习型组织,才能不断从外部吸取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才能保持企业的知识、理念不至于落后。而外部不断更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正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实质上也正是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对这些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加以吸收应用的过程。与此同时,当外部这些新的东西吸收到企业内部后,还应当建立起知识分享机制,每个员工都奉献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并随时可以学习他人贡献的知识,互通有无,更加有利于企业员工的知识积累。(4)管理观念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转变。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最高宗旨,是造成企业过早夭折的根源。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可持续性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比管理效率更为重要的课题。企业是一个人造系统,其内部系统是可以改造的,而生生不息的企业管理创新正是企业实现可持续的重要保证。可持续成长管理观认为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但不是其生存的目的,要科学合理地追求利润。坚持这种管理观,在管理中就会注重整体优化。讲求系统管理,实行企业系统整体功能优化,注重依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优势:注重夯实基础管理,讲求管理精细化,实行管理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注重开拓创新,要求在自我否定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参 考 文 献
  [1]芮明杰.知识型企业成长与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徐兆辉.管理科学与社会经济[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刘臣钦.现代企业组织设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4]刘同福.中国式持续发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和来源,直接维系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管理信息化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关系着
现如今,我国的总额和国力在不断的加强,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共享经济时代,员工每天都接收到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行业招聘信息,员工的思想在波动,
医院药房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会在南京举行为了进一步提升医院药学服务质量,保障公众合理用药,5月30日,由江苏省药学会主办的全省第一期医院药房“品管圈”(QCC)活动成果报告
由于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国内信息技术日渐趋于成熟,而在此背景下新媒体也开始逐渐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给国企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机
作为支柱产业,建筑业给我国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和促进社会向前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规模已经达到了23.5万亿元
期刊
目的:观察丹参酮治疗痊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痊疮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丹参酮胶囊治疗组)和对照组(罗红霉素胶囊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
目的:评价特发性震颤误诊为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特发性震颤误诊为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误诊特点.结果:23例特发性震颤误诊为帕金森病患者中,3
【摘 要】会计档案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证据。会计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的领导。档案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检查和监督。  【关键词】会计档案;管理  一、会计档案的内容  1.会计凭证方面。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每月装订一次,在装订之前应分类整理,按顺序排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很多企业在相继进行改革,无论是经营模式还是管理考核模式都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因为当前的社会经济
这几年,中国企业界已经够乱套的了,从三鹿到双汇,从三聚氰氨到瘦肉精,从近几天百度盗版门到前些日子的“狗目的”腾讯和360之争,没完没了的危机爆发,既让消费者恐惧,也让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