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教师与学生心灵间的桥梁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艺术的最高峰是教师了解学生,学生理解老师”,这是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老师的名言。其实,要探寻教育的真谛,掌握教育的内涵,教师除了需要了解学生,需要从情感的角度真正做到理解学生。
  如何才能做到“理解”,在教師和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理解需要真诚的交流
  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将这句话放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中略显夸张,但道理却是不言而喻的。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有着独立的人格,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教育归根到底应该是独立心灵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在他的《新教育之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作为教师,尤其是跟学生有更多接触的班主任,在自我的思想意识中就应当首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相信学生与生俱来的可塑性正是他们能够发展和前进的基础,要以“伯乐”的眼光去审视学生,关注学生。鉴于学生年龄实际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教师要主动去构筑理解的平台,架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探寻深入学生内心的方法,并且做到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要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心灵深处的对话,而不是简单随意的以暴制暴,这样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又彰显教育的智慧,对学生和教师本身都将是人生的财富,进而实现教育的双赢。
  二、理解需要师爱的浸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其实,这句话概括起来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连结教师与学生心灵之间桥梁的“理解”,也正是基于爱的前提。教师通过自身的理智和道德以及人性的本能,将这种爱上升为一种嵌在灵魂深处的高尚的教育情操。有了师爱,孩子的心里会充满阳光的温暖;有了师爱,班级就会有如春风沐浴般的和谐;有了师爱,学生的心田就会如春雨滋润般舒畅。师生之间彼此的心离得更近,即使有隔阂也能及时的化解和消除。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所以师爱不是空洞抽象浮于表面的理论说教,而是情动于中而形之于外──由观念内化为行动,它是春雨,润物细无声。一代教育名师霍懋征就通过自身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三、理解需要尊重的扶持
  随着学习活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强化与突出,教师思维的转变也迫在眉睫。作为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宝贵的经验财富,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典故之一就是“四块糖果”的故事,故事中担任育才小学校长的他用四块糖果作为切入点,在和风细雨的谈话中令一个孩子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升华。由于受传统“天地尊亲师”价值观的影响,在很多教师心中学生对于教师的尊重是理所当然的,而忽视了作为独立人格的学生也有着他们的自尊心,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陶行知现实的教育行为折射了这样的理念: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尊重就是一种理解,倘若没有尊重,教师单方面高姿态的教育就形同虚设,也容易造成学生嘴上服了而心里却并不服的窘况,这样的教育也必然是失败的,甚至会适得其反。而尊重又离不开教师对于学生的信任,教师信任学生,相信他有战胜困难的勇气,相信他有改正缺点的决心,相信他有认识错误并改正的能力,相信他有积极上进的愿望,在教师对学生信任的基础上,学生也将逐渐对教师产生信任。古语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彼此的信任是尊重的基础,也必然能给双方以更加融洽的理解。
  四、理解需要宽容的支撑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成人尚且容易犯错,何况认知能力还不成熟的学生。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有了宽容之心,必然以其特有的温情,如久旱之后的甘霖灌溉学生的心田。而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主要体现在:不能因为学生调皮而改变教师本身的初衷和耐心;不能因为学生捣蛋而拒绝为他奉献和牺牲;不能因为学生资质愚钝而不顾不问……但是宽容作为一门教育艺术或者说教育智慧并不是有人机械理解的放纵不管,而恰恰是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保护教育对象的自尊心,使其从心灵上深刻反省自己的一种教育的技巧。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面对一个为了让生病的祖母开心而摘花破坏学校规定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家没有简单粗暴的进行批评和教育,而是宽容的让学生再采摘几朵,作为她善良懂事的奖励。这样的一种宽容维护了孩子的自尊,更呵护了一颗充满善意的幼小心灵。其实睿智的教师都会注意到,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更是从善良心灵中流淌出来的爱的教育源泉。有了宽容的支撑,理解之花可以在教育的沃土上开得更艳。
  教人者必先知人,知人者必先知心。教育学生关键在于“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是彼此心意相通的桥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坚固的纽带。真正做到“理解”,教育的智慧也就更加容易“妙手偶得”了。
  (作者单位:江苏姜堰市里华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生物工程专业以培养从事生物产品生产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实验实践课程是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将教师科研任务与实验实践课程教学目标相结合,开设“生产性”实验项目,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约办学成本,在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方面具有重要发展意义。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 教学改革 实验项目  生物工程专业是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
期刊
[摘要]历经多年的教学改革,学校的发展也进入白热化阶段,一批批品牌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全国上下也刮起了一股“南学洋思,北学杜郎”的教育之风,品牌发展已经成了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学校品牌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质量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综合体,是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学校品牌 办学理念 办学质量 学校文化  学校品牌的创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要建立健全完整的创建体系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选题老化、教师指导质量下降、学生主观学习积极性不高、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加强选题审核、强化教师指导、建立健全適用于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评价体系等过程控制措施,为提高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学 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G423  农田水利学,国外又叫灌溉与排水,是水利、农业类专业的主干课程,目前国内外开设农田水利
期刊
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各异。《学记》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目前,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学法研究就成为每位教师的共同方向,学法指导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改的着力点。那么,如何开展学法指导呢?根据本人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与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谈谈自己
期刊
[摘要]本文以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安排为例,分析了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于教师、企业、学生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实践教学 经管类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第10条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
期刊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循规蹈矩,效果甚微。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不起来,极大地妨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这种现状呢?几年来,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开放作文教学,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依据新大纲、新课改精神,大胆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出了集指导、写作、讲评为一体的全程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激活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家乌申斯说过:“没有
期刊
[摘要]现在高校的扩造,引起学生总体素质的下降,尤其是道德品质的下滑。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很多学生集体意识淡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学院进行了社会实践教学,强调在社会实践中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本文探讨了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源,提出相应解决对策:高校应该重视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将实践活动真正与教学计划紧密结合。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 实践教学 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学
期刊
在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主要就是通过学科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显得尢为重要。让学生在科学课上认识、探索自然,理解社会,体会生命奥秘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机会。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有世界眼光,更要培养成有中国灵魂的现代人。那么如何挖掘出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内涵,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呢?多年的实践告诉们加强科学课中的思想教育可以
期刊
[摘要]介绍了测控专业的专业综合训练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要求和教学方案的设置,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等准备过程。经四届学生的教学效果证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内容、要求和教学方案的设置是合理可行的。课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培养了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了数字测控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过程,并掌握了数字测控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技能
期刊
说话,是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最基本的方式,是人类社会应用极为广泛、使用频率极高的一项重要语言活动。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重要交际手段。同时,说话能力也是一个人语言智能水平高低的最直接反应。  一、重视说话教学  1.重视说话教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现代社会,对人们的说话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社交化,要求学会文明社会的交际用语把话说得使人愿听,使人爱听,使人感到动听;高效率化,要求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