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塔》演奏技术分析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f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托卡塔是一种速度较快节奏急促善于技巧展示的音乐体裁,需要演奏者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功底,对于手指的快速跑动,节奏的快速变化,初见的力度和速度变化都有较高的要求。作品极具异域音乐风情的高加索地区的民族风格,也因此对演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钢琴演奏技术;哈恰图良;托卡塔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一、演奏时速度与力度的准确把握
  键盘乐曲的演奏最先需要明确的无疑就是速度和力度。作曲家在作品的每个部分都给出了明确的速度与力度标识。演奏者要严格按照作曲家所给出的力度速度标识认真地诠释作品。
  第一部分,作曲家给出了“Allegro maraati ssimo 120”所以从乐曲开始一直到36小节都要保持这个速度。在力度上乐曲开始的第一个和弦给了“f”的标识,要求力度要有爆发力,注意和弦的旋律因要清晰。之后的右手的旋律音要扎实明确肯定的突出出来。从第五小节开始力度弱下来,但仍然需要注意右手的旋律清晰,并在”cresc”处开始渐强,要突出抢拍的重音。乐曲进行到9小节时左手八度音程与右手和弦交替进行力度变化为极弱。随后逐渐加强,直到24小节将乐曲力度推向巅峰。此时,要注意和弦音的整齐,清晰,干净,右手旋律音要清晰。在37-40小节,作曲家用12个柱式和弦构成了一个过渡性质的片段。力度上要逐渐加强,速度上要稍作渐慢,将乐曲“拉宽”给人以气势磅礴,恢弘壮丽之感。至此,乐曲的第一部分结束。
  第二部分,作曲家给出了“vivace con brio”,速度上依然较快,在演奏时注意左右手交替时需要有生机和活力,力度开始时为中弱,随着乐曲的逐渐发展,可以稍作变化或渐强。乐曲在74-76小节是连贯的下行和弦音阶。在演奏时注意突出左手的旋律音。十六分音符要清晰流畅,饱满华丽。在83小节,乐曲开始强调左手又四分音符构成的的旋律线条,打破了之前的左右手交替的力度均匀,左手的四分音符是需要清晰扎实的。
  第三部分是一个富有歌唱性的主题静谧祥和。作曲家标明了“andante espressivo 80”速度由原来的快板变为行板,相对之前较为缓慢情绪上要更加细腻温婉。此乐段各种调性交替进行,应注意和弦之间和乐句之间的呼吸换气,注意突出右手的旋律线条。
  第四部分是一个再现段落,是对之前的音乐进行总结概括和回归。所有力度速度的处理与前边音乐相同。但在164小节,作品结束部分的段落要注意左右手交替的力度均匀,突出主题旋律,最后的和弦结音要饱满果断,干净明亮。
  二、演奏时注意丰富的节奏变化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哈恰图良的这首托卡塔在节奏方面极具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切分节奏上,反复段落,以及多重节奏的巧妙结合与运用。切分节奏型是这部作品最为典型的节奏型,这种节奏型的重音多出现在弱拍弱位上,左右手交替演奏时要注意强弱分明,速度稳定。附点音符与连线音符的演奏要注意连贯清晰。这种节奏使得整个乐曲更加具有张力和动力性,体现了爵士乐的特点。这与哈恰图良在1920年开始接触爵士乐有紧密关系。他在后来的文章当中回忆道“我立刻就看出来他的节奏和丰富,配齐很新颖,具有高度的表演技巧。这些因素至今一直吸引着我。”而在这首作品当中又很多地方体现了爵士乐的特点。47-55小节以一种短小的节奏型反复变化重复,就很好地体现了爵士乐的特点。在演奏过程当中要注意一个动机的不断重复和变化时的力度把握,注意流动性和连贯性。
  多重节奏(poly rhythm)是指在乐曲进行当中同时出现不同的节奏进行,这首作品在多重节奏方面的运用颇具特色,体现了作曲家精湛的写作功底。78-80小节,这个片段左手的旋律重音看上去像是二拍子,内在包含了三连音。这种节奏的复合运用使得乐曲富有动力性。给人以神秘紧张的感觉。演奏此片段时一定要注意节奏重音的清晰准确。再如全曲第115-118小节这个片段作者运用右手的三拍子和左手的二拍子相结合来发展音乐,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尤其是在第三部分这一展开性段落。对全区音乐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渲染高超的作用。升华了主旨,深化了主题。
  三、演奏时的触键方式与踏板使用技巧
  “在钢琴演奏中影响音乐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演奏者可以根据不同音色的需要,通过调整触键方式来获得”由于这首作品具有高加索地区民族风格,尤其是在演奏特性音程和特性和弦上要注意调整合适的触键方式更好地诠释音乐的风格特点。这也是演奏好这部作品的基本要求。由于这首作品的音响色彩丰富饱满,和声效果丰富多彩,这也对踏板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俄罗斯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曾说过“踏板是钢琴的灵魂,踏板是钢琴演奏中最困难也是最有个性的一个方面,没有两位钢琴家会对同一首乐曲采用完全相同的踏板使用方式,甚至同一位演奏家對同一首作品的踏板使用方式也会随着每一次演奏的情绪,听众的反应和乐器以及演奏场所的差异而发生变化”。正确的使用踏板可以在乐曲的速度,力度,声部,等因素上做出更加细致地处理,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的内涵,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乐曲第二部分的前5小节左右手交替演奏单音持续时要注意每小节要换一次全新的踏板,避免和弦音响“混杂”和“脏乱”在第46-59小节左右手交替演奏的三连音处要注意力度和速度的均匀。建议使用一小节一换踏板的演奏技巧,从而使音响流畅自然 静谧祥和。到第60小节,由于和声织体的变化要采用两拍换一次的踏板方式。随后在第62小节再次回归到一小节一换。72-76小节的上下行和弦音阶要使用全踏板方式,一小节换一次,演奏时注意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第一个音要清晰,左手的旋律音也要清楚。
  乐曲的第三部分是展开性的乐段,富有歌唱性的主题,注意在右手旋律音上采用深触键的方式。踏板采用一小节一换的全踏板方式,要表现得宽广,优美,富有歌唱性的音乐效果。在乐曲进入115-118小节时回归原来的速度,节奏较为急促,注意旋律音在右手的大指上,突出旋律音随着右手旋律音的升高力度要逐渐加强速度要“渐慢”乐曲要作“拉宽加重”处理。
  第四部分的再现是对前边乐曲的总结和概括,结尾处添加了第三部分歌唱性的主题材料,演奏技巧可参考前三部分。
  触键方式与踏板的准确使用是演奏好钢琴作品的关键,尤其是在演奏托卡塔这种速度较快,节奏较紧张的乐曲,要注意音符的清晰和作品情绪的表达。
  四、结语
  由于哈恰图良长期浸淫在高加索地区的民歌旋律中,其音乐在和声色彩和旋律风格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对其民族风格的把握是准确演奏这部作品的关键。本文结合自己的演奏与教学实践,通过对这部作品在“风格”与“演奏技巧”两大方面的分析,尽可能详尽地为喜欢哈恰图良作品的人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演奏方法,希望对从事演奏与教学的同行有所帮助,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和研究哈恰图良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格·西涅尔松.哈恰图良自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2]约瑟夫·加特著,刁绍华,姜长斌译.钢琴演奏技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梁晓奋.阿拉姆·哈恰图良—苏联音乐旋律大师[J].音乐爱好者,2000(10).
  [5]夏中汤.哈恰图良的和声技法[J].音乐研究,1995(3).
  [6]李英杰.来自亚美尼亚的芳香—探析《托卡塔》的旋律与和声创作[J].音乐创作,2013(6).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是以高中第二课堂发展的现状作为调查研究目标,以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为试点进行展开议论,文章分别从第二课堂以及管乐合奏的基础概念、南京三中第二课堂管乐合奏课程发展现状调研、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论述。以揭示艺术类课程在中学第二课堂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高中课程体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为我国的艺术素质教育发展提供一点微薄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音乐教育;第二课堂;管乐合奏;群体意识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潮流的演变和发展,世界上影响力较强的几种教学体系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传入我国,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熟悉的是“四大教学法体系”--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铃木音乐教学法。还有一种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本文以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为切入点,阐述对我国幼儿钢琴音乐教育尤其是艺术机构中幼儿钢琴音乐教育的影响以及启示。  【关键词】综合音乐感教
期刊
【摘要】将非遗音乐“开花调”引入师范专科学校音乐教学,是“开花调”继续传承和发扬的一种形式。依据师范专科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这项研究先以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入手来进行实践。本文从“开花调”的教学如何与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相融合,教学模式以及“开花调”对教学内容的拓展等方面展开研究。让学生能愉快又有兴趣地学习“开花调”,让“开花调”继续开花、传承。  【关键词】开花调;音乐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音乐课堂虽然为绝大部分学生所喜欢,但是因为课堂组织、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课堂问题一直层出不穷,音乐教师该如何对课堂进行有效管理?首先是充分备课,创新设计,优化管理;其次是以生为本,激发热情,高效学习。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尊重真情关爱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最终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充分备课;课
期刊
【摘要】本文试从作品中显现出的多维人格特征进行分析,借助戏剧性的分析方法,以戏剧性的观点来看待音乐、阐释音乐,让形式化的音乐分析服务于戏剧性,将音樂放置于人文语境中,为理解音乐作品提供一种新的路径。  【关键词】音乐人格;情感温度;戏剧性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爱德华·科恩在著作《作曲家的人格声音》(The Composer’s Voice)一书中指出。音乐艺术如同文学艺术一
期刊
【摘要】《古乐之美》(共八卷)是一部系统梳理古代乐器文化的中国音乐史类的轻松读本,以真实的考古材料、丰富的历史文献为基础,钩沉探幽。作为中央电视台评选出的“中国好书”之一,获得了很大的关注。笔者以书中的一个章节“旷土远音”(卷三)为例,分析本书的研究方法,品鉴作文思路与手法,最后谈谈个人的体悟。  【关键词】《古乐之美》;书评;中国音乐史;史料分析;苏泓月  【中图分类号】J609.2
期刊
【摘要】1838年居住在维也纳的舒曼,回忆起与克拉拉相处的时光,写下这首献给克拉拉的“散文诗”般的钢琴套曲。本文从《童年情景》的艺术价值和演奏特点等两方面对《童年情景》进行浅析。  【关键词】舒曼;童年情景;演奏;旋律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作品艺术价值简析  1837至1838年间,舒曼居住在维也纳,想要感受这座世界音乐名城的艺术氛围,却在专
期刊
【摘要】“亳州二夹弦”是在2008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濒危稀有剧种之一。在众多传统地方戏剧中,有着独特的艺术品貌与个性。据专家考证二夹弦始于清朝中前期,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流行于安徽、河南、山东交界的黄河两岸,是农民闲暇时娱乐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本文主要从二夹弦的起源、发展、传承以及地方特色等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亳州二夹弦;非遗剧种;地方特色 
期刊
【摘要】钢琴独奏曲《茉莉花》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储望华先生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创作的。这首钢琴曲不仅具有浓郁的中国韵味,亦彰显出很高的演奏和欣赏价值。本文结合自身演奏体会,对这首作品应掌握的演奏技法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诠释作品。  【关键词】钢琴曲《茉莉花》;演奏技法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速度与力度标记的安排  (一)速度  在钢琴曲《茉
期刊
【摘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小提琴、管风琴、大键琴演奏家。《意大利协奏曲》(Italian Concerto)是巴赫在1735年为双层大键琴而创作的一首独奏协奏曲。本文将从《意大利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创作背景、曲式分析、演奏分析与处理等方面进行阐述。根据自身的演奏体会表达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为喜爱巴赫及演奏这部作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