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以高中第二课堂发展的现状作为调查研究目标,以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为试点进行展开议论,文章分别从第二课堂以及管乐合奏的基础概念、南京三中第二课堂管乐合奏课程发展现状调研、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论述。以揭示艺术类课程在中学第二课堂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高中课程体制建设的完善和发展,为我国的艺术素质教育发展提供一点微薄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音乐教育;第二课堂;管乐合奏;群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文化水平的发展,教育体系建设日趋科学化,素质教育得到空前发展,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得到广泛关注。音乐是艺术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德育、审美以及身心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第一课堂中广泛开设。从我国高中第一课堂音乐课程开设的现状来看,削减了演唱、演奏实践部分的教学内容,只剩下单一的欣赏形式。上课频率虽然为每周一节,但课程份额经常被压缩甚至被其他文化课程所取代。由于高中课程繁重,学习压力较大,减少音乐课程不利于学生学习压力的释放,应该加大音乐课程的比例,开设实践性第二课堂成为了必然。
一、第二课堂与管乐合奏的概念与作用
(一)第二课堂的概念
第二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扩大知识领域,开扩视野,发展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的一切教育活动。”这说明了第二课堂的地点位于校内场地,与社会上教育机构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时间主要为学校第一课堂后的活动课、兴趣课等时间,特殊时期可以安排在课外时间。器乐合奏在音响效果上富有力度,层次感较强,所以是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器乐合奏中又以管乐合奏为代表发展比较成熟,结构也相对合理。
(二)管乐合奏的概念
管乐合奏是指西洋管乐乐器的合奏形式,其载体是管乐团,主要由木管、铜管、打擊乐三类声部组成,一般是双管编制。管乐合奏的音响效果洪亮,声音比较饱满,节奏富有力量感,常用于进行曲、庆典以及仪式音乐,其音乐表现力丰富,体现为积极向上、健康快乐、雄壮有力、团结进取等面貌,代表当代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精神洋溢的青春风貌,因此是中小学第二课堂主要采用的合奏形式。
二、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管乐合奏课现状研究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是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四星级高中。学校组建有南京市中学生管乐一团与合唱团,获得南京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综合奖”。
(一)组建形式
1.生源及编制
生源主要来自于初中升高中的艺术特长生,每年固定招生具有管乐特长的学生15人,招收乐器类型按照管乐团的组建编制需求来进行合理的分类招生,招收项目有木管组乐器、铜管组乐器以及打击乐组。其余来自于校内具有艺术特长或兴趣爱好的高中生。管乐一团为60人的双管制管乐团,木管29人,铜管22人,打击乐9人。其中萨克斯声部9人,双簧管1人,以上为基本编制。
2.师资
负责管乐教学的专业教师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校内专业音乐教师,由学校党委书记、音乐高级教师构成,负责音乐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另一部分是校外聘请的管乐指导教师,其中四位艺术顾问分别为陈建华教授、秦效原教授、王永敏先生以及吴盛栗先生;三位指挥分别为国家一级指挥常畅,江苏交响乐团常任指挥陈晔和南京艺术学院指挥徐志廉教授;八位来自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的国家一级演奏员,负责管乐十个声部的教学指导。
(二)乐团管理
学校在管乐合奏课堂上主要根据日常排练与演出两大方面制定科学合理、详细丰富的管理条例。学校设立了乐团相关行政与后勤部门的管理机制,保证有序的管乐教学和演出,由两名教师负责日常管理和后勤管理,例如日常考勤、乐谱资料印刷和发放、乐器的使用与维护、服装和道具的保管等等,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
(三)日常训练
南京第三高级中学管乐团排练时间为每周三下午排练一次、时长两课时,演出或比赛前等特殊情况会适当加排,增加单次时间或排练频率。
合奏训练主要分为分声部训练与全乐团合奏训练。分声部训练时长一般为一课时,专门对存在问题或熟练程度不高的声部进行分项练习与指导。在各声部解决问题后,用一课时进行全团的合奏练习。
(四)排练曲目
为了满足活动需要,乐团在选曲风格上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庆典、运动会之类的活动,多选择节奏性较强、铿锵有力,恢弘大气的进行曲风格的作品;二是进行演出活动,选择能够与听众引起共鸣的乐曲,具体根据参与演出的类型来进行选曲;三是参加音乐比赛、音乐会活动,选择专业性比较强,具备竞技性,有一定难度的曲目。南京第三高级中学管乐团在乐曲风格上进行了多种符合现代流行元素的尝试,如《加勒比海盗》《大鱼》《胜利》等,现有二十余首具有代表性的保留曲目。
多年来,南京三中被南京市教育局、各大高校、同类中学和学生家长一致认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管乐合奏成为特色办学旗帜。
三、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南京三中管乐团虽然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乐团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南京三中管乐合奏课程的发展。
(一)生源与师资
虽然每年招收15名新生,但南京第三高级中学每年乐团招生都面临声部不平衡的问题,报名的木管组学生多为长笛与萨克斯等热门乐器,铜管组学生多为小号,出现了中低音声部不全的现象,直接导致部分冷门乐器声部的缺失。在管乐合奏中,缺失声部或者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搭配不合理都会影响到演奏效果,令音响失去平衡,高音过于突出,重低音声部较为空洞,造成音色单一而尖锐,在音响力度上缺乏层次感。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虽然南京三中聘请了8位专业的器乐教师,但仍然不能满足所有声部的需要,许多声部仍然缺乏专业教师指导,只能由8位教师中与之相似专业的教师进行共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只能对学生的气息和指法以及一些演奏的效果上进行简单的辅导,而在具体技术困难上却不能做出精确的指导,导致演奏水平提升缓慢。 首先在生源的配置上,学校在招生时会把缺失乐器作为优先招生对象进行重点招收,乐团指挥会对人员数量过剩的声部进行新一轮的选拔,对现有声部进行调整,安排所学乐器相近的学生在专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改学稀缺乐器,比如bE调萨克斯改学bB调、大bE调萨克斯,单簧管改学双簧管等,但由于改专业学生演奏水平短期内无法跟上乐团的训练水平,所以会在骨干老生未毕业时提前进行新人的培养。如果仍不能满足声部的人员配备,可以进行乐器的替代使用,用音色相近的乐器进行演奏,这样虽然在音色层次感问题上不能完全解决,但是可以弥补旋律上的空洞。
在师资上,招收具有管樂特长的音乐教师,在外聘教师上招收稀缺声部教师,以便能够保证乐团编配的完整。为了避免与社会培训机构、社会艺术团合作的短期性与非专业性问题,学校在2007年与江苏交响乐团签订人才培养与共建协议,现已进行了长达12年的专业化训练。
(二)管理
首先,乐团的排练时间在定在第一课堂之外,但是受乐团成员来自不同的校区,不同的年级,高三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等客观因素制约,经常有学生不参加管乐合奏课。解决措施:排课教师要在校领导的协调下避免文化第一课堂与管乐合奏课时间冲突,统筹安排好时间各声部长保证参排人员的基础数量,有极少数学生安排与排练时间冲突的要求统计人员去向,与学习、家庭情况不冲突的要求尽量参加乐团的合排。
其次,乐团排练纪律松散的问题不仅出现在中学乐团,部分高校艺术团体也是如此,虽然有管理制度的约束,但仍有部分学生不听从老师的安排,排练迟到或者无理由缺席,排练过程中交头接耳,影响教学秩序,降低了排练质量。对此,要求在排练之前一定时间内到达排练场地,提前进行乐器的准备和校音并进行考勤。对于经常迟到,在排练中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加大排练量、点名批评等惩罚措施,对于考勤量不达标、教育无果行为恶劣的学生做出相应的处罚,严重者作退团处理。
(三)训练
音准问题是合奏排练和演出中最重要的问题。由于各类乐器的材质不用、发音结构不同以及乐器本身的调性不同,木管组、铜管组组以及有实际音高的打击乐组的学生在演奏时都会出现音准问题。解决措施:在校音阶段预热管体,由各声部长具体负责声部成员,音准偏差不明显时使用校音器进行解决,有条件的情况下由双簧管首席进行校音。在排练阶段,指挥找出音准出现问题的具体成员,现场进行校音,多次出现问题的成员由指导老师进行记录,在分声部训练时重点关注、增强练习。
配合问题是管乐合奏中经常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抢拍或拖拍。对于抢拍和拖拍问题,要求学生在排练前期对乐谱进行标记,注意休止时长,完成机械性演奏,排练后期注意协同声部的旋律变化,注意本声部旋律进入时间,完成艺术性演奏,多次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进行分声部练习,确保学生在吹奏谱面音符时的同时注意指挥挥拍的速度与力度,严格按照指挥的手势进行演奏。
通过南京三中近年取得的成就,能看出管乐合奏课程的开设不但不会耽误学习,反而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学生情操、审美和艺术素养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真切地提高了升学质量,所以推荐在普通高中的第二课堂上进行推广,希望其他高中能效仿南京三中,开设适合学生的合奏课程,释放学习压力、培养音乐兴趣、发挥艺术天赋、增加艺术实践、根据具体情况探究多元化的升学方式。随着管乐合奏在高中第二课堂的广泛开设,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通过对音乐学习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以期促进艺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君.中学音乐第二课堂中参与主体的多维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34):65-66.
[2]涂维佳.浅谈中学管乐队的教学现状及解决方法[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7):153.
[3]陶明栓.管乐教学在中学第二课堂的调研[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7.
[4]黄青茜.浅述中学音乐第二课堂的教育特点[J].北方音乐,2014(17).
作者简介:王佳川(1996—),男,本科生,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生;王矛(1976—),男,硕士研究生,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关键词】音乐教育;第二课堂;管乐合奏;群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文化水平的发展,教育体系建设日趋科学化,素质教育得到空前发展,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得到广泛关注。音乐是艺术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德育、审美以及身心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第一课堂中广泛开设。从我国高中第一课堂音乐课程开设的现状来看,削减了演唱、演奏实践部分的教学内容,只剩下单一的欣赏形式。上课频率虽然为每周一节,但课程份额经常被压缩甚至被其他文化课程所取代。由于高中课程繁重,学习压力较大,减少音乐课程不利于学生学习压力的释放,应该加大音乐课程的比例,开设实践性第二课堂成为了必然。
一、第二课堂与管乐合奏的概念与作用
(一)第二课堂的概念
第二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扩大知识领域,开扩视野,发展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的一切教育活动。”这说明了第二课堂的地点位于校内场地,与社会上教育机构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时间主要为学校第一课堂后的活动课、兴趣课等时间,特殊时期可以安排在课外时间。器乐合奏在音响效果上富有力度,层次感较强,所以是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器乐合奏中又以管乐合奏为代表发展比较成熟,结构也相对合理。
(二)管乐合奏的概念
管乐合奏是指西洋管乐乐器的合奏形式,其载体是管乐团,主要由木管、铜管、打擊乐三类声部组成,一般是双管编制。管乐合奏的音响效果洪亮,声音比较饱满,节奏富有力量感,常用于进行曲、庆典以及仪式音乐,其音乐表现力丰富,体现为积极向上、健康快乐、雄壮有力、团结进取等面貌,代表当代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精神洋溢的青春风貌,因此是中小学第二课堂主要采用的合奏形式。
二、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管乐合奏课现状研究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是国家级示范高中、省级四星级高中。学校组建有南京市中学生管乐一团与合唱团,获得南京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综合奖”。
(一)组建形式
1.生源及编制
生源主要来自于初中升高中的艺术特长生,每年固定招生具有管乐特长的学生15人,招收乐器类型按照管乐团的组建编制需求来进行合理的分类招生,招收项目有木管组乐器、铜管组乐器以及打击乐组。其余来自于校内具有艺术特长或兴趣爱好的高中生。管乐一团为60人的双管制管乐团,木管29人,铜管22人,打击乐9人。其中萨克斯声部9人,双簧管1人,以上为基本编制。
2.师资
负责管乐教学的专业教师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校内专业音乐教师,由学校党委书记、音乐高级教师构成,负责音乐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另一部分是校外聘请的管乐指导教师,其中四位艺术顾问分别为陈建华教授、秦效原教授、王永敏先生以及吴盛栗先生;三位指挥分别为国家一级指挥常畅,江苏交响乐团常任指挥陈晔和南京艺术学院指挥徐志廉教授;八位来自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的国家一级演奏员,负责管乐十个声部的教学指导。
(二)乐团管理
学校在管乐合奏课堂上主要根据日常排练与演出两大方面制定科学合理、详细丰富的管理条例。学校设立了乐团相关行政与后勤部门的管理机制,保证有序的管乐教学和演出,由两名教师负责日常管理和后勤管理,例如日常考勤、乐谱资料印刷和发放、乐器的使用与维护、服装和道具的保管等等,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
(三)日常训练
南京第三高级中学管乐团排练时间为每周三下午排练一次、时长两课时,演出或比赛前等特殊情况会适当加排,增加单次时间或排练频率。
合奏训练主要分为分声部训练与全乐团合奏训练。分声部训练时长一般为一课时,专门对存在问题或熟练程度不高的声部进行分项练习与指导。在各声部解决问题后,用一课时进行全团的合奏练习。
(四)排练曲目
为了满足活动需要,乐团在选曲风格上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庆典、运动会之类的活动,多选择节奏性较强、铿锵有力,恢弘大气的进行曲风格的作品;二是进行演出活动,选择能够与听众引起共鸣的乐曲,具体根据参与演出的类型来进行选曲;三是参加音乐比赛、音乐会活动,选择专业性比较强,具备竞技性,有一定难度的曲目。南京第三高级中学管乐团在乐曲风格上进行了多种符合现代流行元素的尝试,如《加勒比海盗》《大鱼》《胜利》等,现有二十余首具有代表性的保留曲目。
多年来,南京三中被南京市教育局、各大高校、同类中学和学生家长一致认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管乐合奏成为特色办学旗帜。
三、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南京三中管乐团虽然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乐团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南京三中管乐合奏课程的发展。
(一)生源与师资
虽然每年招收15名新生,但南京第三高级中学每年乐团招生都面临声部不平衡的问题,报名的木管组学生多为长笛与萨克斯等热门乐器,铜管组学生多为小号,出现了中低音声部不全的现象,直接导致部分冷门乐器声部的缺失。在管乐合奏中,缺失声部或者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搭配不合理都会影响到演奏效果,令音响失去平衡,高音过于突出,重低音声部较为空洞,造成音色单一而尖锐,在音响力度上缺乏层次感。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虽然南京三中聘请了8位专业的器乐教师,但仍然不能满足所有声部的需要,许多声部仍然缺乏专业教师指导,只能由8位教师中与之相似专业的教师进行共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只能对学生的气息和指法以及一些演奏的效果上进行简单的辅导,而在具体技术困难上却不能做出精确的指导,导致演奏水平提升缓慢。 首先在生源的配置上,学校在招生时会把缺失乐器作为优先招生对象进行重点招收,乐团指挥会对人员数量过剩的声部进行新一轮的选拔,对现有声部进行调整,安排所学乐器相近的学生在专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改学稀缺乐器,比如bE调萨克斯改学bB调、大bE调萨克斯,单簧管改学双簧管等,但由于改专业学生演奏水平短期内无法跟上乐团的训练水平,所以会在骨干老生未毕业时提前进行新人的培养。如果仍不能满足声部的人员配备,可以进行乐器的替代使用,用音色相近的乐器进行演奏,这样虽然在音色层次感问题上不能完全解决,但是可以弥补旋律上的空洞。
在师资上,招收具有管樂特长的音乐教师,在外聘教师上招收稀缺声部教师,以便能够保证乐团编配的完整。为了避免与社会培训机构、社会艺术团合作的短期性与非专业性问题,学校在2007年与江苏交响乐团签订人才培养与共建协议,现已进行了长达12年的专业化训练。
(二)管理
首先,乐团的排练时间在定在第一课堂之外,但是受乐团成员来自不同的校区,不同的年级,高三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等客观因素制约,经常有学生不参加管乐合奏课。解决措施:排课教师要在校领导的协调下避免文化第一课堂与管乐合奏课时间冲突,统筹安排好时间各声部长保证参排人员的基础数量,有极少数学生安排与排练时间冲突的要求统计人员去向,与学习、家庭情况不冲突的要求尽量参加乐团的合排。
其次,乐团排练纪律松散的问题不仅出现在中学乐团,部分高校艺术团体也是如此,虽然有管理制度的约束,但仍有部分学生不听从老师的安排,排练迟到或者无理由缺席,排练过程中交头接耳,影响教学秩序,降低了排练质量。对此,要求在排练之前一定时间内到达排练场地,提前进行乐器的准备和校音并进行考勤。对于经常迟到,在排练中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加大排练量、点名批评等惩罚措施,对于考勤量不达标、教育无果行为恶劣的学生做出相应的处罚,严重者作退团处理。
(三)训练
音准问题是合奏排练和演出中最重要的问题。由于各类乐器的材质不用、发音结构不同以及乐器本身的调性不同,木管组、铜管组组以及有实际音高的打击乐组的学生在演奏时都会出现音准问题。解决措施:在校音阶段预热管体,由各声部长具体负责声部成员,音准偏差不明显时使用校音器进行解决,有条件的情况下由双簧管首席进行校音。在排练阶段,指挥找出音准出现问题的具体成员,现场进行校音,多次出现问题的成员由指导老师进行记录,在分声部训练时重点关注、增强练习。
配合问题是管乐合奏中经常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抢拍或拖拍。对于抢拍和拖拍问题,要求学生在排练前期对乐谱进行标记,注意休止时长,完成机械性演奏,排练后期注意协同声部的旋律变化,注意本声部旋律进入时间,完成艺术性演奏,多次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进行分声部练习,确保学生在吹奏谱面音符时的同时注意指挥挥拍的速度与力度,严格按照指挥的手势进行演奏。
通过南京三中近年取得的成就,能看出管乐合奏课程的开设不但不会耽误学习,反而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学生情操、审美和艺术素养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真切地提高了升学质量,所以推荐在普通高中的第二课堂上进行推广,希望其他高中能效仿南京三中,开设适合学生的合奏课程,释放学习压力、培养音乐兴趣、发挥艺术天赋、增加艺术实践、根据具体情况探究多元化的升学方式。随着管乐合奏在高中第二课堂的广泛开设,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通过对音乐学习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以期促进艺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君.中学音乐第二课堂中参与主体的多维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34):65-66.
[2]涂维佳.浅谈中学管乐队的教学现状及解决方法[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7):153.
[3]陶明栓.管乐教学在中学第二课堂的调研[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7.
[4]黄青茜.浅述中学音乐第二课堂的教育特点[J].北方音乐,2014(17).
作者简介:王佳川(1996—),男,本科生,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生;王矛(1976—),男,硕士研究生,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