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学校避震”教学案例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e594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思路
  
  《体育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以前课程结构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要体现出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在社会适应这一学习领域目标及水平目标中提到“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并具有该项能力。”
  灾害和突发事件是不可预知的,孩子们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宽,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其安全的问题愈加显得重要。我们的教育很少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生活知识和自救互救常识,导致他们在生活上既缺乏自理能力,又不能机智灵活地应付处理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主题探究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在体育室内课中同样可以应用。我们将生存教育作为校本教材,《探索与发现——地震》是教材中的一个单元,本单元分为3课时。
  学生观看两种不同方式的学校避震录像,听教师讲解,视频播放后进行交流。
  我们将《探索与发现——地震》这一单元以网站探究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这样一个网络教学平台,有意识地尝试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在进行学校避震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地震来了怎么办”为任务线索进行教学,进行避震模拟实践。在教学结构的安排上,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网上自学的基础上,由教师组织发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可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学生都愿意把自己在网上所见、所感讲给大家听,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后,由一个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讨论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一个问题讨论结束后,由教师针对学生找不准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补充。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做到有张有弛,对于重点问题,就引导学生多说多讨论,时间要长一些,在学生理解、参与的基础上,把问题分析透彻。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学校避震的方法。
  (2)认识《探索与发现——地震》网站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注重本课网页素材和相关网站的学习资源利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采取学习任务驱动方式,以学校避震问题为中心,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进行主动探究学习。
  (3)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运用发现、探究、协作、讨论的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学习的形式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通过上网学习,知道在学校如何避震。
  2.避震模拟演习。
  (三)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网上学习,提高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网页浏览等网络基础知识。
  2.硬件准备:机房学生机具备虚拟网络条件。
  3.软件准备:《探索与发现——地震》网站。
  (五)课件制作
  这个课件是师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一切活动过程与结果的整合体现。本主题探究网站按课前、课堂、课后三段包括了课堂探究、地震知识、地震图片、地震视频、在线游戏、信息与资源、交流与体会、下载地带等八大部分,并且插入了与内容密切相关的视频、音频和图片等,既有理论深度,又增加了趣味性,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空间,极大地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本主题探究网站还有友情链接和E-mail、讨论区等服务,充分体现了网络学习的优势。通过“鸣谢”这一栏目,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小增强他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六)教学流程
  1.导入
  师:你们参加过突发紧急事件的疏散演习吗?(生答)
  师:看来同学们都亲身经历过。谁能说说,突发紧急事件都包括什么?
  2.新授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咱们先一起看一部短片。在观看短片的同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片中讲述的是怎样的一个场景?(播放课件PPT)
  (1)看短片
  师:刚才画面中反映的就是前不久在电视新闻中播出的日本发生的那次地震。看过影片之后,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地震挺可怕的呀?它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校避震的知识。
  (2)网络学习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正在学校上课,可怕的地震真的来了,你们该怎么办呢?”让我们到网上去寻找答案吧!
  打开桌面网站首页快捷方式图标。交流反馈。
  师:学校还有哪些地方是同学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果地震发生了,在这些地方的同学该怎么做呢?
  教师把寻找室外、楼道、班级教室等不同地点的避震方法分派给各个学习小组来完成,通过上网来寻找答案。学生上网学习之前,先听教师提几点建议。
  (3)模拟演习
  师:咱们全班同学一起尝试一下,做一次避震模拟演习,你们说好吗?避震模拟演习之前,请同学们听清要求。
  教师分别组织两大组演习、评价。
  3.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吗?
  
  三、案例评析及引发的思考
  
  作为一项新的教学实验,北京市西城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与西单小学将生存教育引入体育课堂。这项实验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整合的一种新的尝试。《学校避震》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联系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注重网上获取信息和相关网站的学习资源利用,以提高学生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学校避震问题为中心,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主动地探究学习。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运用发现、探究、协作、讨论的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自己去尝试、体验。通过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发现问题,小组之间讨论分析,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这样的教学设计为培养学生的自学、实践、交流、展示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广阔空间。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能力尽情发挥,本节课通过设置不同任务的研究,如:学生从《探索与发现——地震》网站上查找资料,学习如何在学校避震。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动手参与,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成功的喜悦中学习新知。课后,学生们依依不舍,不愿离去,同老师热烈地交谈,意犹未尽。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互相帮助的方式进行学校避震的学习,基本上完成了教学设计的预期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改倡导的理念和精神,本节课注重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学生情感与积极性的培养与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实践证明,在小学体育课上开设校本课程《学校避震》是培养学生学会生存的基本能力的有效途径。基本能力的形成需要平时良好习惯的培养和训练,我们教师应以启迪智慧、开发创造力、使学生获得精神愉快为前提,教师不仅是教学的“严师”,更应该是拓展学生心灵和智慧的“人师”。
  校本课程的选材与使用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和挖掘它的教育功能。本教材是自编校本课程,按单元进行设计,通过设计制作《探索与发现——地震》网站,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们通过上网学习、同桌互相学习、小组间合作学习,从而形成全班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立体交叉网络结构,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小组之间多层次的信息交流,在这种全方位相互交流、学习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和方法,也培养了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探索与实践能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体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使其有了自学后成功的体验,为以后学习习惯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需要改进之处:在教学的环节安排上,显得还不够紧凑。学生思路放得不够开。由于本节课中考虑学生动手实践的环节比较多,练习量较大,在时间上缺少精确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信息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0,(8-9).
  [2]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讲义.
  [3]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0.
  
  (作者单位:北京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教育技术中心西城区西单小学)
其他文献
最初接触网络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时的网络,在我眼中只不过是看新闻、发邮件、聊天、看电影的一种工具而已。真正认识网络是在2001年参加工作后,面对从学生到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变,面对第一年接手的信息技术课,我有些束手无策。怎样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如何才能让学生尽快地喜欢我的课?面对诸多问题,校内可以交流的同行寥寥无几,无奈之下,我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网络。没想到,竟一发不可收拾,网络从此成了我最亲密的
本文通过对圆盘状及带状辐射体上方γ场的理论计算,得出了γ场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同时讨论了不同条件下γ场的分布特点,并从特点的分析中对航测仪器的灵敏度及航高与超高等几个问题提出几点看法,这对放射性异常的解释及地质填图等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制约高校教学质量的主要矛盾是人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体现为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人是高校管理的第一要素,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切因素,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最终是要通过人来执
由地质部下达,山东省地质局、长春地质学院、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北京市环境保护研究所、济宁市环保局参加的《山东省济宁市地下水水质模拟及其污染趋势预测试验研究》科研项目,经过全体参加人员三年多来的努力奋斗,刻苦攻关,已经正式向国家提交了研究报告,最近有关部门约请水文地质界著名专家、学者以及科研、生产单位的代表四十余人,在山东济南召开了该项目的
高校工资制度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工作效率。在高校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促进其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由于高校组织具有自
【摘要】聆听、感受、体验音乐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是音乐教学中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在多年的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控制力、情绪稳定性较弱,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注意力难以持久。特别是对纯音乐作品的聆听,更是显得茫然,心不在焉,无所适从。严重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的关注度,有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  【关键词】聆听音乐;音乐;方法策略  面对这一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多快好省——作品制作》一节,信息容量大、难点多。若照本宣科进行教学,不仅所用学时多,而且教学效果较差。为了能在2学时内完成本
含硼岩系是指分布于辽东—吉南一带,呈近东西向展布的一套以富硼、富钠、富钛为特点的时代为早元古宙的火山—沉积变质岩系。由于在这套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蕴藏着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特别是其中的硼矿已成为我国硼矿矿产原料的最重要来源,因此,对于含硼岩系形成环境的研究,历来为各家研究者所瞩目。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主要元素化学准则来判别含硼岩系形成的构造环境。方法是把含硼岩系与挤压性和张裂性火成岩套的典型实例进
引言 分离干扰富集稀土元素的方法比较多,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螯合形成树脂,具有合成简易、选择性高等优点。用螯合形成树脂分离富集重金属元素已有报导,但用偶氮氯膦Ⅲ(CPA-Ⅲ)螯合形成树脂分离干扰富集稀土元
本文利用连分式方法计算了偶极场中导电导磁球体的电磁响应函数,并给出了计算数据及图表。文中还给出了几种常用电磁装置在导电球体上电磁剖面异常理论曲线的计算公式。最后,讨论了地面电磁法的常用装置——水平共面装置的异常曲线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