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潮汕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许多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营养成分,本文从“以史为鉴,弘扬潮人精神”“以节日为载体,传承潮人精神”“以境育人,践行潮人精神”三方面层层递进,探索如何将优秀潮汕文化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一、以史为鉴,弘扬潮人精神
1991年,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刘振钊先生回乡探亲,当他得知我村的学校非常破旧,便主动捐资马币15万元兴建新学校。像刘先生这样爱国爱乡的行为,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在新生入学之初,班主任会带领学生来到校碑前,向学生讲述校史,让其了解刘振钊先生的爱国爱乡事迹。当学生得知刘先生省吃俭用、勤劳拼搏,将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积蓄捐献出来时,无不称赞。通过鲜活的潮人例子对每一个入学的新生进行校史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爱国爱乡爱校方面的教育。
在近代,潮汕地区经历了沧桑与苦难,我们应以潮汕先民苦难经历为借鉴,引导学生爱国爱乡,树立拼搏创新精神,肩负起建设富强的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责任。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拜英雄的情结,这种崇拜是对追寻正义、反抗压迫侵略、自我牺牲等精神的一种追求。例如:组织学生到铁铺大坑村“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参观,了解潮汕地区经历的苦难;参观汕头市澄海区漳林古港的红头船,感受潮汕先辈漂洋过海的艰难;等等。
二、以节日为载体,传承潮人精神
潮汕民俗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利用潮汕民俗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潮汕文化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节日为载体,传承潮人精神。
例如:在春节,学生会走亲访友向长辈、老师拜年,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在这一拜年中得以体现,利用春节进行文明礼仪、尊老爱幼、爱国爱乡、勤俭节约等方面的道德教育,让这些美德世代传承。春节是潮汕人最重要的节日,哪怕是远在海外的游子,也要不辞劳苦,回乡与家人团聚。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海内外潮汕人思乡爱乡,进而升华为爱国主义精神。针对乱给压岁钱和乱花压岁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主题队会,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把钱用在购买书籍及学习用品等有益的事情上,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品质。
又如:冬至,在潮汕称之为“小过年”,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学生通过在家祭拜祖先、上坟扫墓来缅怀先人,表达对祖先的礼敬,也是良好的敬老传承教育。同时,将传统节日与潮汕童谣结合起来,开展“年年冬至边,欢乐搓汤圆”的主题活动。在潮汕民俗文化中,语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播便捷、耳熟能详的潮汕歌谣是学生德育方面的宝贵资源。学生通过传唱《年年冬至边》的潮汕童谣,在童谣中了解潮汕冬至的来历和习俗。紧接着,全体学生一起搓汤圆,吃汤圆,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呈现出潮汕“和合”的特色。学生动手搓汤圆,将主题活动和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劳动,从而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劳动本领,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三、以境育人,践行潮人精神
潮州是承载红色记忆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而宝贵的革命文物和红色遗址资料。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红色情怀”的研学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化魅力。研学旅行课程的最大魅力在于实地教学,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它着重精神层面上的教育,这是其他知识传播途径所难以企及的。在潮州西湖向烈士纪念碑致敬;参观涵碧楼,了解潮州七日红的故事;参观“南园”、饶宗颐学术馆,感受潮人敢为人先的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有意义的研学活动。设计研学旅游课程,组织实地教学,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到潮汕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讓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矢志报国。
责任编辑 黄铭钊
一、以史为鉴,弘扬潮人精神
1991年,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刘振钊先生回乡探亲,当他得知我村的学校非常破旧,便主动捐资马币15万元兴建新学校。像刘先生这样爱国爱乡的行为,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在新生入学之初,班主任会带领学生来到校碑前,向学生讲述校史,让其了解刘振钊先生的爱国爱乡事迹。当学生得知刘先生省吃俭用、勤劳拼搏,将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积蓄捐献出来时,无不称赞。通过鲜活的潮人例子对每一个入学的新生进行校史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爱国爱乡爱校方面的教育。
在近代,潮汕地区经历了沧桑与苦难,我们应以潮汕先民苦难经历为借鉴,引导学生爱国爱乡,树立拼搏创新精神,肩负起建设富强的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责任。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拜英雄的情结,这种崇拜是对追寻正义、反抗压迫侵略、自我牺牲等精神的一种追求。例如:组织学生到铁铺大坑村“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参观,了解潮汕地区经历的苦难;参观汕头市澄海区漳林古港的红头船,感受潮汕先辈漂洋过海的艰难;等等。
二、以节日为载体,传承潮人精神
潮汕民俗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利用潮汕民俗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潮汕文化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节日为载体,传承潮人精神。
例如:在春节,学生会走亲访友向长辈、老师拜年,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在这一拜年中得以体现,利用春节进行文明礼仪、尊老爱幼、爱国爱乡、勤俭节约等方面的道德教育,让这些美德世代传承。春节是潮汕人最重要的节日,哪怕是远在海外的游子,也要不辞劳苦,回乡与家人团聚。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海内外潮汕人思乡爱乡,进而升华为爱国主义精神。针对乱给压岁钱和乱花压岁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主题队会,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把钱用在购买书籍及学习用品等有益的事情上,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品质。
又如:冬至,在潮汕称之为“小过年”,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学生通过在家祭拜祖先、上坟扫墓来缅怀先人,表达对祖先的礼敬,也是良好的敬老传承教育。同时,将传统节日与潮汕童谣结合起来,开展“年年冬至边,欢乐搓汤圆”的主题活动。在潮汕民俗文化中,语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播便捷、耳熟能详的潮汕歌谣是学生德育方面的宝贵资源。学生通过传唱《年年冬至边》的潮汕童谣,在童谣中了解潮汕冬至的来历和习俗。紧接着,全体学生一起搓汤圆,吃汤圆,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呈现出潮汕“和合”的特色。学生动手搓汤圆,将主题活动和劳动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劳动,从而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劳动本领,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三、以境育人,践行潮人精神
潮州是承载红色记忆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而宝贵的革命文物和红色遗址资料。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红色情怀”的研学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化魅力。研学旅行课程的最大魅力在于实地教学,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它着重精神层面上的教育,这是其他知识传播途径所难以企及的。在潮州西湖向烈士纪念碑致敬;参观涵碧楼,了解潮州七日红的故事;参观“南园”、饶宗颐学术馆,感受潮人敢为人先的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有意义的研学活动。设计研学旅游课程,组织实地教学,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到潮汕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讓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矢志报国。
责任编辑 黄铭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