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不勤,五榖不分”之“不”与“分”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p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作为我国一部儒家经典著作,流传至今。其中很多语句已化为成语,在今天仍然广泛使用,例如:巧言令色(《论语·学而》)、温故知新(《论语·为政》)、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朽木不可雕也(《论语·公冶长》)等等。其中“四体不勤五穀不分”,我们常常用它来评价一个人懒惰、不勤快,含有贬义色彩。其实,这句话的本意还有可以讨论的地方。
其他文献
整篇以斯帖记充斥着浓厚的象征意味。解读以斯帖记对于我们了解犹太人如何在后流亡时期找到出路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亚哈随鲁国王和末底改是以斯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
在中国翻译界,自从严复先生《天演论》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之后,后人又在此基础上不断解读丰富,使其成为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的“金科玉律”。本文试图从信达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对幸福问题考察全面而深刻的哲学家。他在《理想国》中对于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在“理念”基础上创立幸福理论,对幸福观念有着创
戴德、戴圣被称为大小戴或二戴,是西汉礼学传承的重要人物,为中国的传统礼仪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戴姓来源于宋国子姓戴公,大小戴为戴公第二十二世、二十三世孙,其祖籍为梁
阮籍的咏怀诗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阮籍的这十七首咏怀诗可以解读到作者矛盾而复杂的情感基调,既有对理想人格的强烈憧憬,又有明显的畏祸心理;内心孤独、郁愤的情怀以及对时
根据模糊关系理论,给出了∨-∧方程一种新的解法.
“右文说”首创于宋代王圣美的《字解》,确立于元初戴侗的《六书故》。后人多认为,“右文说”即是讨论形声字声符有义的理论。从沈兼士到刘又辛对“右文说”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得
平安时代初期,由于国风文化的盛行,樱花由原始的实用阶段逐步向作为美的鉴赏对象过渡,取代了中国的梅花而成为春天的象征.与此同时,开放的樱花在一夜之间全部凋落,这让人们感
回首2009,全市档案人员勤奋敬业团结奉献取得累累硕果;rn走进2010,各级档案部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再创事业高峰.rn值此新年之际,杂志社向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广大档案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