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信息技術渗透了教育行业,其直接影响了教育的手段和方式。而全封闭式学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接管的学生大部分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必须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这些进行及时的疏导和教育,促使学生受到正确的引导,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我针对信息技术在全封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信息技术;全封闭学校;学生;心理教育
全封闭式学校和一般学校学生有所不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度也非常大。在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时,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如何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全封闭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不完善。和一般的学校不同,全封闭学校的问题学生较多,但学校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而且也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第二,模式过于简单,落后,一些学校虽然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没有针对该校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开展工作,所以形同虚设。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未得到明确。这一类学校和一般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所面对的学生群体特点也和普通学生完全不一样,必须要制定出心理异常学生的特殊教育目标。
二、信息技术促进全封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施策略
1.利用软件来进行心理测评,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因为全封闭式学校内部的一些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甚至还有家庭无法教育的学生,必须要通过特殊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矫正和转化,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帮助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为此可先引进先进的心理测评软件,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测评。通过促使学生了解自身的性格类型、心理状态,可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所以,学校也需要引进计算机,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采用心理测试软件来进行操作。在看到软件系统自动生成的测评报告之后,教师再制定出有用的教育对策。比如学生小A,父母离异没人管他,因此,他常年和“小混混”来往,养成了旷课、夜不归宿,甚至偷盗抢劫的恶习。教师在通过信息技术对他进行心理测评和分析之后,不但了解到他的性格和背景,而且知道了他从小奶奶最关爱他,但奶奶早已去世。而且在测评过程中,教师也了解到小A的偶像是周杰伦。于是,教师先是带领小A前去祭奠奶奶。小A在奶奶坟前发誓要做个好孩子,在感化他之后,教师再利用周杰伦的例子鼓励他:“周杰伦也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他成长的环境也很艰苦,为什么他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呢?”小A听完之后若有所思。
这时,教师再给小A制定作息表、学习表,带领小A开展体育锻炼,鼓励他发泄出不良情绪。而小A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看在眼里,并对他进行激励。每过一段时间,教师都用心理测评软件对小A进行测试,最后发现小A在韧性测试、乐观等级测试方面的得分均有所提高,所以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2.建立和设置网络心理教育教室,倾听学生的悄悄话
由于一些特殊学生可能存在一些难以启齿的隐私,不敢当面和教师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创建学校的网络论坛,并建立网络心理教育教室,鼓励学生以匿名的方式来和教师进行交流。通过倾听学生的悄悄话,引导学生正确的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教师通过网络心理教育教室,听到有位女学生向自己倾诉:父亲喝醉酒就会殴打她和母亲,母亲受不了所以和父亲离婚,两年前她因偷窃被拘留之后,被送进了这里读书。但她发现自己似乎无法改掉偷窃的坏毛病了,寝室同学的很多东西不翼而飞,都是因为她。教师在网上听完这位匿名学生的悄悄话后,明白“偷”只是学生对家庭不满的一种发泄,而且这位学生缺乏关爱。于是,教师举行班级实践活动,鼓励大家互帮互助,促使这位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然后教师再和学生母亲联系沟通,促使这名学生能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在平时,教师还在网络心理教育教室和这名学生进行谈心。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促使她远离偷窃的诱因(游戏、社会朋友)。
在通过网络向教师打开心扉后,这位女学生终于有勇气当面和教师沟通。教师鼓励她担任班费管理员,或者跟随其他学生去外面采购班级物品。由于这是第一次获得信任,因此,她也就非常感激教师,戒掉了“偷”的坏毛病,学习成绩也有所进步。
3.通过信息技术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该学校的一些学生存在心理方面的偏差,必须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心理引导,防止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培养问题学生的兴趣爱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比如,在某班有一名男生叫小B,小B经过心理医生诊断患有“恋物癖”,不但有偷窃女性内衣、内裤的行为,而且对异性用品有极大的好奇心。教师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之后,了解了“恋物癖”的病情和实际情况。诱因在于患者青春期对异性身体的好奇,缺乏正确的渠道来满足好奇心,再加上父母错误的管教方法,导致了这种疾病的产生。
教师先通过正确的渠道,帮助小B了解关于异性的知识,促使他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在了解到小B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后,教师采取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借助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来吸引小B。不但让小B担任计算机课的课代表,也带领小B参与信息技术小组培训。甚至给他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指导他阅读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这样一来,便引导小B将精力放在信息技术的探索方面,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在经过了一两个月的培训和指导之后,小B的电脑绘画技术越来越高超,而且在市级青少年比赛中获得奖项。这样一来,小B也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掌声和荣誉,之前的不良嗜好也渐渐戒掉。教师从家长那里知道,小B再也没有对异性物品有过偷窃的行为。
4.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心理辅导,并开展教育工作
如今,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也为心理辅导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教师通过采用各种先进和科学的技术理念,可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尤其是全封闭式学校的学生,更是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而且这些学生也不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甚至对教师产生了抵触和反抗心理,这就提高了教育的难度。比如,在班级里有这样一名女同学,平时自闭孤僻,从不跟人说话,甚至有自残的倾向。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她做一个名叫“荷塘月色”的沙盘。沙盘里的场景是这样的:在一个大海的左边有一座小岛,岛上有亭子和通往岸边的。海里不但有鱼,有贝壳,还有海藻,同时也有一个女孩坐在船上,海岸四周有一些密密麻麻的树木。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对女学生的这个沙盘进行分析后,发现这样的一个海岛承载了内容丰富的海,其中可以看出女学生的压抑和不满,展现出受伤主题的沙盘。教师了解到该学生在童年时期有过严重的心理创伤,无法面对社会和生活。在了解这名学生的内心之后,教师还采用了其他的心理辅助设施,比如网络情绪宣泄小游戏,并通过网络播放一些音乐让女学生放松。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帮助她舒缓不良兴趣,加强对她的心理健康教育。几个月之后,教师发现该学生开始和其他同学打招呼了,而且也愿意主动参与班级劳动。所以,信息技术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选择。
三、总结与体会
由于全封闭式学校的一些学生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为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避免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矫正。为此,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等,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正和教育工作,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科生,李璜,葛静静等.工读学生攻击性与家庭矛盾性的相关: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02):390-392.
[2]李科生,阳鑫,高鹏程等.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工读学生攻击性的干预[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06):1133-1136.
[3]常瑞丽.特殊家庭产生的问题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和对策[J].教书育人,2019(31):12-13.
[4]李国光,王小强.引得源头活水、汇就心底清泉——寄宿制学校问题学生心理疏导策略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91-192.
【关键词】信息技术;全封闭学校;学生;心理教育
全封闭式学校和一般学校学生有所不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度也非常大。在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时,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如何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全封闭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不完善。和一般的学校不同,全封闭学校的问题学生较多,但学校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而且也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第二,模式过于简单,落后,一些学校虽然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没有针对该校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开展工作,所以形同虚设。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未得到明确。这一类学校和一般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所面对的学生群体特点也和普通学生完全不一样,必须要制定出心理异常学生的特殊教育目标。
二、信息技术促进全封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施策略
1.利用软件来进行心理测评,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因为全封闭式学校内部的一些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甚至还有家庭无法教育的学生,必须要通过特殊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矫正和转化,从而达到教育的目标,帮助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为此可先引进先进的心理测评软件,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测评。通过促使学生了解自身的性格类型、心理状态,可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所以,学校也需要引进计算机,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采用心理测试软件来进行操作。在看到软件系统自动生成的测评报告之后,教师再制定出有用的教育对策。比如学生小A,父母离异没人管他,因此,他常年和“小混混”来往,养成了旷课、夜不归宿,甚至偷盗抢劫的恶习。教师在通过信息技术对他进行心理测评和分析之后,不但了解到他的性格和背景,而且知道了他从小奶奶最关爱他,但奶奶早已去世。而且在测评过程中,教师也了解到小A的偶像是周杰伦。于是,教师先是带领小A前去祭奠奶奶。小A在奶奶坟前发誓要做个好孩子,在感化他之后,教师再利用周杰伦的例子鼓励他:“周杰伦也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他成长的环境也很艰苦,为什么他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呢?”小A听完之后若有所思。
这时,教师再给小A制定作息表、学习表,带领小A开展体育锻炼,鼓励他发泄出不良情绪。而小A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看在眼里,并对他进行激励。每过一段时间,教师都用心理测评软件对小A进行测试,最后发现小A在韧性测试、乐观等级测试方面的得分均有所提高,所以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2.建立和设置网络心理教育教室,倾听学生的悄悄话
由于一些特殊学生可能存在一些难以启齿的隐私,不敢当面和教师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创建学校的网络论坛,并建立网络心理教育教室,鼓励学生以匿名的方式来和教师进行交流。通过倾听学生的悄悄话,引导学生正确的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教师通过网络心理教育教室,听到有位女学生向自己倾诉:父亲喝醉酒就会殴打她和母亲,母亲受不了所以和父亲离婚,两年前她因偷窃被拘留之后,被送进了这里读书。但她发现自己似乎无法改掉偷窃的坏毛病了,寝室同学的很多东西不翼而飞,都是因为她。教师在网上听完这位匿名学生的悄悄话后,明白“偷”只是学生对家庭不满的一种发泄,而且这位学生缺乏关爱。于是,教师举行班级实践活动,鼓励大家互帮互助,促使这位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然后教师再和学生母亲联系沟通,促使这名学生能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在平时,教师还在网络心理教育教室和这名学生进行谈心。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促使她远离偷窃的诱因(游戏、社会朋友)。
在通过网络向教师打开心扉后,这位女学生终于有勇气当面和教师沟通。教师鼓励她担任班费管理员,或者跟随其他学生去外面采购班级物品。由于这是第一次获得信任,因此,她也就非常感激教师,戒掉了“偷”的坏毛病,学习成绩也有所进步。
3.通过信息技术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该学校的一些学生存在心理方面的偏差,必须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心理引导,防止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培养问题学生的兴趣爱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比如,在某班有一名男生叫小B,小B经过心理医生诊断患有“恋物癖”,不但有偷窃女性内衣、内裤的行为,而且对异性用品有极大的好奇心。教师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之后,了解了“恋物癖”的病情和实际情况。诱因在于患者青春期对异性身体的好奇,缺乏正确的渠道来满足好奇心,再加上父母错误的管教方法,导致了这种疾病的产生。
教师先通过正确的渠道,帮助小B了解关于异性的知识,促使他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在了解到小B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后,教师采取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借助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来吸引小B。不但让小B担任计算机课的课代表,也带领小B参与信息技术小组培训。甚至给他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指导他阅读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这样一来,便引导小B将精力放在信息技术的探索方面,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在经过了一两个月的培训和指导之后,小B的电脑绘画技术越来越高超,而且在市级青少年比赛中获得奖项。这样一来,小B也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掌声和荣誉,之前的不良嗜好也渐渐戒掉。教师从家长那里知道,小B再也没有对异性物品有过偷窃的行为。
4.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心理辅导,并开展教育工作
如今,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也为心理辅导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教师通过采用各种先进和科学的技术理念,可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尤其是全封闭式学校的学生,更是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而且这些学生也不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甚至对教师产生了抵触和反抗心理,这就提高了教育的难度。比如,在班级里有这样一名女同学,平时自闭孤僻,从不跟人说话,甚至有自残的倾向。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她做一个名叫“荷塘月色”的沙盘。沙盘里的场景是这样的:在一个大海的左边有一座小岛,岛上有亭子和通往岸边的。海里不但有鱼,有贝壳,还有海藻,同时也有一个女孩坐在船上,海岸四周有一些密密麻麻的树木。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对女学生的这个沙盘进行分析后,发现这样的一个海岛承载了内容丰富的海,其中可以看出女学生的压抑和不满,展现出受伤主题的沙盘。教师了解到该学生在童年时期有过严重的心理创伤,无法面对社会和生活。在了解这名学生的内心之后,教师还采用了其他的心理辅助设施,比如网络情绪宣泄小游戏,并通过网络播放一些音乐让女学生放松。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帮助她舒缓不良兴趣,加强对她的心理健康教育。几个月之后,教师发现该学生开始和其他同学打招呼了,而且也愿意主动参与班级劳动。所以,信息技术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选择。
三、总结与体会
由于全封闭式学校的一些学生存在心理健康的问题,为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避免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必须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矫正。为此,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等,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正和教育工作,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科生,李璜,葛静静等.工读学生攻击性与家庭矛盾性的相关: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02):390-392.
[2]李科生,阳鑫,高鹏程等.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工读学生攻击性的干预[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06):1133-1136.
[3]常瑞丽.特殊家庭产生的问题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和对策[J].教书育人,2019(31):12-13.
[4]李国光,王小强.引得源头活水、汇就心底清泉——寄宿制学校问题学生心理疏导策略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