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预防对策探索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日益增多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据调查,许多中职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存在厌学、惧学心理,缺乏理想;不少学生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社会适应性差,缺乏基本的独立能力,性格存在缺陷;等等。分析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是全体中职教师的神圣使命。
  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的校园自杀、他杀事件频繁发生,在校学生出问题的报道频频见诸各类媒体。当马加爵渐成“被人忘却的记忆”,又连续发生的药家鑫杀人案、留学生刺母案、求爱不成拔刀相向等恶性案件,再到发生在合肥90后少年求爱未遂烧伤毁容17岁少女事件,再次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导致这些事情的原因究竟何在?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在校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加突出,他们是更需要被关注、被关怀的群体。
   中职学校的学生,有些学生会因为成绩不好,而容易滋生自卑心理;而作为独生子女,多数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意识又非常明显;进入青春期,怎样对待男女生交往,如何树立正确恋爱观。他们的种种心理矛盾和困惑应得到重视,他们需要更多关注和关心。怎样寻找正确、适合自身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值得引起每一位中职学校教育者高度重视。正如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张侃教授呼吁的那样:“在社会如此文明、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不能再让‘灰色的青春’蒙住孩子的笑脸。”中职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就业率,更应该注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应当将学生的心智发育是否正常、心理特征是否稳定、欲望需求与客观实际是否一致纳入日常关注和教育范围。中职学生成为人才的前提应当是先成“人”,成为一名心理健康的人,一个能够用正确的人生观、主流的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去看待问题的人,然后才谈得上去追求事业的成功和个人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职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预防和解决办法。

二、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与社会因素相关的心理问题
   中职教育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搖篮,但社会各界对它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中职教育得不到家长重视、社会的认可,加之受“读书无用”等某些不健康思想认识、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这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职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这一点在中职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多数学生是因为初中成绩较差或是中考失利才进入中职学校的,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普高学生,读中职就是混日子,从而产生自卑、消极情绪,缺乏自信心、上进心,存在焦虑情绪等,如果不及时给予疏导可能引起人格障碍。
   2.与家庭因素相关心理问题
   有资料显示,70%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气氛是否融洽有直接关系。目前,中职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对其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由于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表现为任性自私、为所欲为;部分家长的过分溺爱、包办,使独生子女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有的家长教育方式过度严厉,棍棒教育而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性格暴躁、暴力倾向;有的因为家庭关系不和睦或父母离异而导致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孤独无援,无法融入集体。
   3.与人际交往有关的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多数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由于各自的性格爱好、性格和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在学校集体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比如:有的学生因为自负而不屑与人交往;有的学生性格孤僻内向,不善与人沟通,缺乏交往的技巧,很容易产生孤独和抑郁,甚至社交恐惧症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与人交往缺少真诚的态度,说话做事不顾及其他人感受,伤害到别人的自尊而造成矛盾摩擦;也有的学生虽然能主动与人交往,但对他人过分苛求、缺乏理解和尊重,而导致人际关系失调。
   4.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
   中职生中,缺乏学习动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因为对专业不感兴趣,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被动学习,把学习看成是应付家长和老师的任务;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既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也没有一个近期的目标,得过且过;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努力学习,但成绩不理想,而丧失自信心、上进心和学习动力。学生们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懒散、不思进取,听课时注意力分散,易受周围环境的干扰,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学习效率低下。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产生学习焦虑,逐步发展为厌学、惧学、逃学。
   5.与情感有关的心理问题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职学生开始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有了解异性、接近异性的欲望,渴望与异性交朋友,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和爱情。中职生恋爱趋向于普遍化,据调查统计,中职生恋爱高达60%。但中职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社会经验等原因,所以一方面他们对爱情的理解不深,缺少正确的爱情道德观念,而出现早恋、多角恋、玩弄感情等现象。另一方面他们相处交往的过程中,难以把握友情与爱情的界限,没有把握好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尺度,误把友情当爱情而陷入暗恋、单相思的感情漩涡;而当感情受挫,失恋时无法发正视现实,产生苦闷、惆怅、失望、悔恨、愤怒、嫉妒心理,以至于给彼此的学习生活带来困扰,甚至在以后的人生发展留下阴影。
   6.与就业有关的心理问题
   人才市场竞争激烈,面对每年大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中职生在学历、文化基础、社会阅历上处于劣势,加上社会目前对职业教育缺乏了解,中职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没有分析自身的优缺点,不了解与自己个性能力相匹配的职业领域,没有看清就业形势,对自己的就业缺乏准确定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人才市场五花八门的招聘不知所措。如有些学生为面对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产生严重的危机感,盲目加压,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证考试,而专业课程却没学好。求职过程中因专业知识不扎实而四处碰壁时,就会产生消极心理甚至严重的挫败感而一蹶不振;有些学生没有掌握面试技巧,不懂面试礼仪,不懂如何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

三、中职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及解决方法


   1.及时发现、正确引导
   中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等决定了他们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不主动寻求帮助。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心理健康还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他们缺乏基本的常识,对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无法判断,遇到想不通的问题,产生了心理障碍,也不知道该怎样寻求援助。如何及时去发现这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在每一个班级挑选1~2名学生作为心理健康观察员,通过学校心理辅导室老师的培训,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心理辅导室延伸、扩张观察范围,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2.重视开展心理咨询,建立边缘学生的心理档案
   目前,许多学校通过上课、讲座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这对于提高当代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个人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教育中,我们既要注重到“面”的教育,同时要深入细致的工作,即深入到“点”。笔者认为,“面“的教育是一种知识的普及,但现实中迫切需要帮助的是“点”。即为边缘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详细了解这些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可行性措施,为他们提供长期的、具体的、有效的帮助。针对需要帮助学生的情况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为他们建立完备的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单独的心理治疗,使他们尽快从阴影中走出,圆满、顺利地完成学业。除了日常生活、学习中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要注意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加强人生观和就业观教育,使学生既要有竞争意识,又要有承担风险的精神,既要有争取胜利和成功的信心,又要有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就业指导要转为职业规划心理咨询、择业就业心理辅导方向。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复杂,单凭着经验有时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題,但在解决问题时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可能束手无策、或事倍功半、或根本就无效,总感到力不从心。心理辅导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才能更好胜任这项工作。目前,学校心理咨询队伍中专业、专职人员少,而一般是由校医、德育工作者、班主任等组成,且很多都是兼职,专业性不够、数量也不足,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配备专业心理医生,才能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去调适和解决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另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必须趋向于年轻化,这样有利于拉近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有利于日常工作的开展。同时,组织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参加专业的培训,比如省级、国家级的心理辅导员培训等,邀请心理学专家到学校开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经验交流会,提高队伍业务能力,完善队伍建设。
   4.发挥班主任的职能作用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接触最多的对象。班主任应该多想想怎样去帮助和关心这些心理障碍的边缘学生,而不是批评和惩罚。把边缘学生的心理教育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日常工作,要通过经常性的接触,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变化,把工作细致化,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存在心理障问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取得他们信任和支持,成为他们的生活中的朋友、倾诉对象,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面对现实,保持良好心态。
   5.学校、家庭共同营造和谐氛围
   中职学生多数初中成绩较差,逆反心理较强,无法达到家长的期望,造成他们与家长之间的隔阂。因此,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的形式,邀请家长到学校来与学生共同学习生活一天。让家长走进学生的校园生活,体验学生的校园生活,亲眼见证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共同分享成长的喜悦,转变家长对学生的看法和印象,树立起对学生成长的信心,消除亲子间的心理隔阂。学校、家庭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6.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融入集体生活
   现在的中职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缺乏人际交往能力。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拓展训练;开展集体性体育项目的比赛,如集体跳长绳、两人三足、迎面接力比赛等,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如何团结协作,使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懂得感恩和关心身边的人,共同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7.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专业技能等活动,如体育文化艺术节、技能创造节……以赛代学,快乐学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技能、巩固知识。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发现自己的长处、特点,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在参与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满足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和积极表现的欲望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激扬青春,展现风采,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竞争意识,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四、结语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体现出尊重和信心。报考职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而职校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从他们踏入中职校门的第一天起,教师应在鼓励他们学好公共文化课的同时,积极培养他们对专业课的兴趣,加强实训动手能力的训练,让他们在中职教育中体验“成功”。这不仅有助于自尊心较强、缺乏自信的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另一方面,只有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使心理健康教育如春风化雨般为学生接受。
  
其他文献
中职文化课程体系中数学是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的专业基础课。但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基础差、对数学兴趣不强,数学成绩难以提高等问题突出。根据
《建筑材料》是高职土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培养建筑一线的材料实验员、监理工程师、土建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建筑材料》课程教學仍以传统模式为主,呈现出注入式、教条式、单向纵深式等几个明显特征。笔者尝试引入与工程实际相吻合的建设全过程的课程观教学,使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在职业能力方面与企业的需求做到有效对接,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建筑材料》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已由过去的注重规模扩张转向注重内涵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内容很多,涉及方方面面,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则能很好地体现学校内涵,学校内涵建设重点要抓毕业生的质量和教师的发展两大方面。  一、“两环四轮”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体现  学校内涵建设的主要体现是提高办学质量,包括师资质量、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等,即通常所说的“软实力”。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抓内涵建设的本
一、引言中职计算机专业在快速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这既有来自社会化培训、互联网学习等新学习模式的兴起,就业市场受高校毕业生的挤压等学校外部的压力,也有学校内部的包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