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手枪项目“注意力回收”对射击成绩的影响

来源 :中国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富强,体育昌盛,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运动成绩也不断提高,竞争也就更加激烈,为了能在竞赛中取得史优异的运动成绩,不管是新射手还是优秀射手都要不管的提高水平。在训练和比赛中都要把“注意力回收”(也称注意力集中在整套动作程序上),所产生的具实靶虚的景象,有利于运动员思想没杂念,思想干净的做好动作程序是命中靶心的关键。本人也做了实验:10米气手枪注意力回收和注意力前移的对比实验。实验得知10米项目注意力回收的平均散步缩小4毫米,环数平均提高4.3环,8环减少75%,P<0.05,10环范围的密度提高18%,证明注意力回收对射击成绩有很大成都提高。
  【关键词】手枪速射;表象训练;提高水平
  1 问题提出
  男子手枪速射项目是射手在25米距离里将60发子弹分为12组,每一组5发在规定的8" 6" 4"各项规定时间内将5发子弹分别发射到5个靶标上,从裁判员发完口令后射手必须持枪下放程45角的准备姿势,眼睛要盯住靶标,当靶标转正时就要立刻举臂,由下到上的纵方向运枪,当对第一个靶标击发后由右至左横方向运枪在靶标转侧前完成对后四个革己的击发,整组动作才算完毕。由于男子手枪速射项目动作 结构复杂,在很短的规定时间内必须要完成“起臂” “运枪”“看靶”“瞄准”“击发”“转体”等一系列动作步骤,动作难度非常大,在平时训练中好动作的出现率也不是太多,平时成绩自然不太理想,没有较高的训练水平比赛中就算发挥水平也不会高,更谈不上竞争 力。表象训练从外部看并不进行明显的运动动作,而是在头脑中一边通过表象来呈现出进行整个动作的过程,一边唤起临场的感觉的训练方法,它是在头脑中唤起好象外界事物存在时是感觉和知觉的体验,是通过人直观的情感的印象而不断形成的概念,它作为一种训练手段摆脱单纯的实际技术练习,有助于运动员加深技术动作的自我印象和增强自信心。因此笔者针对手枪速射项目中的动作难度大,动作结构复杂,训练成绩提高较为困难的问题,在手枪速射训练中运用表象训练的方法由此展开研究。
  2 研究对象与实验方法
  2.1 本研究始与2003年12月30日至2004年3月1 日(四川射击队冬训期)
  2.2 研究对象情况。
  表一 五名实验队员概况
  2.3 实验方法
  2.3.1 在进行表象训练前要告诉实验队员表象训练过 程中的要求:在表象训练中反复回忆的技术动作必须是最理想最成功的动作,如果反复回忆的是不正确或不好的动作表象会对实际的技术训练造成不良影响,并且要注意自身内部的感觉体验。
  2.3.2 复述表象法:这是最常用和最普遍的表象方法之一。把实验运动员在早操后和晚饭后集中在一问尽量没有光线和噪音的房间里。要求运动员身体直立,双手自然下垂,闭目面壁,尽量放松,笔者进行语言引导,例如"我现在很放松" "我的动作很好" "我的上臂才很顺" “我的第一发响得很及时”等积极的引导语言,技支术动作描述得越细越生动效果越好,并反复重复,时间为10分钟。其目的是帮助运动员建立和巩固技术动作概念,培养成功的信心,身心得到放松,在初期能帮助运动员集中注意力。此方法运用于实验期的前两月。
  2.3.3 徒手表象法:在每次开始技术训练前程正常动作姿势。闭目面对白墙,徒手完成动作程序,时间为三到五分钟,此方法目的在于迅速调整出运动员的内惑。 对即将进行的实际技术训练充满信心。此方法在实验期内一直运用。
  2.3.4 即时表象法:当运动员在实际技术训练中,无论空枪或实弹时,每当出现特别好的动作后,立即放下枪支,闭目反复在脑子里播放刚出现的这纽特别好的动作程序,然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目的在于及时的加深好动作在大脑里的印象。此方法只运用在运动员可自己控制的自由练习中。
  2.3.5 模拟比赛表象法:把运动员集中在一个安静的环境,用模拟比赛状态的语言进行引导,例如"这是一场对我非常关键的全国比赛" "我的竞技状态比较好" "我的对手都比较强大" "我做好充分的赛前准备,才能发挥平时积累的动作打法"等等能唤起运动员比赛欲望和斗志的良性语言。目的在于不只是让运动员处于一般性的训练状态当中,让其在表象中将自己平时积累的东西用在模拟比赛表象中。此方法用于考核前或比赛前一至两周,每次时间为五分钟,运用次数为三次,可摸脉搏知道其表象训练效果,脉搏次数为90/ 分至120/分为佳。
  2.3.6 笔者通过上述四种表象训练方法使运动员增加了技术动作在大脑里的印象要在实际训练中从外观上大部分整体动作能表现出. "起臂快"“运枪顺”“看靶迅速" "瞄准及时" "击发果断" "转体平稳"的好动作标准。
  3 结果分析
  笔者以邓某实验前第一次考核的技术动作指标 (表2)和环数指标(表4)与实验后第一次考核的技术动作指标(表3)和环数指标(表5)为主要分析对象及五名运动员实验前后二次考核成绩(表6)进行统计比较分析.
  在射击项目中10环动作称为好动作,因为技术动作在操作过程中满足了打10环的条件,手枪速射的10环动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动作标准:"起臂快" “运枪顺”"看靶迅速" "瞄准及时" "击发果断" “转体平稳”
  表2实验前第一场考核技术动作指标统计表
  表3实验后第一场考核技术动作指标统计表
  表4实验前第一场考核成绩指标统计表
  第二部分是时间标准,因为在规定的动作完成时间里,击发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是打10环的重要因素.例如4" ,也是动作完成难度最大的一种时间,如果第一靶击发时问过早会导致瞄准不够精确造成盲抠,击发时间过晚会导致后四靶瞄准时间不够造成抢抠,五靶结束时间过早会导致一到五靶的动作过程完成太快不能达到好动作的技术动作要求,结束时间过晚会导致脱靶, 三种时间合理分配标准分别为8"最佳击发时间第一靶为2" 20至2" 40之间,五靶结束时间为6" 90至7" 50之间, 6"最佳击发时间第一靶为I" 90至2" 20之间,五靶结束时间为5" 50至5" 80之间, 4"最佳结束时间第一靶为1" 60至1" 70之间,五靶结束时问为3" 85至3" 95之间.   4 问题讨论
  实验前五名运动员共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动作不稳定,做出好动作的成功率低,动作概念不强导致命中率不高,低组次较多,影响总成绩,但这五名实验队员也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积极与笔者配合,让笔者的表象训练得以顺利实施.通过参加实验的五名运动员在运用表象训练结合实际技术训练后,技术动作与时间概念得到提高和巩固,大大增加了好动作的成功率,在实验后的三场考核平均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涨幅最大的马某某达到了13环,这说明表象训练、使运动员发挥了想象空间,并促进了运动员对技术的再学习和掌握,增强了对动作本体感受。实际上,表象训练技术训练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因此,只有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掌握了正确的动作用力感觉和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才能在表象训练中获得最好的感觉,技术的提高能够促使精细而清晰的动作表象形成,而这种表象的形成又会促进技术动作的进一步提高,逐步使理想的动作表象和实际训练中获得的动作感觉之间的差别缩小,使实际动作逐渐接近理想目标。技术动作的熟练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象的清晰程度。同时,表象训练也可以减轻运动员的精神紧张, 有助于加深技术动作的自我印象,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形成完整的自我定向,加深个人体验。笔者认为, 每一个通过实验的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单纯的从实际技术训练或表象训练的角度上讲都是片面的。表象训练为射击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技术训练也为表象训练奠定了实践基础。以实验队员邓某为例:在参加实验前第一场考核的技术动作指标的各项时间标准(表2)和环数指标中高组次率及低组次率(表4)与实验后第一场考核的技术动作指标的各项时间标准差(表3)和环数指标中高组次率及低组次率(表5)相比较能清楚的看出实验后射击时间标准差比实验前缩小多, 证明邓某在技术动作的一致性上提高较多,实验后环数指标中高组次率比实验前高组次率提高很多,并且 6"达标率高达100%,实验后低组次率降低很多, 8" 6" 都是0%.通过成绩比较能看得出技术动作的稳定性有很大提高,有邓某自己的话说:"通过表象训练后好的动作印象太深了,在实验期后期训练和考核中大脑里会很清醒的知道好动作的概念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做,做到怎样的标准,得到什么效果”
  这正是这次表象训练所要达到的效果。
  当然,在进行表象训练的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运动员在表象训练中,若无法精力集中,那么则不能描绘出动作表象,思维混乱。那么在他的头脑中反复回忆的都是不正确的动作概念,这样,只会对技术动作的提高起负作用。
  通过实验,笔者也建议同行,对初次运用表象训练的运动员进行语言暗示,引导运动员自然的进入想象过程,并用积极的,肯定的语言鼓励运动员使运动员在精力集中的同时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让运动员置身——缺失第11页。
  通过实践检验,证明了表象训练在手枪速射的训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运动员流畅的完成动作,正常的发挥技术水平及提高运动成绩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验中,笔者对五名手枪速射运动员运用表象训练后,增强了好动作在大脑里的印象,提高了技术动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增加了环数成绩的成功率,证实了表象训练在射击训练的实用性,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不断应用,运动员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以及器材、场地的有力保障,竞技体育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变化,运动场上日趋激烈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技术动作,运动心理已成为国际赛场上教练员、运动员争相谈论和研究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的训练工作必须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不能局限于条条框框,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探索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技术水平优良、心理素质过硬的高素质运动员,才能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才川平和心理因素是息息相关的,而表象训对运动员提高训练,比赛成绩和临场发挥有着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国射击射箭》2003.6
其他文献
江西省信丰县安西镇中心小学 (341600)  近年来,小学校园出现了些似平常而又非正常地现象:学生陆陆续续开始逃学啦!  案例1:上学期的第四周,我校六年级有两名住校生于下午放学和上晚自习期间翻墙离开学校,家长和老师找遍整个镇,甚至找到了县城都未找到。情急之下只能报警,四天后人终于找到。  案例2:本学期,我校五年级一名住校生经常称头疼、肚子疼等缘由请假回家,回家后几天甚至一个星期都不来上学。第
期刊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苍龙峡学校 (271100)  【摘要】“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个响亮的口号,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我校阳光体育节活动已经开展四届了,在学校里深入人心,为师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师生们的体质健康得到进一步提高,且能使全体师生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关键词】阳光体育;活动引领;阳光体育节;终身体育  
期刊
【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应依据学生的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正确引导,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这是思想品德课应该具备的一项功能。思想品德课教材承担着育人功能,利用思想品德教材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在思想品德教材中有着很好的体现。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材;积极心理品质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的教学转变为引导学生质疑、自主、合作、探究
期刊
陕西省铜川市新区成人文化学校 (727031)  在人的一生中,不断学习、探索是重要内容。人类过程的进化,其实是探索生命生长的过程,人的学习、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发展规律也如此。从没有文字到象形文字再到我们今天使用的方块文字,再到拼音,说明了语言文字的发展过程,也说明了社会文化进步的历程。美国法里德.扎米里亚在《新闻周刊》撰文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是随着人的知识增长而发展的,就像一条曲线一样,它始于
期刊
近几年来,我一直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是低、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发展,重点在于篇的训练。通过训练,要求学生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并全面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下面是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并有效使用的一些方法,希望与同行们共勉!  1 培养作文兴趣,抓好“想写”关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数事实也证明兴趣是一个人勤学苦练的动力,是学好学习、干好事业的动力,对于
期刊
在目前九年义务教育的教育实践中,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地理教师,我深感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着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其主要问题是资源缺乏和单调,传统教学手段无法给予学生更为直观、生动的展现,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2005年以来,全国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也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教师在充分整合信息技术同地理学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有极
期刊
贵州省晴隆县大田中学 (56140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趋完善,信息化教学已逐步走进了课堂。信息技术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合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在教学中灵活应用,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知识。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教学中去,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自己所教科目之中,让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良
期刊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一中学 (841000)  【摘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信心以及创新兴趣;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更好的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训练和创新实践。  【关键词】: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发展。而创新能力靠培养,创新人才靠教育。如何在生物
期刊
广东省恩平市恩城第一小学 (5294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 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问题的提出为核心,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完成教学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在课前、课堂、课后,充分创设条件,让合作的空间更广阔,合作的时间更充裕,合作的效果更明显,以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优化;合作学习;创设条件;高效课堂  俗话说:“
期刊
贵州省习水县官店中学 (564600)  【摘要】语文学科的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以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来启发、诱导,为每个学生撑起一片创新的天空。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着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努力提高他们的自创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课堂教学;实践能力;质疑  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