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刺绣技艺是广西少数民族乃至中国的刺绣工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仫佬族刺绣工艺为主的民族服饰及创意文化系列产品,涉及土布、牛皮、棉纱等多种材质,工艺品图案丰富多彩,手工精巧别致,寓意深远。体现了中华民族刺绣的多元性与当代艺术魅力。2010年,仫佬族刺绣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继承和发扬仫佬族刺绣文化,对传承与保护仫佬族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詞:罗城;少数民族;仫佬族刺绣;非遗保护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北九万大山南麓,属南亚热带,是中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仫佬、苗、壮等少数民族,其中仫佬族人口达12.5万人,主要集中在东门镇、四把镇一带。仫佬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先民由岭南古人类发展而来,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拥有自己的民族特点。新中国成立前,据历史古籍记载称谓诸多。例如明朝的《黔记》一书称之为“狇佬苗”[1];清朝的《黔南职方纪略》中认为“晋代邛笮间有僚,其种蔓延今云黔粤……遂名其役属之蛮为濮僚,其僚人则谓之主僚。其僚讹为濮老,濮僚讹为木佬。”[2]
仫佬族人在称谓上也存在差异,有些自称“冷”,有些自称为“谨”,无论称谓如何,仫佬族人拥有相同的传说:先祖是汉人,因为娶讲仫佬语的当地人为妻室,所生子嗣所学语言从母不从父,又因说话倒装,孩子称呼母亲为“姆佬”,所以慢慢演变成“姆佬族”。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姆佬族人回归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1953年,经民族识别后报请政务院批准确认为“仫佬族”。
旧社会,仫佬族人民日常生活以农作物劳动为主,日居生活有属于本民族的独特习惯,在劳作之余做些其他工种,诸如建筑、纺织、刺绣、种养等。据《广西通志》记载:“宜山姆佬即獠人,服色尚青……天河獠在县东,又名姆佬…先时蓬头跣足。明成化年间,知县禁之,始巾帻草履。”[3] 在当时,仫佬族人民生活穷苦,对衣冠饰物无心讲究。他们衣着朴素,服色主打藏青色。但妇女因受爱美天性的影响,比较讲究服饰的搭配,除穿着的衣服、鞋子都绣花外,对佩戴的首饰也力求精美,饰品尚银。放秋之后,赶圩的农村妇女购买细线、蓝靛土布,回家后动手刺绣纳布,做成成品后或赠送意中人,或拿到市场上摆卖销售,女孩图的是放松心情和消遣娱乐,上了年纪的妇女除闲情逸致外,还希望得到报酬,以此作为收入,填补家用开支。
2010年5月,仫佬族刺绣技艺被列入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仫佬族刺绣基本情况
从尚存至今的仫佬族旧式服装来看,男子穿青色琵琶襟无领上衣,女子穿青色大襟衣,戴青布头巾,腰系青色围裙,裙上的系带编织有黑白相间的精密图案,需花上数月时间才能织得,仫佬族人是一个勤劳勇敢、聪明智慧、易于接纳他人的民族,但相互间的交往过程需要有一件东西作为人们之间的情感纽带,特别是亲家、兄妹、朋友、晚辈,金钱和贵重物品不一定能起到如此作用,只有用自己倾情刺绣的背带或布鞋等,能才起到人们相互的交往的目的。在古早的仫佬族地区,仫佬族背带刺绣、布鞋刺绣等才能起到这样的功能。
仫佬族刺绣最早出现在唐代,历经宋、元,明清为鼎盛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仫佬族刺绣中出现的各种图案,说明了仫佬族人在历史长河发展过程对人类文明、民俗传统的认识过程。图腾中的太阳、月亮、凤凰、麒麟、蝙蝠、蝴蝶、喜鹊、万紫克及其花草树木等,表示着民族生存的一种愿望,太阳和月亮,表示万物生存,天人合一;麒麟、蝙蝠、喜鹊意寓吉祥如意;蝴蝶、花卉,表示美好生活,人生极致;万紫克则能避邪任何晦暗和妖魔鬼怪。仫佬族刺绣,无论从传承历史文化,还是从审美角度来看,基本上为后人所接受,而且还有被人们传承下来的趋势。
仫佬族刺绣之所以能从群体中传承至今,最能说明的理由有三点:一是文化底蕴厚重。虽是小布一块,却能代表一代人的心情;二是通俗易懂,易于流传。仫佬族刺绣,图案很多,但看后给人容易读懂的感觉,对于赠送方或接受方,在心理上易于沟通和接纳;三是礼轻情意重。背带虽小,但赠送给孙女们作结婚、满月礼品,是最适宜的东西。
二、仫佬族刺绣濒危状况
仫佬族人的语言体系属于壮侗语族,发音与侗语、毛南语接近,有自己的仫佬语却并无属于自己的文字,仫佬族服饰上的刺绣以其特有的文化记录形式,无声但形象地传达仫佬族的语言,传播本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象征着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史,值得后世人去品评研究。迈入新世纪后,伴随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前进步伐,受物质文明影响,仫佬族刺绣有面临失传的危险。主要原因有:
(1)制作和传承方式有局限。仫佬族刺绣过于依赖民间传承,教授方式大都是母传女,姐传妹;刺绣制作精密,耗费很多时间,制作过程耗心耗力,参与学习的人逐渐减少,目前仅有一些罗城的乡村在以家庭式小作坊进行生产制作,处于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
(2)随着时代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眼界的开阔使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产生剧烈的变化,传统民族文化面临着断代消失的风险。仫佬族群体着装在改革开放后也跟随时代潮流改变颇大。大批青壮年外出生活、工作和学习,与外界文化产生广泛地交流,受到外界文化的熏陶,人民的审美不断变更,不仅是饮食起居、在着装上也纷纷改穿现代化的西装、裙子、T恤等。现在很难在县城、乡镇找到一个日常着装是穿仫佬族服装的本地人了。刺绣作为仫佬族传统服饰,穿仫佬族服装的人数在渐渐消失,愿意投身学习制作刺绣的人更是逐年减少。
(3)部分民族地区对属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保护意识匮乏,缺少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投入经费保护不足。仫佬族刺绣技艺是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却没有专项保护经费,没有形成产业,仍是由民间村落村民传承与保护,刺绣技艺得不到更好的传承和推入市场。
三、仫佬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措施
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民族长期存在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永不衰竭的活力源泉。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当下正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民族文化作为开发当地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文化产品,是罗城旅游业脱颖而出的亮点所在,但若是缺少足够的重视和保护,百年千载沉淀下来的古雅仫佬族民俗文化也许会面临失传乃至消失。 当前仫佬族服饰及其刺绣工艺面临的重重困境,也是各国古典、传统文化被现代物质文明吞噬的一个时代缩影。要把保护与开发利用相融合,实现对仫佬族刺绣这一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必须以发展旅游业、互联网电商时代等作为大好的发展时机,在开发利用中不断实现保护和传承。
首先是抓紧将“仫佬族刺绣”的技艺、绣法和图饰等加以注册,申请专利予以保护。保证其知识产权和民族艺术资源不受侵权,避免造成文化资源的流失。
其次是保护、开发利用好民族节日。仫佬族服装的展示以仫佬族节日、舞蹈等为载体。利用节庆日对外展示仫佬族服饰及其刺绣工艺,激发民族的自豪感,激发人们热爱、制作仫佬族服饰的热情。
再次要大力举办仫佬族刺绣等民间技艺比赛和展览。以刺绣和制作传统服装为主,利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组织和推荐仫佬族刺绣作品参加展示,极大地鼓舞了民间手工艺人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的热情。经常举办类似的对外交流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将注意力投射到刺绣等民间手工技艺上来。
对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开发是人类对自身本土意识觉醒的必经之路,随着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双重发展,人们对手工艺品的需求和渴望逐渐增加。要赋予传统手工艺以时代特色和表现手法,卓有成效的促进和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快速发展。接着要培训大量的仫佬族刺绣民间继承人。要在抓好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工作的同时,也可采取举办民间技艺培训班等方式,不断培训和壮大仫佬族刺绣民间传承人队伍,并在保持仫佬族刺绣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多出样式,多出产品。仫佬族刺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每年组织举办两期仫佬族刺绣技艺培训班,培训刺绣爱好者60人次,确保刺绣技艺的传承发展。每组织举办一期培训班,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住在四把镇双寨村的谢秀荣、谢继姿是优秀的仫佬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双寨村同时也是罗城有名的“刺绣村”。在这里,“家家有刺绣,人人懂刺绣”,谢秀荣和谢继姿绣出的作品,巧夺天工绣工精细,图案精美,品种繁多。2013年,谢秀荣创作的刺绣《仫佬族女性服饰》在第二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得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金奖,其作品多次入选自治区艺术作品展览,在社会上拥有一定知名度。2018年4月启动“仫佬族民间刺绣工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学员们来自广西、云南、山东等地,项目采用学校教育和师徒传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授课专家更是兼顾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创意、产业与营销,形成立体的师资结构。安排广西和贵州仫佬族刺绣工艺专题探究、实地调研、设计实训等环节,培养出一批创新意识强、设计能力突出、具有产业发展理念的刺绣创意人才。
另外是建立仫佬族刺绣厂及相应的销售渠道,通过政府牵头,采取“公司+农户”或引进客商的形式,把仫佬族刺绣作为旅游商品推向市场,做强做大,逐步向产业化发展,从而达到既传播仫佬族文化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目的,使仫佬族刺绣这一民间工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并更好地传承下来。最后,建设一座仫佬族刺绣技艺传习所,有助于妇女们在传习所内相互交流刺绣技艺,观摩刺绣作品,收集、陈列、摆卖刺绣成品。仫佬族刺绣技艺传习所要学习、传授、推广刺绣新技术,设计新图案,组织力量完成仫佬族刺绣代表性作品,把仫佬族刺绣技艺发扬光大。
总而言之,仫佬族的刺绣技艺传承至今,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延续着本族服饰自古以来的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对仫佬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常着装的改变,穿着仫佬族传统服装的人日渐减少,在举办传统节日或喜庆活动时才穿着较多。有鉴于此,在当今中华民族文化大复兴的背景下进一步认识和宣传仫佬族刺绣技艺,对民间刺绣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自治区政府把仫佬族刺绣列为广西非遗项目,并加大资金投入和电视、报刊、网络等多媒体宣传,必将起到传承和保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清)李宗昉:《黔记》,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版,第37页;
[2] (清)罗饶典:《黔南职方纪略》,道光二十七年刊本,第286页;
[3] (清)金鉷等監修《古籍线装广西通志》,古书社,2000年12月版,第273页.
作者简介: 谢一(1988—),女,广西省罗城人,仫佬族,单位: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馆。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馆 广西 罗城 546499)
关键詞:罗城;少数民族;仫佬族刺绣;非遗保护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北九万大山南麓,属南亚热带,是中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仫佬、苗、壮等少数民族,其中仫佬族人口达12.5万人,主要集中在东门镇、四把镇一带。仫佬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先民由岭南古人类发展而来,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拥有自己的民族特点。新中国成立前,据历史古籍记载称谓诸多。例如明朝的《黔记》一书称之为“狇佬苗”[1];清朝的《黔南职方纪略》中认为“晋代邛笮间有僚,其种蔓延今云黔粤……遂名其役属之蛮为濮僚,其僚人则谓之主僚。其僚讹为濮老,濮僚讹为木佬。”[2]
仫佬族人在称谓上也存在差异,有些自称“冷”,有些自称为“谨”,无论称谓如何,仫佬族人拥有相同的传说:先祖是汉人,因为娶讲仫佬语的当地人为妻室,所生子嗣所学语言从母不从父,又因说话倒装,孩子称呼母亲为“姆佬”,所以慢慢演变成“姆佬族”。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姆佬族人回归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1953年,经民族识别后报请政务院批准确认为“仫佬族”。
旧社会,仫佬族人民日常生活以农作物劳动为主,日居生活有属于本民族的独特习惯,在劳作之余做些其他工种,诸如建筑、纺织、刺绣、种养等。据《广西通志》记载:“宜山姆佬即獠人,服色尚青……天河獠在县东,又名姆佬…先时蓬头跣足。明成化年间,知县禁之,始巾帻草履。”[3] 在当时,仫佬族人民生活穷苦,对衣冠饰物无心讲究。他们衣着朴素,服色主打藏青色。但妇女因受爱美天性的影响,比较讲究服饰的搭配,除穿着的衣服、鞋子都绣花外,对佩戴的首饰也力求精美,饰品尚银。放秋之后,赶圩的农村妇女购买细线、蓝靛土布,回家后动手刺绣纳布,做成成品后或赠送意中人,或拿到市场上摆卖销售,女孩图的是放松心情和消遣娱乐,上了年纪的妇女除闲情逸致外,还希望得到报酬,以此作为收入,填补家用开支。
2010年5月,仫佬族刺绣技艺被列入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仫佬族刺绣基本情况
从尚存至今的仫佬族旧式服装来看,男子穿青色琵琶襟无领上衣,女子穿青色大襟衣,戴青布头巾,腰系青色围裙,裙上的系带编织有黑白相间的精密图案,需花上数月时间才能织得,仫佬族人是一个勤劳勇敢、聪明智慧、易于接纳他人的民族,但相互间的交往过程需要有一件东西作为人们之间的情感纽带,特别是亲家、兄妹、朋友、晚辈,金钱和贵重物品不一定能起到如此作用,只有用自己倾情刺绣的背带或布鞋等,能才起到人们相互的交往的目的。在古早的仫佬族地区,仫佬族背带刺绣、布鞋刺绣等才能起到这样的功能。
仫佬族刺绣最早出现在唐代,历经宋、元,明清为鼎盛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仫佬族刺绣中出现的各种图案,说明了仫佬族人在历史长河发展过程对人类文明、民俗传统的认识过程。图腾中的太阳、月亮、凤凰、麒麟、蝙蝠、蝴蝶、喜鹊、万紫克及其花草树木等,表示着民族生存的一种愿望,太阳和月亮,表示万物生存,天人合一;麒麟、蝙蝠、喜鹊意寓吉祥如意;蝴蝶、花卉,表示美好生活,人生极致;万紫克则能避邪任何晦暗和妖魔鬼怪。仫佬族刺绣,无论从传承历史文化,还是从审美角度来看,基本上为后人所接受,而且还有被人们传承下来的趋势。
仫佬族刺绣之所以能从群体中传承至今,最能说明的理由有三点:一是文化底蕴厚重。虽是小布一块,却能代表一代人的心情;二是通俗易懂,易于流传。仫佬族刺绣,图案很多,但看后给人容易读懂的感觉,对于赠送方或接受方,在心理上易于沟通和接纳;三是礼轻情意重。背带虽小,但赠送给孙女们作结婚、满月礼品,是最适宜的东西。
二、仫佬族刺绣濒危状况
仫佬族人的语言体系属于壮侗语族,发音与侗语、毛南语接近,有自己的仫佬语却并无属于自己的文字,仫佬族服饰上的刺绣以其特有的文化记录形式,无声但形象地传达仫佬族的语言,传播本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象征着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史,值得后世人去品评研究。迈入新世纪后,伴随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前进步伐,受物质文明影响,仫佬族刺绣有面临失传的危险。主要原因有:
(1)制作和传承方式有局限。仫佬族刺绣过于依赖民间传承,教授方式大都是母传女,姐传妹;刺绣制作精密,耗费很多时间,制作过程耗心耗力,参与学习的人逐渐减少,目前仅有一些罗城的乡村在以家庭式小作坊进行生产制作,处于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
(2)随着时代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眼界的开阔使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产生剧烈的变化,传统民族文化面临着断代消失的风险。仫佬族群体着装在改革开放后也跟随时代潮流改变颇大。大批青壮年外出生活、工作和学习,与外界文化产生广泛地交流,受到外界文化的熏陶,人民的审美不断变更,不仅是饮食起居、在着装上也纷纷改穿现代化的西装、裙子、T恤等。现在很难在县城、乡镇找到一个日常着装是穿仫佬族服装的本地人了。刺绣作为仫佬族传统服饰,穿仫佬族服装的人数在渐渐消失,愿意投身学习制作刺绣的人更是逐年减少。
(3)部分民族地区对属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保护意识匮乏,缺少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投入经费保护不足。仫佬族刺绣技艺是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却没有专项保护经费,没有形成产业,仍是由民间村落村民传承与保护,刺绣技艺得不到更好的传承和推入市场。
三、仫佬族刺绣的传承与保护措施
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民族长期存在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永不衰竭的活力源泉。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当下正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民族文化作为开发当地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文化产品,是罗城旅游业脱颖而出的亮点所在,但若是缺少足够的重视和保护,百年千载沉淀下来的古雅仫佬族民俗文化也许会面临失传乃至消失。 当前仫佬族服饰及其刺绣工艺面临的重重困境,也是各国古典、传统文化被现代物质文明吞噬的一个时代缩影。要把保护与开发利用相融合,实现对仫佬族刺绣这一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必须以发展旅游业、互联网电商时代等作为大好的发展时机,在开发利用中不断实现保护和传承。
首先是抓紧将“仫佬族刺绣”的技艺、绣法和图饰等加以注册,申请专利予以保护。保证其知识产权和民族艺术资源不受侵权,避免造成文化资源的流失。
其次是保护、开发利用好民族节日。仫佬族服装的展示以仫佬族节日、舞蹈等为载体。利用节庆日对外展示仫佬族服饰及其刺绣工艺,激发民族的自豪感,激发人们热爱、制作仫佬族服饰的热情。
再次要大力举办仫佬族刺绣等民间技艺比赛和展览。以刺绣和制作传统服装为主,利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组织和推荐仫佬族刺绣作品参加展示,极大地鼓舞了民间手工艺人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的热情。经常举办类似的对外交流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将注意力投射到刺绣等民间手工技艺上来。
对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开发是人类对自身本土意识觉醒的必经之路,随着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双重发展,人们对手工艺品的需求和渴望逐渐增加。要赋予传统手工艺以时代特色和表现手法,卓有成效的促进和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快速发展。接着要培训大量的仫佬族刺绣民间继承人。要在抓好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工作的同时,也可采取举办民间技艺培训班等方式,不断培训和壮大仫佬族刺绣民间传承人队伍,并在保持仫佬族刺绣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多出样式,多出产品。仫佬族刺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每年组织举办两期仫佬族刺绣技艺培训班,培训刺绣爱好者60人次,确保刺绣技艺的传承发展。每组织举办一期培训班,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住在四把镇双寨村的谢秀荣、谢继姿是优秀的仫佬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双寨村同时也是罗城有名的“刺绣村”。在这里,“家家有刺绣,人人懂刺绣”,谢秀荣和谢继姿绣出的作品,巧夺天工绣工精细,图案精美,品种繁多。2013年,谢秀荣创作的刺绣《仫佬族女性服饰》在第二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得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金奖,其作品多次入选自治区艺术作品展览,在社会上拥有一定知名度。2018年4月启动“仫佬族民间刺绣工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学员们来自广西、云南、山东等地,项目采用学校教育和师徒传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授课专家更是兼顾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创意、产业与营销,形成立体的师资结构。安排广西和贵州仫佬族刺绣工艺专题探究、实地调研、设计实训等环节,培养出一批创新意识强、设计能力突出、具有产业发展理念的刺绣创意人才。
另外是建立仫佬族刺绣厂及相应的销售渠道,通过政府牵头,采取“公司+农户”或引进客商的形式,把仫佬族刺绣作为旅游商品推向市场,做强做大,逐步向产业化发展,从而达到既传播仫佬族文化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目的,使仫佬族刺绣这一民间工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并更好地传承下来。最后,建设一座仫佬族刺绣技艺传习所,有助于妇女们在传习所内相互交流刺绣技艺,观摩刺绣作品,收集、陈列、摆卖刺绣成品。仫佬族刺绣技艺传习所要学习、传授、推广刺绣新技术,设计新图案,组织力量完成仫佬族刺绣代表性作品,把仫佬族刺绣技艺发扬光大。
总而言之,仫佬族的刺绣技艺传承至今,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延续着本族服饰自古以来的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对仫佬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常着装的改变,穿着仫佬族传统服装的人日渐减少,在举办传统节日或喜庆活动时才穿着较多。有鉴于此,在当今中华民族文化大复兴的背景下进一步认识和宣传仫佬族刺绣技艺,对民间刺绣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自治区政府把仫佬族刺绣列为广西非遗项目,并加大资金投入和电视、报刊、网络等多媒体宣传,必将起到传承和保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清)李宗昉:《黔记》,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版,第37页;
[2] (清)罗饶典:《黔南职方纪略》,道光二十七年刊本,第286页;
[3] (清)金鉷等監修《古籍线装广西通志》,古书社,2000年12月版,第273页.
作者简介: 谢一(1988—),女,广西省罗城人,仫佬族,单位: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馆。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文化馆 广西 罗城 546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