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颖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的信息量非常大,而且资源丰富。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将语文抽象的知识将其清晰、具体的展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是当代新型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耗能较高,效率较低
以多媒體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载体,来进行教学。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教师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课件,进行语文教学,但是教师当中的大部分都缺乏创新能力,即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所制作的课件都采用幻灯片的形式来展现,语文的语言表达、信息呈现、交互操作方面都达不到理想化的效果。甚至有的教师将语文课本知识照搬,利用幻灯片形式将其展现出来。而有些内容精美的课件,由于时间上花费过多,对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出现了耗能较高,但是效率较低的现象。
(二)画蛇添足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内容,都是一些名篇,读起来朗朗上口。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比如《登鹤雀楼》《东方明珠》等课文,讲述的都是祖国文化风情方面的内容。教材内涵较为丰富,除了将其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出来或者是利用视频的方式来展现之外,同时还要学生加强感受和体验,通过朗读的方式来进行亲身体验祖国的文化风情。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用理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或者是依靠幻灯片将课本中的文化风情展现出来,使得学生过于集中电子板书,忽视了在朗读当中,学生所得到的内在感悟,这样会反而不利于学生理解语文课文内容,往往会出现画蛇添足情况。
(三)缺乏师生情感交流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当中引入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加强直观性的感受。但是如果在这方面利用不当,很容易使得教学关系发生改变,由之前的“人与人”转向为“人与机”、“机-人-机”关系。在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弱化了互动环节,同时也忽视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会使得教学课堂变得沉闷,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正确应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奠定信息技术的地位
应用信息技术,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引用信息技术,要掌握好辅助性原则、效率性原则、丰富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额以及互动性原则。把信息技术当成一个辅助技术,促进教学的优化,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而不应当本末倒置,正确应用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比如在讲《蒲公英》这一课文时,蒲公英是一种植物,而且是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一种植物,学习这一课文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加深对蒲公英的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课本内容,要对课文知识当中的丰富的内容以及学生的互动进行综合考虑。展示有关蒲公英的图画、相关课件等,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所看到的蒲公英,然后对照课件中作者的描述,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避免学生过于依赖多媒体。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地位并不是喧宾夺主的,也不是语文教学当中必不可好的一种教学手段,而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存在与小学语文教学当中。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氛围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氛围,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新课程对教学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创设情境教学当中,首先,教师应当对小学生的情感特点进行充分理解,由于小学生的情感容易激发,通过创设情境教学,在课堂一开始,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情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动态技术,设置教学情境。不能敷衍简单的导入情感,而是应当根据实际的教材内容情况,创设合理的情境氛围。
比如在学习《哪吒闹海》这一课文时,可以通过播放有关动画片,作为创设情境的情感来源,因为小学生比较喜欢看动画片,在情境课堂当中导入动画片,能够有利于捕捉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动画片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亲近这一课。由此可见,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抓住学生情感特点,让学生学习的精力集中,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也为此创设了教学条件。
(三)突破重点难点,拓展语文知识
信息技术其特点具有交互性、直观性、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将课文内容进行拓展。解决语文内容中一些难以直观表达出来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小学生对古文字的认识与了解基础不强,很难理解诗词当中的字词用法,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难点的诗词,直观的阐述出来,直观展现出作者的写作的目的以及用途,或者是用过播放轻音乐来渲染诗词氛围,使得学生情感与诗人情感产生共鸣。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是每节课都需要使用的,而是需要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时候。比如, 语文学习中的一些难点无法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突破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抽象、难以直观展现出来的重点和难点,启发学生思想感情,让学生亲切的感受到古诗词的美好,并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总结:
综上,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新课程 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要求。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能使得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便捷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提升,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均友.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8:111-112.
[2]张广博.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冯翠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236-237.
[4]连云梅.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5]王春玲.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耗能较高,效率较低
以多媒體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载体,来进行教学。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教师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课件,进行语文教学,但是教师当中的大部分都缺乏创新能力,即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所制作的课件都采用幻灯片的形式来展现,语文的语言表达、信息呈现、交互操作方面都达不到理想化的效果。甚至有的教师将语文课本知识照搬,利用幻灯片形式将其展现出来。而有些内容精美的课件,由于时间上花费过多,对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出现了耗能较高,但是效率较低的现象。
(二)画蛇添足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内容,都是一些名篇,读起来朗朗上口。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比如《登鹤雀楼》《东方明珠》等课文,讲述的都是祖国文化风情方面的内容。教材内涵较为丰富,除了将其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出来或者是利用视频的方式来展现之外,同时还要学生加强感受和体验,通过朗读的方式来进行亲身体验祖国的文化风情。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用理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或者是依靠幻灯片将课本中的文化风情展现出来,使得学生过于集中电子板书,忽视了在朗读当中,学生所得到的内在感悟,这样会反而不利于学生理解语文课文内容,往往会出现画蛇添足情况。
(三)缺乏师生情感交流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当中引入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加强直观性的感受。但是如果在这方面利用不当,很容易使得教学关系发生改变,由之前的“人与人”转向为“人与机”、“机-人-机”关系。在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弱化了互动环节,同时也忽视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会使得教学课堂变得沉闷,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正确应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奠定信息技术的地位
应用信息技术,首先要明确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引用信息技术,要掌握好辅助性原则、效率性原则、丰富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额以及互动性原则。把信息技术当成一个辅助技术,促进教学的优化,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而不应当本末倒置,正确应用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比如在讲《蒲公英》这一课文时,蒲公英是一种植物,而且是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一种植物,学习这一课文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加深对蒲公英的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课本内容,要对课文知识当中的丰富的内容以及学生的互动进行综合考虑。展示有关蒲公英的图画、相关课件等,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所看到的蒲公英,然后对照课件中作者的描述,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避免学生过于依赖多媒体。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地位并不是喧宾夺主的,也不是语文教学当中必不可好的一种教学手段,而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存在与小学语文教学当中。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氛围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氛围,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新课程对教学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创设情境教学当中,首先,教师应当对小学生的情感特点进行充分理解,由于小学生的情感容易激发,通过创设情境教学,在课堂一开始,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情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动态技术,设置教学情境。不能敷衍简单的导入情感,而是应当根据实际的教材内容情况,创设合理的情境氛围。
比如在学习《哪吒闹海》这一课文时,可以通过播放有关动画片,作为创设情境的情感来源,因为小学生比较喜欢看动画片,在情境课堂当中导入动画片,能够有利于捕捉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动画片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亲近这一课。由此可见,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抓住学生情感特点,让学生学习的精力集中,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也为此创设了教学条件。
(三)突破重点难点,拓展语文知识
信息技术其特点具有交互性、直观性、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将课文内容进行拓展。解决语文内容中一些难以直观表达出来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小学生对古文字的认识与了解基础不强,很难理解诗词当中的字词用法,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难点的诗词,直观的阐述出来,直观展现出作者的写作的目的以及用途,或者是用过播放轻音乐来渲染诗词氛围,使得学生情感与诗人情感产生共鸣。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是每节课都需要使用的,而是需要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时候。比如, 语文学习中的一些难点无法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突破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抽象、难以直观展现出来的重点和难点,启发学生思想感情,让学生亲切的感受到古诗词的美好,并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总结:
综上,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新课程 改革背景下的必然要求。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能使得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便捷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提升,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均友.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8:111-112.
[2]张广博.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冯翠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236-237.
[4]连云梅.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5]王春玲.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