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
“好学、好问、善思、乐创”都是探究能力发展所表现出的优秀学习品质。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站在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高度来看待今天的工作价值,是在培养现实社会的未来人才。因此,幼儿教师对自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要具有更多的前瞻性、理想性和自我超越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这就点明了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如何调动、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成为主动学习者,是我们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二、概念界定
“自主”顾名思义,是指自己主动的意思。
“探究能力”是本世纪人才发展的必备素质之一。探究能力,作为人们探索、研究自然规律和社会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通常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等等。
三、实践方法
针对此研究,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实践研究法,目的在于通过通过不同策略支持与观察,促进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四、实践研究操作及幼儿表现
瑞士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儿童就是科学家。”每个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获得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作为学前教育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十分注重引导幼儿对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以“做一块漂亮的大桌布”区域活动为例,鼓励幼儿自信、大胆地提出问题并在探究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
(一)循循善诱 引导幼儿在探究实践中习得经验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他们的思维还不能离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具有直觉性的特点。因此,操作探究是幼儿喜爱并适合其特点的活动方式。在区域材料投放中,我除了有意识地收集操作材料外,还循循善诱引导幼儿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1.关注幼儿身边的真问题,激发其对解决问题的兴趣
一天,田田在美工区用颜料创作了几幅漂亮的绘画作品,在绘画时不小心将颜料涂抹在桌子上。虽然他也很努力地想用抹布将桌子擦干净,但是因为颜料不好清理,花了很长时间也还是没有整理好。琳琳和青儿看到后,用卫生纸来帮助田田收拾桌面。琳琳和我说 :“我们可以为桌子做一个桌布,用颜料的时候给它铺上,不用的时候就可以收起来。”琳琳的主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孩子们开始了“测量桌面,为桌子购置桌布”的游戏活动。
2.有效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3.与孩子在一起,做孩子活动实践的支持者
测量桌子的探究活动,使孩子们对非标准测量工具的使用与实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想给幼儿园新买的安吉游戏采购一块大大的防雨布,想用积木测墙壁、用图书测椅子、用线绳测滑梯、还在建筑区发起了“搭高挑战赛”,他们还想知道谁是班级中最高的小朋友、小农庄的向日葵比钢琴高吗?幼儿园里哪棵大树最粗呢?身边的哪些材料适合用来测大树呢?……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也乐于为自己的好奇通过实践来寻找答案。逐渐的在反复测量游戏中,大家逐渐感受到测量对于生活的实际意义,它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身边的问题。还了解生活中有许多物体都能帮助我们测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测量方法,比如:首尾相接、等长复制、沿直线测量、做标记……。
五、小结
育人不倦 享受幼儿在探究实践中的成长快乐。从“做一块漂亮的大桌布”区域活动中,我们科学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探究能力逐步得到体现,使得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勇于尝试,大胆实验,无所畏惧。也正是在这样的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幼儿的自主意识得到了充分发挥。
科学活动的目的不是教给幼儿什么知识理论,而是引导幼儿在不断地实践中习得经验和方法,培养孩子认真坚持的探究。从那张来之不易的漂亮桌布中,我们要以育人不倦的心态,反观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基于幼儿的发展。测量桌子有多长,在成人看来,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然而,对5-6岁的孩子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活动从生活中引发孩子对测量活动的需要,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感知测量的必要、用途,模仿测量行为等。同时,孩子们体验了多种自然物的测量,探索了非标准测量工具、体验测量的方法,感受了“等长复制”的测量过程。通过活动的不断深入,幼儿头脑中数的概念不是来自书本,也不是来自教师的解释,而是来自当幼儿对其生活的现实进行逻辑梳理时的思维,是在逻辑梳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思而建构的。当幼儿在探索活动时,在心理上是积极、主動的,其正确的数的概念在头脑中得以加强,而不正确的数的概念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自我矫正。同时,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的交往充满了社会性与相互学习。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在真实的游戏活动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习得相关的数学经验。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再次进行验证和实践,这样的一个过程,充分表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参与性。最可贵的不仅是孩子们了解到适宜的测量方法,还看到了孩子们身上散发出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基于教师的视角。在此次测量游戏中,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也使我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验证了孩子在测量活动中的层次性及年龄特点的重要性。每当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专注与思考,都给予我很大的惊喜。在体会着他们的成长与变化的同时,也使我对于测量活动方面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完善,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应用,更激励自己要不断丰富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与学习的渴望。
循循善诱,育人不倦。从这个区域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保证其自主地参与,才能使幼儿主动地探索,积极地创造,在自主探究活动中体验快乐,收获成功。
“好学、好问、善思、乐创”都是探究能力发展所表现出的优秀学习品质。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站在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高度来看待今天的工作价值,是在培养现实社会的未来人才。因此,幼儿教师对自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要具有更多的前瞻性、理想性和自我超越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这就点明了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是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如何调动、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成为主动学习者,是我们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二、概念界定
“自主”顾名思义,是指自己主动的意思。
“探究能力”是本世纪人才发展的必备素质之一。探究能力,作为人们探索、研究自然规律和社会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通常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等等。
三、实践方法
针对此研究,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实践研究法,目的在于通过通过不同策略支持与观察,促进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
四、实践研究操作及幼儿表现
瑞士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儿童就是科学家。”每个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获得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作为学前教育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十分注重引导幼儿对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以“做一块漂亮的大桌布”区域活动为例,鼓励幼儿自信、大胆地提出问题并在探究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
(一)循循善诱 引导幼儿在探究实践中习得经验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他们的思维还不能离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具有直觉性的特点。因此,操作探究是幼儿喜爱并适合其特点的活动方式。在区域材料投放中,我除了有意识地收集操作材料外,还循循善诱引导幼儿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1.关注幼儿身边的真问题,激发其对解决问题的兴趣
一天,田田在美工区用颜料创作了几幅漂亮的绘画作品,在绘画时不小心将颜料涂抹在桌子上。虽然他也很努力地想用抹布将桌子擦干净,但是因为颜料不好清理,花了很长时间也还是没有整理好。琳琳和青儿看到后,用卫生纸来帮助田田收拾桌面。琳琳和我说 :“我们可以为桌子做一个桌布,用颜料的时候给它铺上,不用的时候就可以收起来。”琳琳的主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孩子们开始了“测量桌面,为桌子购置桌布”的游戏活动。
2.有效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3.与孩子在一起,做孩子活动实践的支持者
测量桌子的探究活动,使孩子们对非标准测量工具的使用与实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想给幼儿园新买的安吉游戏采购一块大大的防雨布,想用积木测墙壁、用图书测椅子、用线绳测滑梯、还在建筑区发起了“搭高挑战赛”,他们还想知道谁是班级中最高的小朋友、小农庄的向日葵比钢琴高吗?幼儿园里哪棵大树最粗呢?身边的哪些材料适合用来测大树呢?……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也乐于为自己的好奇通过实践来寻找答案。逐渐的在反复测量游戏中,大家逐渐感受到测量对于生活的实际意义,它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身边的问题。还了解生活中有许多物体都能帮助我们测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测量方法,比如:首尾相接、等长复制、沿直线测量、做标记……。
五、小结
育人不倦 享受幼儿在探究实践中的成长快乐。从“做一块漂亮的大桌布”区域活动中,我们科学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探究能力逐步得到体现,使得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勇于尝试,大胆实验,无所畏惧。也正是在这样的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幼儿的自主意识得到了充分发挥。
科学活动的目的不是教给幼儿什么知识理论,而是引导幼儿在不断地实践中习得经验和方法,培养孩子认真坚持的探究。从那张来之不易的漂亮桌布中,我们要以育人不倦的心态,反观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基于幼儿的发展。测量桌子有多长,在成人看来,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然而,对5-6岁的孩子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活动从生活中引发孩子对测量活动的需要,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感知测量的必要、用途,模仿测量行为等。同时,孩子们体验了多种自然物的测量,探索了非标准测量工具、体验测量的方法,感受了“等长复制”的测量过程。通过活动的不断深入,幼儿头脑中数的概念不是来自书本,也不是来自教师的解释,而是来自当幼儿对其生活的现实进行逻辑梳理时的思维,是在逻辑梳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思而建构的。当幼儿在探索活动时,在心理上是积极、主動的,其正确的数的概念在头脑中得以加强,而不正确的数的概念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自我矫正。同时,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的交往充满了社会性与相互学习。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在真实的游戏活动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习得相关的数学经验。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再次进行验证和实践,这样的一个过程,充分表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参与性。最可贵的不仅是孩子们了解到适宜的测量方法,还看到了孩子们身上散发出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基于教师的视角。在此次测量游戏中,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也使我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验证了孩子在测量活动中的层次性及年龄特点的重要性。每当看到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专注与思考,都给予我很大的惊喜。在体会着他们的成长与变化的同时,也使我对于测量活动方面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完善,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应用,更激励自己要不断丰富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与学习的渴望。
循循善诱,育人不倦。从这个区域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保证其自主地参与,才能使幼儿主动地探索,积极地创造,在自主探究活动中体验快乐,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