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明理”贯穿在思品教学的过程中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wang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课是对小学生进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题。如何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把这项任务落在实处。我的体会是要在“明理”上下功夫,把“明理”贯穿到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始终:
  1 开课求新,激发明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从兴趣出发,这是儿童的一般心理特征。因此,要依据教材的特点,设计好揭示新课的引言和问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对这节课产生兴趣,产生“明理”的欲望。如讲《要爱惜学习用品》一课,我一开课就引导同学们猜谜语,并通过谜底的揭示,黑板上出现铅笔、书包、橡皮等学习用品的字样。又如讲《要尊敬老人》一课,我一开课就让同学们看几幅图,并问:“你喜欢图中的小学生吗?喜欢就给他画面红旗,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这样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各种感观积极的活动起来,又为揭示主题、讲授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思想品德课的开课如能常教常新,做到一开课就能激发学生明理的兴趣,产生明理的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这节课就有成功的希望。
  2 讲课求精,调动明理的情趣
  调动情感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一环。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和认知过程紧联系在一起的,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人们认识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人的感情,对小学生尤其是这样。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明理的情感呢?我的体会是: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如讲《要爱惜粮食》一课,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明白要爱惜粮食这个道理,我先让学生回答:“今天早晨你们吃了什么?中午又吃了什么?”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粮食。接着让学生想象:“如果我们每天没有粮食吃,那会怎样呢?”让学生初知粮食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我们一日三餐都少不了粮食,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再接着,通过一组生动的、拟人化的录音幻灯片《我是一粒米》的播放,让学生看到、听到,体会到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来得真不容易,从而进一步明白要爱惜粮食道理,最后,又联系学生思想实际,通过看图统计,一天一人节约一粒米,全班、全校、全市、全国可节约多少粒米。这些粮食可以供全班同学呼多久?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不能小看一粒米,要爱惜粮食,不能浪费的道理。这样,学生在明白“为什么要爱惜粮食”这个道理的过程中,情感也随着明理的过程而步步升华,当他们再朗读儿歌“一粒米,汗千滴,粮食来得不容易,小朋友,要牢记,粒粒粮食要珍惜”时已有些真情实感了。又如讲《尊敬老人》一课,为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尊敬老人的道理。我先让学生明白,生活在学生身边的老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爸爸妈妈的长辈,是自己的祖辈。接着,让学生讲讲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操劳的事例,学生们说,老人们把我的爸爸、妈妈抚养大了,他们自己老了,但他们并没有休息,还要操劳家务,帮助爸爸妈妈抚育我们,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有的还在发挥余热,为祖国建设出力、为人民服务。这样老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确立了起来。我再让学生说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怎样爱护你们的。由于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受老人的爱护都有亲切的感受,因此一个接一个的发言,把老人全面关心爱护他们的事例说得十分具体,有的学生说到最好,竟由内心发出这样的赞叹:“我的爷爷真好!”这时,“老人关心爱护我们,我们应该尊敬老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并为导行“怎样尊敬老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导引求实,巩固明理效果
  加里宁说:“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行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引导学生明理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想上和心理上进行了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便要在学生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还要做好明理后的导行工作,把知识和行动统一起来。在课内,我注意把动情、明理、导行结合起来。如上《尊敬老人》一课时,我就是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尊敬老人这个道理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怎样尊敬老人的,好吃的菜夹给老人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老人多休息一会儿,老人给我们说话我们要眼睛望着他们,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在家里看电视时沙发应该让给老人们坐等等,让学生明白好孩子应该怎样对待老人。在课后,我注意对学生提出行为要求,并请班主任和家长配合,对小学生进行监督检查,以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如通过“年级教研会”和“家长会”,把学期思相品德课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告之班主任和家长,请家长们配合教育,期末按“课内、课外、家里”全面考核学生的行为表现,再综合评分,这样,就把动情、明理、导行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巩固明理,又落实导行。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多媒体在创设物理情境、提供感性材料、加大教学密度等方面能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它集图像、文字、声音、色彩等多种信息、形式于一体,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提高学习效率。我就自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经历谈一点感受。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教学;优势  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改革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期刊
【摘要】语文课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所授知识,提高学生的获得能力的高速发展。新课标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应协调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激情  语文课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所授知识,提高学生的获得能力的
期刊
【摘要】要想提高农村英语教学的质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现代化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建立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农村英语教育教学。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学; 原因; 对策  我是一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从2006年至今,已在农村从事英语教育7年,在这7年中,我发现农村的英语教学确实难,具体表现在:条件差,底子薄,与城里教学简直是有着天壤之别。虽然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然而就近几年的
期刊
【摘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并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给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 自主学习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并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给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这说明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师要精心设计“教”的过程,帮助学生真正从“
期刊
【摘要】农村初中历史课的教育教学过程,关键之一是开好头,上好第一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习历史的技能。  【关键词】历史; 教学; 激发兴趣; 培养技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既是反映
期刊
【摘要】多数学生学习数学时,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教师就要挖掘上课艺术,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营造创新氛围,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动!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性的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感兴趣的,生活中熟悉的数学素材,激发学生应用数学思考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让数学课堂“活”起来。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活动就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是数学思维的外在体现,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数学语言;发展思维  数学学习活动就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是数
期刊
【摘要】孙犁的小说被誉为“诗体小说”。其代表作《荷花淀》更是世人公认的美文,是“荷花淀”派的开山之作。他将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结合,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本文从语言的美、景美、人美、情美以及独特的审美视角等五个方面来论述《荷花淀》的艺术成就,并以此来研究孙犁先生小说艺术美。  【关键词】《荷花淀》;孙犁; 小说; 艺术美  1 孙犁及《荷花淀》简介  孙犁:(1913-2002)现、当代小说家,散
期刊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关注算法的获得和选择对学生的影响。算法多样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体现。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尊重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有效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算法多样化的实施不但有利于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而且有利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算法多样化;教学策略;个性发展;创新思维  新《数学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中年级是学生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乐趣、体悟精神、品味人生,让书香浸润心灵!  【关键词】阅读能力; 阅读兴趣; 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曾说:“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阅读对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