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桥梁施工中的常见弊病及其诊治策略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对桥梁施工进行了阐述,然后探讨了我国桥梁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对减缓桥梁施工问题出现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桥梁施工;弊病;诊治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由于桥梁工程的不断壮大,桥梁施工中的常见弊病及其诊治策略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虽然我国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加强桥梁施工中的常见弊病及其诊治策略的研究,对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桥梁施工的概述
  1、桥梁工程施工的特点
  桥梁是跨越河流、峡谷、海域或其他障碍的大型空间构筑物,具有体形庞大、类型多样和地点的固定性等待征。桥梁施工具有一定的特点:生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地区性;施工周期长、占用流动资金大;露天作业、高空及水中作业多;桥梁工程施工的单一性;施工生产组织协作的复杂性等等。
  2、桥梁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
  桥梁施工控制围绕上述控制任务而展开,不同类型的桥梁,其施工控制工作内容不一定完全相同,但从总体上来看,均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几何控制。不论采用什么施工方法,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总要产生变形(挠曲),并且结构的变形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使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位置(立面标高,平面位置)状态偏离预期状态,使桥梁难以顺利合拢,或成桥线形形状与设计要求不符,所以必须对桥梁实施控制。(2)应力控制。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以及在成桥状态的受力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合是施工控制要明确的重要问题。通常包括结构在自重下的应力(实际应力与设计相差宜控制在+5%)和结构在施工荷载下的应力(实际应力与设计应力相差宜控制在+5%)。(3)稳定控制。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关系到桥梁结构的安全,它与桥梁的强度有着同等的甚至更重要的意义。(4)安全控制。只有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才谈得上其他控制与桥梁的建成。
  三、我国桥梁施工中的常见弊病
  要想加强对桥梁施工的认识就要了解桥梁施工具有的特点,即外观构造具有多样性、桥梁具有不可移动性,其产品具有固定性、桥梁的施工周期较长,且跨度较大。了解了桥梁施工具有的这些特点,就会对桥梁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加以分析:
  1、注意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裂缝
  混凝土是桥梁建设中常用的原材料,如果使用的混凝土质量有问题,或者是施工中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要求对混凝土合理配制和使用都会造成桥梁道路中出现裂缝。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不合理使用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人员对应该使用的混凝土等级没有严格要求,以至于引起混凝土的变质;混凝土的浇筑技术采用的不合理,或者是浇筑过程中振捣的程度不够,或者是振捣的力度过大,导致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出现问题。
  以上这些原因都是直接造成桥梁施工出现裂缝的导火线。
  2、注意钢筋锈蚀问题在桥梁施工中的出现
  桥梁施工所用的原材料是混凝土,而混凝土在浇筑时需要的应力部件是钢筋,因此钢筋质量的好坏和其寿命的长短将会对桥梁的寿命和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
  混凝土中钢筋出现锈蚀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也是桥梁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三大问题之一,一旦桥梁中的钢筋出现锈蚀现象,桥梁的安全和寿命都会受到最直接的威胁。
  造成桥梁钢筋锈蚀的原因有原料本身的问题、钢筋使用的环境条件问题以及桥梁施工工序选择的问题等。此外,钢筋所承受的其他剪切应力状态不同也是造成钢筋锈蚀的原因之一。总结以上内容可以发现桥梁钢筋的锈蚀问题是十分复杂的,不能从单一条件出发对其治理,要从多方面入手,对该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此外,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还有出现局部的蜂窝、麻面和气泡等。
  3、注意铺装层松散脱落问题的出现
  桥梁的铺装是桥梁建设中相对来说工程量并不大的部分,但对桥梁的质量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桥梁的铺装工程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因为其接近桥梁工程的结尾,往往对该施工工序的控制不足,导致了铺装不久的桥梁铺装层出现,或者这是浇筑的混凝土出现了松散或脱落的现象。因此,在桥梁的施工中不能对该工序偷工减料。铺装层是桥梁的刚性构件,直接承受来自交通运输中的载荷冲击,如果铺装层的质量不合格,那么越来越大的道路交通压力竟会导致铺装层出现问题的概率不断增加。
  四、桥梁弊病的诊治策略
  针对桥梁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是技术发展,也概括出了一些有效减缓以上问题出现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桥梁质量安全的控制
  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目标的确立是保证桥梁施工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桥梁施工的质量检查是最根本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在桥梁的施工中要及时的对施工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此外对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施工方法、施工建筑材料以及施工内外部环境的控制和检查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施工中,负责质量控制的人员要及时的对以上因素出现的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根据这些数据的汇总情况来判断桥梁施工的质量是否存在问题。
  2、加强对桥梁的养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桥梁的养护也成为桥梁质量保护的施工后措施。为了做好桥梁的养护工作,要根据根据桥梁养护里程的不同辖区、内桥梁数量的不同,派送专职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做桥梁的养护、检测、维修以及改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3、注重桥梁施工中的细节问题
  桥梁中的细节问题是施工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上述内容提到桥梁的裂缝问题多半是由混凝土使用不当引起的,所以在对混凝土的使用中,必须按照我国相应的标准来进行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解决钢筋锈蚀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对钢筋表面涂层,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锈蚀的出现。此外对于桥梁中经常出现的铺装层问题,施工人员要按照设计要求,合理的确定桥梁铺装层的厚度,尽量选取弯曲性能较好的铺装材料,使得铺装层尽可能地出现弯曲开裂等情况。
  4、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桥梁的施工项目逐渐增加,施工难度也有所增加,因此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对于提高当前的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桥梁施工中可以请一些技术专家对于桥梁公路的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攻克,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减少由于技术人员技术水平问题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另外施工技术人员也需要加强技术知识学习,对于施工项目中的技术问题进行重视和解决,尽量减少由于施工技术问题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
  五、加强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提议
  1、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原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直接因素,如水泥稳定性不合格,强度不足、砂石粒径太小、级配不良、空隙率大、使用超出规定的特细砂、砂石中含泥量高等原材料的不合格都会影响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的强度,再者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化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或质量不合格,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2、科学配制混凝土
  桥梁工程中主要受力结构是预应力空心板,但从桥梁的下部构造物到上部构造物都需要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细骨料宜采用2区中砂泥。在可泵送情况下粗骨料,选用粒径5-20mm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使用膨胀剂能有效的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科学的配比度能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3、施工工艺的控制
  虽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是影响整个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但混凝土配料的准确、搅拌的均匀、浇筑、振实成型、养护更是整个施工环节中影响混凝土的主要环节。其實,浇筑、振实成型环节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主要环节。
  4、人的质量安全意识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施工队伍中的每一位施工者都能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任何一项工程的施工都离不开人这个基本的要素,人做为工程施工的直接参与者,对工程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在施工队伍中,要加强施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调动施工者的积极主动性,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六、加强桥梁施工中的常见弊病及其诊治策略的意义
  桥梁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管理需要施工企业以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及严格的控制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以此避免质量隐患的发生,避免质量事故造成的成本增加,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质量控制工作对企业管理水平的需求,现代桥梁建设施工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与培养,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保障桥梁工程施工质量,为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基础,为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桥梁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在桥梁的后续发展中,要不断提高对常见弊病的认识,了解其对质量安全的影响,找出相应的诊治策略,促进桥梁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施工质量管理[J].桥涵资讯,2012,(2):89-91.
  [2]黄宏斌.桥梁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桥涵施工与管理,2009,(9):73-75.
  [3]张云广.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102-105.
  [4]苏志英.后张法预制铁路箱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1(5):238-240.
  [5]王光明.桥梁施工缺陷分析及处理[J].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3):65-6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在建筑领域,技術与工艺也不断创新。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提高了工程质量,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 另一方面更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新技术新工艺种类繁多,本文就其中的土钉墙喷锚支护、清水砼、混凝土防水被覆罩技术
期刊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中,大规模建设大量应用到预应力现浇箱梁,预应力现浇箱梁的质量控制也逐渐为学术检索关注。现浇箱梁有很多优点,但由于预应力现浇箱梁属于超静定结构,造成和简支梁不一样的受力特点,其施工工艺较复杂,技术要求比较高。笔者凭借相关工作经验,对预应力现浇梁施工的工艺和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做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连续预应力;现浇箱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U44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节约型生态园林是未来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方向,通过分析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内涵与特征对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的选择与应用提出新的建议。着重对各类宿根花卉的特点与特性做了简要说明,并对宿根花卉的合理搭配应用做了简要的实例论述。  关键词:节约型生态园林 宿根花卉 搭配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節约型生态园林  加快推进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适应我国现
期刊
摘要:在房地产发展迅猛的今天,为了促销房产,各大房地产公司使出浑身解数,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什么刚需房,改善房,婚房,公馆房,让人目不暇接。老百姓目前基本已经满足了住的问题,现在是追求对住宅区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了。于是景观这个名词经过了十几年的默默无闻后,突然成为房地产商的新噱头,成为业主对房屋质量之外的新要求。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化设计,人性化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
期刊
摘要:为了满足当前现阶段的形成安全和舒适性的要求,必须要对现在的沥青路面施工的体系进行完善和健全。这需要对现有的公路路面的使用性能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需要健全公路路面施工的体系,需要对质量的板块进行研究,从而满足目前的公路工程的需要,提升施工技术和施工的工艺,全面保证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
期刊
摘要: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防水层的施工是整个工程中重要的工作环节,它可以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使用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公路桥梁由于受到外界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路桥工程出现渗水的情况,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必须要对路桥工程进行防水层施工,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路桥工程;防水层施工;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燃气的广泛使用,城市燃气工程对于城市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的城市燃气管道工程还存在很多方案缺陷亟待改进,燃气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亦须严格执行良好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良好的燃气管道工程,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做好城市燃气管道工程的设计优化和施工技术管理。   关键词:燃气管道工程;方案优化;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我
期刊
摘要:桥梁作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优劣将对人们行车安全与社会稳定产生严重的影响。鉴于此,在分析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公桥梁施工管理的因素并提出加强公路施工管理的创新管理,以提高桥梁施工管理水平。  关键词:桥梁施工;管理过程;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推动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有序发展,建筑施工也随之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艾坝隧道出口工程实例,介绍了进洞方案的比选,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案,提出了在浅埋偏压隧道、复杂地质条件下安全快速进洞的施工技术,既可确保洞口边仰坡稳定,又可保证进洞安全。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超前长管棚注浆预加固,钢拱架和喷射混凝土作初期支护、分步开挖等技术措施。从而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  关键词: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施工方案  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 A    1工
期刊
【摘要】:民爆行业雷管生产线排延期体工位由于进、出模通道距离较长,模具传送采用多人手动推模方式,在该工位出现超员现象,且劳动强度较大。本次设计在满足火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原有不足,在模具传送的主要部位,采用了气压传动技术,结合可编程控制器(PLC),使模具定位精准,运行可靠。实现了传输和控制的智能化,解决了超员问题,杜绝了人为误操作情况下潜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生产效率,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年节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