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设计与陈列中的重要性一时无两,其通过多元化的表现手段以及极具观众参与感的互动性技术,为观众与博物馆展品之间搭建了一座可沟通的桥梁,令观众能更深层次地认知体验展品所处的历史空间,为其共通情感氛围创造可能。本文从其在博物馆的平面、立体、空间三个维度的应用,结合既存设计,探讨了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以期为博物馆中新媒体艺术多元化应用的探索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博物馆;互动性;表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5-0083-02
一、新媒体艺术概述
所谓新媒体艺术,其概念主要形成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指的是通过革新的前沿技术,使得艺术家的创作灵感生活为不同具象表现的直观可感触形式。而在当今社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令信息无国界化愈趋明显,其在进一步推动了异邦文化水乳交融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对不同类型艺术的接受度显著提高,为更多表现形式的艺术创造完成铺垫。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艺术并没有统一定义,但其为众人所共知的特点在于以新兴技术为核心、以互动性取代传统布展模式、以声、光、数字媒体、物理介质为媒介,其将艺术与科技这两个看似毫无聯系的事物统筹并进行了再定义,其主要形式包括网络流媒体、数字互动沙盘、声光电一体模型构建、触摸式反馈媒体,VR全沉浸式观影、4D体感模拟、AR增强、数字化影音等。
二、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的应用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起,即从新媒体艺术真正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如何将展品与新媒体艺术融合的争论在博物馆界就没有停止过,其核心忧虑点在于过度的融入新媒体艺术会使得博物馆失去严肃性,成为娱乐场所一般的存在,也正是在这种古旧思维观点下,至今为止,大部分博物馆展陈设计仍采用纯静态展示,以期维系博物馆传统的教育定位。
而根据美国博物馆联合会发布于2016的博物馆趋势报告,随着科技大幅进步,在数字时代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博物馆的核心受众群体已经由原45岁以上中年更替为15-30岁的青年群体,集中调研显示其中仅有15%的人仍认为博物馆属于原有纯教育场所定位,而高达72%的人则认为随时代更替,博物馆已逐渐模糊教育场所与娱乐场所的定位,寓教于乐,才应是其最终导向。在此时代背景下,传统博物馆开始大力尝试新媒体艺术的融入,以期满足受众需求的提升。
三、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的应用形式
在近5年中,得益于科技水平大幅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艺术呈现方式成为可能,而博物馆在其对新媒体艺术的融合尝试中,亦碰撞出了多样化的应用方式,对此,笔者以国内外多家博物馆为例,就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形式做出了相应剖析。
(一)新媒体艺术的平面化应用
新媒体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丰富多样,而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利用投影,巨幕为主要呈现手段的平面化应用,而投影在不同类型的屏幕上,如曲面屏幕、球形屏幕、不规则屏幕,亦会对整体展览效果产生给受众不同的观感体验,而将这些不同的呈现效果结合博物馆的不同区域布局,将为其带来创新魔幻的艺术效果,尽展平面展品的独特魅力,使其更为引人入胜。
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中,《清明上河图》是众所周知的国宝级藏品之一,但由于其篇幅极长,绘制内容穷尽画布所能承之极限,如何对其进行更好更为细致的展出一直是困扰馆藏界的一个难题,而得益于科技的快速发展,故宫博物馆于2010年起受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启发,全面应用新媒体艺术手段,将《清明上河图》这以藏卷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其通过运用新媒体艺术中的三维动画技术,制作了数字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在高达4米,长30米有余的巨型幕布上投影播放,将全图中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通通活化,使得观众既见证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繁荣,又从中对当时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得窥一豹。
该作品中,新媒体艺术的应用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大量运用了当时最新的三维建模技术,制作了多达4300多个模型,结合史书中对北宋风貌的描写,通过后期合成,合理还原出当时的真实生活情况,以逼真的动画效果予以展示;其二,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边缘融合技术,通过后期边缘效果融合处理,使得画面不存在投影重叠部分造成的色块堆积冗余,为观众保证一个更高清晰度,更真实活泼的生活场景呈现。始于原作,忠于原作,通过三维动画、巨型幕布等表现手法,将传统艺术流传的内涵赋予新的表现形式,是新媒体艺术平面化应用的重要特征,而这种特征,也恰恰使得受众群体能更好地在与展品的互动过程中,体会到艺术所对于不同个体展现出的独有面貌。
(二)新媒体艺术的立体化应用
新媒体艺术在立体化设计中的应用,亦是博物馆展示方式与新媒体艺术的重要融合成果之一。众所周知,在博物馆中立体展品数量众多,如何将这些立体展品更好地呈现给观众,使其与展品产生互动联系,而非单纯的阅读旁边看似严肃的说明性文字,是博物馆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此题设下,新媒体艺术通过实体大环境搭建,虚拟立体化影像以及触摸式反馈系统,让观众更能感受到博物馆中立体化影像所对应的真实画面,令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
在美国无畏号航舰博物馆中,其展示厅分割多采用原航空母舰功能区块分割,而在这些展厅中,其无一例外地保留了服役期间的真实配置,同时通过虚拟投影,有声讲解,对航母结构、设备、功能进行了介绍与展示,让观众对航母整体具备一定了解,同时,其在雷达舱设有互动游戏,通过真实的雷达运行方式结合虚拟投影、声光警报,用以模拟雷达搜寻敌方潜艇的过程,真实还原了服役期间雷达室的真实情况,较好地体现出新媒体艺术在立体展品中的运用。 而更为出彩的是,在飞行甲板的大空间中,其利用既有停机坪位及飞行跑道,围合出了多个半开放式的空间,对侦察机、轰炸机、战斗机进行了不同区块分类,同时在每个空间中设有互动屏幕,观众可以手持模具焊枪根据屏幕的指示对战损战机进行修补,当观众正确的按流程进行修补后,屏幕即会播放相应战机服役期间视频资料。这类多感官沉浸式体验,不仅维系了观众与展品之间的情感纽带,又反作用于观众的参观体验,令其更为难忘。
正如巴里 · 约瑟夫所说,“虚拟的经历能够激发人们对事物更浓厚的兴趣,并鼓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求更多的信息”,而立体化的新媒体艺术呈现方式,也正是以真实的画面让观众身临其境,在融入可以操作的互动平台基础上,和整体设计环境相共鸣,最终共同搭建出了展品所具有的独特立体形态。
(三)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化应用
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化应用,主要体现在博物馆既有空间的大小嵌套、虚实空间的沉浸结合、以及无缝连续化空間信息等方面。而在结合了以上表现形式后,博物馆就能更好呈现出真实与虚拟空间相互交融的观感,进一步呈现突破实体空间限制的互动空间所蕴含的独有韵味,从而在原有肃穆大方的博物馆属性上,以富有变化的空间关系顺着时间脉络递延,为观众搭建与展品之间的沟通桥梁,令其忘记生活琐碎,沉浸入展品所在的空间,成为展品历史历程的见证者。
在巴黎沉浸式美术馆Atelier des Lumie?res中,近期举办了梵高一生的沉浸式展出,其由实体展馆与虚拟展馆共同构成,实体展馆大约2000平,以投影及灯光所营造出的抽象大色块背景与历史事实相结合的方式,顺着他旅居于亚尔、巴黎到瓦兹河畔欧韦的时间脉络展现了梵高的坎坷一生,追溯了他生命最后的10年,令观众跟随由鲜亮到黯淡的色块背景所暗示的其身体每况愈下的时间线去走马观花,对其作品具备初步印象;而虚拟馆则突破传统以展板展柜分按割空间的模式,采用巨幕C幕投影、透明屏、球形幕、数字魔方以及声光电技术等新媒体的有机结合形式,运用三维成像,实时动作捕捉等数字化技术,使观众移步换景,伴随着博物馆为其执导的视觉与音乐作品,在光与影的相互作用中,遍览梵高一生2000余幅作品中最著名的350幅,从1883年的《阿姆斯特丹的開合橋》、1885年《有白楊樹的小路》、1888年的《向日葵》再到1889 年的《星夜》,让观众感受梵高强烈笔触、大胆用色下所表现出的蓬勃生命力,领其深入梵高高度情绪化、混乱却颇具浪漫气息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实体馆的前序铺垫,营造出梵高生命凋零与其作品生命升华的激烈碰撞。此类实体馆与虚拟馆相结合的呈现方式,既增加了展品在空间表达上的分量感,又能分割使展品区域,同时其亦通过新媒体艺术丰富的技术手段,让观众更沉入展品所在世界,最后往往能制造出深刻的思想碰撞,极大增强博物馆的体验感。
四、结语
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可谓异常出色,迄今为止尚没有更好的手段能对博物馆展品的呈现进行更好的艺术延伸,其在表现手法上通过平面、立体、空间的三方面运用极大丰富了观众的视听感官,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新媒体互动技术抓住了观众群体的参与性需求,令观众与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趋于一致,相信在其日新月异的表现形式帮助下,博物馆将在人们的生活娱乐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彭飞.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的多维应用研究[J].传媒文化,2019,(33):93-94.
[2]刘新阳.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的多维应用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2,(2):37-42.
[3]刘璐.新媒体技术在当代博物馆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7,(1):60-61.
[4]朱轶灵.新媒体艺术的多种视觉感官设计[J].全国商情,2016,(1):201-204.
作者简介:
董海鹏,男,山西大同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硕士,馆员。
【关键词】 新媒体;博物馆;互动性;表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5-0083-02
一、新媒体艺术概述
所谓新媒体艺术,其概念主要形成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指的是通过革新的前沿技术,使得艺术家的创作灵感生活为不同具象表现的直观可感触形式。而在当今社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令信息无国界化愈趋明显,其在进一步推动了异邦文化水乳交融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对不同类型艺术的接受度显著提高,为更多表现形式的艺术创造完成铺垫。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艺术并没有统一定义,但其为众人所共知的特点在于以新兴技术为核心、以互动性取代传统布展模式、以声、光、数字媒体、物理介质为媒介,其将艺术与科技这两个看似毫无聯系的事物统筹并进行了再定义,其主要形式包括网络流媒体、数字互动沙盘、声光电一体模型构建、触摸式反馈媒体,VR全沉浸式观影、4D体感模拟、AR增强、数字化影音等。
二、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的应用背景
自20世纪70年代起,即从新媒体艺术真正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如何将展品与新媒体艺术融合的争论在博物馆界就没有停止过,其核心忧虑点在于过度的融入新媒体艺术会使得博物馆失去严肃性,成为娱乐场所一般的存在,也正是在这种古旧思维观点下,至今为止,大部分博物馆展陈设计仍采用纯静态展示,以期维系博物馆传统的教育定位。
而根据美国博物馆联合会发布于2016的博物馆趋势报告,随着科技大幅进步,在数字时代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博物馆的核心受众群体已经由原45岁以上中年更替为15-30岁的青年群体,集中调研显示其中仅有15%的人仍认为博物馆属于原有纯教育场所定位,而高达72%的人则认为随时代更替,博物馆已逐渐模糊教育场所与娱乐场所的定位,寓教于乐,才应是其最终导向。在此时代背景下,传统博物馆开始大力尝试新媒体艺术的融入,以期满足受众需求的提升。
三、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的应用形式
在近5年中,得益于科技水平大幅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艺术呈现方式成为可能,而博物馆在其对新媒体艺术的融合尝试中,亦碰撞出了多样化的应用方式,对此,笔者以国内外多家博物馆为例,就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形式做出了相应剖析。
(一)新媒体艺术的平面化应用
新媒体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丰富多样,而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利用投影,巨幕为主要呈现手段的平面化应用,而投影在不同类型的屏幕上,如曲面屏幕、球形屏幕、不规则屏幕,亦会对整体展览效果产生给受众不同的观感体验,而将这些不同的呈现效果结合博物馆的不同区域布局,将为其带来创新魔幻的艺术效果,尽展平面展品的独特魅力,使其更为引人入胜。
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中,《清明上河图》是众所周知的国宝级藏品之一,但由于其篇幅极长,绘制内容穷尽画布所能承之极限,如何对其进行更好更为细致的展出一直是困扰馆藏界的一个难题,而得益于科技的快速发展,故宫博物馆于2010年起受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启发,全面应用新媒体艺术手段,将《清明上河图》这以藏卷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其通过运用新媒体艺术中的三维动画技术,制作了数字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在高达4米,长30米有余的巨型幕布上投影播放,将全图中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通通活化,使得观众既见证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繁荣,又从中对当时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得窥一豹。
该作品中,新媒体艺术的应用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大量运用了当时最新的三维建模技术,制作了多达4300多个模型,结合史书中对北宋风貌的描写,通过后期合成,合理还原出当时的真实生活情况,以逼真的动画效果予以展示;其二,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边缘融合技术,通过后期边缘效果融合处理,使得画面不存在投影重叠部分造成的色块堆积冗余,为观众保证一个更高清晰度,更真实活泼的生活场景呈现。始于原作,忠于原作,通过三维动画、巨型幕布等表现手法,将传统艺术流传的内涵赋予新的表现形式,是新媒体艺术平面化应用的重要特征,而这种特征,也恰恰使得受众群体能更好地在与展品的互动过程中,体会到艺术所对于不同个体展现出的独有面貌。
(二)新媒体艺术的立体化应用
新媒体艺术在立体化设计中的应用,亦是博物馆展示方式与新媒体艺术的重要融合成果之一。众所周知,在博物馆中立体展品数量众多,如何将这些立体展品更好地呈现给观众,使其与展品产生互动联系,而非单纯的阅读旁边看似严肃的说明性文字,是博物馆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此题设下,新媒体艺术通过实体大环境搭建,虚拟立体化影像以及触摸式反馈系统,让观众更能感受到博物馆中立体化影像所对应的真实画面,令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
在美国无畏号航舰博物馆中,其展示厅分割多采用原航空母舰功能区块分割,而在这些展厅中,其无一例外地保留了服役期间的真实配置,同时通过虚拟投影,有声讲解,对航母结构、设备、功能进行了介绍与展示,让观众对航母整体具备一定了解,同时,其在雷达舱设有互动游戏,通过真实的雷达运行方式结合虚拟投影、声光警报,用以模拟雷达搜寻敌方潜艇的过程,真实还原了服役期间雷达室的真实情况,较好地体现出新媒体艺术在立体展品中的运用。 而更为出彩的是,在飞行甲板的大空间中,其利用既有停机坪位及飞行跑道,围合出了多个半开放式的空间,对侦察机、轰炸机、战斗机进行了不同区块分类,同时在每个空间中设有互动屏幕,观众可以手持模具焊枪根据屏幕的指示对战损战机进行修补,当观众正确的按流程进行修补后,屏幕即会播放相应战机服役期间视频资料。这类多感官沉浸式体验,不仅维系了观众与展品之间的情感纽带,又反作用于观众的参观体验,令其更为难忘。
正如巴里 · 约瑟夫所说,“虚拟的经历能够激发人们对事物更浓厚的兴趣,并鼓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求更多的信息”,而立体化的新媒体艺术呈现方式,也正是以真实的画面让观众身临其境,在融入可以操作的互动平台基础上,和整体设计环境相共鸣,最终共同搭建出了展品所具有的独特立体形态。
(三)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化应用
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化应用,主要体现在博物馆既有空间的大小嵌套、虚实空间的沉浸结合、以及无缝连续化空間信息等方面。而在结合了以上表现形式后,博物馆就能更好呈现出真实与虚拟空间相互交融的观感,进一步呈现突破实体空间限制的互动空间所蕴含的独有韵味,从而在原有肃穆大方的博物馆属性上,以富有变化的空间关系顺着时间脉络递延,为观众搭建与展品之间的沟通桥梁,令其忘记生活琐碎,沉浸入展品所在的空间,成为展品历史历程的见证者。
在巴黎沉浸式美术馆Atelier des Lumie?res中,近期举办了梵高一生的沉浸式展出,其由实体展馆与虚拟展馆共同构成,实体展馆大约2000平,以投影及灯光所营造出的抽象大色块背景与历史事实相结合的方式,顺着他旅居于亚尔、巴黎到瓦兹河畔欧韦的时间脉络展现了梵高的坎坷一生,追溯了他生命最后的10年,令观众跟随由鲜亮到黯淡的色块背景所暗示的其身体每况愈下的时间线去走马观花,对其作品具备初步印象;而虚拟馆则突破传统以展板展柜分按割空间的模式,采用巨幕C幕投影、透明屏、球形幕、数字魔方以及声光电技术等新媒体的有机结合形式,运用三维成像,实时动作捕捉等数字化技术,使观众移步换景,伴随着博物馆为其执导的视觉与音乐作品,在光与影的相互作用中,遍览梵高一生2000余幅作品中最著名的350幅,从1883年的《阿姆斯特丹的開合橋》、1885年《有白楊樹的小路》、1888年的《向日葵》再到1889 年的《星夜》,让观众感受梵高强烈笔触、大胆用色下所表现出的蓬勃生命力,领其深入梵高高度情绪化、混乱却颇具浪漫气息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实体馆的前序铺垫,营造出梵高生命凋零与其作品生命升华的激烈碰撞。此类实体馆与虚拟馆相结合的呈现方式,既增加了展品在空间表达上的分量感,又能分割使展品区域,同时其亦通过新媒体艺术丰富的技术手段,让观众更沉入展品所在世界,最后往往能制造出深刻的思想碰撞,极大增强博物馆的体验感。
四、结语
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可谓异常出色,迄今为止尚没有更好的手段能对博物馆展品的呈现进行更好的艺术延伸,其在表现手法上通过平面、立体、空间的三方面运用极大丰富了观众的视听感官,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新媒体互动技术抓住了观众群体的参与性需求,令观众与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趋于一致,相信在其日新月异的表现形式帮助下,博物馆将在人们的生活娱乐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彭飞.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的多维应用研究[J].传媒文化,2019,(33):93-94.
[2]刘新阳.新媒体艺术在博物馆的多维应用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2,(2):37-42.
[3]刘璐.新媒体技术在当代博物馆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7,(1):60-61.
[4]朱轶灵.新媒体艺术的多种视觉感官设计[J].全国商情,2016,(1):201-204.
作者简介:
董海鹏,男,山西大同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硕士,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