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民居装饰木雕中的地域文化特点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伴随着现当代社会文化的快速交融,地域文化在众多文化发展背景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梅山地域文化背景下所衍生出来的民居木雕作为当地独有的历史文化内容,在此时的发展和继承也变得非常的紧迫。梅山民居建筑木雕作为将梅山地域性文化生活、民族审美内容、民间风俗习惯融为一体的特殊地域艺术载体,对当地的历史文脉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发展意义。由此,本文以双峰县老故事民俗文化博物馆长廖莉的访谈形式,提炼、总结、探索梅山民居装饰木雕中的地域文化特点。
  【关键词】 梅山民居;装饰木雕;地域文化;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5-0072-02
  基金项目:2017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YBQ060)。
  伴随着现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现代生活方式以及科学技术的金木促使许多物质上的生活带给人更多的诱惑。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也在此时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促使许多较为落后而且偏远的区域乡村民间艺术在发展上逐渐走向衰退,伴随着现当代社会现代化竞争的日益激烈,这样一种消亡和衰退的过程也在不断地加快。在梅山地区,原生态的文化,特别是民间木雕所表现出来的活态传承在此时也逐渐走向困境。再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之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梅山民居装饰木雕当中最原生态的意义和内涵,成了现当代发展当中最为紧迫的发展内容。
  一、文化及梅山文化的基本概况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culture),简单来说是一种特殊的习惯性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价值,是人类生活当中不断沉淀下来的极具区域性、民族性的特殊信息载体,不管是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地区,都有自身所独有的文化内涵,而且所衍生出来的任何一种产品也都会拥有其自身独有的文化衍变过程,例如:上古文化中安化等,就是依据其所在地区(即:新化等地)所衍变出来的特殊文化。
  (二)梅山文化的主要内容
  梅山文化作为以大熊山为中心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容,主要就是在一些片区的山区,这种山区当中的居住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自身的居住生活当中大多运用原始的木头材料为主,来对居住场所进行建设。所以,这些地区的居住者在房屋建设当中当多以木质的隔墙、木质的家具等为主,所有的构建内容基本以木质为核心。应该说在梅山文化里用木头所表达的人文精神或者是生活实用品的渗透率达到95%以上。在建筑图案和形式上除了直接是我们信仰供奉的图腾以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本身特点是不突出的,从宋代开始基本上被汉化了,跟周边贵州、广西等地的家具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二、梅山民居装饰木雕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艺术性特点
  (一)艺术造型
   在梅山民居装饰木雕的艺术造型上来看,所表现出来的木雕形象整体结构均衡,而且形象和谐而又夸张。整体表现上以写实手法运用为主,本能地在造型艺术上紧抓人物所独有的特点进行刻画。在造型比例上来看,不仅抑制了简单的对自然基础造型进行模仿,而且由于当地居民缺乏对人体基本的揭破学认知上的缺陷,整個人物雕刻上大多会出现比例失衡的现象,如:头大身小,但是却在整个变化当中讲究均衡性的发展,重点对人物的神韵以及淳朴的性格进行表现,进而暗示对生命本源的思考。在这一基础发展之上,木雕造型也在现实当中注重对抽象表意思维和功能的提取、表现,将中国传统美学以及写意思想融入其中,凸显当地居住者现实生活特点,表现出极为浪漫的楚文化梅山文化内容。
  (二)雕刻风格
  雕刻风格表现出极强的美学特征。在梅山的民居木雕造型上融入了民间的剪纸艺术、绘画艺术等内容,将各不相同的民间艺术特长相互融合,而且还延续了梅山木雕当中最淳朴的艺术表现特点,主要表现在肌理特点、色彩表现、线条的简练性、纹饰表现的淳朴性等内容,充分展现出当地居住者独有的“山野情怀”,带有极为浓厚的梅山地域文化特点。这样一种特殊的雕刻风格的衍变与形成,收到各个区域不同因素带来的影响与制约,而且最主要的元素则都是来自梅山各个区域当中独有的民俗文化内容。在梅山这样一种落后而又粉笔的区域,自然的转变与发展、适者生存的恶劣环境当中,造就了梅山地区当中彪悍而又坚韧的集体性文化内容和个性化发展特点。当地居住者在思想意识形态表现上长期未能够收到外界带来的干扰,大多停留在最早期的一种社会形态之下,且保留了最为自然而且淳朴的艺术审美观念。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当中凸显出了民居木雕独有的特点,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庄重且神秘性的文化表现内容。
  (三)雕刻技法
  在梅山民居装饰木雕当中,整个木雕大多采用非常浑厚的一种立体圆雕为主,而且整体的造型以及表现非常的强烈。在其所选用的材料上,以细密而又坚韧的树种为主,整体的雕刻都会随着材料的质地以及表现纹理展现出不同的造型形态。整个雕刻的刀法非常精炼,而且刻痕明显,在这当中包含制坯、打坯、镂雕以及修光等等不同的制作步骤。并且将这些内容贯穿到凿、铲以及锼等多种不同的制作工艺内容。在这当中,修光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雕刻的表现技巧,能够将各不相同的局部表现内容表现得更加真实、细腻以及传神,而且凸显出非常优越的质感表现效果。在雕刻的整个过程当中,大多不会拘泥于其中的细节,在最终的成型之后,雕刻也会保持木材原有的一种纹饰、硬度以及光泽等特点,展现出最原始自然当中一种粗野而又独特的乡土气息。在颜色表现上大多采用红色、黑色以及金色这三种为主,色彩由于长时间的脱漆,会促使整个木雕展现出古色斑斓的一种独有的艺术魅力。流畅且非常奔放,契合梅山地区在实用上兼顾着美学的一种审美的倾向。
  三、湖湘各地不同民居装饰木雕当中的差异性对比
  (一)具有写实性特点的洞口工   洞口县在长期发展以来都是我国最为著名的雕刻之乡,在这一区域当中以木和石的雕刻都非常注明,但是主要是通过木雕为主。在这个洞口当中至今依旧保存着非常悠久的且完整的明清祠堂古建系列,通过精雕而又细致的雕刻,展现出非常恢宏的建筑内容。洞口在雕刻工艺表现上极为讲究,注重追求一种浓厚的气势以及厚重之感,多喜戏曲人物,动物走兽。表达手法多以实板高浮雕与圆雕,装饰手法以清水素面与黑红大漆为主。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就如一部永不落幕的戏曲。
  (二)具有精致且奇妙的祁阳工
  祁阳蓬花名震天下,蓬花主要是祁阳雕刻史当中最为独树一帜且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就是通过整块整块的厚木头,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例如:镂雕、透雕等等,对其进行多层次的表达与构建,少的话是表现出三四层的内容,多的话则是进行十几层的表现,在整个穿透与各部分的连接则主要是以自然花卉缠枝和自然界当中的动物走兽肢体表现形态为主要内容,细若麻线,精巧繁复,展现出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在欣赏之后叹为观止。在整个装饰当中通过浅红色和朱砂红进行表现,并且在这当中施以鎏金,凸显强烈的民族艺术特点。
  (三)具有神秘且拙巧的永顺工
  湘西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重要场所,在这一地区当中,湘西土司文化特色明显。其木雕内容以人物刀马旦、神话传说、鬼巫故事为主。雕刻手法憨、拙的特点非常突出,似乎有点儿像现在卡通味道,既神秘又亲和,即便是战争的场面也是一个个笑容可掬,被雕刻界称为:“最没有城府的笑脸。”装饰以黑与大红为主。以木板说故事,以木作传儒、道,梅山人的态度一直是固执的,随着历史的沉淀与传承形成了梅山特有的一道文化风景线。无论从文物的,学术的,文化的,美学的,教化的多个角度来看都是奇葩中的奇葩。也正是这木头的不断演绎与诠释着湖南这一方水土人文,正是这木头永恒的温度伴随着我们最终走向传统的未来。
  综上所述,借助于梅山木雕所独有的艺术文化特点可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应当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这样一种“活态”的艺术文化予以传承,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其能够在发展过程当中远远流程。首先,在市场的大发展情况之下,需要进一步保护梅山民居木雕艺人,促使其独有的技艺能够在此时得以延续和传承;其次,需要实现传承人的价值,并且在民间民居木雕艺术活动当中得到传播,解决在思想观念上的重视度,注重传承人的地位以及价值,建立起传承人之间的保障制度,进而促使木雕技艺能够不断得到继承;最后,需要进一步通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现存的民居形态进行生态化的保护,并且向外界进行传承、发展,促使更多的人了解这方面的内容,进而让更多的人注重并且形成文化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陆序彦.展艺术奇葩显雕刻风彩——湖南梅山民间木雕艺术[J].VIEW大视野,2010.
  [2]王礼军.雕塑中的人体比例研究——浅析写实与变形的造型更迭[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2013.
  [3]袁軍平.湖南省梅山武术的继承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4]熊莹.基于梅山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乡村建筑环境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5]陆序彦,刘益众.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梅山民间木雕[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06).
  [6]郭建国.湘楚民间木雕造像的艺术意蕴[J].装饰,2006,(04).
  [7]李怀荪.梅山神张五郎探略[J].民族论坛,1997,(04).
  [9]刘樱.从日本家纹看日本人的宗教信仰[J].西部学刊,2019,(09).
  [10]蔡龙总.我眼中的传统宗教雕塑[J].雕塑,2010,(02).
  [11]童慧明.观念必须更新——答醴一民同志[J].中国陶瓷,1987,(02).
  [12]杨力舟.絮语话速写[J].美术,1999,(01).
  作者简介:
  邹思婕,女,湖南娄底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艺术学。
其他文献
【摘要】 研究“喜”文化与文创产品结合的现实意义以及设计创新的思路,从“喜”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的内容元素进行导入,以“喜神、喜物、喜事”作为“喜”文化与文创产品设计相融合的设计原则,并解读“喜”文化视觉元素的表现形式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以此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喜”文化;文创产品设计;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相术语言是相术家的“形象符号”。中国古典小说家常常运用相术语言作为审美意象物态化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红楼梦》《金瓶梅词话》等古典小说,引用小说中运用相术语言的具体例子,论证小说家藉“相”生“象”,“象”“意”结合,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怎样来实现审美意象的物态化。  【关键词】 相术语言;审美意象物态化;藉“相”生“象”  【中图分类号】I207
期刊
【摘要】 《东京华梦录》中记载宋代社会,“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商品经济的繁盛促进了宋代风俗画的兴盛,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风俗画家,如张择端、李嵩、李唐、王居正、苏汉臣等。  【关键词】 风俗;两宋;婆娑于市;商品经济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
期刊
【摘要】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属于公共艺术,并且成功解决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员流失的问题。这种以艺术节的形式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备受关注。中国在迅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城镇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那么中国乡村是否也可以运用推广公共艺术来振兴衰败的村落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公共艺术;乡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 我国民族声乐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歌曲唱法受到广大声乐爱好者的喜爱。全球化时代,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往来都日益密切,在此契机下,我国民族声乐的文化特征将会受到哪些影响,对外传播又有哪些新的发展方向,本文着重探究这两个问题。  【关键词】 民族声乐;文化交流;对外传播;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在上古汉语中,表示“战胜”意义的词大有所在,起初最先出现引申意义的“克”,而后“胜”“败”相继出现。同时,“克”在王力的古代汉语中,一般被简单解释为“战胜”之意,其实,“克”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下文通过同“胜”“败”的对比,揭示“克”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 战胜;克;胜;败  【中图分类号】H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
期刊
【摘要】 尽管副语言在播音主持创作过程中不断变化,但其功能得以实现的根本——副语言的多模态隐喻属性——相对稳定,因此副语言在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创作活动中的作用依然不可小觑。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电视综艺节目《天天向上》中主持人的副语言使用情况,从多模态隐喻视角观察主持人副语言的传播路径,探寻副语言在新媒体节目传播过程中的运作机理,帮助节目主持人科学运用副语言,更好地完成播音主持创作活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我国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戏曲承载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目前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构成。随着全球多元文化互融进程加速,国外文化与国内文化在交流中不断碰撞、沟通与融合,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在新的多元文化时代情景下,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如何获得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为此,本文从传统文化创新的角度出发,挖掘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精髓,并详细论述了时代发展与中
期刊
【摘要】 十九大以来,国家越发重视国内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而发展问题在农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加速农村发展、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已经是目前我国农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应国家发展要求所提出的重点战略。目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农村多方面全方位的推进,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推动进行研究,希望能给乡村的文化创意产业一些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文化振兴 
期刊
【摘要】 归绥地区一直有种植荞麦的传统。近代以来,归绥民众种荞、食荞十分普遍。近代归绥地区不同民族的民众,对荞麦有不同的食用方式和方法。荞麦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跻身近代归绥民众饭桌上的重要主食之一 。  【关键词】 近代;归绥;荞麦;饮食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5-0081-02  近代归绥地区,在这里指归绥道(治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