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喝闽东铁观音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zhe_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了福建福鼎,惯例要去拜访一位开茶店的老朋友。这次,他在电话里给我卖了个关子,说是让我尝点鲜。我暗想,福鼎盛产白茶、绿茶,每次来,就是这两样茶变着法喝,还能有什么新鲜的玩意儿呢?思来想去,决定打的到他店里,等不及想知道谜底了。
  到了店中,他也烧好水装好干茶等着我了。我打开杯盖一看,墨绿的于茶呈颗粒状,这不是挺常见的铁观音吗?我大呼上当:“今年的春茶早让我喝了个遍,你拿一些新进的春茶来品品倒说得过去,‘尝鲜’的说法是不是有点不厚道呢!”看着我一脸着急,他倒不紧不慢:“我让你尝的就是这铁观音的‘鲜’,但是这可不是闽南铁观音,它是土生土长在福鼎的闽东铁观音。”
  铁观音的生长对土壤、海拔、降水、温度、湿度等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要求非常严格,品质好的铁观音要生长在高海拔、偏酸性的红壤中。福建的闽南地区境内多山,常年云雾缭绕,年平均温度18℃,光照适宜,山地土质多为酸性红壤和砖红壤,非常适宜铁观音茶树生长。福建的闽东地区大部分茶山海拔不高、土壤松软、含砂质高、偏碱性,本不适合种植铁观音的,倒是我的朋友如此大胆的实践精神让我来了兴致。
  朋友接着介绍,现在在技术上略微成熟的铁观音有两款,它们之间差价100元1斤,但是相对于闽南铁观音来说,这两款只能算中低档铁观音,店中超过500元1斤的铁观音还是要从安溪批发来的。
  先喝稍低价位的一款,就称它为“A款”铁观音。经过一系列泡茶工序,出汤。我先不着急品饮,先取来盖碗闻闻杯盖香,有一股淡淡的兰花香,但是久闻之下香气的持久性和浓度都略显不足,茶汤入口,汤水顺滑,滋味纯正,回甘有涩感。往下冲泡。茶汤滋味渐薄,到5道、6道时,香气渐无;叶底整齐,叶片匀齐,柔软有亮度。
  相对于“A款”铁观音,我们把另一款铁观音称为“B款”。“B款”铁观音花果香较为浓郁,持久性较为绵长;口感较为醇正,回甘好,略有涩感;叶底匀齐、软亮。虽然在香气和口感的表现上,“B款”胜于“A款”,但是两款铁观音均有涩感且耐泡度不足。
  朋友告诉我,从种植茶树到这两款福鼎铁观音的制成,经过了3年多的实践,中间换过3个制茶师傅,最开始制作出来的铁观音无香气、无韵味,只能卖到四五十块钱每斤,现在这两款铁观音的香气表现不错,但是韵味还显不足,较好的B款能卖到300元1斤了。
  的确,朋友的这两款铁观音整体表现虽说可圈可点,但是比起闽南铁观音,明显在香气和韵味上稍逊一筹。同价位的安溪铁观音香气更为浓郁和悠长,韵味显,口感也更醇厚一些。不管如何,在种植和工艺条件相对不足和落后的情况下,这样的两款闽东铁观音已经能让人感到惊喜了。
  
  圈点:
  离开福鼎后,我带着这两款闽东铁观音茶拜访了茶界专家刘宜渠(福建省农业厅研究员、福建省茶叶协会秘书长)。
  冲泡品鉴后,他说,铁观音的种植条件的确严格,但是制茶技术更为关键,喝过这两款铁观音,总体感觉是茶青很不错,几乎每一叶都是按照标准采摘,由于福鼎开始种植铁观音的时间不长,大部分茶树树龄短,都是新丛,加上山土养分充足,茶树长得粗壮,叶张肥厚、软亮。但是在制茶技术上,这两款铁观音表现出明显的技术上的偏差,可能是因为出自同一个制茶师,它们都有拖青感,造成品饮过程中微微的涩感和酸感,如果杀青时间提早3个小时左右,就没有酸涩感了。
其他文献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一次聚焦“三农”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问题成为改革开放取得更大的成果的突破点。  茶业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农业的一部分,茶叶产业也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基本模式,实现茶叶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型经营方式,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而且,随着茶叶科技创新、企业品牌带动、培育龙头企业等有力举措,福建茶业的规模化、
期刊
饮茶,极好的时间,是在夜间,此时万籁俱寂。无琐事之扰,若无醉茶失眠之虞,就是最好的品茶之境了。  有一位朋友,喜欢独自饮茶,常在入夜。窗门紧闭,帘幕重垂,沐浴,焚香,慎重之极。他只喝铁观音,茶价却只选择不上百的茶品,茶中常见茶梗、粗叶。他每啜一口。必盘腿闭目凝思。给他好茶,他却怕喝多了好茶,而过于在意它的滋味。未免贪恋,故一直只饮用等级较次的茶叶,这是我所见的一种独特饮茶习惯。  一座城市,白日里
期刊
都说喝茶能瘦身减肥,那如果把荼当“饭”吃的话,是不是就让人瘦到骨子里去了?记住减肥是一种态度,喝茶是一种心情,美丽从来不是别人说了算的!    茶香瘦身秘笈:    茶叶,性味甘苦、微寒无毒,功效清热、利水、化痰、消食。《食疗本草》说:“茶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近代科学研究证明,茶叶中含有一种酸性物质,可使食物中的脂肪酸沉淀。与水分分离后排泄出来,从而减轻胃肠负担。所以当吃了脂肪类食物后,喝上一
期刊
湘漓江水的流经,湖南有个很美的别称“潇湘”。这让我想起《红楼梦》,想起黛玉,因为她的“潇湘馆”。潇湘馆里的风景很美,“入门曲折游廊,廊上挂着一架鹦鹉。正房三间,一明两暗。后院有大株梨花和蕉,又有两间小小的退步,院墙根有隙流入清水,绕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很巧的是,“潇湘”湖南里也住着一位孕育着中华茶文化的“潇湘妃子”,她就是古老而美丽的长沙城。从神农大帝农耕文明开始,“潇湘妃子”种下湘茶,精
期刊
有中国人落脚的地方,就会带去饮茶的习惯。喝茶,在台湾已是一种普遍的休闲活动。当你来到宝岛台湾,可能在一条老街中的寺庙内,看见三三两两的老者,悠闲地围坐在一个拳头大小的茶壶旁,人手一杯,边谈边饮,那就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茶。你也可能在台北大都会繁忙的街道上,看见挂有茶字招牌的茶艺馆,迎面一阵天然的茶香扑鼻而来,如果你有兴致驻足品一番,还会有专人为你示范如何泡一壶简单易学的功夫茶呢。  或许你会想了解他们
期刊
南方有嘉术。没到产茶区之前,我一直生活在北方。那时候我对茶的了解仅仅局限在一种大众化饮料上。只知道将绿茶或者花茶投入茶杯,然后冲入开水,放置片刻再饮就可以喝到清香爽口的茶水,不但解渴而且提神醒脑。后来因为家庭原因南迁入闽,身居茶乡之后才渐渐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认识。  而这种认识依旧是冰山一角,越是多一点认识越是觉得如此。茶的高深和博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验证着我此前的浅薄。且不说它繁多的种类,就是
期刊
1 问题的发起    舍侄送我一套茶具,外包装金碧辉煌。器皿洁白如玉,足显这套茶具的雍容华贵。可是在外包装和器皿上都堂而皇之地写上“大茗坊”3个字。我端详“大茗坊”哑然失笑。舍侄问我笑什么,我不假思索地说:“这套茶具只供喝粗茶用,不许喝毫、尖、枪、旗一类的早茶是吗?”舍侄狐疑满脸。    2 儿时的回忆    御前贤刘玉轩的力著《茶话》一书杀青后,二哥(德和)句“茶话一书倾岳峙”。因读这首诗。向老
期刊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品茶待客已成为人们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人们开始讲究起茶具之完备、精巧,乃至茶具本身的文化内涵,因而,拥有一套漂亮的茶具已成为人们高尚生活品位的象征。  说起茶壶,让人自然而然想到紫砂壶。紫砂壶可泡茶、可赏、可玩,一直都受茶人追捧。喝茶的人多了,各类材质的茶壶也多起来了,例如瓷壶、玻璃壶、石壶等,它们各有特色,在泡茶、赏玩甚至收藏价值上并不逊色于紫砂壶。  本期特别选取目前
期刊
唐代制瓷业的蓬勃发展,饮茶之风的盛极一时,都促成了这一时期茶具无论从造型、瓷质、装饰风格到工艺手法都有令人瞩目的成就。接下来的五代十国时期茶具在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中屡有发现,这时的茶具开始重视造型艺术之美,模仿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形象制作精巧的仿生茶具出现在越窑和定窑的产品中。常见的器型有碗、托碗、盏托、杯、执壶(注子)、盖罐等,这段时期成为中国陶瓷史上承前启后的时期。    五代茶碗    五代茶碗
期刊
福建的地貌形似一片肥硕的茶叶,境内多山。一面是北上,但武夷山脉宛若一道天然屏障,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福建与中原的交流;另一面是沿闽江顺流而下,到达闽东南沿海,再通往更为辽阔的太平洋。  一群来自北方的商人,凭着一股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在闽北的崇山峻岭间打通了一条北上直通内陆的万里茶路,源源不断地把福建茶叶运到俄罗斯乃至更远的地方。  与此同时,福建早在唐代就开辟了泉州刺桐港,明初辟漳州月港,明末清初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