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岭山麓竞风流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岭山麓,松江之滨,钟灵毓秀,蔚起人文;养天地正气,聚荆楚才情,承玉岭精魂,传木铎金声。松滋市第一中学是湖北省示范学校,雄踞玉岭山麓,俯依松江之滨,占地288亩,倚山瞰水,大气恢宏。
  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设,文德楼、教学楼、科技楼、外教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建筑鳞次栉比,图书室、实验室、书画室、心理辅导室、同步录播室、校园网络系统、标准塑胶运动场、教室智能交互平台等设施一应俱全。建设中的新校区位于金松新区,规划有图书馆、体育馆、演艺中心、学生公寓等,2021年9月整体搬迁后,学校的硬件设施、软件配备、人文环境等将实现跨越式提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松滋一中现有教学班65个,在校学生3700余人,在岗教职工322人,其中专任教师271人,荆州市突出贡献人才1人,特级教师3人,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44人,一级教师118人。近年来,松滋一中在“教师至上,人人出彩;学生为本,人人成功;管理挖潜,人人有为;质量第一,人人争先;文化润校,人人奋进”五个“人人”策略的指引下,教学教研成效显著,连续九年获荆州市高考质量先进单位。2019年高考应届生大文大理一本上线率居荆州县市第一名。2020年高考再创佳绩,三(2)班陈伯驹696分获得荆州市理科状元;三(20)班黄茹钦同学633分,居荆州市文科第二名;3人入围清华北大强基计划;1人入围中科大少年班;高分600分以上突破百人大关。学校先后获得了湖北省示范学校、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四个创建”后勤保障先进学校、湖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多项荣誉。
  松滋一中是陶铸人才的摇篮。自恢复高考以来,有万余名学生从这里走进了高等学府,先后有李小平、易鄂、周棉、李双双、禹刚、袁永帅、李宇轩、胡云晗等30多人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深造。松滋一中校友中有荆州市文科状元张玉婷,有高二时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肖瑾成,有年仅14岁考入清华大学的叶思根,有担任联合国赴伊拉克核武器检查小组成员的罗大猛,有指挥举世瞩目的“截断巫山云雨”工程的葛州坝工程局局长乔生祥,有获美国2013年度总统青年科技奖的吴军桥,有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大奖的刘宜平,还有清华教授曹良才、北大教授杨海军、邓明华和IT世界顶级工程师曹琪等一批青年才俊。
  今天的松滋一中,已全面做好新高考的准备。以“把一中办成人人向往,人人眷恋的学校”为办学愿景,努力踐行建设“美丽一中,人文一中,人人一中,奋进一中,卓越一中,幸福一中”的办学追求。凝聚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和力量,引领一中学子勇立潮头,打造“坚守责任,崇尚荣誉,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形成务实的学风;以人为本,以爱感人,建设和谐校园。松滋一中在党委书记、校长雷华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师生责立一中,任当天下,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正以崭新的面貌向着“办师生向往、人民满意、湖北知名的新时代高中”的目标阔步前行!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谁是近代中国反差最大的名人?不知道你的答案是谁,我提名一位:鲁迅先生。  在我们上学时,鲁迅堪称考场噩梦,课本魔鬼,完全是深沉苦闷的代言人。可最近几年,在互联网文化中,鲁迅先生又摇身一变,成了段子手。一张他夹着香烟微笑的图片,再配上一句模仿他语气的金句,就能让人哈哈一笑。不论A面还是B面,他都是一副洞察世事的思想者模样,好像只忧虑国家大事,似乎自己的人生总是坦荡顺遂,没啥可说的。  然而,在读了一
期刊
乌梅汤:宫廷御饮风靡坊间  自古以来,酸梅汤就是上好的夏日饮品。《周礼》中所说的“六饮”就已有用梅子制作的冷饮;北朝时也有乌梅浸汁制作饮料的记载。到北宋时,酸梅汤已很常见,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饮食果子”条便提到了东京汴梁街头出售“梅汁”等夏令冷饮的情况。  清代,乌梅汤经御膳房改进,成为宫廷御用饮品,因其除热送凉、安心痛、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的功效,被誉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现代酸
期刊
在戏剧界,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但许多人并不知道它是谁说的。有人以为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行话”,有人认为它源自北京人艺,也有演员说是在戏剧学院读书时老师说的,还有演员说这是某个大牌导演的话……其实,它是俄国戏剧大师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于1898年6月14日创造的。  1898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戏剧家涅米罗维奇·丹钦科创办了莫斯科艺术剧院。6月14日,剧院排演首
期刊
“名落孙山”这个成语,妇孺皆知。  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大多数是懊恼或者无奈,再或就是自我解嘲,很少有这个成语原创者孙山的心理:侥幸,我考上了,但對询问其他人没有考上时,怎么回答?于是文绉绉地来一句诗:“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幽默一下。现在,我们抛开考中与否,也抛开使用这个成语之人的各种心态,单就孙山这么个人的幽默滑稽态度,你是喜欢还是反感呢?  “名落孙山”中的孙山,历史上确有其人
期刊
庚子年新冠肺炎疫情让地球按下了暂停键。在这场世界性灾难面前,已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奔赴疫情“震中”,匆匆的行色,困倦时凝重的表情,他在危急关头依然果敢,依然有担当。  文学刊物虽不像新闻媒体需及时传递信息,但在国家与民族遭受灾难时,文学不应该缺席。5月14日,《收获》长篇专号2020年春卷长篇非虚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首发研讨会在上海作协召开。  《钟南山:苍生在上》由鲁迅文学奖获奖作
期刊
朱永新被誉为中国推广全民阅读“第一人”。身为全国政协常委,十五来年的“两会”他都会牵头代表委员向大会提出有关全民阅读的提案。作为著名教育家,他提出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改变,从阅读开始”等观点,已经成为今天中国全社会的共识。2017年10月,朱教授欣
期刊
被借出的书  斗胆说尽人皆知的大实话:一个人要想看书的话,不一定非得去买。从某种意义上讲,书籍甚至算得上是一种公共品。这里指的不单是图书馆里的藏书,就算是私人收藏的书籍,同样也具有某种独有的特质。当一个人张口向朋友借用餐具或割草机之前,他八成已向对方借过十来本书(用于收藏的古董书自然另当别论)。虽然都是私有物品,但和书籍相比,餐具和割草机显然要更“私人”一些。更何况,因为书里的字都是事先印好的,所
期刊
读财经类图书是认识社会生活的一个必要途径,以经济视角,从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宏观点着眼,一览当今经济环境,深入社会现象究其经济原因。百道网精心筛选出被媒体、网站、读者和名家广泛推荐的财经类好书,敬献给各位书迷。  責编:马京京
期刊
1969年,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李银河当时17岁,被分配到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待了整整三年时间。据她回忆,那些日常庸碌而毫无意义的劳作如同上帝惩罚西西弗斯。然而,物质生活的艰苦倒在其次,精神的苦闷才是致命的。  这篇文章写的是她从兵团回到北京在家待业期间的一次阅读经历,推荐了当时对她影响至深的四部经典文学作品。  从内蒙古兵团回来之后,报不上北京户口,我有整整半年的时间在家待業。在这段
期刊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唐代诗人,武周证圣元年(695)乙未科状元。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他也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  汉江临泛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