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道路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所依赖的重要基础设施。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是在道路规划、设计中对道路交通流的方向预先进行组织设计, 把城市各级道路所组成的 “区域路网” 作为一个不停运行的 “有机整体” 来考虑。本文就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的必要性、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
1 交通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是运用交通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系统地对区域内道路进行交通分析;根据道路功能,组织、 协调、疏导交通流,平衡道路交通流量,使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流量基本协调,缓解交通需求矛盾。常规的道路工程设计,只是依据规划对道路工程本身进行几何设计,对影响道路使用质量的交通组织设计未予足够重视,当建成道路发生交通堵塞或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时,交通管理部门只能做些 “疏导”管理工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问题。实际上,道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条件不同,吸引的交通流也不同,交通流对道路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特别是中心城市区道路的改、扩建时,道路工程若不做好交通组织设计,等道路建成后发生问题时再想法进行拓宽改造,则恐难实施,不仅对整个交通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存在工程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等诸多问题。交通组织设计有别于“交通工程设计”与“交通设施设计”,是近年来为改善城市交通,提高交通效率而提出的“交通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交通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做好交通需求分析,合理组织区域交通, 充分发挥路网功能,保障交通安全。
2 交通组织设计的目的和目标交通组织设计是运用交通工程技术和系统工程原理对区域交通进行系统设计,充分利用道路空间,均衡交通流量,挖掘通行能力,改善交通秩序,缓解交通堵塞。实施交通组织设计的目的是: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减少出行时间,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空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持道路畅通,最大限度节约道路资源;改善交通秩序,降低交通事故,节约运行费用。交通组织设计涉及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及交通管理三个领域。交通组织设计的目标是:为道路设计提供交叉口型式,主干路进、出口及人行天桥位置,路段车道数及交通标志设置,交通管理模式及沿线大型建筑开口选择等提供依据。
3交通组织设计研究范围交通组织设计应针对某一区域或某一交通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若拟建某一条道路,也应把它放到所在区域的路网中进行调研。区域大小应是研究的道路交通流所影响的范围。4 交通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评价对研究区域范围内的路网结构,交通流量分布,行人及非机动车出行特点,交通安全状况,交通管理设施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进行调查,全面评价路网的交通负荷、运行状况,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
4行人和非机动车系统的交通组织设计现行道路的非机动车系统, 除主干路以上等级的路有非机动车专用道并与机动车道之间有固体隔离外,大多是把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放在一起,非机动车的速度比机动车慢很多,上下班高峰期间,非机动车常拥入机动车道,严重干扰机动车的快速通行,而非机动车处在很不安全的状态。
4.1 设计原则,充分考虑行人、自行车通行的安全、舒适,避免和机动车共用车道。
4.2 宽度设定,非机动车道:一条自行车道宽度为 1m,车道数根据流量确定。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有隔离时为2100veh/(h. m),没有分隔时为 1800veh/(h. m)。人行道:大城市人行道最小宽度为 3m,商业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处为 5m。人行道可能的通行能力为 2400p/(h. m)。实际上现有的人行道上并列布设灯杆、交通标志、行道树、公用电话、防火栓等,安排紧凑的情况下,一般也有 1.5m 的宽度(相当于树池的宽度)是不能供行人连续通行的。
4.3 隔离措施和铺装综前所述,非机动车宜和行人放在一起设计,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设绿化(设施)带,上面种植行道树、下面植草皮,同时安栽交通标志、灯杆、公用电话等,有行人过街需要时铺方砖贯通,同时可存放自行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基本上没有外露障碍物,达到连续、 舒适的通行条件。硬化路面上的雨水可排入绿化(设施)带,回灌地下。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采用不同的材料铺装,以划分路权,工程造价允许时非机动车道可采用与人行道砖颜色相区别、容易辩认又相协调的彩色沥青混凝土铺装,两者同时要与周围景观的色彩相协调,能取得良好的城市景观效果。用地许可时,可在二者之间设绿化带隔离。同样在公交站等流量大的地点宜作铺裝贯通。
4.4 行人非机动车过街交通组织路口处的行人、非机动车过街一直是设计的难点。由于行人非机动车行驶特性,对机动车干扰较大,事故多发生在路口。在交通组织设计时应对行人 非机动车的过街位置作详细安排,以指导道路几何设计。■
1 交通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是运用交通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系统地对区域内道路进行交通分析;根据道路功能,组织、 协调、疏导交通流,平衡道路交通流量,使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流量基本协调,缓解交通需求矛盾。常规的道路工程设计,只是依据规划对道路工程本身进行几何设计,对影响道路使用质量的交通组织设计未予足够重视,当建成道路发生交通堵塞或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时,交通管理部门只能做些 “疏导”管理工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问题。实际上,道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条件不同,吸引的交通流也不同,交通流对道路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特别是中心城市区道路的改、扩建时,道路工程若不做好交通组织设计,等道路建成后发生问题时再想法进行拓宽改造,则恐难实施,不仅对整个交通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存在工程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等诸多问题。交通组织设计有别于“交通工程设计”与“交通设施设计”,是近年来为改善城市交通,提高交通效率而提出的“交通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交通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做好交通需求分析,合理组织区域交通, 充分发挥路网功能,保障交通安全。
2 交通组织设计的目的和目标交通组织设计是运用交通工程技术和系统工程原理对区域交通进行系统设计,充分利用道路空间,均衡交通流量,挖掘通行能力,改善交通秩序,缓解交通堵塞。实施交通组织设计的目的是: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减少出行时间,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空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持道路畅通,最大限度节约道路资源;改善交通秩序,降低交通事故,节约运行费用。交通组织设计涉及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及交通管理三个领域。交通组织设计的目标是:为道路设计提供交叉口型式,主干路进、出口及人行天桥位置,路段车道数及交通标志设置,交通管理模式及沿线大型建筑开口选择等提供依据。
3交通组织设计研究范围交通组织设计应针对某一区域或某一交通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若拟建某一条道路,也应把它放到所在区域的路网中进行调研。区域大小应是研究的道路交通流所影响的范围。4 交通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评价对研究区域范围内的路网结构,交通流量分布,行人及非机动车出行特点,交通安全状况,交通管理设施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进行调查,全面评价路网的交通负荷、运行状况,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
4行人和非机动车系统的交通组织设计现行道路的非机动车系统, 除主干路以上等级的路有非机动车专用道并与机动车道之间有固体隔离外,大多是把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放在一起,非机动车的速度比机动车慢很多,上下班高峰期间,非机动车常拥入机动车道,严重干扰机动车的快速通行,而非机动车处在很不安全的状态。
4.1 设计原则,充分考虑行人、自行车通行的安全、舒适,避免和机动车共用车道。
4.2 宽度设定,非机动车道:一条自行车道宽度为 1m,车道数根据流量确定。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有隔离时为2100veh/(h. m),没有分隔时为 1800veh/(h. m)。人行道:大城市人行道最小宽度为 3m,商业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处为 5m。人行道可能的通行能力为 2400p/(h. m)。实际上现有的人行道上并列布设灯杆、交通标志、行道树、公用电话、防火栓等,安排紧凑的情况下,一般也有 1.5m 的宽度(相当于树池的宽度)是不能供行人连续通行的。
4.3 隔离措施和铺装综前所述,非机动车宜和行人放在一起设计,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设绿化(设施)带,上面种植行道树、下面植草皮,同时安栽交通标志、灯杆、公用电话等,有行人过街需要时铺方砖贯通,同时可存放自行车。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基本上没有外露障碍物,达到连续、 舒适的通行条件。硬化路面上的雨水可排入绿化(设施)带,回灌地下。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采用不同的材料铺装,以划分路权,工程造价允许时非机动车道可采用与人行道砖颜色相区别、容易辩认又相协调的彩色沥青混凝土铺装,两者同时要与周围景观的色彩相协调,能取得良好的城市景观效果。用地许可时,可在二者之间设绿化带隔离。同样在公交站等流量大的地点宜作铺裝贯通。
4.4 行人非机动车过街交通组织路口处的行人、非机动车过街一直是设计的难点。由于行人非机动车行驶特性,对机动车干扰较大,事故多发生在路口。在交通组织设计时应对行人 非机动车的过街位置作详细安排,以指导道路几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