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送来一幅马一浮篆书中堂让我看,一目了然,是马先生所作。马一浮先生不仅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现代新儒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诗人和书法大家。而于书法一道,其面貌恰如其人,相既妙庄,字亦浑穆,一派宽厚气象。是作所录为《急就篇》中句子,结体宽博,行笔舒展,韵出秦代李斯小篆,“保泰”上款,未署作年。后面两点很有趣,值得聊聊。
有人说“保泰”是罗叔重,我说不是。罗叔重原名瑛,号保泰,广东南海(今广州)人,与上款确实名副其“实”;罗叔重生于1898年,卒于1968年,也与马先生所处时代相合;罗叔重早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擅书法篆刻,能诗词,兴趣爱好也可关联……。那么为什么不是呢?因为马先生写的是教儿童识字的《急就篇》中的句子。马先生是十分严谨的大学者,现代大儒,讲究以礼待人,为人作书内容选择一定顾及对方的身份,比如他为老友谢无量所作书法,其内容不是自作诗词,就是自撰联语、文辞等等。当年丰子恺常常去看望马先生并向其请益,马先生也有多幅作品书赠丰子恺,其内容也大抵如此。而为慕名的索书者作书,通常是录一些古典诗词或者古贤哲语之类,罗叔重虽不以学问名世,但他是一位学人,是知识分子、书法家和篆刻家,马先生怎么会从蒙学的《急就篇》中录句送他呢?所以“保泰”不是罗叔重。那么“保泰”是谁呢?童鹤啸,一位曾经的五金业主,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是一位实实在在的能书也能画的杭州人。童鹤啸字保泰,当年家住杭州市中心的中山中路(今南宋御街)靠近清河坊那一段,此人性情豪爽,有逸怀,因为喜欢书画,房子又大,曾经在家里组织“金石书画社”,邀约同好,切磋书画,不亦乐乎。当年浙江美院的许多老画家就常到他家里来,喝喝茶,书画互娱。唐云先生每每来杭州,一般也会到他的“金石书画社”来,唐云先生与马一浮先生熟悉,他去位于花港公园内的蒋庄拜访马一浮先生,童鹤啸也曾一起去,这幅《马一浮“急就篇”节句篆书中堂》就是他随唐云一起拜访马先生之后,马先生为他所作。
还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也可以说明问题。当年隔着马路,在童家的斜对面有一家专门加工书画宣纸的店,叫“匀碧斋”。“匀碧斋”原为赵之谦的族弟赵晓村所创(大约创自清同治初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匀碧斋易主,盘给了汤裕民。匀碧斋加工的纸在杭州有名气,黄宾虹、马一浮、余绍宋、潘天寿等当年都曾用过匀碧斋的纸。马先生常用的是匀碧斋的煮硾玉版宣和煮硾加料特别宣,他根据不同书体选用不同宣纸,作篆书因为濡墨多行笔慢,他一般选用加料宣纸,每有需要,便由汤家老三送纸上门。此幅篆书中堂所用宣纸就是匀碧斋所出加料特别宣,纸背右下沿钤有朱红匀碧斋名号以及纸型、规格等文字印记。童鹤啸与匀碧斋是街坊邻居,这些情况他知道。而且,这幅字的纸应该是童鹤啸自备的,因为这个时候马一浮不卖字(马一浮一生仅为三件事卖过字),求其写字需要自备宣纸(当然不完全绝对,谢无量、丰子恺等老友就不在此列)。童鹤啸既懂宣纸又了解情况,故而所备宣纸符合马先生的用纸习惯,所以得到马先生的欢喜。
至于“这个时候”——也就是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代为何时,我认为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初至中期,因为1956年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匀碧斋被公私合营并入国营的“浣花斋”,匀碧斋名号从此停用。当然如果有旧纸囤积是会延用的,但那是例外。另一方面,即使延用,总体时间还是在那个范围,比对马先生这一时期所作书法,也证明了这一判断。
有人说“保泰”是罗叔重,我说不是。罗叔重原名瑛,号保泰,广东南海(今广州)人,与上款确实名副其“实”;罗叔重生于1898年,卒于1968年,也与马先生所处时代相合;罗叔重早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擅书法篆刻,能诗词,兴趣爱好也可关联……。那么为什么不是呢?因为马先生写的是教儿童识字的《急就篇》中的句子。马先生是十分严谨的大学者,现代大儒,讲究以礼待人,为人作书内容选择一定顾及对方的身份,比如他为老友谢无量所作书法,其内容不是自作诗词,就是自撰联语、文辞等等。当年丰子恺常常去看望马先生并向其请益,马先生也有多幅作品书赠丰子恺,其内容也大抵如此。而为慕名的索书者作书,通常是录一些古典诗词或者古贤哲语之类,罗叔重虽不以学问名世,但他是一位学人,是知识分子、书法家和篆刻家,马先生怎么会从蒙学的《急就篇》中录句送他呢?所以“保泰”不是罗叔重。那么“保泰”是谁呢?童鹤啸,一位曾经的五金业主,虽然名不见经传,却是一位实实在在的能书也能画的杭州人。童鹤啸字保泰,当年家住杭州市中心的中山中路(今南宋御街)靠近清河坊那一段,此人性情豪爽,有逸怀,因为喜欢书画,房子又大,曾经在家里组织“金石书画社”,邀约同好,切磋书画,不亦乐乎。当年浙江美院的许多老画家就常到他家里来,喝喝茶,书画互娱。唐云先生每每来杭州,一般也会到他的“金石书画社”来,唐云先生与马一浮先生熟悉,他去位于花港公园内的蒋庄拜访马一浮先生,童鹤啸也曾一起去,这幅《马一浮“急就篇”节句篆书中堂》就是他随唐云一起拜访马先生之后,马先生为他所作。
还有一件鲜为人知的事也可以说明问题。当年隔着马路,在童家的斜对面有一家专门加工书画宣纸的店,叫“匀碧斋”。“匀碧斋”原为赵之谦的族弟赵晓村所创(大约创自清同治初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匀碧斋易主,盘给了汤裕民。匀碧斋加工的纸在杭州有名气,黄宾虹、马一浮、余绍宋、潘天寿等当年都曾用过匀碧斋的纸。马先生常用的是匀碧斋的煮硾玉版宣和煮硾加料特别宣,他根据不同书体选用不同宣纸,作篆书因为濡墨多行笔慢,他一般选用加料宣纸,每有需要,便由汤家老三送纸上门。此幅篆书中堂所用宣纸就是匀碧斋所出加料特别宣,纸背右下沿钤有朱红匀碧斋名号以及纸型、规格等文字印记。童鹤啸与匀碧斋是街坊邻居,这些情况他知道。而且,这幅字的纸应该是童鹤啸自备的,因为这个时候马一浮不卖字(马一浮一生仅为三件事卖过字),求其写字需要自备宣纸(当然不完全绝对,谢无量、丰子恺等老友就不在此列)。童鹤啸既懂宣纸又了解情况,故而所备宣纸符合马先生的用纸习惯,所以得到马先生的欢喜。
至于“这个时候”——也就是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代为何时,我认为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初至中期,因为1956年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匀碧斋被公私合营并入国营的“浣花斋”,匀碧斋名号从此停用。当然如果有旧纸囤积是会延用的,但那是例外。另一方面,即使延用,总体时间还是在那个范围,比对马先生这一时期所作书法,也证明了这一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