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东方女性美的演绎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旗袍是最具代表性及最能凸显东方女性美的中国服装,亦是许多女士出席隆重场合时的不二之选。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是贵族的衣襟,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盛行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人们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做旗袍流行的起点,30年代它到了顶蜂状态。当时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掩盖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凸凹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的模样,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时装之一。即日至6月10日香港历史博物馆首次与信和艺术及奥海城合作举行“旗袍的变奏”展览,首度展出包括前中国香港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女士于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典礼上所穿着的旗袍,以及现任中国香港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女士、名媛华慧娜女士、影星萧芳芳女士及雪妮女士曾穿着过的旗袍等香港历史博物馆珍藏。
  旗袍在香港普遍被称为“长衫”,被公认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妇女服装。旗袍原指满清八旗妇女所穿的日常长袍。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同式样的女性服装纷繁而出。20世纪20年代,出现一种新式旗袍,它脱胎自满族妇女的长袍,再糅合了时代的流行元素。
  初出现的新式旗袍宽大直身,类似男装长袍。由于这种服装上下相连,免却了配搭上衣下裳的工夫,穿来又方便行动,20世纪20年代出现后,便迅速地流行起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旗袍达于极盛,成为中国妇女最普遍的服装。旗袍的盛行与当时上海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在民国时期是时尚之都,衣饰潮流均由此开始,再扩展到其他城市。当时流行的月份牌画,大多以穿着旗袍的时髦女性为主角。上海的当红女星胡蝶及阮玲玉亦喜爱穿着旗袍,她们的摩登形象被追求时尚的女士模仿。旗袍在这种环境氛围里,展现了千变万化的姿彩,风靡一时。
  受西方崇尚纤窄修长观念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因此流行窄身、长至脚踝的旗袍。旗袍窄了、长了,为方便行走,裙两侧的衩要开得较高。当时的摩登女性还喜欢配上高跟鞋,显得更为修长优雅,婀娜多姿。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中国内地社会情形的转变,穿着旗袍的人愈来愈少,1966年“文革”后,更是绝迹。但中国香港地区以至海外的华人社会反而还保留着穿旗袍的习惯,香港可说是传承旗袍的重要基地。20世纪60年代末,大量西式成衣出现,相对之下,订造旗袍显得较昂贵及费时,穿旗袍也显得既拘谨又过时,结果在日常服装的领域里,走向衰微。
  现在反而在不同的领域继续传承及演变,包括校服、酒楼制服、结婚礼服,以及选美代表的民族服装。这也塑造了其特殊性,使其成为一种中国符号、文化的象征,是表现中国身份的不二之选。
  今天,旗袍显然不再像在民国时期那样“雄霸天下”,但经过时间的洗礼,它已由流行变为经典。中国人对旗袍往往有着服装以外的感情,它载负了无可比拟的文化象征意义。作为经典,旗袍更是现代时装设计师的灵感来源,也是重新被诠释的对象。近十几年来,旗袍的元素被引入现代时装设计里,亦有时装品牌强调以现代意念演绎旗袍,使之现代化和时装化。旗袍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它在保留本身的特征之余,还可与不同的流行元素结合,产生千变万化的面貌。在时装全球化的今天,旗袍被广泛地演绎,这也给予了它更大的空间,持续地发展下去。
其他文献
广州长寿寺由盛转衰直至消亡,是清末民初佛教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该寺收藏的《曾宾谷长寿寺修禊图》在民国时期聚散离合的流传过程,呈现了近代岭南佛教史上的悲壮一页。本文以图后的题记、诗跋为切入点,考证题跋诸人生平并分析其对广东佛教社会变革的立场,阐述寺院收藏的特殊意义。  在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序列中,寺院是皇家、文人士大夫之外,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降,寺院收藏自身的兴衰,无疑是反映佛教社会变革的一个
期刊
文信是清道光年间广州檀度庵尼,她擅长诗文绘画,一时为文人所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画名逐渐湮没于历史长河中而鲜为人知。她的作品存世极少,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有她的《山水册》。该册原为文信再传弟子谈月色旧藏。它不单是一件极为难得的文信绘画精品,册上还有赵藩、高燮、杨天骥、简经纶、黄宾虹、何藻翔等多位文化名人的题跋和印章。它见证了蔡守谈月色伉俪与诸家的友谊,对于梳理近现代文化名人的艺术活动亦具有相当的文
期刊
现代篆刻名家方介堪(1901-1987),名岩,以字行,别署玉篆楼,浙江温州人。方介堪家境清寒,9岁开始学习篆刻,少年时即已崭露头角。1925年,他来到上海,问学于海派艺术巨擘吴昌硕,又拜金石书画名家赵叔孺为师。不久,即声名鹊起。刘海粟闻其名,邀请他到上海美专讲授篆刻。在沪十年,方介堪勤奋治印的同时,广交书画界耆宿名流,相互切磋探讨,因而技艺大进。他与张大干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也是从那时开始的。他
期刊
当小车缓缓开进维也纳市区,这座中世纪欧洲三大城市之一的古都带着优雅高贵的气质展现于眼前。视线马上就被城中风格迥异的历史建筑所吸引,维也纳最为灿烂的过去几乎都凝聚在它们身上。岁月的点滴浸透在一砖一瓦中,每一栋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年轮痕迹,默默地诉说旧日的辉煌。  来到维也纳,随意在街上找一个人询问,他都会带着骄傲在你的地图上画一个圈,告诉你属于这座城市的灵魂和精髓就在林荫蔽日的环形大道上。这是维也纳的内
期刊
如今有众多的同外艺术机构进驻香港,瞄准的是整个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巨大潜力市场,其实香港画廊业一直以来不是很发达,香港的也内人士并不是太习惯逛画廊,而是更加习惯到博物馆、美术馆去看画展,这些“外来”的画廊来到这里,可能还是要面临香港本地专业人士的一些质疑,而香港究竟是一个将来的“亚洲艺术中心”还是一个“大卖场”呢?香港香港亚洲艺术基金会主席余元康对此有着自己的见解,他从香港本土的收藏文化讲到外来画廊的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有一首著名的流行歌唱道“HonRkonR KowloonHongkong,we like Hongkong,mat place for you,”这阿歌里唱到的,就是香港两个不同的中心:香港岛与几龙岛。一个代表着标准的中产生活,一个代表着最市井的街坊生活。这两个岛,同样也代表着香港艺术圈两个不同的状态:一个是位于中环的高端画廊区,一个是位于接近城市边缘的艺术家聚集Ⅸ。它们同在一个城市
期刊
香港的艺术机构不为内地人所熟知,香港画廊最初多以商业为首要目的,即使到日前为止,商业仍然香港众多艺术机构所绕不开的议题。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画廊一直在寻求着自己的发展空间,财大气粗者继续留在繁华的商业区等待实力雄厚的买家,资金稍弱者则在寻找着更加便宜的新空间。而香港政府的艺术项目也仅仅将艺术作为点缀或者视为商业的附属,艺术区更是成为“在不影响日后土地发展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发展的“世外桃源”,其
期刊
在展开本文论题之前,先就“赢利”、“盈利”、“营利”三词作简单辨析。“赢利”、“盈利”同义,指企业单位所得利润,“赢/盈”取“获得、多余”之意,强调结果。“营利”指谋求利润,“营”字取“谋取”之意,与“牟利”同义,强调目的与行为。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一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核心原则是“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所以将NPO翻译为“非营利机构”或“非牟利机
期刊
由刘鼎、卢迎华和苏伟三人组成的策展团队提出“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世界”作为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的题目,这是一个从实践者和创作者的角度出发的,希望重提个体秩序的展览。  它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为“不期而遇的遭遇”和“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公共项目,以及艺术家的系列讲座和放映活动。作为整个研究的出发点,“不期而遇的遭遇”是对于本土历史的观看,以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实验性创作为研究对
期刊
地震一年后的2012年东京艺博会(ArtFairTokyo),海外藏家纷纷回笼,不过最重要的买气只能以“普通”二字来形容。说它“普通”,是以2005至2008年当时日本当代艺术的好景气来相较得出的。当年由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崛起,亚洲其他国家当代艺术连带趁势而起;加上质量高,价格相对低廉,那几年日本当代艺术品尤其被看好。还记得2007、2008年中国藏家首度赴日,在经过国内一番高价中国当代艺术品洗礼后
期刊